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44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了液晶显示器的液晶电视的开发正在盛行。并且,作为致力于提高液晶电视性能的一个对策,不断开发出使用了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关于这种使用了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提出了多种方式。例如,已知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方式、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方式以及开关背光源(Switch Backlight)方式等。这些方式具有如下优点从显示装置观察影像的观察者不需要佩戴专用的眼镜,但是,在视差屏障方式和柱状透镜方式中存在水平分辨率下降等图像显示的分辨率一般会下降的问题,在开关背光源方式中存在图像发生闪烁之类的闪烁问题。并且,作为使用专用眼镜的方式,已知一种快门眼镜方式。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不存在分辨率下降且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的视角也宽。然而,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显示图像发生闪烁、显示画面的亮度降低以及映到左右眼的图像产生时间差,对观察者来说无法获得自然的图像等。并且,最近提出了一种使用新型光学部件来获取立体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作为这种新型光学部件的两片偏振光滤波器且不需要专用眼镜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在光源的正面左右配置与偏振光方向正交的右眼用偏振光滤波器部和左眼用偏振光滤波器部。并且,利用菲涅耳透镜使通过各个滤波器部的各个光变为大致平行的光来对液晶显示器进行照射。并且,将该液晶显示器的两面的各个偏振光滤波器按照每一条水平线交替地配置相互正交的直线偏振光滤波器线部,并且将与光源侧和观察者侧相对的直线偏振光滤波器线部设为与偏振光方向正交。并且,构成为在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中,配合两片偏振光滤波器的透光线来按照每一条水平线交替地显示右眼用的影像信息和左眼用的影像信息。S卩,将显示画面的所有水平扫描线划分为奇数线和偶数线,在各线上显示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并利用该新型光学部件将上述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分配给观察者的左右眼来显示立体图像。根据该装置,即使观察者的观察位置向左右偏移少许也无损于立体图像。并且,能够避免在视差屏障方式、柱状透镜方式中成为问题的水平分辨率减半的现象。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相位差板作为新型光学部件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该新型相位差板具有能够使入射的光的偏振光轴相互正交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在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具备液晶显示器,其在不同的区域分别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以及上述相位差板,其与该左右图像显示区域对应地设置,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构成为对观察者投影视差图像来获得立体图像。并且,已知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广角图像。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6319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2848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使用了偏振光滤波器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以下新问题显示画面的按照右眼用影像信号的显示位置与按照左眼用影像信号的显示位置总是固定,因此左右影像的垂直分辨率都减半。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使用了新的相位差板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也存在由于显示画面的按照右眼用影像信号的显示位置与按照左眼用影像信号的显示位置总是固定因此左右影像的垂直分辨率都减半的问题。因而,为了降低闪烁、维持画面的高亮度并防止分辨率下降,在以往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存在不足之处,因而寻求一种新型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降低闪烁,画面亮度也高,可以同时观察左右影像,并且画面的分辨率不会降低。从以下的记载可明确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显示器,其具有液晶面板和夹持上述液晶面板的一对偏振光片,该液晶面板是在垂直方向上排列多条水平线而构成的,该水平线为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像素而成;背光灯,其配置在液晶显示器的背面侧; 光学部件,其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正面侧;偏振光眼镜,其由观察者佩戴来使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液晶显示器中的图像显示和光学部件的相位差状态,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构成为具有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由控制装置控制液晶显示器来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中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的某一图像,同时在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中显示另一图像,并且显示分别插排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而得到的帧图像,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构成为(1)每当进行帧切换时都进行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或者,⑵是⑴之外的情况,当进行帧切换时,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或者覆盖前一帧所显示的图像,光学部件构成为在与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分别对应的范围内配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且该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与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时刻同步地,由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各自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优选光学部件构成为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与液晶显示器中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时刻同步地,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来在第一偏振光区域与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切换相位差状态。另外,优选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与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图像的显示所涉及的各水平线对应,第一图像形成区域与水平奇数线对应,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与水平偶数线对应,水平奇数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的某一图像,水平偶数线显示另一图像,这些水平线构成为(1)每当进行帧切换时都进行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或者,(2)是(1)之外的情况,当进行帧切换时,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或者覆盖前一帧所显示的图像,光学部件构成为在与水平奇数线和水平偶数线分别对应的范围内配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且该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与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时刻同步地,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来在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切换相位差状态。另外,优选背光灯构成为根据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时刻,由控制装置控制整体的点亮状态,或者背光灯构成为与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对应地,由控制装置控制一部分的点亮状态来进行扫描。另外,优选控制装置对液晶显示器中的每条水平线进行控制,来控制该液晶显示器中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并且与对每条水平线的该控制同步地,对与该控制所涉及的液晶显示器的水平线对应的光学部件的第一偏振光区域或第二偏振光区域的相位差状态进行控制。并且,优选控制装置从液晶显示器中的上方的水平线向下方的水平线依次控制每条水平线,来控制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并且进行控制以与液晶显示器中的该控制同步地,从光学部件的上方向下方依次进行光学部件中的第一偏振光区域与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并且,优选光学部件构成为在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液晶,并且在夹持该液晶的基板外侧的面上设置相位差膜,其中,该一对基板的相对置的表面配设有透明电极。另外,优选光学部件的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与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遮光部。另外,优选光学部件是利用从由TN型液晶元件、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以及铁电性液晶元件构成的群中选出的任一种液晶元件来构成的。另外,优选构成光学部件的基板是使用从由聚碳酸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环烯烃聚合物膜、聚醚砜膜以及玻璃布强化透明膜构成的群中选出的任一种膜来构成的。并且,优选以大于等于120Hz的周期进行液晶显示器中的帧的切换。特别是,优选以大于等于MOHz的周期进行液晶显示器中的帧的切换。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即使在每次进行帧切换时切换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区域,也能够用右眼仅观察右眼用图像光,用左眼仅观察左眼用图像光。因而,观察者能够总是将这些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识别为立体图像。并且,在以往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垂直分辨率减半等分辨率降低,与此相对, 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能够完全不降低分辨率而以全分辨率进行显示。另外,因为总是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因此能够减轻观察者的疲劳感。并且,还具有以下效果不会产生在剧烈运动的立体图像的情况下发生的伴随左右影像偏离的立体视觉不自然的问题。并且,能够降低右眼用图像的一部分到达观察者的左眼而导致的串扰。
并且,能够得到高亮度的立体图像显示。


