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87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板辅助装置,尤指一种借助光能反射与折射原理,进而辅助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有效提高其受光度,达到提升后置设备的充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物质需求不断提升,“能源” 一词,不仅所有文明与进步的泉源外,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谈及“能源” 一词,早期的煤矿开采与利用,早已被石油取代外,而此种高污染性的石油能源,更是在这数十年来,遍及全球在各地被全面性的扩大开采、利用,人类渐已发觉能源的即将耗尽与枯竭的事实,且大量利用石油等高污染性的能源,不仅影响自然天气的改变、物种消失、地球温室效应,深远地影响与危及着地球上每一个人。因此,绿色环保与无污染性能源的提倡,确实唤醒了部份人士的良知而积极开发绿色能源,深获各国科学家响应,同时无污染性的太阳能源被人们一致认为是最佳的绿色能源;因此,近几年来以硅为原料所制成的太阳能板晶片的问世,已经带动了一波波太阳能源热潮。如美国、日本与欧洲地区的德国、英国与法国...等,均投入大量金钱与资源开发太阳能,更同步实施风力发电能源的开发与设计,截至目前为止,均已获得不错成绩,也确实可供利用,太阳能成为绿色能源中最重要一环。针对绿色能源中的太阳能而言,主要仍然是依靠着太阳能板与太阳光照能间的关系而定;简单说,太阳能的取得乃是关乎于有效时程的光照性,所以在有效时程中光照度越强,太阳能板所能收集的太阳能源也就越多;而,以目前所知的太阳能板对于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并不理想。因此,在现有设备与技术受到限制的情形下,如何能有效提升太阳能板充电效率?当不外乎可由两种手段可以达成;一是,改变太阳能板构造或制造原料,以获提升其充电转换效率。二是,以辅助性机构,进一步让太阳能板在有效受光时程中,提高其受光度,以获提升其充电转换效率。然而,前述第一点,由于受制于原料、原料取得以及原料成本...等因素考量,能否具备量产条件,以及具有高度广泛适用性,目前仍是未知数;退一步想,采以辅助性机构进一步让太阳能板在有效受光时程中,提高其受光度,以获提升其充电转换效率,确实是目前为提升太阳能板充电转换效率,唯一且正确之道。而提升太阳能板的受光面积与太阳能板的使用量,则成为弥补此一缺点的唯一方法;所以,遍及所见的太阳能接收装置,大部份均是铺设于屋顶、天台或是空旷的地域上,企图以扩大太阳光照面积与增加太阳能板使用量来达到目的,对于储能效率与转换效率不足下,确实能达到相对的可利用性;当然,对于此等问题与技术,以太阳能板所组成的太阳能板模组,确实也会影响其转换与充电效率,但经排除此等可变因素下,问题最后又回归到如何有效光照时程与光照的强、弱度。然而现有太阳能板模组主要是以太阳能板组成,形状上均是呈平板块状,且每一
3太阳能板均由隔架所固定,并以面朝上对向着太阳光能;然而,此种型态的太阳能接收装置,基本上是具有接收太阳光能的能力;而仍无法脱离出前段所述的有效光照时程的强、弱度问题;同时,影响雨水积存以及雨水所造成的腐蚀问题,在管理与维护上增加了不少问题与成本;因此,根据现有太阳能接收装置的硬件部份,在无法有效提升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受光与转换效率下,该等太阳能接收装置确有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主要为了使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在受光性问题获得改善后,即能有效提升其能源转换效率;特别是一在此前题确认下,本新型不仅能使具等同面积的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具有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同时也令安装与组装成本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一反射光能球体在有效光照及光照时程中,将所获照射的太阳能以同步实施方式,进行全面性的反射与折射,且该反射光能球体表面的反射度与光照强度成正比;简单说,就是太阳光照越强,相对于反射光能球体表面的反射光能照度就越强;因此,反射光能球体表面应呈反射性绝佳面,以供太阳光照射后进行全面性的反射或折射作用。依据反射光能球体表面所接受的太阳光照经由反射与折射后,该反射光能球体就如同一极亮的光球体,而本实用新型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则以凹弧形结构对应,进以接收该反射光能球体表面的反射光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基座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形成为由第一道太阳光照与第二道反射光能球体两次性的光能照射,即可有效大幅提升太阳能板模组的受光性及充电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包括基座、一个反射光能球体与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所构成,其中该基座,具有一个内凹弧形面,并于该内凹弧形面的内缘面,铺设有数个太阳能板,所述数个太阳能板构成一个太阳能板模组;另外,该基座底部设有撑合底座,其在基座的外缘配设有支架;该反射光能球体,表面具有反光面,其置于该基座的内凹弧形面的内底缘,该反射光能球体的高度低于该基座开口面的水平面。借助反射光能球体的光能反射与射作用,即可有效辅助于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进行二次性太阳光能反射性的照射,以提高太阳能板模组的受光性,进而提升能源的转换效率。其中,该基座的内凹弧形面的内底缘开设有贯通至撑合底座的下水孔或槽。其中,该反射光能球体的底部为切平面。