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01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木背光模组中的单侧入光模式越来越普及。其中,单侧入光模式由于仅需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其中ー侧即可,因此可以減少印刷电路板的数量、光源(譬如LED)散热块数量、光源数量、光源驱动板数量、元件数量、通道数量、导线数量以及连接器数量等,而且组装方便。请參阅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单侧入光模式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更具体的,该单侧入光模式为单长边入光模式。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1和导光板12,其中,光源11为长条形,导光板12包括长侧边121和短侧边122,光源11对应设置在长侧边121 —侧,光源11和导光板12之间设置有定位柱13。由于导光板12为塑胶材料,该塑胶材料会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譬如以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为例,如果外界潮湿,导致PMMA重量吸水率达到2% (重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其内部所吸收水分的重量占材料干重量的百分率),则会造成导光板12体积的变化。譬如若导光板12的宽度为395mm,一旦重量吸水率达到2%,就会使得导光板12的宽度增加I. 62mm。而且在高温操作条件下,导光板12也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化。由于导光板12自身重力的作用,导光板12在发生变化时,其变化方向沿着该导光板12的重力方向A'。而为了保证导光板12的耦光效率,在耦光距离方向B'(即光线垂直入射导光板12方向),光源11与导光板12之间一般需保持一最小稱光距离L'。在单长边入光模式下,请參阅图1,由于导光板12的重力方向V与耦光距离方向B'平行,即便是导光板12由于外界影响发生变化(譬如体积变大),由于该变化方向沿着导光板12的重力方向k',因此可以使得导光板12更接近光源11,再加上定位柱13的隔离作用,可以保证光源11和导光板12之间保持一最小耦光距离L',从而实现ー最高的耦光效率,而且还保证导光板12不会碰到光源11。但是在单短边入光模式下,请參阅图2,光源11设置在导光板12的短侧边122,此时导光板12的重量方向A'与耦光距离方向B'互相垂直。导光板12由于外界影响发生变化时,其变化方向仍会沿着导光板12的重力方向k',此时不能再保证光源11和导光板12之间保持上述最小耦光距离L',而且还会造成导光板13发生旋转,进而造成效率损失以及辉度均匀性下降等问题。综上,在单短边入光模式下,由于导光板的重力方向与耦光距离方向垂直,在导光板沿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导致光源和导光板的最小耦光距离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耦光效率。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ー个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单短边入光模式下,由于导光板的重力方向与耦光距离方向垂直,在导光板沿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导致光源和导光板的最小耦光距离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耦光效率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构造了ー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包括两底面以及两侧面,上述两底面包括ー支撑底面;所述光源为长条形,并对应导光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底面设置有接触斜面;所述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其中,一重力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光源长度方向,在所述导光板沿着其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カ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将所述导光板推向所述光源。 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
具有一直径,该直径等于ー最小耦光距离;所述最小耦光距离既使得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分离,又使得从所述光源出射、并进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最多。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接触斜面由所述支撑底面上的部分凹陷形成,该接触斜面具有一固定的斜率。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接触斜面由所述支撑底面上的部分凹陷形成,该接触斜面为ー曲面。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接触斜面由所述支撑底面整体倾斜形成,且该接触斜面具有一固定的斜率。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支撑斜面包括第一支撑斜面和第二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在所述导光板沿着所述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カ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还沿着与所述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支撑所述导光板。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两个定位柱,该两个定位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条形光源的两端,并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在本发明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本发明的另ー个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液晶显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单短边入光模式下,由于导光板的重力方向与耦光距离方向垂直,在导光板沿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导致光源和导光板的最小耦光距离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耦光效率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构造了ー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包括两底面以及两侧面,上述两底面包括ー支撑底面;所述光源为长条形,并对应导光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底面设置有接触斜面,所述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其中,一重力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光源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导光板沿着其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カ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将所述导光板推向所述光源。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在导光板的支撑底面设置接触斜面,并设置ー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上述接触斜面的倾斜方向与光源入光方向一致,当导光板在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上述支撑柱与接触斜面间产生的力将所述导光板推向光源,进而保证了光 源和导光板之间保持一最小耦光距离,保证了耦光效率。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现有技术中单长边入光模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单短边入光模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支撑柱和接触斜面之间カ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參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请參阅图3,图3为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21、导光板22、定位柱23以及支撑柱24。所述导光板22包括反射面221和出光面222,所述反射面221和所述出光面222之间包括上底面223和支撑底面224,还包括左侧面225和右侧面226,其中,所述上底面223或支撑底面224的长度大于左侧面225或右侧面226的长度。所述支撑底面224设置有接触斜面227,所述接触斜面227倾斜方向与光源入射方向一致(详细请參阅下文)。在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斜面227由所述支撑底面224上的部分凹陷形成(为ー三角形形状),当然所述接触斜面227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形成,譬如由所述支撑底面224上的部分延伸凸出形成一三角形形状,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所述支撑柱24贴合所述接触斜面227。