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眼3d液晶显示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20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裸眼3d液晶显示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不戴眼镜观看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在使用电子显示设备,其中3D液晶显示器能大大提高演示效果,例如在以下方面1、各种公共场合的广告宣传。2、房地产行业的楼盘整体效果展示。3、博物馆展品的立体展示。4、军工科研部门的飞行器飞行效果演示。5、立体画行业中静态立体图像的效果预览。6、3D立体电影、电视行业,等等。而不戴眼镜观看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设备由于使用更加方便,深受用户欢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无需借助其它辅助工具,裸眼即可达到3D 效果的液晶显示一体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机包括工控板、外部存储器、内部存储器、数字式液晶驱动板、高压板、供电板和IXD显示器,其中IXD显示器从前面板到后面板分为5层,分别为狭缝光栅片、透光介质、散光膜、液晶显示屏和背光板,狭缝光栅片的栅纹倾斜方向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栅纹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β为72.5、2.5°,相邻两个栅纹的栅距 α ^ 3cm,狭缝光栅片与液晶显示屏的距离为2 5mm可调,中间的透光介质为钢化玻璃或空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可以壁挂,占地空间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2、所有可操作开关全部内置并且可加锁,适合于放置在各种公共场合,属于无人值守型,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3、可外接鼠标与键盘,系统维护方便,带网络接口可以通过远程控制。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附图2是狭缝光栅片栅纹倾斜方向示意图。附图3是狭缝光栅片分层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狭缝光栅片栅纹7黑2白填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42寸液晶显示一体机为例一、该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保证左眼仅仅看到左眼图像,右眼仅仅看到右眼图像;通过光栅分光技术来实现。2、每一个场景中至少生成八幅图像,其中四幅就相当于人的左眼生成的图像,另外四幅就相当于右眼生成的图像,通过信号处理单元来实现。二、电路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的构成如附图1所示,包括工控板GPU(双核处理器)、外部存储器Ml、 内部存储器M2、电源板VCC、数字式液晶驱动板D、高压板HV、功放板AMP、伴音喇叭SP及LCD 显示器。其中LCD显示器从前面板到后面板分为5层,分别为狭缝光栅片5、透光介质4、散光膜3、液晶显示屏2和背光板1。液晶显示屏2要求必须为高分辨率屏,物理分辨率要求达到1920X 1080,液晶驱动板D接受和输出的必须为纯数字式信号,要求完全达到点对点的控制与显示。三、狭缝光栅片的制作方法如附图4所示,根据显示器的像素点的点距可计算出每一个色点的宽度,每3个像素点为一组所对应的是9个色点,用测量仪器测量出透过钢化玻璃后所对应的色点的实际尺寸,按照7黑2白的方法去进行填充。通过高精度打印机直接输出光栅片。四、图像输入将8幅经过处理过的静态图片或动态图像通过融合软件合成一幅高清3D图像,直接导入显示器中就可以通过狭缝光栅片的分光技术在人的双眼中形成具有差异的图像,通过大脑的融合作用就可以使人在裸眼状态下看到立体三维图像。散光膜的作用就是通过散光的作用消除LCD显示屏所产生的摩尔纹。
权利要求1. 一种裸眼3D液晶显示一体机,该机包括工控板GPU、外部存储器Ml、内部存储器M2、 数字式液晶驱动板D、高压板HV、供电板VCC和IX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IXD显示器从前面板到后面板分为5层,分别为狭缝光栅片(5)、透光介质(4)、散光膜(3)、液晶显示屏 (2)和背光板(1),狭缝光栅片(5)的栅纹倾斜方向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栅纹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β为72.5、2.5°,相邻两个栅纹的栅距α < 3cm,狭缝光栅片(5)与液晶显示屏(2)的距离为2 5mm可调,中间的透光介质(4)为钢化玻璃或空气。
专利摘要一种裸眼3D液晶显示一体机是不戴眼镜观看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设备。该机包括工控板、外部存储器、内部存储器、数字式液晶驱动板、高压板、供电板和LCD显示器,其中LCD显示器分为狭缝光栅片、透光介质、散光膜、液晶显示屏和背光板,狭缝光栅片的栅纹倾斜方向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栅纹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β为72.5~82.5°,相邻两个栅纹的栅距α≤3cm,狭缝光栅片与液晶显示屏的距离为2~5mm可调,中间的透光介质为钢化玻璃或空气。该机的优点是1、可以壁挂,占地空间小,操作简单、维护方便。2、所有可操作开关全部内置并且可加锁,适合于放置在各种公共场合,属于无人值守型,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3、可外接鼠标与键盘,系统维护方便,带网络接口可以通过远程控制。
文档编号G02B27/22GK202231813SQ20112038277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1日
发明者原向东, 李红军, 李郑 申请人:李红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