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309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摄像机温度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所出现的监控系统大多只具备散热功能,如申请号为CN201020556261. 9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球形摄像机中的散热装置,其基本机构为球形结构,内部加装了散热器、散热风扇和导热硅胶片,实现散热功能。但当监控系统处于低温时,监控系统的部分器件无法及时得到温度补偿,从而使整个产品不能正常工作,如图像模糊不清,缩短监控系统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散热和加热的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包括摄像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风机、设于所述风机上的出风口、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旁边的发热器、连接风机的PCB板和设于系统外围的密闭部件,所述摄像机设置于系统内部。所述密闭部件包括设于系统上部的外部上盖,设于系统中部的外部下盖,设于系统下部的透明罩。所述发热器旁边设有一导风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导风腔相对。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机芯底座,所述PCB板与风机固定于机芯底座上方。所述系统的顶部设有一条外部接线,所述外部接线一端连着电源,另一端连着PCB 板。所述外部下盖与透明罩的连接处设有一防水圈。本实用新型在低温时能够实现监控系统得到及时的温度补偿,在高温时能够实现对监控系统及时散热降温,使监控图像清晰,系统正常工作且寿命加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包括摄像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风机7、 设于所述风机7上的出风口、设于所述风机7出风口旁边的发热器11、连接风机7的PCB板 5和设于系统外围的密闭部件,所述摄像机10设置于系统内部。所述密闭部件包括设于系统上部的外部上盖2,设于系统中部的外部下盖3,设于系统下部的透明罩4。所述发热器旁边设有一导风腔12,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导风腔12相对。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机芯底座6,所述PCB板5与风机7固定于机芯底座6上方。所述系统的顶部设有一条外部接线1,所述外部接线1 一端连着电源,另一端连着PCB板5。所述外部下盖3与透明罩4的连接处设有一防水圈8。在机芯底座6的下方固定着一机芯支架9,机芯支架9下方固定着摄像头10。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高温环境下,通过风机7将内部气流由风机7经导风腔12通过外壳下盖3对外界进行热交换,将热量传递至外界,部分气流由于受到风机7的动力,被强制流至透明罩4的底部,经由摄像机10、机芯支架9、回到风机7,从而实现对摄像机10和PCB板5的热交换,达到对摄像机10和PCB板5的散热,其中另一部分气流沿着透明罩4、外部下盖、外部上盖2内壁对外进行热交换经机芯底座6、PCB板5回到风机7,实现对PCB板5上面器件的散热。达到对内部器件有效散热的目的。低温的环境下,加热器11开始工作,空气经风机7到达导风腔12经由加热器11加热的空气,沿透明罩 4内壁,部分空气经摄像机10、机芯支架9、机芯底座6、PCB板5回到风机7,实现对摄像机 10、PCB板5的加热。其中另一部分气流沿着透明罩4、外部下盖3、外部上盖2内壁经机芯底座6、PCB板5回到风机7,实现对PCB板5的加热。
权利要求1.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包括摄像机,其特征是,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风机、设于所述风机上的出风口、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旁边的发热器、连接风机的PCB板和设于系统外围的密闭部件,所述摄像机设置于系统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密闭部件包括设于系统上部的外部上盖,设于系统中部的外部下盖,设于系统下部的透明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发热器旁边设有一导风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导风腔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机芯底座,所述PCB板与风机固定于机芯底座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的顶部设有一条外部接线,所述外部接线一端连着电源,另一端连着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部下盖与透明罩的连接处设有一防水圈。
专利摘要监控摄像机温控系统,包括摄像机,其特征是,所述系统还包括设于系统内部上端的风机、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旁边的发热器、连接风机的PCB板和设于系统外围的密闭部件,所述摄像机设置于系统内部中心。本实用新型在低温时能够实现监控系统得到及时的温度补偿,在高温时能够实现对监控系统及时散热降温,使监控图像清晰,系统正常工作且寿命加长。
文档编号G03B17/55GK202120020SQ20112022304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邱新生 申请人:邱新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