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镜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学元件的镜筒,所述光学元件在拍照就绪状态下位于光轴线上,并且在容纳状态下远离光轴线。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镜筒类型中,当镜筒处于容纳状态时,镜筒在光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被缩短以获得更短的筒长,已经提出了以下镜筒其中,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可移开光学元件(可径向移开光学元件)。当该已知类型的镜筒处于拍照就绪状态时,可移开光学元件处于光轴线上,并且当镜筒处于容纳状态时,可移开光学元件远离光轴线,并且执行容纳操作。日本专利No. 3,771,909披露了镜筒。此外,本发明提出了在该类镜筒的容纳操作期间防止可移开光学兀件与其它光学兀件相干涉的撤尚机构。日本专利No. 4, 520, 171中披露了该撤尚机构。 根据日本专利No. 4,520,171,设置有支撑可移开光学元件的可移离轴线部件并且还设置有支撑后光学元件的后可移动部件,后光学元件在拍照就绪状态下位于可移开光学元件的后方。这些可移动部件(可移离轴线部件和后可移动部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能够在除每一个光学元件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彼此接触的接触表面。当在后可移动部件位于在光轴线方向上比预定容纳位置更接近镜筒前端的任意位置处的状态下执行容纳操作时,通过这些接触表面的相互接触来防止后光学元件与可移离轴线部件之间的干涉,并且还防止可移开光学元件与后可移动部件之间的干涉。换句话说,通过分别保持光学元件的这些可移动部件的直接接触来执行可移开光学元件的移开操作。然而,保持可移开光学元件的可移离轴线部件比用于仅简单地沿光轴线方向移动的普通光学元件的其它保持(可移动)部件要求更严格且更精确的产品质量控制。因此,希望可移离轴线部件上的载荷尽可能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学元件的镜筒,所述光学元件在容纳状态下从光轴线上位置移开,这防止在容纳操作期间光学元件与其它部件相干涉,并且还减小保持可移开光学元件的可移离轴线部件上的载荷。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镜筒,其包括后可移动部件,其保持成像光学系统的后光学元件,后可移动部件能够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线在拍照位置与位于该拍照位置之后的缩回容纳位置之间移动;可移离轴线部件,其保持成像光学系统的可移开光学元件,可移离轴线部件能够在轴线上位置与离轴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轴线上位置处可移开光学元件位于光轴线上,在所述离轴线位置处可移开光学元件径向远离所述光轴线;前可移动部件,其支撑可移离轴线部件,前可移动部件能够沿光轴线在拍照位置与位于该拍照位置之后的缩回容纳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移开驱动部件,其由前可移动部件支撑,其中当前可移动部件处于拍照位置时移开驱动部件使可移离轴线部件位于轴线上位置,并且当前可移动部件从拍照位置移动至缩回容纳位置时移开驱动部件将可移离轴线部件从轴线上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当前可移动部件和后可移动部件分别位于拍照位置时,可移开光学元件位于后光学元件的前方,并且当前可移动部件和后可移动部件分别位于缩回容纳位置时,可移开光学元件与后光学元件在光轴线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移开驱动部件设置在前可移动部件的后方。当前可移动部件相对于后可移动部件沿光轴线方向向后移动时,移开驱动部件与后可移动部件接触以便能够在可移离轴线部件的可移动范围内在轴线上位置与离轴线位置之间沿可移离轴线部件的被驱动方向滑动,同时可移离轴线部件与后可移动部件不接触。优选地,移开驱动部件包括由前可移动部件支撑且绕与光轴线大致平行的轴线枢转的摆动部件。优选地,移开驱动部件包括由前可移动部件支撑成能够沿与光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线性地移动的线性可移动部件。优选地,后可移动部件设置有保持所述后光学元件的保持架,并且后可移动部件的保持架设置有接触部,该接触部沿光轴线方向向前突出并且沿移开驱动部件的移动路径形成为能够与移开驱动部件接触。优选地,保持架的接触部包括从保持架的边沿光轴线方向向前突出的凸缘部,并且移开驱动部件设置有后平坦表面,该后平坦表面与光轴线大致垂直并且当可移离轴线部件从轴线上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时与后可移动部件的凸缘部面对。优选地,沿光轴线方向观察,当可移离轴线部件处于轴线上位置时移开驱动部件与接触部不重合,以使移开驱动部件不妨碍可移离轴线部件与后可移动部件沿光轴线方向彼此靠近。移开驱动部件和后可移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引导部,其中在可移离轴线部件和后可移动部件在光轴线方向上位于彼此最接近的位置的状态下,当移开驱动部件将可移离轴线部件从轴线上位置移向离轴线位置时,引导部通过加宽可移离轴线部件与后可移动部件在光轴线方向上的间距,来引导移开驱动部件在可移离轴线部件与后可移动部件之间插入至面对接触部的位置。优选地,引导部设置有在后可移动部件的保持架上的锥形表面,通过移开驱动部件从使可移离轴线部件位于轴线上位置的一个位置移动至使可移离轴线部件位于离轴线位置的另一个位置,锥形表面产生沿光轴线方向向后按压后可移动部件的分力。优选地,移开驱动部件和可移离轴线部件中的一个设置有沿光轴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并且移开驱动部件和可移离轴线部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供突出部插入的槽,以传递在与光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力而不传递在光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力。从移开驱动部件至可移离轴线部件的驱动力通过突出部和槽来施加。优选地,可移开光学元件和后光学元件中的每一个为透镜组。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光学元件,并且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可移开光学元件和后光学元件分别构成透镜组的镜筒。根据本发明的镜筒,在镜筒的容纳操作期间,当可移离轴线部件从轴线上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时,后可移动部件与驱动可移离轴线部件的移开驱动部件接触,而非与保持光学元件的可移离轴线部件接触,从而减小可移离轴线部件上的载荷。
、
下面參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镜筒实施例在容纳状态(完全缩回状态)下的剖视图;图2是变焦镜筒处于变焦范围的广角极限时的剖视图;图3是变焦镜筒处于变焦范围的摄远极限时的剖视图;图4是用作变焦镜筒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部件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支承结构的分解的前透视图;图5是用作变焦镜筒的成像光学系统的部件的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的支承结构的分解的后透视图;图6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的分解的前透视图; 图7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的分解的后透视图;图8是第三透镜组框架的前透视图;图9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前正视图;图10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另ー个前正视图;图11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另ー个前正视图;图12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在镜筒的容纳状态下的前正视图;图13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后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后正视图;图14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后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另ー个后正视图;图15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后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另ー个后正视图;图16是从光轴线方向的后方观察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在镜筒的容纳状态下的后正视图;图17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沿Y