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32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图像形成设备诸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等被广泛的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作为一种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激光打印机,其成像原理如下激光器根据图像信息在处理盒中被充电装置均匀充电的感光部件上执行选择性的曝光以形成相应的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使感光部件上的潜像形成调色剂图像,并由转印装置将感光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移到打印介质上,从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可视的调色剂图像。 处理盒是通过安装导轨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中。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处理盒20与图像形成设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20通过两条安装导轨,即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装配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框架I中。在第二导轨12的末端设置有弹性部件30。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处理盒20的侧视图,处理盒20主体的两侧设有端盖,主体上还安装有把手23。在处理盒20的端盖上有第一突起21和第二突起22。第一突起21与处理盒20中的感光鼓24同轴。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处理盒装入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3所示,在处理盒20安装过程中,第一突起21沿第一导轨11滑入,第二突起22沿第二导轨12滑入,处理盒20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引导下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框架I中,且当处理盒20在主框架I中安装到位时,第二导轨12末端的弹性部件30按压第二突起22,使处理盒20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导轨的弹性部件30设置在第二导轨12的末端,需要较大的弹性力才能使处理盒20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保持稳定,所以对弹性部件30的弹力设计要求较高,会导致结构复杂,增加成本,以及弹性按压失效可能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以优化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固定结构,提高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固定的稳定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处理盒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中部设置有压力迫推装置。所述导轨为单导轨。所述导轨包括下引导面和上引导面,所述下引导面与上引导面相对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引导面位于上引导面的下方,所述压力迫推装置设置在上引导面的中部。所述压力迫推装置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固定在导轨的侧壁上,扭簧的突出拐点朝向所述下引导面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压力迫推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导轨的末端。[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内,包括感光鼓和从侧面伸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感光鼓同轴设置,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第二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上游,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形成第一安装轨迹,所述第二突起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内第一安装轨迹所在导轨中部设置的压力迫推装置抵顶配合。所述第一安装轨迹上压力迫推装置位置高于第一安装轨迹末端位置,所述第一突起与第一安装轨迹末端位置配合。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长度相等。还包括第三突起,且第三突起的长度小于第一突起。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第三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上游,在竖直方向上,第三突起位于第二突起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单导轨结构,简化了图像形成设备主框架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将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安装导轨的中部,并与所述处理盒上的第二突起抵顶配合,既降低了对压力迫推装置弹性抵顶性能的要求,又使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的更加稳定。