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器部分与切换相位差板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图。图3的(a)是说明左眼用眼镜部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b)是说明右眼用眼镜部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图4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无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的电极结构的图,(b) 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电极结构的图。图5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有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的结构的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有源驱动型的液晶元件的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图6的(a)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使观察者识别某一帧图像的方法的图,(b)是说明使观察者识别由于帧切换而图像显示区域切换后的帧图像的方法。图7的(a)和(b)是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第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a)和(b)是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第二例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9的(a)和(b)是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第三例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10是说明普通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法的图。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一动作方法的图。图12的(a)至(f)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二动作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依次具备背光灯2、液晶显示器3以及作为光学部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还具备对背光灯2、液晶显示器3以及切换相位差板8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2,这些部件收纳在未图示的壳体中。并且,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具备偏振光眼镜10,观察立体图像的观察者佩戴使用该偏振光眼镜10,从切换相位差板8的前面侧观察画面上的图像。从观察者的角度观察,背光灯2配置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最里侧,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显示图像的状态下(下面称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使用状态”),向偏振光片5的一面以均勻的光量射出白色的非偏振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面光源作为背光灯2,但也可以使用例如LED等点光源与聚光透镜的组合来代替面光源。菲涅耳透镜片是该聚光透镜的一例。菲涅耳透镜片在一个侧面上具有呈现同心的凹凸的透镜面,能够使从背面侧中心的焦点入射的光成为大致平行光而射出到前面侧。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3由一对偏振光片5和偏振光片7夹持液晶面板6而构成。在液晶显示器3中,偏振光片5设置于液晶面板6的靠近背光灯2的一侧。偏振光片5具有透过轴和与该透过轴正交的吸收轴,当从背光灯2射出的非偏振光入射时,使该非偏振光中的偏振光轴与透过轴方向平行的光透过,遮断偏振光轴与吸收轴方向平行的光。在此,偏振光轴的方向是指光的电场振动方向。如图1箭头所示,偏振光片5中的透过轴的方向是与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液晶面板6由进行图案形成而配置有透明电极等的玻璃基板等夹持液晶而构成,该透明电极由ITOandium Tin Oxide 氧化铟锡)等构成。并且能够使用 TN(Twisted Nematic 扭曲向列)模式、IPS Qn-Plane-Switching 平面转换)模式或 VA^erticalAlignment:竖向定线)模式的液晶面板。这些模式的液晶面板都是随着所施加的电压而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能够与设置于液晶面板6两面的偏振光片5和偏振光片 7的作用相配合来调节其透过光量。并且,液晶面板6是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负责图像形成的结构部件,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下面,对液晶面板6的结构以及图像显示功能进行说明。首先,在液晶面板6的图像显示部分中,沿水平方向进行划分并设置有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如图1所示,该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是沿水平方向划分液晶面板6而得到的实质上具有相互相同的面积的区域,多个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以在铅垂方向上互不相同的顺序进行设置。并且,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液晶显示器3的液晶面板6中,在所显示的一帧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分别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按照下面的(1)或( 所示的方法,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与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之间切换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1)每当进行帧切换时都进行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的切换。(2)是(1)之外的情况,在进行帧切换时,进行切换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和覆盖前一帧所显示的图像中的某一个动作(另外,不包括不进行切换而分别继续保持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情况)。其结果,构成为能够显示分别插排(interlace)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而得到的帧图像。并且,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能够以与液晶面板6的图像显示所涉及的所有水平线的每一条水平线对应的方式交替地设置并构成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使与所显示的一帧图像的水平奇数线对应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与水平偶数线对应的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分别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按照上述(1)或( 所示的方法,能够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与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之间切换右眼用图像与左眼用图像。并且,能够显示分别插排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而得到的帧图像。另外,虽然在图1中未图示,但在液晶面板6的周缘设置有外框,由该外框来支承液晶面板6中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如上所述,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使用状态下,在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在显示某一帧图像时例如分别生成右眼用图像以及左眼用图像。此时,当透过了偏振光片5的光入射到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时,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透过光为右眼用图像的图像光(以下简称为 “右眼用图像光”),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透过光为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光(以下简称为“左眼用图像光”)。并且,在与帧的切换对应地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情况下,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分别生成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另外,上述的显示某一帧图像时透过了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右眼用图像光和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左眼用图像光透过后述的偏振光片7,分别成为具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轴的直线偏振光。在此,所说的分别具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轴是指也可以是相互相同的方向。在如图1所示的例子中,偏振光轴的方向均与后述的偏振光片7中的透过轴的方向相同。偏振光片7被配置在液晶显示器3的靠近观察者的一侧。当上述情况下的透过了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右眼用图像光和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左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偏振光片7时,该偏振光片7使这些图像光中的偏振光轴与透过轴平行的光透过,遮断偏振光轴与吸收轴平行(与透过轴垂直)的光。在此,如图1的箭头所示,偏振光片7的透过轴的方向是与观察者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切换相位差板8是与液晶显示器3—起负责图像形成的主要结构部件。并且,具有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如图1所示,该切换相位差板8中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位置和大小与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范围、即位置和大小相对应。并且,切换相位差板8构成为能够切换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各自的相位差状态。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液晶显示器3的一部分与切换相位差板8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液晶显示器3和切换相位差板8层叠,并通过粘接剂101被固定为相互之间没有间隙。并且,液晶显示器3具有液晶面板6,该液晶面板6由一对偏振光片5和偏振光片 7夹持而构成。该液晶面板6通过由一对基板104和基板105夹持液晶106而构成。并且,如上所述,在液晶面板6的图像显示部分设置有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 并且,能够以与液晶面板6的图像显示所涉及的所有水平线的每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方式来交替地设置并构成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接着,对作为光学部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切换相位差板8构成为具有相对置的一对基板114和基板115。基板 114、115各自的相对置的面上配设有由ITO等构成的透明电极119、120。并且,该透明电极 119、120上设置有用于使液晶取向的取向膜117、118。通过由具备这些透明电极119、120 和取向膜117、118的一对基板114、115夹持液晶116来构成切换相位差板8。因而,切换相位差板8构成为通过对基板114、115上的透明电极119、120施加电压能够诱导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此时,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对基板114、115上的透明电极119、120进行图案形成,或者对取向膜117、118进行取向处理,使其与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对应的按每个区域而不同。因而,能够与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对应的按每个区域改变液晶116的取向状态。这样,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 与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范围、即位置以及大小对应地且以能够相互独立地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的方式构成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并且,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在作为观察者50 —侧的正面侧配设有相位差膜121。 切换相位差板8的相位差膜121例如构成1/4波长板,该1/4波长板在从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水平方向向右上偏离45度的方向上(纸面的右上方45度)具有光