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18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沿Y轴线方向的另ー个剖视图;图19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沿Y轴线方向的另ー个剖视图;图20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在镜筒的容纳状态下沿Y轴线方向的剖视图;图21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俯视图;图22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另ー个俯视图23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分别从拍照就绪状态转变为容纳状态时的另ー个俯视图;图24是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第三透镜组框架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在镜筒的容纳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5是变焦镜筒的电路结构的示意性框图;图2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变焦镜筒的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在拍照就绪状态下的前正视图;以及图2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变焦镜筒的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在容纳状态下的前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剖视图如图I至图3所示的可缩回变焦镜筒(变焦透镜系统)10设置有成像光学系统,该成像光学系统从对象侧开始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组LG1、快门S、第二透镜组(可移开光学元件)LG2、第三透镜组(后光学元件)LG3,低通滤波器11和图像传感器(图像获取装置)12。成像光学系统为具有可变焦距的变焦光学系统。通过以预定的移动方式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线0移动第一透镜组LGl和第二透镜组LG2来执行变焦操作。通过沿光轴线0移动第三透镜组LG3来执行聚焦操作。在以下描述中,光轴线方向涉及沿着或平行于光轴线0的方向,并且前方和后方分别涉及相对于光轴线方向的前方(对象侧)和后方(图像平面侧)。变焦镜筒10设置有构成固定部件的圆筒壳体13。壳体13的后方固定有图像传感器架14。低通滤波器11和图像传感器12由图像传感器架14支撑。如图4、图5和图8所示,第三透镜组LG3由第三透镜组框架(后可移动部件)15的透镜保持架15a支撑。第三透镜组框架15设置有沿彼此大致相反的方向从透镜保持架15a径向向外突出的ー对引导臂15b和15c。弓丨导臂15b设置有引导孔15d,第三透镜组引导轴80延伸穿过该引导孔15d。第三透镜组引导轴80的各个端分别固定至壳体13和图像传感器架14,由此第三透镜组框架15通过该第三透镜组引导轴80支撑成可沿光轴线方向线性地移动。另ー个引导臂15c的外端上具有旋转止件15e,该旋转止件15e与形成在壳体13的内侧中的防旋转槽13a接合,由此防止第三透镜组框架15旋转。第三透镜组框架15通过第三透镜组偏动弹簧81沿光轴线方向向前偏动,并且与AF螺母82接触,AF螺母82进ー步防止第三透镜组框架15向前移动。AF螺母与导螺杆83接合,并且当受控制电路60 (參见图25)驱动和控制的AF电动机61使导螺杆83旋转吋,AF螺母82沿光轴线方向移动。在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的前方设置有防止第三透镜组LG3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前侧脱出的透镜保留架15f,并且透镜保留架15f在光轴线方向上比第三透镜组LG3的入射表面更接近前方(參见图I至图3,以及图17至图20)。透镜保留架15f具有围绕第三透镜组LG3的入射表面(对象侧的表面)的框架的形状,并且前表面为与光轴线0大致垂直的平坦表面。第三透镜组框架15还设置有接触凸缘(接触部分)15g,接触凸缘15g形成在透镜保持架15a的边(rim)上并且比透镜保留架15f更向前突出。第三透镜组LG3的入射表面为凹面,并且当第三透镜组LG3保持在透镜保持架15a内时,第三透镜组LG3没有比透镜保留架15f或接触凸缘15g更向前突出的部分。在与接触凸缘15g相邻的部分上形成有引导槽(引导部)15h。引导槽15h为锥形(在下文描述)。在壳体13内支撑有可变放大率透镜组单元(凸轮环単元),并且可变放大率透镜组单元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支承/驱动装置分开设置。可变放大率透镜组单元由变焦电动机62 (參见图25)驱动并控制,并且包括第一前进筒16、第二透镜组单元17、第二前进筒18和线性引导环20。第一前进筒16与第二前进筒18 —起构成变 焦透镜筒10的外部筒,并且具有可滑动地适配在形成于壳体13的内周表面上的引导槽13b内的引导突出部16a。变焦电动机62驱动来旋转变焦齿轮(未示出),并且变焦电动机62的驱动カ由外周表面齿轮16b接收,由此第一前进筒16发生旋转。当变焦电动机62驱动来旋转第一前进筒16时,引导突出部16a由引导槽13b引导,由此第一前进筒16沿光轴线方向旋转地移动。具体而言,第一前进筒16在从图I的容纳(完全缩回)状态转变为图2或图3的拍照就绪状态的期间沿光轴线方向向前旋转地移动。通过线性引导突出部20a与形成在壳体13的内周表面上的线性引导槽13c的可滑动接合来引导线性引导环20以使其能够沿光轴线方向线性地移动。线性引导环20和第一前进筒16彼此连接成能够相对地旋转并且还能够沿光轴线方向一起移动。第二透镜组单元17具有以下结构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26和快门单元27支撑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前可移动部件)25内,并且通过线性引导键25a与相应线性引导槽20b的可滑动接合来沿光轴线方向线性地引导,所述线性引导键25a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沿径向分别向外突出,所述线性引导槽20b分别设置在线性引导环20中并且每个线性引导槽20b分别形成为沿光轴线方向伸长的孔形状。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内侧上形成有内凸缘25b,该内凸缘25b用于划分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与快门单元27之间的位置空间。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设置在内凸缘25b的后方,并且支撑第二透镜组LG2以使第二透镜组LG2能够在与光轴线0大致垂直的平面中移动,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26的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快门单元27位于内凸缘25b的前方,并且包含用于执行快门S的打开/关闭的快门致动器63 (參见图25)。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设置有多个第二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2,多个第二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2与形成在第一前进筒16的内周表面中的多个第二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2可滑动地接合。每ー个第二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2位于相应线性引导键25a的径向外端,并且经由相应线性引导槽20b沿径向延伸穿过线性引导环20而伸入到与第二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2接合的位置。通过线性引导环20沿光轴线方向线性地引导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 (第二透镜组单元17),因此,当第一前进筒16旋转时,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 (第二透镜组单元17)根据第二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2的轮廓按预定移动方式沿光轴线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LGl支撑在第二前进筒18中。第二前进筒18设置有在其内周表面上的线性引导键(未示出),并且与沿光轴线方向形成在线性引导环20中的各个线性引导槽(未示出)可滑动地接合。由此,沿光轴线方向线性地引导第二前进筒18。在第二前进筒18的后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l。第一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l与分别形成在第一前进筒16的内周表面中的相应第一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l可滑动地接合。第二前进筒18通过线性引导环20沿光轴线方向线性引导,由此,当第一前进筒16旋转时,第二前进筒18根据第一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l的轮廓按预定的移动方式沿光轴线方向移动。