图I为现有技术的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处理盒装入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圆圈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后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盒从图像形成设备中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盒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设备可以为任意类型,诸如打印机、复印机等需要安装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实施例具体以图4所示典型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该图像形成设备为一激光打印机100,其包括主框架110、容纳于主框架110内的能存储多张打印介质P的供纸盘120、给纸装置130、传送辊140、定影单元160、排出单元170、转印辊150以及激光扫描单元(LSU) 180,主框架110的上端面设置有排出盘190。处理盒200可拆卸的安装于激光打印机100中,所述处理盒200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显影辊210、充电辊220和感光鼓230。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激光打印机100的主框架110两侧形成设置在处理盒200两端部方向上的一对侧板300。[0030]激光打印机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存储在激光打印机100中的供纸盘120上的打印介质P被给纸装置130 —张一张的拾取并传送到传送辊140,然后由传送辊140将打印介质P引导至处理盒200,从而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图像。具体的处理盒200中的充电辊220对感光鼓230充电;激光扫描器180将带有图像信息的激光束照射到带电的感光鼓230上,使感光鼓230表面形成潜影图像;显影辊210将碳粉转移到感光鼓230上,使感光鼓230表面上的潜影图像显影形成碳粉图像;转印辊150将感光鼓230上的碳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转印后记录介质P被输送到定影单元160,通过定影单元160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稳固的碳粉图像。已定影图像的记录介质P被排出装置170排出至排出盘19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4和6所示。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框架和容纳于主框架中的给纸装置、传送装置、定影装置和排出装置等以及排出盘等。所述主框架两侧壁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导轨,优选为单导轨,即一条导轨的形式。所述导轨具有上引导面和下引导面。如图7和8所示所述下引导面310a的中部靠近图像形成设备内侧设置有限位槽311,且在沿侧板厚度方向上,所述限位槽311的宽度小于所述下引导面310a的宽度,同时所述限位槽310a沿处理盒安装方向的上游侧设置有斜坡311a。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所述上引导面310b的中部设置有压力迫推装置,其设置在主框架的侧板上。所述压力迫推装置优选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突出拐点313a,所述突出拐点313a朝向下引导面310a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可拆卸的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中,其具体结构可参见图5所示,该处理盒包括处理盒主体,处理盒主体的两端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第一突起、第二突起和第三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处理盒中的感光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处理盒安装过程中沿第一安装轨迹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三突起在处理盒安装过程中沿第二安装轨迹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所述第三突起沿所述处理盒安装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上游位置,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导轨中部设置的限位槽相互卡合固定;所述第二突起沿所述处理盒安装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的上游位置,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导轨中部设置的诸如弹性件等压力迫推装置相互抵顶配合。上述的处理盒,优选是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三突起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具体可以将所述第二突起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突起的上方。上述的处理盒,优选是所述端盖上还设置有导电片和螺钉孔,所述螺钉孔的形状为圆锥形。具体的,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的结构和位置关系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处理盒200包括处理盒主体250,处理盒主体250的两端设置有端盖240,还可以设置把手260来方便处理盒200 的安装和拆卸。端盖240外侧上设置有三个突起,即第一突起241、第三突起242和第二突起243。第一突起241与处理盒200中的感光鼓230同轴设置;第一突起241和第三突起242在处理盒200安装过程中沿第二安装轨迹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第一突起241和第二突起243在处理盒200安装过程中沿第一安装轨迹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第三突起242沿处理盒200安装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突起241的上游位置;第二突起243沿处理盒200安装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突起241的上游位置。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框架110和容纳在主框架110中的给纸装置130、传送装置140、定影装置160、排出装置170等处理器件以及排纸盘190。给纸装置130将容纳在给纸盘120中的打印介质P拾取,由传送装置140将给纸装置130拾取的打印介质传送至处理盒200并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携带图像的打印介质被传送至定影装置160,经定影装置160的定影作用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牢固的图像,定影后的打印介质经排出装置170排出至排出盘190。具体的,各处理器件的组成并不限定为上述结构。例如,可以如前所述包括供纸盘120、给纸装置130、传送辊140、定影单元160、排出单元170、转印辊150以及激光扫描单元180等。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主框架110的一对侧板300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与第一安装轨迹和第二安装轨迹匹配的导轨310。第一 安装轨迹或第二安装轨迹的末端与处理盒200上设置的第一突起241抵触固定。导轨310中部靠近图像形成设备内侧设置有限位槽311,限位槽311与处理盒200上设置的第三突起242卡合固定。