轴ο另外,在基板115与设置于该基板115上的透明电极120之间且与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边界区域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后述的黑条体(Black Mripe)122作为遮光部。通过具有上述结构,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使用状态下显示某一帧图像时,对第一偏振光区域31入射上述情况下的透过了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右眼用图像光,对第二偏振光区域32入射上述情况下的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左眼用图像光。然后, 在与帧的切换对应地切换右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情况下,对第一偏振光区域31入射透过了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左眼用图像光,对第二偏振光区域32入射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右眼用图像光。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通过具有图2所示的结构,能够使液晶 116的取向发生变化来分别改变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相互独立地改变相位差状态。因而,在与帧的切换对应地在液晶显示器3中切换右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情况下,能够与该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同步地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对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各自的相位差状态进行切换。S卩,在与帧的切换对应地切换右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的情况下,能够使帧切换之后第二偏振光区域32具有切换前的帧时第一偏振光区域31所具有的相位差状态。另外,同样地,能够使帧切换之后第一偏振光区域31具有切换前的帧时第二偏振光区域32所具有的相位差状态。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能够以与液晶面板6的图像显示所涉及的所有水平线的每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方式设置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也与液晶面板6的各水平线23 所对应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范围、即位置以及大小相对应地对透明电极119、120进行图案形成,或者对取向膜117、118进行取向处理。其结果,能够形成与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对应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该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与液晶面板6的各水平线23相对应。并且,在与所显示的一帧图像的水平奇数线对应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与水平偶数线对应的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例如分别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且, 例如每当进行帧切换时使显示了该帧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水平线交替地切换。能够构成为与此同步地在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进行与上述同样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从而显示分别插排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而得到的帧图像。另外,在此说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对成为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问题的串扰进行的改善。S卩,存在以下情况观察者50以与构成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画面的液晶显示器 3的中央铅直方向成某一视角来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上的立体图像。本来,在显示某一帧图像时,需要对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仅入射上述情况下的透过了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右眼用图像光,对第二偏振光区域32仅入射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左眼用图像光,与此相对地,当取大视角时,透过了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右眼用图像光的一部分有时会入射到应该仅左眼用图像光入射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直接与左眼用图像光一起直接到达观察者50的左眼。这种类型的串扰的产生原因是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相位差特性不同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相互邻接地进行设置。S卩,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液晶面板6中,沿垂直方向从上向下依次设置面积相同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并且,与此对应地将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相互邻接地进行设置, 观察者50以大于等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画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某一视角的视角观察该画面上的图像时,容易发生串扰。这种类型的串扰在切换相位差板8的相互邻接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与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边界区域处发生。因而,优选在切换相位差板8的与液晶显示器3相对的面中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 与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边界区域设置黑条体122。优选该黑条体122具有带状的形状,并配设在与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边界区域对应的位置处。通过设置这种黑条体122,能够吸收并遮挡应该入射到切换相位差板8的与第一偏振光区域31相邻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右眼用图像光或左眼用图像光中的超过其边界而入射到相邻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图像光。同样地,通过设置黑条体122,能够吸收并遮挡应该入射到切换相位差板8的与第二偏振光区域32相邻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右眼用图像光或左眼用图像光中的超过其边界而入射到相邻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图像光。这样,通过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设置黑条体122作为遮光部,能够使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射出的右眼用图像光或左眼用图像光不易发生串扰。另外,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基板114、115上的透明电极119、120被进行图案形成,或者取向膜117、118被按上述的每个偏振光区域进行取向处理。因而,能够改变液晶 116的取向状态使得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内成为相互不同的状态以与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相对应。因此,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有可能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边界处产生液晶不同的取向变化所导致的液晶的向错。因而,通过设置黑条体122,能够补偿在相邻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与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边界处产生的液晶的向错。并且,能够防止右眼用图像光或左眼用图像光表现出液晶的向错的影响。这种黑条体122 —般是利用光刻法对蒸镀铬薄膜进行光刻来形成浮凸而得到的, 但是,也能够例如利用使填料成分分散到粘接剂树脂而得到的物质等来形成。填料成分使用金属颗粒及其氧化物、或者颜料、染料。优选填料成分的色调相对于上述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为黑色。使上述颜料和染料分散或溶解的粘接剂树脂能够使用公知的树脂, 例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氯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硝化纤维、或这些物质的组合等。另外,在基于改善串扰的观点而关注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的情况下,将构成切换相位差板8的基板设成更优选的基板是非常有效的。如图2所示,对于构成切换相位差板8的基板114、115,能够选择使用透明且高强度的玻璃基板。但是,基板114、115的厚度变大,担心会助长上述串扰的发生。因而,期望选择使用保持高强度和透明性且厚度更薄的基板作为基板114、115。作为这种基板114、115,能够选择聚碳酸酯(PC)膜、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环烯烃聚合物(COP)膜、或PES (聚醚砜)膜。并且特别优选使用将玻璃和环氧树脂复合而得到的透明的有机无机复合膜,即玻璃布强化透明膜。玻璃布强化透明膜是如下那样制造而成的薄膜。首先,将细长的玻璃布浸渍到树脂中,进行干燥直到成为半固化的状态。然后,在该半固化的状态下切成适当大小之后进行层叠,以树脂固化的温度进行加压来制成期望的玻璃布强化透明膜。这种玻璃强化透明膜是在环氧树脂等基质中层叠玻璃布的结构,在玻璃布的面方向具有特别低的热膨胀率。玻璃布强化透明膜的耐热性高且对于温度、湿度的尺寸稳定性高。并且,通过使环氧树脂与玻璃的光学物性接近实现了高透明性。进一步,通过利用二酸化硅进行覆盖能够提高气体屏障性,能够在表面形成ΙΤ0。因而,在使用该玻璃布强化透明膜作为基板114、115的情况下,能够使基板114、 115更薄、重量更轻且不易破裂。以上,对可有效改善串扰等问题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下面进一步对切换相位差板8和偏振光眼镜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对第一偏振光区域31例如入射右眼用图像光作为偏振光轴位于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直线偏振光,但是通过选择液晶116的取向状态和相位差膜121的作用,能够使入射的该右眼用图像光成为左旋圆偏振光而射出。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同样通过选择液晶116的取向状态和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使入射的左眼用图像光成为右旋圆偏振光而射出。接着,当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进行切换来改变液晶116的取向状态时,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实现与之前的状态不同的液晶的取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与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一起,能够使入射到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左眼用图像光成为右旋圆偏振光而射出。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同样地通过选择液晶 116的取向状态和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使入射的右眼用图像光成为左旋圆偏振光而射出。