其中,该反射光能球体为一个全球体形状,该基座的内凹弧形面的内底缘设为能够固定该反射光能球体的嵌固中空部,并于该内底缘周边配设有贯通至撑合底座的下水孔或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依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反射光能球体,基本上该反射光能球体的表面为反射性绝佳面,以供太阳光能经照射后,可进行全面性的反射与折射作用,此反射所得的光能,当然是同样供太阳能板模组利用;由于反射光能球体是以球体形式实施,在光能反射与折射表现上,不仅能全面性的反射与折射光源,更能凸显出辅助光照功能;简单说,太阳光即为太阳能板模组的第一道太阳光照;而,反射光能球体则是形成第二道反射光能,进而造就出两次性的光能照射;如此,即可获求并辅助于提升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的受光性,以致有效提高充电转换效率。此外,该基座,具有一个内凹弧形面,基本上每一片的太阳能板,均以呈一倾斜角度进行安装。而于基座的底部所设的排水孔或槽,可快速排除雨水的积存,也可快速清除污尘的堆积;因此,借助本实用新型基座的优势,能克服雨水积存问题;同时,亦能排除雨水积存所带来的腐蚀问题,有效降低管理、更换与维修成本。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视暨光照反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基座11、撑合底座111、支架12、排水孔或槽 13、内底缘14、嵌固中空部131、下水孔或槽 2、反射光能球体 21、切平面3、太阳能板模组 31、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以下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优点。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主体结构由一基座1、一反射光能球体2与基座内凹弧形面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3所构成,其中 基座1具有一个内凹弧形面,并基座1的内凹弧形面的内缘面13,施以铺设面性完整的太阳能板31,这些太阳能板31组合在一起使基座1内缘面进一步构成为完整性的内凹弧面型的太阳能板模组3。如图2所示,基座1的底部设有撑合底座11,并于该底座11另设有排水孔或槽12, 且于基座1的外缘配设有结合于基座1的支架111,以确保并防止外界或自然现象的震动或地震影响;此外,位于基座1的内底缘13,则配合底座11排水孔或槽12设有相互贯通的下水孔或槽131,且内底缘13稳置有一具高度反射光面的反射光能球体2,该反射光能球体2 除为由基座1内凹弧形所包围外,其高度亦应低于基座1开口面的水平面;于此,借此基座 1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3正常受光度,并搭配于反射光能球体2光能反射作用下, 即可有效辅助于基座1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3,提高其受光性以致获求最终所需的充电转换效率。续如图3,图4所示,稳置于基座1内的反射光能球体2以球体形式实施,在光能反射与折射表现上,除是以全面性的反射与折射机能呈现外,更能凸显出辅助光照功能;因此,在其优势机能上,太阳光即为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3的第一道太阳光照;而,反射光能球体2则是形成第二道反射光能,进而造就出两次性的光能照射,将可获求并辅助于提升太阳能板或太阳能板模组3的受光性,以致有效提高充电转换效率;其次,该反射光能球体2稳置于基座1内底缘13,以反射光能球体2稳置不动,实施例方式可采将反射光能球体2底部为切平面21或基座1的内底缘13设为嵌固中空部14,以稳固于全球体形状的反射光能球体2 (如图4),并同时于内底缘13周边配设出下水孔或槽131,以贯通底座11上所设的排水孔或槽12,如图4所示;借以能排水积水及快速清除污尘的堆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凡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包括基座、一个反射光能球体与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所构成,其中该基座,具有一个内凹弧形面,并于该内凹弧形面的内缘面,铺设有数个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构成一个太阳能板模组;另外,该基座底部设有撑合底座,其在基座的外缘配设有支架;该反射光能球体,表面具有反光面,其置于该基座的内凹弧形面的内底缘,该反射光能球体的高度低于该基座开口面的水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内凹弧形面的内底缘开设有贯通至撑合底座的下水孔或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光能球体的底部为切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光能球体为一个全球体形状,该基座的内凹弧形面的内底缘设为能够固定该反射光能球体的嵌固中空部,并于该内底缘周边配设有贯通至撑合底座的下水孔或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太阳能反射集光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反射光能球体与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模组所构成,其中基座具有一个内凹弧形面,于该内凹弧形面的内缘面,铺设面性完整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组成一个太阳能板模组;其次,该基座除具有撑合底座外,并于外缘配设有稳固于基座的支架;此外,位于基座的内底缘,则置有一具高度反射光面的反射光能球体;借助基座及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在正常受光度并借助反射光能球体的光能反射作用下,即可有效辅助于基座内缘面所铺设的太阳能板,以提高其受光性,进而提高太阳能板模组的充电转换效率。
文档编号G02B7/182GK202221769SQ201120349999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李福生 申请人:李福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