导轨310中部还设置有弹性件313作为压力迫推装置,弹性件313与处理盒200上设置的第二突起243相互抵顶配合。弹性件313与第二突起243的抵顶配合,具体是在处理盒200安装到主框架110中时能够以弹性抵顶第二突起243,弹性力的施加方向与第二突起243的位置相关,典型的是沿竖直方向上,第二突起243设置在第三突起242的上方,弹性件313的弹性力施加方向为向下,或朝向第一突起241的方向,因此处理盒200在能够稳固的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轨310优选为单层导轨。导轨310的下引导面310a与第二安装轨迹匹配,且限位槽311设置在下引导面310a的中部靠近图像形成设备内侧的位置,限位槽311沿侧板300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下引导面310a沿侧板300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导轨310的上引导面310b与第一安装轨迹匹配,且弹性件313设置在主框架110的侧板300上。第一突起241滑动至导轨310的末端312进行抵触固定,即限位槽311与导轨310末端312之间的距离等于处理盒200上第三突起242与第一突起24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将一条导轨310的上下两个引导面分别作为能导引处理盒上突起滑动的安装轨迹,三个突起都能位于该单层导轨310内,既实现了导引功能,又能简化主框架110侧板300上的结构,从而利于成模加工,节约成本。且处理盒200上三个突起均位于安装导轨310内,结构紧凑。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导轨并不限于为图6中所示初端宽末端窄形状的一条导轨,也可以设置分别对应两条安装轨迹的两条导轨。第一突起241可沿第一安装轨迹或第二安装轨迹滑动,能滑至导轨的末端进行抵触固定即可。图7所示为图6中圆圈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由图6和图7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11开设在导轨310的下引导面310a上,用于容置第三突起242来实现卡合固定,且在沿侧板300厚度方向上,限位槽311的宽度小于下引导面310a的宽度,即在导轨310下引导面310a上形成了一半槽结构。具体可以设置限位槽311沿安装方向上的长度和沿侧板300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分别稍大于第三突起242的直径和长度来实现容置和卡合固定。如图5所示,优选是第一突起241和第二突起243的轴向长度相等,第三突起242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一突起241和第二突起243。由于第一突起241的长度大于第三突起242的长度,且限位槽311为半槽结构,因此在第一突起241滑过限位槽311的时候,其会经过限位槽311内侧的导轨部分310c顺利滑过,不会落入限位槽311中,且不会有所阻塞。实际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手段实现第一突起241越过限位槽311而到达导轨310的末端。例如,可以将限位槽311设置为全槽,即在侧板300厚度方向上限位槽311的宽度和下引导面310a宽度相同,此时将第一突起24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限位槽311沿安装方向的长度且大于第三突起242的直径,第 一突起241经过限位槽311时也不会落入限位槽311,但此时第一突起241经过限位槽时311仍会有一定程度的陷入限位槽311,然后再离开限位槽311,会给处理盒的安装带来一定的阻塞感。此外,上述设置第一突起241和第二突起243的长度相等,则在处理盒200安装到主框架110中之后,第一突起241和第二突起243的端部能够同时抵触侧板300,使处理盒200的安装状态更加稳固。为了使第三突起242在处理盒200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时顺利滑入限位槽311以及在处理盒200从图像形成设备中拆卸时顺利滑出限位槽311,还可以在限位槽311朝向导轨310上游端的方向上形成有斜坡311a,如图8所示,即相当于一引导斜面,引导斜面在处理盒200安装或拆卸过程中能够将第三突起242顺利的引入或引出限位槽311。如图7和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313优选为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突出拐点313a,如图10所示该扭簧设置在主框架的侧板300上,扭簧的突出拐点313a由上引导面310b朝向下引导面310a设置,以在处理盒200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到位时与第二突起243抵顶配合,使处理盒200能够更加稳固的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中。扭簧优选为其安装位置高于导轨310的末端。如图5所示,在处理盒200上通常还设置有用于将端盖240与处理盒主体250连接固定的螺钉孔245和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电连接来实现充电的导电片244。当处理盒200的端盖240上设置有导电片244和螺钉孔245时,螺钉孔245的形状优选为圆锥形。这样,当处理盒200从图象处理设备中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主框架110上与导电片244对应的导电突起314可以从锥状的螺钉孔245顺利的滑过,使处理盒200的安装和拆卸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导轨的中部设置限位槽,用于容纳处理盒上的第三突起,且所述限位槽为半槽结构,第一突起的长度大于第三突起的长度,这样不仅使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中后能够得到很好的限位,且安装过程顺滑,不会产生阻塞感。同时将弹性件设置在导轨的中部,降低了对弹性件性能的要求,节约了成本,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将弹性件设置在导轨末端而需要较高设计要求的技术问题,并使处理盒安装更稳固。下面具体以激光打印机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装卸过程,以详细解释上述有益效果。在处理盒200安装到激光打印机100的过程中,处理盒端盖240上的第一突起241和第三突起242在导轨310下引导面310a的引导下使处理盒200插入激光打印机100。由于在侧板300的厚度方向上,限位槽311沿侧板300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导轨310下引导面310a的宽度,且第三突起242的外径小于限位槽311沿处理盒200安装或拆卸方向的长度。因此处理盒200安装过程中,当第一突起241到达限位槽311处时,第一突起241可通过限位槽311内侧导轨部分310c顺利的前进,不会陷入限位槽311,也不会产生阻塞感。当第一突起241到达导轨310末端312处时,由于限位槽311到导轨310末端312的距离与处理盒端盖240上第一突起241到第三突起242之间的距离相同,且第三突起242的长度小于第一突起241的长度,因此第三突起242可在斜坡311a的引导下滑入限位槽311,处理盒200安装到位。同时,在处理盒200安装到激光打印机100的过程中,导电突起314会经过处理盒200端盖240上螺钉孔244所在的位置,但由于螺钉孔244为圆锥开口设计,因此导电突起314能够很顺利的滑入和滑出螺钉孔244,不会划损导电突起314,也不会给处理盒200的安装带来任何阻碍,使处理盒200能够顺利的安装到激光打印机100或从激光打印机100拆