因而,例如如图1的箭头所示,透过了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右眼用图像光和透过了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左眼用图像光成为旋转方向互为反向的圆偏振光。此外,图1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的箭头示意性地示出通过了该切换相位差板8的偏振光的旋转方向。另外,如上所述,上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也可以在比切换相位差板8更靠近观察者的一侧设置漫射板。即,也可以具有将透过了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向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漫射的漫射板。这种漫射板例如使用配置有多个向水平方向或铅垂方向延伸的半圆锥状的凸透镜(圆柱状透镜)的圆柱状透镜薄片或将多个凸透镜配置成平面状的透镜阵列片。在利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来观察立体图像的情况下,观察者50佩戴偏振光眼镜 10来观察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投影的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在该偏振光眼镜 10中,在相当于观察者50的右眼侧的位置处配置右眼用眼镜部41,在相当于左眼侧的位置处配置左眼用眼镜部42。图3的(a)是说明左眼用眼镜部42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图3的(b)是说明右眼用眼镜部41的结构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的(a)以及图3的(b)所示,构成偏振光眼镜10的右眼用眼镜部41和左眼用眼镜部42分别依次具备1/4波长板43a、43b以及偏振光片45a、45b,这些部件被固定在框上。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偏振光眼镜10中,在使用时观察者50佩戴偏振光眼镜10 并与液晶显示器3相对的情况下,右眼用眼镜部41的1/4波长板43a的光轴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右上偏离45度(纸面的右上方45度)的方向上,偏振光片45a的透过轴位于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因而,透过了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分别为圆偏振光的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右眼用眼镜部41和左眼用眼镜部42所具有的1/4波长板43a、43b,通过它们的作用转换为直线偏振光而射出。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说明,接下来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更为具体的结构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切换相位差板8构成为通过对基板114、115上的透明电极119、120施加电压能够引起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切换相位差板8能够利用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多种液晶模式构成。例如,能够利用TNCTwisted Nematic 扭曲向列)型液晶元件、平行配向型(homogeneous)液晶元件、或铁电性液晶元件来构成。下面,使用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例。另外,在各结构例中对共用的部件使用共用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首先,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结构例,说明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制造方法和结构。
在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制造中,首先,准备由玻璃布强化透明膜构成的基板114、115。然后,如上所述,在前面侧的基板115上形成已图案形成为带状的黑条体122。接着,使用溅射法分别在基板114、115上形成厚度为IOOnm至 140nm的透明导电层(例如ITO膜),之后,通过使用光刻法对透明导电层进行图案形成来形成透明电极119、120。接着,使用旋转涂布法在透明电极119、120上按照规定的预倾角形成厚度为50nm 的取向膜117、118以使液晶水平取向,对该取向膜117、118实施研磨处理。此时,在将基板 114、115相对置地配置时,以研磨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式来对取向膜117、118实施研磨处理。接着,进行粘接使得一对基板114、115的基板间距离、即单元间隙为5. 2μπι。具体地,在一个基板上涂布塑料间隔物(未图示)之后,配置一对基板114、115使它们相互对置,利用印刷在显示区域外围的热固性粘接剂,通过使其固化来固定两个基板。接着,使用真空注入法向基板114、115的间隙填充液晶材料,由此形成液晶116。 在此,使用如下的液晶材料在折射率各向异性(Δη)为0.09 的向列液晶材料中含有 0. 15wt%的光学活性物质CB 15。由此,液晶116在未施加电压状态的初始状态下为扭曲90度的取向状态。因而, 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作为如下的切换相位差板8而发挥功能通过诱导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能够在液晶116具有90度的旋光性的状态与不具有这种旋光性的状态这两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另外,在液晶116具有90度的旋光性的情况下,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能够使以偏振光轴位于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入射的图像光成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射出。接着,配合用于像素显示的上述液晶显示器3的像素来对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进行位置对准。然后,通过粘接件101进行粘接。接着,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二结构例,说明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制造方法和结构。在作为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制造中,首先,准备由玻璃布强化透明膜构成的基板114、115。然后,如上所述,在前面侧的基板115上形成已图案形成为带状的黑条体122。接着,使用溅射法分别在基板114、115上形成厚度为 IOOnm至140nm的透明导电层(例如ITO膜)。之后,通过使用光刻法在透明导电层上进行图案形成来形成透明电极119、120。接着,使用旋转涂布法在透明电极119、120上按照规定的预倾角形成厚度为50nm 的取向膜117、118使得液晶水平取向,对该取向膜117、118实施研磨处理。此时,以在将基板114、115相对置配置时研磨方向互相平行、且取向方向位于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的方式来对取向膜 117、118实施研磨处理。接着,进行粘接使一对基板114、115的基板间距离、即单元间隙为1.03μπι。具体地,在一个基板上涂布塑料间隔物(未图示)之后,配置一对基板114、115使它们相互对置,利用印刷在显示区域外围的热固型粘接剂,通过使其固化来固定两个基板。接着,使用真空注入法向基板114、115的间隙填充液晶材料(BL 035、Δη = 0^67、默克(>>々)公司制),由此形成液晶116。这样,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
14切换相位差板8的液晶116部分的相位差值成为以550nm为基准、与1/2波长对应的值。 因而,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作为如下的切换相位差板8来发挥功能通过诱导每个偏振光区域的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能够在无相位差状态与相位差为1/2波长即1/2波长板的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接着,配合用于进行像素显示的上述液晶显示器3的像素,对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进行位置对准。然后,利用粘接件101进行粘接。进一步,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三结构例,说明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制造方法和结构。在作为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制造中,首先,准备由玻璃布强化透明膜构成的基板114、115。然后,如上述那样,在前面侧的基板115上形成已图案形成为带状的黑条体122。接着,分别在基板114、115上使用溅射法对基板114、115整面形成厚度为IOOnm至140nm的透明导电层(例如ITO膜)满图案,来作为透明电极119、 120。接着,使用旋转涂布法在透明电极119、120上以30nm的厚度形成光取向用的取向膜117、118并在该取向膜117、118上应用光取向技术来形成水平取向膜以使液晶进行水平取向。此时,与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对应地,以按每个偏振光区域划分的条件进行光取向处理,使得各偏振光区域在施加电压时所实现的液晶116的取向方向为不同的状态。接着,进行粘接使一对基板114、115的基板间距离、即单元间隙为3 μ m。具体地说,在一个基板上涂布塑料间隔物(未图示)之后,配置一对基板114、115使它们相互对置,利用印刷在显示区域外围的热固性粘接剂,通过使其固化来固定两个基板。接着,通过使用真空注入法向基板114、115的间隙填充铁电性液晶材料(Δη = 0. 25、锥角为45度)来形成液晶116。另外,假设液晶调制率为70%左右,以这种调制率来选择液晶的Δη和单元间隙使得液晶116的相位差为1/2波长。由此,在对透明电极119、120施加电压来对液晶116面内均勻地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液晶116的光轴位于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水平方向或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并且,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成为与第一偏振光区域不同的状态,S卩,光轴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或水平方向。并且,在对透明电极119、120施加极性与上述极性不同的电压并对液晶116面内均勻地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液晶116的光轴位于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或水平方向。并且,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与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不同,S卩,液晶116的光轴位于水平方向或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S卩,在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通过施加极性不同的电压,分别在水平方向和左上45度的方向之间进行切换。并且,此时构成为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液晶116的光轴相互偏离45度。接着,配合用于进行像素显示的上述液晶显示器3的像素来对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进行位置对准。然后,利用粘接件101进行粘接。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透明电极119、120的结构设为整面的满图案,但是也能够与上述的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等同样地,对透明电极119、 120进行图案形成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与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 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相对应地将透明电极119、120图案形成为条纹状。由此,能够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任意部分诱导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即,不仅能够整面地一次性地诱导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还能够在任意位置、以任意顺序来依次引起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以上,对切换相位差板8的具体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在对它们所具备的透明电极119、120进行图案形成的情况下,期望设为与以往的情况、即将液晶元件用作显示元件的情况不同的结构。