变焦透镜筒10设置有用于减小形成在图像传感器12的光接收表面上的图像的图像抖动的防抖装置。防抖装置通过X陀螺仪传感器64和Y陀螺仪传感器65 (參见图25)来检测变焦透镜筒10的振动,并且控制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的操作,以便根据从X陀螺仪传感器64和Y陀螺仪传感器65获取的检测信息来沿与光轴线0垂直的方向移动第二透镜组LG2。如图4至图7所示,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设置有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可移离轴线部件)31。第一可移动台30由X引导轴32支撑成可在X引导轴32上滑动。X引导轴32固定至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中。第二可移动台31由Y引导轴33支撑为可在Y引导轴33上滑动。Y引导轴33固定至第一可移动台30。X引导轴32的轴线沿与光轴线0垂直的平面中的ー个方向延伸,而Y引导轴33的轴线沿与光轴线0垂直的平面中的另ー个方向延伸,其中X引导轴32和Y引导轴33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彼此相交。第一可移动台30的移动方向,即X引导轴32的轴线方向,在下文中称为X方向(X轴线)。类似地,第二可移动台31的移动方向,即Y引导轴33的轴线方向,在下文中称为Y方向(Y轴线)。
第一可移动台30设置有在Y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在X方向上伸长的上侧部30a和下侧部30b,并且还设置有在X方向上彼此隔开并且在Y方向上伸长的两个横向侧部30c和30d。第一可移动台30具有大致矩形框架的形状,所述矩形框架的由上侧部30a、下侧部30b和两个横向侧部30c和30d围绕的中部具有台开ロ 30e。台开ロ 30e的尺寸和形状允许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进入。当在接近上侧部30a的位置处使透镜保持架15a进入台开ロ 30e时,确保透镜保持架15a与下侧部30b之间有空白空间。上侧部30a上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X引导孔30f。X引导轴32可滑动地插过X引导孔30f。Y引导轴33在台开ロ 30e内与横向侧部30c并排的位置处固定至第一可移动台30。Y引导轴33的下端支撑成,可相对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内侧沿X方向移动。对于上述结构,第一可移动台30由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支撑成,可相对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沿X方向移动。第二可移动台31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透镜组LG2的圆筒形透镜保持架31a,并且还设置有从透镜保持架31a倾斜向上延伸成V形的ー对支承臂31b和31c。支承臂31b的上端设置有Y引导部31d。在Y引导部31d中形成有能够与Y引导轴33可移动地适配的引导孔。另ー个支承臂31c的上端设置有引导部件31e,该引导部件31e可滑动地适配在形成于第一可移动台30的横向侧部30d上的引导肋30g中。第二可移动台31由Y引导轴33引导并支撑,以便能够相对于第一可移动台30沿Y方向移动。由于第二可移动台31沿Y方向的移动,第二可移动台31改变其在第一可移动台30的台开ロ 30e中的位置。引导肋30g和引导部件31e限制第二可移动台31绕Y引导轴33的轴线的角度(防止旋转)。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31由包含ー对永久磁铁41和42和一对线圈43和44的电磁致动器(參见图25)来驱动和控制。将永久磁铁41和42分别固定至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臂31b和31c,并且将线圈43和44固定至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尽管没有给出详细描述,但在图2和图3的拍照就绪状态中,永久磁铁41和线圈43,以及永久磁铁42和线圈44在光轴线方向上分布彼此面对。在该状态下,一旦线圈43和44被激励,则在与光轴线0垂直的平面上产生在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约45度的角度上彼此相交的相反方向上的驱动力。从而,通过控制流过各个线圈43和44的电流,可以沿X方向和Y方向自由地移动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31。文中能够被电磁致动器控制的第二透镜组LG2的位置的可控范围被称为第二透镜组LG2(第二可移动台31)的防抖驱动位置(轴线上位置)。当第二透镜组LG2处于防抖驱动位置时,第二透镜组LG2处于其中心在光轴线O上的预定范围。由电磁致动器驱动的第二透镜组LG2的驱动位置可以由ー对位置传感器45和46 (參见图25)检测,并且将被检测位置信息输入到控制单元60中。第二可移动台31在Y引导轴33的引导下沿Y方向的最大移动量比电磁致动器施加在第二可移动台31上的第二透镜组LG2沿Y方向的最大驱动量更大。当第二透镜组LG2 (第二可移动台31)处于上述防抖驱动位置时,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臂31b和31c的上端位于第一可移动台30的上侧部30a的附近。更具体而言,在该状态下,在第一可移动台30的上侧部30a与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臂31b和31c的上端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允许第二可移动台31从电磁致动器控制的特定位置沿Y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參考图9、图 13和图17,其示出了从拍照就绪状态至容纳状态的转变过程,第二可移动台31在Y方向上的各个位置等价于防抖驱动位置,尽管第二可移动台31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之间在光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与拍照就绪状态不同。第二可移动台31能够向下移动,到达支承臂部31b和31c的下端位于第一可移动台30的下侧部30b附近的位置处。当第二可移动台31位于其下移动极限(參见图12、图16和图20)时,永久磁铁41和永久磁铁42均没有在光轴线方向上与相关线圈43或44面对,并且第二透镜组LG2(第二可移动台31)位于防抖驱动位置之外,在所述防抖动位置中电磁致动器能够控制第二透镜组LG2的位置。文中将不能被电磁致动器控制的第二透镜组LG2的位置称为第二透镜组LG2 (第二可移动台31)的离轴线位置(被移开位置)。当第二透镜组LG2(第二可移动台31)处于离轴线位置时,第二透镜组LG2向下移动至在光轴线方向上与第一可移动台30的下侧部30b重叠(重合)的位置,然而,在该状态下,第一可移动台30的下侧部30b形成为避免与透镜保持架31a的后侧相干渉的形状。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设置有径向通孔25c,该通孔25c容纳透镜保持架31a的移动至离轴线位置的部分。通过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臂31b和31c的下端与第一可移动台30的下侧部30b的接合来防止已到达离轴线位置的第二可移动台31进ー步向下移动。能够被电磁致动器控制的第二透镜组LG2的位置的可控范围限于防抖驱动位置,并且当第二透镜组LG2位于防抖驱动位置与离轴线位置(离轴线位置偏离防抖驱动位置)之间时由与电磁致动器分开设置的插入/移开驱动机构50来执行第二透镜组LG2 (第二可移动台31)在Y方向上的驱动。如图4至图7所示,插入/移开驱动机构50设置有位于第ニ透镜组可移动环25内并且绕固定至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支承轴52枢转的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移开驱动部件)51。如图6和图7所示,在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一端上形成有圆筒形套筒51a,并且支承轴52插入套筒51a的轴孔内。支承轴52的前端插入形成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中的轴支承孔(未示出)内以便由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支撑,并且支承轴52的后端由杆保留部件53支撑。在支承轴52的该被支撑状态下,支承轴52的轴线与光轴线0大致平行,并且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可以绕支承轴52摆动。杆保留部件53固定至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并且防止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沿支承轴52的轴线方向(光轴线方向)移动。