在图3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斜面227具有一固定的斜率。所述接触斜面227包括第一接触斜面2271和第二接触斜面2272。请ー并參阅图4,一垂直入射方向B为从所述光源21出射并垂直进入左侧面225的方向,所述第一接触斜面2271与方向B呈固定夹角Θ (请參阅图5),具有固定的第一斜率μ I;所述第二接触斜面2272同样与方向B呈固定夹角Θ,具有固定的第二斜率μ 2,且上述第一斜率μ I与第二斜率μ 2相同。请ー并參阅图3和图4,所述光源21为长条形,其长度方向为C,所述光源21对应导光板22的左侧面225设置,从所述光源21出射的光线经所述左侧面225进入所述导光板22,经所述反射面221的反射,最后由所述出光面222出射。在图3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两个定位柱23,该两个定位柱23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条形光源21的两端,并设置于所述光源21和所述导光板22之间。所述定位柱24具有一直径Q (图未标示),该直径Q等于光源21和导光板22之间的最小耦光距离Μ。其中,上述最小耦光距离M既能够使得所述导光板22和所述光源21相互分离,又能够使得从所述光源21出射、并进入所述导光板22的光线最多。譬如最小耦光距离M的 范围为O. 15臟 O. 4mm。请參阅图5,导光板22的重力方向A平行于所述光源长度方向C,且垂直于方向B。在所述导光板22沿着其重力方向A发生变化时(譬如重量吸水率达到2%导致体积沿重力方向A变大),所述导光板22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对所述支撑柱24产生ー压カ,在该压カ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24对所述导光板22的接触斜面227产生一力F的作用,该カF垂直于接触斜面227,可分解为推力Fl和支撑カF2 :推力Fl的方向与方向B相反,将所述导光板22推向所述光源21 ;支撑カF2与所述重力方向A相反,以支撑所述导光板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图未示出),所述支撑柱23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图3至图5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背光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譬如外界潮湿,使得导光板22的重量吸水率达到2%,或者外界温度变高等,上述外界影响使得所述导光板22沿着其重力方向A发生变化,譬如体积变大。此时,所述导光板22在其重力的作用下对所述支撑柱24产生ー压カ,在该压カ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23对所述导光板22的接触斜面227产生一力F的作用,该カF垂直于接触斜面227,分解为与方向B相反方向的推力F1,以及与所述重力方向A相反方向的支撑力F2,上述推力F I将所述导光板22推向所述光源21,上述支撑カF 2支撑所述导光板22。显然,由于上述推力Fl的作用,使得所述导光板22朝向所述光源21运动,再配合所述定位柱23的间隔作用,使得所述光源21和所述导光板22之间保持最小耦光距离M,该最小耦光距离M既能够使得所述导光板22和所述光源21分离,又能够使得从所述光源21出射、并进入所述导光板22的光线最多,极大的保证了藕光效率。而且,由于支撑力F2的支撑作用,所述导光板22不易发生旋转。图6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图6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斜面227由所述支撑底面224 (请ー并參阅图3)整体倾斜形成,该接触斜面227与方向B呈ー固定夹角,且具有一固定的斜率。图7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斜面227由所述支撑底面224上的部分凹陷形成,该接触斜面227为ー曲面,该曲面的斜率是变化的,该曲面可以为斜率变化均匀的曲面,也可以由多个平面弯折形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图8为本发明背光模组中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斜面227包括第一接触斜面2271和第二接触斜面2272,所述第一接触斜面2271和所述第ニ接触斜面2272的倾斜方向相反,即所述第一接触斜面2271沿逆时针倾斜,所述第二接触斜面2272沿顺时针傾斜。其中,上述第二至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原理请參阅针对图3至图5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发明还提供ー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鉴于该背光模组在上文已有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的支撑底面设置接触斜面,并设置一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上述接触斜面的倾斜方向与光源入光方向一致,当导光板在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上述支撑柱与接触斜面间产生的力将所述导光板推向光源,进而保证了光源和导光板之间保持一最小耦光距离,保证了耦光效率。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包括两底面以及两侧面,上述两底面包括一支撑底面;所述光源为长条形,并对应导光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底面设置有接触斜面,所述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 其中,一重力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光源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导光板沿着其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力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将所述导光板推向所述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具有一直径,该直径等于一最小耦光距离; 所述最小耦光距离既使得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分离,又使得从所述光源出射、并进入所述导光板的光线最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斜面由所述支撑底面上的部分凹陷形成,该接触斜面具有固定的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斜面由所述支撑底面上的部分凹陷形成,该接触斜面为一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斜面由所述支撑底面整体倾斜形成,且该接触斜面具有固定的斜率。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斜面包括第一支撑斜面和第二支撑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斜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沿着所述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力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还沿着与所述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支撑所述导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定位柱的数目有两个,该两个定位柱分别设置于所述长条形光源的两端,并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导光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包括两底面以及两侧面,上述两底面包括一支撑底面;所述光源为长条形,并对应导光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底面设置有接触斜面,所述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 其中,一重力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光源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导光板沿着其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力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将所述导光板推向所述光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反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包括两底面以及两侧面,上述两底面包括一支撑底面;所述光源为长条形,并对应导光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有支撑柱,所述支撑底面设置有接触斜面;所述支撑柱贴合所述接触斜面;一重力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光源长度方向,在所述导光板沿着其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与所述支撑柱之间产生力的作用,在该力的作用下,所述支撑柱将所述导光板推向所述光源。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2661528SQ20121009754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张光耀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