图4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无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的电极结构的图。图 4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的电极结构的图。如图4的(a)所示,在以往的无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300中,将上部电极302和下部电极301分别图案形成为条状,使它们分别正交地设置为矩阵状。另一方面,如图4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在进行无源驱动的情况下,优选将上部侧的透明电极120和下部侧的透明电极119分别图案形成为条状, 但并不是设置为矩阵状而是配置为平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也能够利用有源驱动型液晶元件来构成。图5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以往的有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310的结构的图,图 5的(b)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有源驱动型液晶元件的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如图5的(a)所示,在以往的有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310中,使扫描线312与信号线311分别正交地配置成矩阵状,在其交点处设置有源元件313并配置像素电极314。另一方面,如图5的(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在利用有源驱动型液晶元件来构成的情况下,将扫描线320与信号线321平行地设置。并且,优选作为上部侧的透明电极120的像素电极形成长方形的结构,具有能够以所具备的有源元件323驱动液晶116的最大宽度。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说明,接着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使观察者50从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识别出立体图像的方法进行说明。图6的(a)和(b)是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来使观察者50 识别立体图像的方法的图。并且,图6的(a)是说明使观察者识别某一帧图像的方法的图, 图6的(b)是说明使观察者识别通过帧切换而图像显示区域切换后的帧图像的方法的图。在观察者50利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来观察立体图像时,在显示某一帧图像时, 在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如上所述首先分别对应地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且,如图6的(a)中的箭头所示,透过了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右眼用图像光和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左眼用图像光透过偏振光片7,分别成为偏振光轴位于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直线偏振光。接着,直线偏振光入射到切换相位差板8。此时,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在液晶116 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使从偏振光片7入射的直线偏振光直接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 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对直线偏振光进行变换使其偏振光轴成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后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因而,在入射了右眼用图像光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如图6 的(a)中的箭头所示,将该入射的右眼用图像光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而射出。另外,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如图6的(a)中的箭头所示,将所入射的左眼用图像光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而射出。接着,这样得到的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分别入射到观察者50所佩戴的偏振光眼镜10。如图3所示,偏振光眼镜10由右眼用眼镜部41和左眼用眼镜部42构成。于是,在偏振光眼镜10中,透过右眼用眼镜部41所具备的1/4波长板43a而旋转成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到达观察者50的右眼。另一方面,当作为左旋圆偏振光的右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左眼用眼镜部42时,如图 6的(a)中的箭头所示,透过左眼用眼镜部42所具备的1/4波长板4 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偏振光。并且,该直线偏振光虽然入射到偏振光片45b,但无法透过偏振光片 45b而被阻断,不会到达观察者50的左眼。另外,作为右旋圆偏振光的左眼用图像光透过左眼用眼镜部42所具备的1/4波长板4 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到达观察者50的左眼。另一方面,当作为右旋圆偏振光的左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右眼用眼镜部41时,透过右眼用眼镜部41所具备的1/4波长板43a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偏振光。并且, 该直线偏振光虽然入射到偏振光片45a,但无法透过而被阻断,不会到达观察者50的右眼。这样,在透过了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所射出的范围内,如上述那样通过佩戴偏振光眼镜10来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用右眼仅观察右眼用图像光,用左眼仅观察左眼用图像光。因而, 观察者50能够将这些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识别为立体图像。接着,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如图6的(b)所示,在观察者50利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来观察立体图像时,如上所述进行了伴随帧的切换的图像区域的切换。即,对进行帧切换后在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分别形成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与伴随帧切换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切换对应地,在切换相位差板8 中切换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具体地,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将相位差状态切换为与进行帧切换前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相同。并且,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将相位差状态切换为与进行帧切换前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相位差状态相同。因而,与上述情况同样地,透过了液晶面板6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的左眼用图像光和透过了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的右眼用图像光如图6的(b)中的箭头所示那样透过偏振光片7,分别成为偏振光轴位于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然后,直线偏振光入射到切换相位差板8,但左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并且,如图6的(b)中的箭头所示,将该入射的左眼用图像光转换为右旋圆偏振光而射出。另外,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将所入射的右眼用图像光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而射出。接着,这样得到的左眼用图像光和右眼用图像光分别入射到观察者50所佩戴的偏振光眼镜10。此时,在偏振光眼镜10中,当是右旋圆偏振光的左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右眼用眼镜部41时,如图6的(b)中的箭头所示,透过右眼用眼镜部41所具备的1/4波长板43a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偏振光,虽然入射到偏振光片45a,但无法透过而被阻断,不会到达观察者50的右眼。另一方面,是右旋圆偏振光的左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左眼用眼镜部42,透过左眼用眼镜部42所具备的1/4波长板43b,如图6的(b)中的箭头所示,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直接透过偏振光片4 到达观察者50的左眼。另外,是左旋圆偏振光的右眼用图像光如图6的(b)中的箭头所示,透过右眼用眼镜部41所具备的1/4波长板43a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直接透过偏振光片45a到达观察者50的右眼。另一方面,当是左旋圆偏振光的右眼用图像光入射到左眼用眼镜部42时,如图6 的(b)中的箭头所示,透过左眼用眼镜部42所具备的1/4波长板4 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偏振光,虽然入射到偏振光片45b,但无法透过偏振光片4 而被阻断,不会到达观察者50的左眼。这样,在透过了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左眼用图像光和右眼用图像光的射出范围内,通过佩戴偏振光眼镜10来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即使随着帧切换而进行了切换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区域的图像区域的切换,也能够用右眼仅观察右眼用图像光,用左眼仅观察左眼用图像光。由此,观察者50能够总是将这些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识别为立体图像。因而,在以往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区域是固定的,因此垂直分辨率减半等分辨率降低,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 完全不会降低分辨率,能够以充分发挥液晶显示器3的性能的全分辨率进行显示。另外,在以往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总是仅显示左右眼影像中的某一个影像,在识别立体图像时有时会产生时间差,但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总是显示左右眼影像,因此能够减轻观察者的疲劳感。另外,还具有以下效果不会产生在剧烈运动的立体图像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伴随左右影像偏离的立体视觉不自然感。以上,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来使观察者50识别立体图像的方法进行了说明,接着,基于上述具体例对该情况下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更详细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具体例中,对共用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以下也是同样的。图7的(a)和(b)是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例的利用了 TN 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在作为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例的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与液晶面板6中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分别对应地进行了透明电极119、120的图案形成,并设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由此,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能够独立地通过施加电压来选择液晶的通(ON)状态和液晶的断(OFF)状态,并能够分别独立地改变液晶的取向。