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3d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55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3d眼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眼镜,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观看3D电影、立体图片、玩游戏等的多功能3D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3D电影、游戏的迅速发展,3D眼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人们利用3D眼镜来看电影、看立体图片、玩游戏等等,现有的3D眼镜的结构主要包括镜架、 镜片和两条镜腿,所述镜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翻边和下翻边。这样的眼镜虽然使用的时候遮光效果好,但是镜架、镜片和人体眼部以及鼻子的上半部分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人呼吸的时候会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镜架的下部进入上述半封闭空间内,现有的3D 眼镜不能及时将进入的水蒸气排除,从而在镜片上形成水雾,影响观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3D眼镜,能及时将进入的水蒸气排除,避免在镜片上形成水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3D眼镜,包括镜架(1)和镜片(2),所述镜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翻边(3a)和下翻边(3b),所述上、下翻边(3a、3b)上或仅上翻边(3a)上或仅下翻边(3b)上设有透气孔(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眼镜的翻边上设置透气孔,这样因呼吸进入的水蒸气能及时从透气孔中排除,避免在镜片上留下水雾,影响使用者观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透气效果好,所述上翻边(3a)上设有五个个透气孔 (4),所述下翻边(3b)上设有四个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的直径为2-10mm。为了佩戴舒适,所述上翻边(3a)和下翻边(3b)与镜架(1)之间的夹角a为90-150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增加使用者佩戴时的舒适性。所述上翻边(3a)的上侧以及下翻边的下侧均设有贴合翻边(5),所述贴合翻边(5)与上、下翻边(3a、!3b)之间的夹角b 分别为90-150度。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舒适、能有效避免在镜片上形成水雾。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镜架1、镜片2、上、下翻边3a、!3b等部件构成。所述镜架1中下部向内凹陷,形成一个鼻梁缺口,该鼻梁缺口与人的鼻子的位置对应。所述镜架1 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翻边3a和下翻边北,这样使用的时候遮光效果好,所述上、下翻边 3a、3b与镜架1之间的夹角a为90-150度,所述上、下翻边3a、!3b上均设有透气孔4,人呼吸产生的水蒸气从该透气孔4中排除,避免在镜片2上形成水雾。其中所述上翻边3a上设有五个透气孔4,所述下翻边北上设有四个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的直径为2-10mm。所述上翻边3a的上侧以及下翻边北的下侧均设有贴合翻边5。所述贴合翻边5与上、下翻边3a、!3b之间的夹角b分别为90-150度。该贴合翻边5贴合在人的面部上,使得佩戴更舒适。所述镜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通孔,在该通孔中拴上橡皮筋或者松紧布便可将眼镜佩戴在眼镜上。实施例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是仅在下翻边北上设有四个透气孔4。实施例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是仅在上翻边3a上设有两个透气孔4。两个透气孔4对称设置在上翻边3a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
,只要在上翻边3a或者下翻边北或者上下翻边3a、!3b上设有透气孔4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透气孔4的个数及孔的大小不受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3D眼镜,包括镜架(1)和镜片(2),所述镜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翻边(3a)和下翻边(3b),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翻边(3a、3b)上或仅上翻边(3a)上或仅下翻边(3b)上设有透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3D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3a)上设有五个透气孔(4),所述下翻边(3b)上设有个四个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的直径为2-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3D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3a)和下翻边(3b) 与镜架(1)之间的夹角(a)为90-1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多功能3D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3a)的上侧以及下翻边的下侧均设有贴合翻边(5),所述贴合翻边(5)与上、下翻边(3a、3b)之间的夹角(b)分别为90-15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3D眼镜,包括镜架(1)和镜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翻边(3a)和下翻边(3b),所述上、下翻边(3a、3b)上或仅上翻边(3a)上或仅下翻边(3b)上设有透气孔(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眼镜的翻边上设置透气孔,这样因呼吸进入的水蒸气能及时从透气孔中排除,避免在镜片上留下水雾,影响使用者观看。
文档编号G02B27/22GK202306010SQ20112032733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黎光辉 申请人:黎光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