如图6和图7所示,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设置有控制臂51b,该控制臂51b设置在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臂31b的后方,并且从套筒51a沿径向延伸。控制臂51b设置有连续地形成在其内的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和防移动槽56。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相对于套筒51a的轴线沿径向延伸。防移动槽56相对于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弯曲,并且宽度比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形成得更大。控制臂51b设置有沿光轴线方向分别形成在控制臂51b的前侧和后侧上的前面对表面51c和后可滑动接触表面(后平坦表面)51d。前面对表面51c和后可滑动接触表面51d均位于与光轴线0大致垂直的平面上,并且分别位于与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或防移动槽56不重叠的范围内。控制臂51b的外端部上还设置有引导突出部(引导部)51e。弟_■可移动台31设直有从Y引导部31d向后关出的イ1/_直控制销(关出部)31f。位置控制销31f根据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摆动位置而位于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或防移动槽56中。如图12和图16所示,当第二可移动台31处于离轴线位置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保持在控制臂51b从套筒51a的旋转轴线倾斜向下延伸的特定角度位置(下文中称为“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而位置控制销31f接合在插入/移开操作引导 槽55中。在该状态下,通过位置控制销31f与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面对表面的滑动接合来执行第二可移动台31在Y方向上的位置控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从该图12的状态顺时针旋转,以使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内表面向上按压位置控制销31f,从而从离轴线位置朝向防抖驱动位置移动第二可移动台31。如图9和图13所示,当第二可移动台31处于防抖驱动位置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保持在控制臂51b从套筒51a旋转轴线倾斜向上延伸的特定角度位置(下文称为“透镜插入位置”),而位置控制销31f 接合在(位干)防移动槽56中。在该状态下,防移动槽56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与X方向大致平行,并且没有对位置控制销31f执行X方向上的位置控制,由此,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不干渉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31在电磁致动器的驱动下沿X方向的移动。另外,防移动槽56的宽度形成为比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宽度更大,并且当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位于透镜插入位置时防移动槽56的宽度方向与Y方向对应。由此,在位置控制销31f与防移动槽56的内壁表面之间设置足够的间隙,以避免当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位于透镜插入位置时干涉第二可移动台31在电磁致动器31的驱动下沿Y方向的移动。在第二可移动台31 (第二透镜组LG2)处于防抖驱动位置的情形下,从透镜插入位置朝向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旋转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以使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内表面向下按压位置控制销31f,从而将第二可移动台31从防抖驱动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如图7所示,在第二可移动台31中,Y引导部31d的突出有位置控制销31f的后侧表面形成为面对平坦表面31g。面对平坦表面31g与形成在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控制臂51b上的前面对表面51c面对。如图21至图24所示,当位置控制销31f插入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和防移动槽56内时,在光轴线方向上在面对平坦表面31g与前面对表面51c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位置控制销31f和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传递与光轴线方向垂直的移动カ而非在光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力,并且由于面对平坦表面31g与前面对表面51c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不会在第二可移动台31上施加在光轴线方向上的任何载荷。第二可移动台31还设置有从支承臂31c的后表面突出的支承突出部31h。支承突出部31h的后端表面在光轴线方向上位于比透镜保持架31a的后端表面更靠后的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通过杆偏动弹簧54偏动,从而朝向透镜插入位置旋转。杆偏动弹簧54是具有支撑在套筒51a的外周表面上的线圈部的扭カ螺旋弹簧。线圈部具有由此延伸的一对弹簧端部,一个弹簧端部钩在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上,而另ー个弹簧端部钩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上。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止件(未示出),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利用该止件通过杆偏动弹簧54的偏动カ来接触。由此,在没有额外的外力施加在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上的状态下将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保持在透镜插入位置,以使第二可移动台31保持在防抖驱动位置。图像传感器架14设置有沿光轴线方向向前突出的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參见图4和图6)。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沿光轴线方向朝向图像传感器架14向后移动,以使 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按压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从而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克服杆偏动弹簧54的偏动カ从透镜插入位置朝向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旋转。更具体而言,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的前端设置有端面凸轮57a,并且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朝向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的缩回移动使形成在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上的凸轮接触部51f与端面凸轮57a(參见图6和图7)接触。其后,在凸轮接触部51f与端面凸轮57a接触的情形下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进ー步进行缩回移动时,产生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朝向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旋转的分力。一旦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到达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形成在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中与光轴线0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侧上的被移开透镜保持表面57b就与凸轮接触部51f的侧表面結合,以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继续被保持在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变焦镜筒10的操作进行描述。在图I所示的变焦镜筒10的容纳状态下,一旦安装有变焦镜筒10的成像装置的总开关打开时,变焦电动机62即被启动以沿镜筒前进的方向旋转,从而旋转上述变焦齿轮(未示出)。变焦齿轮的旋转使第一前进筒16在壳体13的引导槽13b的引导下旋转的同时向前移动。