除。 如图8所示,当处理盒200安装到位时,第一突起241在导轨310末端312的作用下限制了处理盒200的上下移动,第三突起242在限位槽311的作用下限制了处理盒200沿安装方向的前后移动,使处理盒200更好的定位到激光打印机100中。此时端盖240上的第二突起243的外径已通过弹性件313的突出拐点313a,弹性件313给第二突起243向下和向前的压力,使处理盒200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在激光打印机100,从而在打印作业过程中更加稳定的工作,形成优良品质的图像。同时,在处理盒200在激光打印机100中安装到位时,导电突起314与处理盒端盖240上导电片244接触,用来给处理盒200内部显影辊210充电,使处理盒200能够成功的完成图像处理工作。当需要将处理盒200从激光打印机100拆卸时,导轨310上的斜坡311a使第三突起242能够更容易的脱离限位槽,且当第二突起243后退通过弹性件313的突出拐点313a时,弹性件313会对第二突起243施加一个向后的力F,如图9所示,处理盒200可以自动后退一段距离,拆卸时更省力,更便捷。同时,在处理盒200拆卸过程中,当处理盒200端盖240上的螺钉孔244经过导电突起314时,导电突起314也能够顺利的从螺钉孔244的圆锥形开口顺利的滑入和滑出,且第一突起241经过限位槽311时,可经过限位槽311内侧的导轨部分310c顺利退出,不会落入限位槽311,也不会产生阻塞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不限于为激光打印机,还可以为喷墨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安装导轨可以为单滑道,结构简单,成本低。处理盒安装导轨上设置限位槽,沿侧板厚度方向上限位槽宽度小于导轨宽度,且处理盒端盖上前端第一突起长度大于第三突起长度,使处理盒能够顺利的安装到激光打印机并能得到很好的定位,使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安装的更加稳固,从而使处理盒在工作过程中性能更加稳定,提高图像质量。此外弹性件在处理盒安装到位时给处理盒一个向下和沿安装方向向前的力,使处理盒能够平稳的工作,形成优质的图像。弹性件在处理盒拆卸过程中能给处理盒一个向后的力,使拆卸更省力,更方便,且弹性件设置在处理盒安装导轨的中部,当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中时,所需要的弹性件对其的按压力较小,即对弹性件的性能要求较低,节约成本。另外,处理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时,处理盒端盖上的三个突起均位于安装滑道内,使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更为紧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 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处理盒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中部设置有压力迫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单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下引导面和上引导面,所述下引导面与上引导面相对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下引导面位于上引导面的下方,所述压力迫推装置设置在上引导面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迫推装置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固定在导轨的侧壁上,扭簧的突出拐点朝向所述下引导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压力迫推装置的安装位置高于导轨的末端。
6.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内,包括感光鼓和从侧面伸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感光鼓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第二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上游,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形成第一安装轨迹,所述第二突起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内第一安装轨迹所在导轨中部设置的压力迫推装置抵顶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轨迹上压力迫推装置位置高于第一安装轨迹末端位置,所述第一突起与第一安装轨迹末端位置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的长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突起,且第三突起的长度小于第一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第三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上游,在竖直方向上,第三突起位于第二突起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处理盒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中部设置有压力迫推装置。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内,包括感光鼓和从侧面伸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感光鼓同轴设置,在处理盒安装方向上,第二突起位于第一突起的上游,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形成第一安装轨迹,所述第二突起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内第一安装轨迹所在导轨中部设置的压力迫推装置抵顶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压力迫推装置设置在导轨的中部对突起进行固定,能够减小压力迫推装置所需施加的弹性力,从而优化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弹性固定结构,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2433683SQ20122002792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夏巨政, 李荣华, 葛岳超 申请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