因而,如图7的(a)所示,当来自液晶显示器3的偏振光片7的直线偏振光201入射到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时,能够将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液晶116设为通状态,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并且,不对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液晶116施加电压而将其设为断状态,能够维持液晶的初始取向状态(扭曲90 度的取向)。其结果是直线偏振光201直接通过不具备旋光性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作为直线偏振光202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直线偏振光201在具有旋光性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光轴被旋转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203,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在作为1/4波长板的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下,将直线偏振光202和直线偏振光203分别变换为左旋圆偏振光204和右旋圆偏振光205。接着,如图7的(b)所示,当来自液晶显示器3的偏振光片7的直线偏振光206入射到作为利用了 TN型液晶元件的一例的切换相位差板8时,不对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液晶116施加电压而将其设为断状态,维持液晶的初始取向状态。并且,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对液晶116施加电压而将液晶设为通状态,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直线偏振光206在具有旋光性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光轴被旋转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207,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直线偏振光206直接通过不具备旋光性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作为直线偏振光208入射到相位差膜121。然后,在作为1/4波长板的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下,将直线偏振光207和直线偏振光208分别变换为右旋圆偏振光209和左旋圆偏振光210。接着,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二例的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图8的(a)和(b)是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二例的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在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与液晶面板6中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分别对应地进行了透明电极119、120的图案形成,并设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由此,能够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独立地通过施加电压来选择液晶的通状态和断状态,并能够分别独立地改变液晶的取向。因而,如图8的(a)所示,在来自液晶显示器3的偏振光片7的直线偏振光211入射到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时,能够将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液晶116设为通状态,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并且,不对第二偏振光区域 32的液晶116施加电压而将其设为断状态,能够维持液晶的初始取向状态。另外,此时,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如上所述作为如下的相位差板而发挥功能能够在无相位差的状态和相位差为1/2波长的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选择。即,构成为在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能够按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每个偏振光区域选择无相位差的区域和作为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的区域。并且,液晶116的初始取向状态为平行取向。此外,该取向方向为图8的(a)中示出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所示的箭头方向,以及图8的(b)中示出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所示的箭头方向。即,该取向方向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由此,液晶116为断状态的图8的(a)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以及图8 的(b)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作为光轴位于左上方45度的方向的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其结果是直线偏振光211直接通过无相位差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作为直线偏振光212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直线偏振光211在相位差为1/2波长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光轴被旋转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213,入射到相位差膜121。然后,在作为1/4波长板的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下,直线偏振光212和直线偏振光 213分别变换为左旋圆偏振光214和右旋圆偏振光215。接着,如图8的(b)所示,当来自液晶显示器3的偏振光片7的直线偏振光216入射到利用了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时,不对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液晶116施加电压而将其设为断状态,维持液晶的初始取向状态。并且,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对液晶116施加电压来使液晶为通状态,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直线偏振光216在具有相位差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光轴被旋转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217,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直线偏振光216直接通过无相位差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作为直线偏振光218入射到相位差膜121。然后,在作为1/4波长板的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下,直线偏振光217和直线偏振光 218分别变换为右旋圆偏振光219和左旋圆偏振光220。接着,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三例的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图9的(a)和(b)是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三例的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在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分别利用通过施加极性不同的电压而能够进行选择的两个稳定的液晶取向状态。在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与液晶面板6中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分别对应地设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 32。并且,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对取向膜117、118进行取向处理以使在施加电压时液晶116成为取向方向为不同方向的取向状态。因而,如图9的(a)所示,当来自液晶显示器3的偏振光片7的直线偏振光221入射到切换相位差板8时,能够对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液晶116同时施加电压以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并且, 能够设为取向方向为不同方向的取向状态。并且,在施加该电压时,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作为光轴方向互不相同的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施加电压时的液晶116的取向方向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为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201时的水平方向。另一方面,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为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 时的左上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因而,在对液晶116施加电压时,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作为光轴为水平方向的 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作为光轴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的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其结果是直线偏振光221直接通过第一偏振光区域31,作为直线偏振光222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并且,在光轴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且相位差为1/2波长的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直线偏振光221自身的光轴被旋转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223,入射到相位差膜121。然后,在作为1/4波长板的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下,直线偏振光222和直线偏振光 223分别变换为左旋圆偏振光2M和右旋圆偏振光225。接着,如图9的(b)所示,当来自液晶显示器3的偏振光片7的直线偏振光2 入射到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时,能够对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液晶116同时施加极性与上述极性不同的电压以诱导液晶的取向发生变化,并能够设为取向方向与上述方向不同的取向状态。其结果是施加电压时的液晶116的取向方向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为观察者50 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左上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另一方面,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为观察者50观察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时的水平方向。因而,在对液晶116施加电压时,在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作为光轴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纸面的左上方45度)的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另一方面, 在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作为光轴为水平方向的1/2波长板而发挥功能。其结果是在光轴位于从水平方向向左上偏离45度的方向且相位差为1/2波长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中,直线偏振光226自身的光轴被旋转而变换为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偏振光227,入射到相位差膜121。另一方面,直线偏振光2 直接通过第二偏振光区域32, 作为直线偏振光2 入射到相位差膜121。然后,在作为1/4波长板的相位差膜121的作用下,直线偏振光227和直线偏振光 228分别变换为右旋圆偏振光2 和左旋圆偏振光230。另外,构成为在利用了铁电性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不对所使用的透明电极119、120进行图案形成,而是将其设为整面满图案的板状,对液晶整面施加电压。然而,也能够如利用了上述TN型液晶元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那样,对透明电极119、120进行图案形成。并且,也能够不对液晶整个面均勻地施加电压来临时诱导液晶116的取向发生变化,而是分别对液晶116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依次施加电压以在液晶116中依次选择取向状态。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动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显示立体图像时,在一帧图像中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且,采用如下方式使用上述的作为光学部件的切换相位差板对观察者的左右眼划分图像来显示立体图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显示所有的图像信息,第一有效的是将沿显示画面的垂直方向连续排列的所有水平扫描线分割为以每一