第一线性引导环20随着第一前进筒16向前线性地移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第二透镜组单元17)在第一前进筒16内由线性引导槽20线性地引导,并且第一前进筒16的旋转使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 (第二透镜组单元17)根据第二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2与第二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2之间的接合关系按预定的移动方式沿光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前进筒18由线性引导环20线性地引导,并且第一前进筒16的旋转也使第二前进筒18根据第一透镜组控制凸轮槽CGl与第一透镜组凸轮随动件CFl之间的接合关系按预定的移动方式沿光轴线方向移动。S卩,第一透镜组LGl从变焦镜筒10的容纳状态前进的量由第一前进筒16相对于壳体13向前移动的量和第二前进筒18相对于第一前进筒16向前移动的量的总和来确定。第二透镜组LG2从变焦镜筒10的容纳状态前进的量由第一前进筒16相对于壳体13向前移动的量和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相对于第一前进筒16向前移动的量的总和来确定。变焦操作通过沿光轴线0移动第一透镜组LGl和第二透镜组LG2同时改变第一透镜组LGl与第二透镜组LG2之间的空中距离来执行。当变焦镜筒10在驱动下从图I所示的容纳状态前进时,变焦镜筒10首先移动到图2所示的镜筒前进状态,在该状态下变焦镜筒10处于广角极限。接着,通过变焦电动机62沿镜筒前进方向的进ー步旋转来使变焦镜筒10移动到图3所示的镜筒前进状态,在该状态下变焦镜筒10处于摄远极限。一旦总开关关闭,就驱动变焦电动机62沿镜筒缩回方向旋转,以使变焦镜筒10按与上述镜筒前进操作相反的方式进行操作,从而返回至图I所示的容纳状态。当变焦镜筒10处于广角极限与摄远极限之间的变焦范围时,支撑第三透镜组LG3的第三透镜组框架15沿光轴线0移动,以便根据经由距离测量装置(未示出)测得的对象距离信息通过驱动AF电动机61来执行聚焦操作。第三透镜组框架15在执行聚焦的变焦范围内的移动范围(拍照位置)在图I所示的缩回容纳位置的前方。以上描述了变焦镜筒10的全部操作。下面,对与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的操作有关的变焦镜筒10的缩回结构的操作,以及在拍照就绪状态下第二透镜组支承单元26的操作进行描述。在图I所示的变焦镜筒10的容纳状态下,第三透镜组框架15缩回至图像传感器 架14前方附近的缩回容纳位置(向后移动极限),并且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也缩回至其缩回容纳位置(向后移动极限)。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由杆偏动弹簧54偏动以旋转至透镜插入位置,然而,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处于其缩回容纳位置的状态下,因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的被移开透镜保持表面57b与凸轮接触部51f的侧表面接合而防止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沿杆偏动弹簧54的偏动方向旋转,从而将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保持在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參见图12和图16)。当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处于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吋,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内侧表面限制位置控制销31f向上移动,从而将保持第二透镜组LG2的第二可移动台31保持在向下偏离光轴线0的离轴线位置 处。在本实例中,第二可移动台31的透镜保持架31a进入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径向通孔25c中,以允许第二可移动台31的移开量增加,而不会受到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干渉。第二可移动台31的离轴线定位允许第一可移动台30的台开ロ 30e的敞开区域增カロ,由此台开ロ 30e内在光轴线0的附近具有不存在第二可移动台31的空白空间。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进入台开ロ 30e的敞开区域(即,在拍照就绪状态下第二透镜组LG2、第二可移动台31、永久磁铁41和42等所处的区域),因此,如图I、图12和图20所示,第二透镜组LG2和第三透镜组LG3沿Y方向对齐。由此,当变焦镜筒10处于容纳状态时,成像光学系统在光轴线方向上的厚度(长度)变小,从而能够实现在容纳状态下镜筒全长的缩小化(小型化)。如图24所示,当第二可移动台31从防抖驱动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时,第二可移动台31的角度绕Y引导轴33稍微变化。尽管该角度变化由引导引导部件30e的引导肋30g引起,本发明也可以具有另ー种结构,即第二可移动台31在不产生该角度变化的情形下沿Y方向移动。一旦变焦镜筒10通过变焦电动机62的操作从图I所示的容纳位置前进从而沿光轴线方向向前移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与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脱离,从而消除由被移开透镜保持表面57b产生的旋转限制,这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通过杆偏动弹簧54的偏动カ从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參见图12和图16)朝向透镜插入位置(參见图9和图13)旋转。于是,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内表面向上按压位置控制销31f,以便沿Y方向朝向防抖驱动位置移动第二可移动台31。此时,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进ー步向前移动超过第三透镜组框架15,并且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移出第一可移动台30的台开ロ 30e,由此,朝向防抖驱动位置移动的第二可移动台31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不干渉。当第二可移动台31通过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向上移动一定程度时,永久磁铁41和42分别面对线圈43和44,并且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移动到以下状态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31的位置能够被电磁致动器控制,即第ニ可移动台31 (第二透镜组LG2)到达防抖驱动位置。如上所述,当第二可移动台31处于防抖驱动位置时,位置控制销31f 位于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防移动槽56中,并且允许第二可移动台31相对于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沿X方向和Y方向移动预定的量。在变焦镜筒10到达图2所示的广角极限位置吋,第二可移动台31通过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移动至防抖驱动位置即完成。当第二可移动台31处于防抖驱动位置吋,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向前脱离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并且凸轮接触部51f和端面凸轮57a在光轴线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同时沿光轴线方向彼此间隔开。其后,在再次执行镜筒缩回操作之前,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和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彼此不接触,从而使第ニ可移动台31仍然保持在防抖驱动位置。尽管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在光轴线方向上的位置随着第一前进筒16在变焦范围内从广角极限旋转至摄远极限而变化,由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在图2所示的广角极限位置附近的位置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在拍照位置处(在拍照就绪状态下)的后移动极限对应,因此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与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不接触。由此,第二可移动台31在整个变焦范围内保持在防抖驱动位置。在变焦范围中,根据施加在变焦镜筒10上的振动的方向和大小,通过电磁致动器沿X方向和Y方向驱动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31,可以减小聚焦在图像传感器12的光接收表面上的对象图像的移动(图像抖动)。