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18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光器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块技术,尤其涉及ー种感光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摄像模块(CMOS Camera Module,简称CCM)是用于各种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的核心器件,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影像品质的优点。CCM可广泛应用在拍照手机,可视电话,汽车辅助驾驶,安全监视等领域。对于CCM生产厂家,感光器(SENSOR)的检测是CCM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测感光器的质量可有效减少摄像模块的废品率。目前,国内仍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检测感光器的质量。人工检测不仅检测效率低,且经常会因为人体所帯的静电造成对感光器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ー种感光器检测系统,以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对感光器的损害。本发明提供ー种感光器检测系统,包括上下料単元,用于根据接收的上料控制指令将感光器放置到检测エ位;根据接收的下料控制指令将所述感光器取出井置于检测合格区或检测非合格区;镜头及光源単元,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控制指令移动至与所述感光器压合;根据接收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图像采集単元,用于根据接收的采样控制指令采集所述感光器在所述光的照射下所呈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输出至所述处理単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控制程序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所述上料控制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及所述光源控制指令,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输出所述采样控制指令;以及对接收的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相应的下料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単元分别与所述上下料単元、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处理单元按照预设控制程序分别控制所述上下料単元、镜头及光源単元及图像采集単元,以实现对感光器的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參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エ检测方式因静电造成对感光器损害的问题,且显著地提高了感光器的检测效率。


图I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中镜头及光源単元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中镜头及光源单元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不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中上下料単元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中上下料単元一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中上下料単元一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一所述感光器检测系统包括上下料単元I、镜头及光源単元2、图像采集単元3及处理单元4。其中,所述上下料単元I用于根据接收的上料控制指令将感光器放置到检测エ位;根据接收的下料控制指令将所述感光器取出井置于检测合格区或检测非合格区。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2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控制指令移动至与所述感光器压合;根据接收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顔色的光。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用于根据接收的采样控制指令采集所述感光器在所述光的照射下所呈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输出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単元4用于根据预设控制程序向所述上下料単元I输出所述上料控制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2输出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及所述光源控制指令,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输出所述采样控制指令;以及对接收的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分析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単元I输出相应的下料控制指令,所述图像分析结果包括检测合格或检测非合格。如图中所示,所述处理単元4分别与所述上下料単元I、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2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3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处理单元按照预设控制程序分别控制所述上下料単元、镜头及光源単元及图像采集単元,以实现对感光器的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需人工參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エ检测方式因静电造成对感光器损害的问题,且显著地提高了感光器的检测效率。进ー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实现。具体地,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01和镜头及光源组件202。如图中所示,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202由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镜头模块2021和第一光源模块2022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1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控制指令移动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至第一镜头模块2021与所述感光器压合。即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01驱动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202向下移动,直至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202的第一镜头模块2021与所述感光器压合,以便于后续通过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光经镜头模块和感光器后所呈的图像,以使处理单元基于对所述图像进行的图像分析结果判断所述感光器是否合格。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202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具体地,上述镜头及光源单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011、丝杠2012及螺母2013。其中,所述电机2011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所述丝杠2012与所述电机2011相连;所述螺母2013与所述丝杠2012螺纹连接;所述螺母2013与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202连接。其中,所述电机可以是步进电机或減速直流电机。在实际应用中,若镜头及光源组件所需驱动扭矩较大,电机可选用减速直流电机,或也可选用步进电机,但选用步进电机时为增加电机输出的扭矩,需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加減速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除了可采用上述结构来实现外,还可以采用气动驱动的方式来实现垂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进ー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的另ー个实施例。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03、压料装置204、第二镜头模块2023及第ニ光源模块2024。其中,所述第二镜头模块2023设置在所述压料装置204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3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第一驱动控制指令将所述压料装置204及第ニ光源模块2024移动至所述感光器的正上方。即如图3所示,所述压料装置204及第ニ光源模块2024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3的驱动下,从图示位置平移到所述感光器5的正上方。所述压料装置204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第二驱动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第二镜头模块2022与所述感光器5压合。所述第二光源模块2024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光源控制指 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顔色的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03、所述压料装置204和所述第二光源模块2024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指令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指令。即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按照预设控制程序向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指令及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也可采用上述的电机驱动丝杠螺母结构来实现直线驱动。所述电机可选用步进电机或減速直流电机。同样地,如所述压料板及光源模块所需驱动扭矩较大时,电机选用步进电机时需增加减速机。具体地,上述镜头及光源单元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板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压料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镜头模块。第三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単元输出的第二驱动控制指令将所述压料板移动至所述第二镜头模块与所述感光器压合。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単元相连。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可也采用电机驱动丝杠螺母结构来实现直线驱动。所述电机可选用步进电机或減速直流电机。再进ー步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阵列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下方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导光板可直接选用毛玻璃。再进ー步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感光器检测エ位的正下方,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単元相连。具体地,所述处理単元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器输出的图像,将所述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感光器是否合格,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下料控制指令,以使上下料单元将合格的感光器与不合格的感光器区别放置。进ー步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中所述处理単元可具体包括控制器及图像分析器。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预设控制程序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所述上料控制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及所述光源控制指令,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输出所述采样控制指令;根据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相应的下料控制指令。所述图像分析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单元输出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出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結果。实际应用中,所述感光器检测系统同时測量多个感光器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同时采集多个感光器在所述光的照射下所呈的图像。此时所述处理単元就需要具有存储功能,将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多个图像进行存储,以便于图像分析器逐个读取并对读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因此,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相应地,所述图像分析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出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結果。如图4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5。所述显示単元5与所述处理単元4连接。该显示単元用5于对接收的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进行显示。相应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単元4还用于将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输出至所述显示単元。