21条水平线构成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或者分割为分别由多条水平线构成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并且,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的某一个图像,同时在第二图像形成区域显示另一个图像,与帧的切换适当对应地以规定周期对显示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进行切换。并且,在切换该图像形成区域的同时,对切换相位差板的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的相位差的状态进行切换。使用这种方法对显示所有影像信息以及保证观察者顺利观赏是有效的。但是,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在使用上述液晶显示器3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那样,帧图像的信息更新是从画面上方的水平线23起向下方的水平线23依次覆盖画面来进行更新的。因此,观察者总是同时看到前一个图像和下一个新图像。其结果是存在以下问题观察者左眼看到本来应该由右眼看到的图像等串扰多、难以识别立体图像。另外,图 10是说明普通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方法的图。针对这种问题,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作为第一动作方法例,导入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动作,从而能够实现减少帧图像的信息更新所导致的串扰。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第一动作方法的图。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依次具备背光灯2、液晶显示器3、作为光学部件的切换相位差板8,同时具有控制装置12,这些部件被收纳在未图示的壳体中。 并且,如上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具备要观察立体图像的观察者所使用的偏振光眼镜 10。控制装置12对液晶显示器3进行指示,使其在一帧图像上同时输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液晶显示器3接收该指示,使作为结构部件的液晶面板6的与每一条水平线对应地设置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分别显示例如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且,控制装置12同时控制切换相位差板8,对与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对应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进行选择控制。并且,每当进行帧切换时都控制液晶面板6和切换相位差板8,交替地切换显示该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使得能够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被配置成彼此交错的帧图像。然而,为了防止上述串扰,控制装置12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显示器 3中在一帧图像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后,在下一帧的图像上不切换图像区域而直接进行覆盖,并对应地控制切换相位差板8使得至少在下一帧的期间显示覆盖图像。此时,利用控制装置12来同时控制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即,进行控制使得在显示一帧图像的期间点亮背光灯2,然后在处于该帧前后的切换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帧中,熄灭背光灯2或适当地降低亮度。通过这种控制,能够使观察者 50觉察不到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残像和由于图像区域的切换而产生的上述串扰。通过采用上述动作方法,即使与帧切换对应地以某一决定的周期来切换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区域,观察者50也能够可靠地用右眼仅观察右眼用图像光,用左眼仅观察左眼用图像光。因而,观察者50觉察不到由于图像形成区域的切换所产生的上述串扰,总是能够将这些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识别为立体图像。
22
另外,如上所述,当在一帧图像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后,在下一帧图像不切换图像区域而是直接进行覆盖时,图像的切换次数减少,在液晶显示器3中帧频为通常的帧频60Hz的情况下会丧失显示图像的流畅性。另外,在背光灯2中,以30Hz的周期进行针对每一帧进行的背光灯的点亮和熄灭,因此担心观察者觉察到背光灯2的点亮和熄灭,感受到由此产生的闪烁。因而,优选提高液晶显示器3的帧频,例如将帧频设为大于等于120Hz。由此,即使在一帧图像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后在下一帧不切换图像区域而是直接进行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与帧频60Hz对应的立体图像,能够切换图像的次数也变多,另外,不用担心观察者感受到闪烁。并且,由于上述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所导致的闪烁也不会被观察者觉察。因而,由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提供的显示图像也变得自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还能够将由控制装置12控制的液晶显示器3的帧频设为MOHz。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由控制装置12以如下的模式来进行控制,该模式为在一帧图像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在下一帧不切换图像区域而是直接进行覆盖,并且,在再下一帧中进行图像区域的切换,并且在之后一帧直接进行覆盖。即,能够由控制装置12按如下模式进行图像形成的控制,该模式为按每帧以切换液晶显示器3中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显示区域和直接进行覆盖的顺序反复进行切换禾口覆盖。在以这种周期在液晶显示器3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与帧频120Hz对应的立体图像,且能够切换图像的次数也变多,另外,不用担心观察者感觉到闪烁。另外,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也以120Hz为周期来进行。因此,不必担心观察者50觉察到闪烁等。另外,在将液晶显示器3的帧频设为MOHz的情况下,由控制装置12进行如下控制在通过帧切换而在一帧图像上同时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之后,在之后的三帧内不切换图像区域而是进行直接覆盖,通过该控制能够在接下来的三帧的期间内使液晶显示器3显示覆盖图像,形成与帧频60Hz对应的立体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仅在最初的一帧期间的1/240秒的期间内使背光灯2熄灭,在之后的显示覆盖图像的三帧的期间的3/240秒的期间内点亮背光灯2。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的按每帧反复进行切换液晶显示器3中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显示区域和直接覆盖的模式相比,会导致图像区域的切换次数减少,但是与此对应地背光灯熄灭的期间也能够减少。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的立体显示图像的亮度。并且,此时,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也对应地以60Hz为周期进行。因此,不用担心由于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而导致的闪烁被观察者50觉察到。如上所述,通过将液晶显示器3的帧频提高到120Hz J40Hz等,能够享受自然且高画质的立体显示图像显示。另外,针对上述问题,在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作为第二动作方法例,不导入背光灯2的点亮熄灭动作就能够实现在保持了高亮度的状态下降低帧图像的信息更新所导致的串扰。S卩,在液晶显示器3中,在进行帧图像的信息更新时,从液晶显示器3的画面的上侧的水平线向下侧的水平线依次覆盖画面来进行更新,与该更新同步地对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进行切换,由此能够降低串扰。图12的(a)至(f)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第二动作方法的图。图1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的控制装置12如上所述对液晶显示器3进行指示,使其在一帧图像上同时输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然后,液晶显示器 3接收该指示,例如在构成液晶显示器3的液晶面板6中如下这样进行图像形成。S卩,如图 12的(a)所示,在与沿垂直方向连续排列的各水平线对应地设置为相互不同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分别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并且与此同时,如图12的(b)所示,控制装置12控制切换相位差板8,在与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对应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中选择并控制相位差状态,以使观察者50的右眼和左眼分别适当地感知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另外,在图12的(a)中,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2中示出了箭头。该箭头的方向表示所输出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区别。因而,输出右眼用图像时用向右的箭头表示,输出左眼用图像时用向左的箭头表示。在图12的(c)和图12 的(e)中也是同样的。另外,如后所述,在图12的(c)中未示出箭头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a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 表示正在进行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这对于图12的(d)也是同样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a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 表示正在进行相位差状态的切换。并且,伴随帧切换对液晶面板6和切换相位差板8进行控制来交替地切换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该图像形成区域或进行覆盖,以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被配置成彼此交错的帧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在液晶面板6中,当交替地切换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该图像形成区域时,如图12的(c)所示,从画面的上方的水平线向下方的水平线依次更新画面。