更具体而言,X陀螺仪传感器64和Y陀螺仪传感器65分别检测绕X轴线的角速度和绕Y轴线的角速度,并且对这些角速度进行时间积分以获得移动角度,其后,基于所获得的移动角度计算图像在焦平面(图像传感器12的光接收表面)上沿X方向和Y方向的移动量,同时计算第二透镜组LG2分别在X和Y轴线方向上的驱动量和驱动方向,以补偿图像抖动。于是,根据所计算的值来控制流过各个线圈43和44的电流。在从变焦镜筒10处于变焦范围的状态下执行镜筒缩回操作时,变焦镜筒10按与上述镜筒前进操作相反的方式进行操作。具体而言,变焦电动机62沿镜筒缩回方向的旋转使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沿光轴线方向向后移动,并且该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向后移动使随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向后移动的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凸轮接触部51f与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的端面凸轮57a接触。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进ー步向后移动时,使凸轮接触部51f被端面凸轮57a按压。于是,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缩回カ产生分力,以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克服杆偏动弹簧54的偏动カ从透镜插入位置朝向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旋转。于是,位置控制销31f从防移动槽56移动到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中,并且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55的内表面向下按压位置控制销31f,以使第二可移动台31从防抖驱动位置移向离轴线位置。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进ー步向后移动时,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凸轮接触部51f的侧表面与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的被移开透镜保持表面57b接触,以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保持在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并且防、止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朝向透镜插入位置旋转。即,第二可移动台31保持在离轴线位置。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到达图I所示的缩回容纳位置之前,第二可移动台31通过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从防抖驱动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即完成。接着,在完成第ニ可移动台31的移动之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进ー步向后移动时,使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进入第一可移动台30的台开ロ 30e,开ロ 30e的敞开区域已经增加,从而将变焦镜筒10移动至上述容纳状态(如图I所示)。上述镜筒缩回操作根据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状态(光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分为两种模式(模式I和模式2)。在模式I中,在包含第一透镜组LGl和第二透镜组LG2的可变放大率透镜组单元的缩回操作之前,通过AF电动机61的驱动来使第三透镜组框架15移动至图I所示的缩回容纳位置。在模式I中,在使第三透镜组框架15与可变放大率透镜组単元的任何结构单元不干渉的情形下,执行包括将第二可移动台31移动至离轴线位置的 上述镜筒缩回操作。在模式2中,在AF电动机61没有将第三透镜组框架15移动至图I所示的缩回容纳位置的情形下,执行可变放大率透镜组单元的缩回操作。下面,详细描述模式2。当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在变焦电动机62沿缩回方向的驱动下从拍照位置(拍照就绪状态)沿光轴线方向向后移动时,支撑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中的第二可移动台31移近第三透镜组框架15。此时,第二可移动台31在Y方向上的位置处于图9和图13所示的防抖驱动位置。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保持在与上述防抖驱动位置对应的透镜插入位置,即当沿光轴线方向观察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处于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留架15f或接触凸缘15g不重合的位置。由此,当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向后移动时,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突出部31h的后端部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留架15f的前表面接触,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不会妨碍第二可移动台31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彼此靠近。第二可移动台31的面对平坦表面31g也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接触凸缘15g接触。于是,如图21所示,保持在透镜插入位置的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控制臂51b的外端附近的引导突出部51e进入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引导槽15h。在该情形下,当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向后移动时,第二可移动台31通过接触部(即,分别与接触凸缘15g和透镜保留架15f接触的面对平坦表面31g和支承突出部31h)向后按压第三透镜组框架15。第三透镜组框架15由第三透镜组偏动弹簧81偏动以向前移动,由此引导臂15b外端上的一部分与AF螺母82接触,并且可以在不受AF螺母82限制的情形下执行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向后移动。因此,在响应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缩回移动而处于被按压状态下的第三透镜组框架15克服第三透镜组偏动弹簧81的偏动カ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 —起沿光轴线方向向后移动。如上所述,在缩回操作期间当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移近图像传感器架14时,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按压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以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从透镜插入位置旋转至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于是,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控制臂51b的引导突出部51e按压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引导槽15h的内表面。引导槽15h的内表面形成为锥形表面,以便响应于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向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的旋转而产生沿向后方向按压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分力,从而如图22所示相对于第二可移动台31向后按压第三透镜组框架15。图10和图14示出了在上述状态下第二可移动台31在Y方向上的位置。第三透镜组框架15沿向后方向的按压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控制臂51b进入第二可移动台31的后表面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由此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后可滑动接触表面51d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接触凸缘15g接触。