如图4中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检测系统还包括输入单元6。所述输入単元6与所述处理単元4连接。该输入単元6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将所述输入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単元4。相应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単元4还用于根据接收的输入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相应的光源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具体地,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料装置可选用如图5、6和7中所示的结构。所述上下料装置包括气动吸笔101、第一传动装置102、第二传动装置103、第三传动装置104和第四传动装置105。其中,所述气动吸笔101用于上料和下料,即吸取部件将其移动到目的位置后出气释放部件。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2用于驱动所述气动吸笔101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2沿第二方向直线移动,以实现所述气动吸笔101沿第二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0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3沿第三方向直线移动,以实现所述气动吸笔101沿第三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05用于驱动所述气动吸笔101沿自身轴线旋转,以将部件按预定方向放置到目的位置。如图中所示,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成夹角。图I中示出了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成90度夹角的实施例,实际上也可依据实际需要各方向的夹角。所述气动吸笔101的直线动カ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2的第一方向动カ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2的第二方向动カ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3的第二方向动カ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装置103的第三方向动カ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装置104的第三方向动カ输出端相连。所述气动吸笔101的旋转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传动装置105的旋转动力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装置102、第二传动装置103和第三传动装置104均实现直线驱动,因此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如可采用丝杠螺母结构、采用同步轮和同步带的结构或直接选用直线电机均可,具体可依据实际的设计要求任意选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动吸笔采用吸气和出气两种不同方向的气流来实现对被上下料部件的吸取和释放,较现有采用人工上下料的方式,可有效避免人体静电对感光器的损坏。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器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I、上下料単元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上料控制指令,将待检的感光器放置到检测エ位。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检测エ位可以不只ー个,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待上下料单元依次将多个检测エ位都装填了感光器后,所述处理単元可依据预设控制程序继续进行下ー控制,或根据工作人员通过输入单元输入的控制指令继续下ー控制。步骤2、镜头及光源単元根据处理单元输出的驱动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感光器压合;然后根据接收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顔色的光。其中,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可采用垂直向下的移动方式,也可采用平移的方式移动至所述镜头模块与所述感光器压合。具体实现方式可參见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处理单元可根据预设的控制程序输出所述光源控制指令;也可根据接收自用户通过输入单元输入的调节指令生成相应的光源控制指令,以按照用户特定需求调节光源的顔色和/或亮度。步骤3、图像采集器在处理单元的控制下采样所述感光器在所述光的照射下所呈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输出至所述处理単元。
具体地,图像采集器采样的是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的光通过镜头模块及被测感光器后所呈的图像。实际上,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完图像后,处理单元即可按照预设的控制程序驱动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移动至初始位置,以给所述上下料单元留出上下料空间。步骤4、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图像后,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然后根据图像分析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所述下料控制指令,以使所述上下料单元将合格感光器与不合格感光器区别放置。所述处理単元接收所述图像采集器输出的图像,将所述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感光器是否合格,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下料控制指令,以使上下料单元将合格的感光器与不合格的感光器区别放置。步骤5、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在所述处理単元的控制下返回至初始位置,即为所述上下料単元上料时所述镜头及光源単元所处的位置。所述上下料単元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下料控制指令将所述感光器取出井置于检测合格区或检测非合格区,以区别放置合格感光器和不合格感光器。步骤6、至此,此次测量结束;可继续入下一測量循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參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下料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上料控制指令将感光器放置到检测工位;根据接收的下料控制指令将所述感光器取出并置于检测合格区或检测非合格区; 镜头及光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驱动控制指令移动至与所述感光器压合;根据接收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采样控制指令采集所述感光器在所述光的照射下所呈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输出至所述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控制程序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所述上料控制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及所述光源控制指令,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输出所述采样控制指令;以及对接收的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相应的下料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上下料单元、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由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第一镜头模块和第一光源模块构成的镜头及光源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驱动控制指令移动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至所述第一镜头模块与所述感光器压合; 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镜头及光源组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压料装置、第二镜头模块及第二光源模块; 所述第二镜头模块,设置在所述压料装置上;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第一驱动控制指令将所述压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源模块移动至所述感光器的正上方; 所述压料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第二驱动控制指令移动至所述第二镜头模块与所述感光器压合; 所述第二光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光源控制指令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包括所述第一驱动控制指令和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装置,包括 压料板,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镜头模块; 第三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所述第二驱动控制指令将所述压料板移动至所述第二镜头模块与所述感光器压合;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阵列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出光侧的导光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所述感光器检测工位的正下方,所述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单元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控制器及图像分析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预设控制程序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所述上料控制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所述驱动控制指令及所述光源控制指令,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输出所述采样控制指令;根据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向所述上下料单元输出相应的下料控制指令; 所述图像分析器,用于接收所述图像采单元输出的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出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输出的图像; 相应地,所述图像分析器,还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图像,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并向所述控制器输出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对接收的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进行显示;相应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图像分析合格结果或图像分析非合格结果输出至所述显示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感光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将所述输入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单元;相应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接收的输入指令向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相应的光源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镜头及光源单元输出相应亮度和/或颜色的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下料单元、镜头及光源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预设控制程序分别控制所述上下料单元、镜头及光源单元和图像采集单元,并对接收自所述图像采集器输出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控制所述上下料单元区别放置合格感光器和不合格感光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方式因静电造成对感光器损害的问题,且显著地提高了感光器的检测效率。
文档编号G03B43/00GK102768463SQ20121018112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付秀华, 张晖, 徐东明, 段明君, 田野, 苏伟平 申请人:东莞光阵显示器制品有限公司, 长春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