在图12的(c)中,第一图像形成区域21a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 是正在进行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的区域。此时,按照控制装置12的控制,不会等到液晶面板6中的整个画面切换结束。能够如图12的(d)所示,在切换相位差板8中也联动地进行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相位差状态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S卩,通过与液晶面板6中用于图像形成的扫描信号同步的信号的控制,如图12的 (d)所示,随着液晶面板6中的画面的更新,进行对应的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 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控制。然后,如图12的(e)所示,当液晶面板6中整个画面的图像更新结束时,如图12 的(f)所示,切换相位差板8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整体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同时结束。通过采用以上的动作方法,即使与帧切换对应地以某一决定的周期来切换形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区域,观察者50也总是能够以右眼仅观察右眼用图像光,以左眼仅观察左眼用图像光。因而,观察者50不会觉察到由于图像区域的切换所产生的上述串扰,能够总是将这些右眼用图像光和左眼用图像光识别为立体图像。并且,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中,即使在液晶面板6中切换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帧时也不需要熄灭整个背光灯2。其结果是利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1能够总是得到明亮的立体图像显示。另外,还能够同时使用扫描背光灯技术。即,能够通过控制装置12进行控制,与切换相位差板8中的第一偏振光区域31的相位差状态和第二偏振光区域32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联动地扫描背光灯。在这种情况下,与被控制装置12控制的、切换相位差板8中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的位置一致地,在该部分熄灭背光灯。其结果是能够将明亮度的降低维持在最低限度,并且能够抑制串扰。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附图标记说明1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2 背光灯;3 液晶显示器;5、7、4如、4釙偏振光片;6 液晶面板;8 切换相位差板;10 偏振光眼镜;12 控制装置;21、21a 第一图像形成区域; 22 第二图像形成区域;23 水平线;31、31a 第一偏振光区域;32 第二偏振光区域;41 右眼用眼镜部;42 左眼用眼镜部;43a、43b :1/4波长板;50 观察者;101 粘接剂;104、 105、114、115 基板;106,116 液晶;117,118 取向膜;119,120 透明电极;121 相位差膜; 122 黑条体;201、202、203、206、207、208、211、212、213、216、217、218、221、222、223、226、 227,228 直线偏振光;204、205、209、210、214、215、219、220、224、225、229、230 圆偏振光; 300 无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301 下部电极;302 上部电极;310 有源驱动型液晶显示元件;311、321 信号线;312、320 扫描线;313、323 有源元件;314 像素电极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液晶显示器,其具有液晶面板和夹持上述液晶面板的一对偏振光片,该液晶面板是在垂直方向上排列多条水平线而构成的,该水平线为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像素而成; 背光灯,其配置在上述液晶显示器的背面侧; 光学部件,其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器的正面侧; 偏振光眼镜,其由观察者佩戴来使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液晶显示器中的图像显示和上述光学部件的相位差状态, 该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器构成为具有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该液晶显示器来在上述第一图像形成区域中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的某一图像,同时在上述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中显示另一图像,并且显示分别插排上述右眼用图像和上述左眼用图像而得到的帧图像,上述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上述第二图像形成区域构成为(1)每当进行帧切换时都进行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或者,(2)是(1)之外的情况,当进行帧切换时,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或者覆盖前一帧所显示的图像,上述光学部件构成为在与上述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上述第二图像形成区域分别对应的范围内配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且该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与切换上述右眼用图像和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时刻同步地,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和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各自的相位差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部件构成为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和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与上述液晶显示器中切换上述右眼用图像和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时刻同步地,由上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来在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与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切换相位差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上述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与上述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图像的显示所涉及的各水平线对应,上述第一图像形成区域与水平奇数线对应,上述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与水平偶数线对应,上述水平奇数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中的某一图像,上述水平偶数线显示另一图像,这些水平线构成为(1)每当进行帧切换时都进行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或者,(2)是(1)之外的情况,当进行帧切换时,切换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或者覆盖前一帧所显示的图像,上述光学部件构成为在与上述水平奇数线和上述水平偶数线对应的范围内配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且该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相位差状态,并且与切换上述右眼用图像和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时刻同步地,由上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来在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与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切换相位差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灯构成为根据切换上述右眼用图像和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时刻,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整体的点亮状态,或者上述背光灯构成为与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和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对应地,由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一部分的点亮状态来进行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液晶显示器中的每条水平线进行控制,来控制该液晶显示器中的上述右眼用图像和上述左眼用图像的切换,并且与对每条水平线的该控制同步地,对与该控制所涉及的液晶显示器的水平线对应的上述光学部件的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或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的相位差状态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从上述液晶显示器中的上方的水平线向下方的水平线依次控制每条水平线,来控制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切换,并且进行控制以与上述液晶显示器中的该控制同步地,从上述光学部件的上方向下方依次进行上述光学部件中的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与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的相位差状态的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部件构成为在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液晶,并且在夹持上述液晶的基板外侧的面上设置相位差膜,其中,该一对基板的相对置的表面配设有透明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部件的上述第一偏振光区域与上述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的边界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遮光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部件是利用从由TN型液晶元件、平行配向型液晶元件以及铁电性液晶元件构成的群中选出的任一种液晶元件来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光学部件的基板是使用从由聚碳酸酯膜、三乙酰纤维素膜、环烯烃聚合物膜、聚醚砜膜以及玻璃布强化透明膜构成的群中选出的任一种膜来构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大于等于120HZ的周期进行上述液晶显示器中的帧的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大于等于240Hz的周期进行上述液晶显示器中的帧的切换。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闪烁、串扰、画面亮度高、不降低画面的分辨率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器和光学部件,该液晶显示器具有与水平线相应地设置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该光学部件与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对应地配置有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帧图像构成为在第一图像形成区域中显示右眼用图像,在第二图像形成区域中显示左眼用图像,每当进行帧切换时交替地切换图像形成区域或进行覆盖。构成为根据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区域和第二图像形成区域的切换时刻,在光学部件的第一偏振光区域和第二偏振光区域之间切换彼此的相位差状态。
文档编号G02B27/22GK102449533SQ20118000191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7日
发明者丸山宏, 松广宪治, 葭原义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有泽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