由于接触凸缘15g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移动(旋转)路径形成,因此通过維持后可滑动接触表面51d与接触凸缘15g的滑动接触来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朝向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旋转。如图22所示,在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旋转期间,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继续向后移动,同时,第二可移动台31和第三透镜组框架15在维持它们之间在光轴线方向上的间距(距离)的同时向后移动。当第二可移动台31朝向离轴线位置移动,并且到达图11、图15和图19所示的位置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后可滑动接触表面51d偏离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接触凸缘15g面对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如图23所示,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控制臂51b仍旧插在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透镜保持架15a的前部,然而,如图12和图16所示,当第二 可移动台31最終到达离轴线位置吋,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控制臂51b完全远离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接触凸缘15g面对的位置。由此,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不再阻碍第二可移动台31和第三透镜组框架15彼此靠近,并且如图20和图24所示,响应于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进ー步缩回移动,第二可移动台31向后移动直到到达第二透镜组LG2和第三透镜组LG3在Y方向上对齐(即,在光轴线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根据上述模式2中的缩回操作,第三透镜组框架15利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的移动カ而非AF电动机61的驱动カ向后移动,并且可以选择该模式2中的操作为正常縮回操作模式。在因ー些原因而不能使用AF电动机61来执行模式I中的缩回操作的情形中,模式2中的缩回操作还可以用作故障安全模式。当第二可移动台31从防抖驱动位置移动至离轴线位置时,模式2中的缩回操作通过使第三透镜组框架15与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接触以便移开第二可移动台31,而非使第三透镜组框架15与第二可移动台31自身接触,来防止第二透镜组LG2与第三透镜组LG3接触。因此,当第二可移动台31移开至离轴线位置吋,由于第二可移动台31上不存在由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接触而产生的沿光轴线方向的载荷,因此第二可移动台31的支承机构上的载荷变小,进而第二可移动台31的移开能够以平稳的方式执行。图26和图2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使用沿Y方向线性移动的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移开驱动部件)70而非第一实施例的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作为在防抖驱动位置(轴线上位置)与离轴线位置之间移动第二可移动台31的移开驱动部件。除了在与第一可移动台30 —体形成的引导肋30g的位置上单独设置用作第二可移动台31在Y方向上的引导部的Y引导轴130g以外,第一可移动台30和第二可移动台3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同样,其它未示出部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然而,图像传感器架14未设置(没必要设置)移开操作控制突出部57,因为第二可移动台31设置有作为其自身的插入/移开操作的驱动源的插入/移开操作驱动电动机72。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接合在形成于沿Y方向延伸的驱动轴71上的进给螺杆中,并且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绕驱动轴71的旋转轴线的旋转被阻止。当插入/移开操作驱动电动机72使驱动轴71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线性轨道插A /移开操作部件70顺着驱动轴71沿Y方向移动。插入/移开操作驱动电动机72和驱动轴71支撑在第二透镜组可移动环25中。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设置有供位置控制销31f插入的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73。当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从图26的透镜插入位置移动至图27的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时,位置控制销31f按压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73的面对侧表面的ー侧(图26和图27的上侧表面),由此第二可移动台31移动至离轴线位置。然而,当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从图27的被移开透镜保持位置移动至图26的透镜插入位置时,位置控制销31f按压插入/移开操作引导槽73的面对侧表面的另ー侧(图26和图27的下侧表面),由此第二可移动台31移动至防抖驱动位置(轴线上位置)。
与第一实施例的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 —祥,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当第二可移动台31移动至离轴线位置时(尽管图26和图27没有示出),在第二可移动台31后方第三透镜组框架15的前侧上的接触凸缘15g与线性轨道插入/移开操作部件70而非第二可移动台31自身可滑动地接触,由此减小第二可移动台31上的载荷。尽管參考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g或本质特征的情形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根据本实施例和附图的变焦镜筒设置有沿X方向和Y方向移动第二透镜组LG2的防抖装置,然而,不管在拍照就绪状态下可移开光学元件的驱动方式如何,只要镜筒设置有用于执行移离光轴线的操作的可移开光学元件,该镜筒就足于应用于本发明。例如,本发明的可移开光学元件可以使用未用作防抖光学兀件的光学兀件。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和附图的变焦镜筒10中,第二可移动台31在防抖驱动位置(轴线上位置)与离轴线位置之间移动,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设置有其他离轴线可移开部件的任何镜筒,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以除线性移动以外的任何方式诸如绕平行于光轴线0的轴线旋转来移动。尽管实施例和附图示出了变焦镜筒的应用实例,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单聚焦透镜系统,只要该系统具有拍照就绪状态和容纳状态即可。根据实施例和附图,移离光轴线的光学元件及其后方的其它光学元件均为透镜组(LG2、LG3),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除这些透镜组以外的任何光学元件。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可移动台31和第三透镜组框架15彼此靠近至图21所示的位置,并且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引导突出部51e与引导槽15h的可滑动接触产生沿分离方向的分力,由此将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插入接触凸缘15g的前侧。作为第一实施例的替代,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可以具有以下结构当第二可移动台31与第三透镜组框架15彼此靠近,在初始状态下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已经与接触凸缘15g接触,以便在不需要经过图21所示状态的情形下实现图22所示的状态。在该结构中,接触凸缘15g的形成区域和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的安装位置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以便当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处于图9和图13所示的插入位置时,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能够接触接触凸缘15g(位于沿光轴线方向的延长线上)。例如,当第二透镜组支承単元26处于拍照就绪状态时,如图22所示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与接触凸缘15g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使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阻断来自物体的光。因此,为了避免该阻断,与图22的位置相比(即 ,图22的右侧)插入/移开操作控制杆51和接触凸缘15g可以设置在沿径向远离光轴线O的位置处。可以对文中所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明显的变化,该变形在本发明所主张的主旨和范围内。应当指出,文中包含的所有内容是说明性的,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镜筒,包括 后可移动部件,所述后可移动部件保持成像光学系统的后光学元件,所述后可移动部件能够沿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线在拍照位置与位于所述拍照位置之后的缩回容纳位置之间移动; 可移离轴线部件,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保持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的可移开光学元件,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能够在轴线上位置与离轴线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轴线上位置处所述可移开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光轴线上,在所述离轴线位置处所述可移开光学元件径向远离所述光轴线; 前可移动部件,所述前可移动部件支撑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所述前可移动部件能够沿所述光轴线在拍照位置与位于所述拍照位置之后的缩回容纳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移开驱动部件,所述移开驱动部件由所述前可移动部件支撑,其中当所述前可移动部件处于所述拍照位置时所述移开驱动部件使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位于所述轴线上位置,并且当所述前可移动部件从所述拍照位置移动至所述缩回容纳位置时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将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从所述轴线上位置移动至所述离轴线位置; 其中当所述前可移动部件和所述后可移动部件分别位于所述拍照位置时,所述可移开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后光学元件的前方,并且当所述前可移动部件和所述后可移动部件分别位于所述缩回容纳位置时,所述可移开光学元件与所述后光学元件在光轴线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所述移开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前可移动部件的后方;并且 其中当所述前可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沿光轴线方向向后移动时,所述移开驱动部件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接触以便能够在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的可移动范围内在所述轴线上位置与所述离轴线位置之间沿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的被驱动方向滑动,同时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包括由所述前可移动部件支撑且绕与所述光轴线大致平行的轴线枢转的摆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包括由所述前可移动部件支撑成能够沿与所述光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线性地移动的线性可移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后可移动部件设置有保持所述后光学元件的保持架,并且 其中所述后可移动部件的所述保持架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沿光轴线方向向前突出并且沿所述移开驱动部件的移动路径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移开驱动部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保持架的所述接触部包括从所述保持架的边沿光轴线方向向前突出的凸缘部,并且 其中所述移开驱动部件设置有后平坦表面,所述后平坦表面与所述光轴线大致垂直并且当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从所述轴线上位置移动至所述离轴线位置时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的所述凸缘部面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筒,其中沿光轴线方向观察,当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处于所述轴线上位置时所述移开驱动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不重合,以使所述移开驱动部件不妨碍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沿光轴线方向彼此靠近;并且其中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和所述后可移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引导部,其中在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和所述后可移动部件在光轴线方向上位于彼此最接近的位置的状态下,当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将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从所述轴线上位置移向所述离轴线位置时,所述引导部通过加宽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在光轴线方向上的间距,来引导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在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与所述后可移动部件之间插入至面对所述接触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引导部设置有在所述后可移动部件的所述保持架上的锥形表面,通过所述移开驱动部件从使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位于所述轴线上位置的一个位置移动至使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位于所述离轴线位置的另一个位置,所述锥形表面产生沿光轴线方向向后按压所述后可移动部件的分力。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和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中的一个设置有沿光轴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移开驱动部件和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供所述突出部插入的槽,以传递在与光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力而不传递在光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力,并且 其中从所述移开驱动部件至所述可移离轴线部件的驱动力通过所述突出部和所述槽来施加。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筒,其中所述可移开光学元件和所述后光学元件中的每一个为透镜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镜筒。镜筒包括保持后光学元件的后可移动部件、保持可移开光学元件的可移离轴线部件、支撑可移离轴线部件的前可移动部件和由前可移动部件支撑的移开驱动部件。当前后可移动部件处于拍照位置时,可移开光学元件位于后光学元件的前方,并且当前后可移动部件处于缩回容纳位置时,可移开光学元件与后光学元件重叠。当前后可移动部件分别向后移动时,移开驱动部件接触后可移动部件以便能够沿可移离轴线部件的受驱动方向滑动,同时可移离轴线部件与后可移动部件不接触。
文档编号G02B7/04GK102736210SQ2012100979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5日
发明者铃木利治 申请人:Hoya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