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式镜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21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合式镜片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光学镜片有关,更详细地是指一种结合式镜片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学科技的进步,如电荷稱合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O))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等影像捕获设备大量地被使用于如数字相机或手机….等影像设备(image pick-up apparatus)上。随着近年来这些影像设备的小型化,上述影像捕获设备以及应用在上述影像设备上的镜头的体积,也被大幅地缩小。而镜头能达到小型化的设计,其内部的镜片组逐渐利用镜片堆叠黏合的设置方式来省去外壳的固定设计,而可有效地节省设置的空间。请参阅图1,公知小型化镜头所使用的结合式镜片组2包含有一第一镜片30以及一堆叠于该第一镜片30上的第二镜片40,该第一镜片30具有一第一镜面31,而该第一镜面31周围环设有一平面32 ;该第二镜片40具有一与该第一镜面31相对的第二镜面41,且该第二镜面41周围同样环设有一平面42。当该第二镜片40欲黏合于该第一镜片30上时,组装者会先在第一镜片30的平面32上涂布一层黏合胶层S2,而后,将该第二镜片40的平面42对准该第一镜片30的平面32,而使得该黏合胶层黏合该平面32与该平面42而达到该等镜片30、40黏合堆叠的目的。然而,该第二镜片40与该第一镜片30的平面32、42设计不仅对位不易,且该黏合胶层S2在固化前是属于流质状态,当第二镜片40对准该第一镜片30后,亦会因为流质的关系,使得该第二镜片40组装时产生偏移的现象。此种情形不仅会造成镜头的光学校能不佳、亦会造成产品的良率降低,且为改善上述情形,则又需多耗费人力或物力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校准,而有产品组装的效率低落的疑虑。因此,公知结合式镜片组2的设计仍未臻完善,而尚有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式镜片组,不仅组装对位简单,且不易有组装偏移的现象产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合式镜片组,包含有—第一镜片,具有一第一镜面,且该第一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凸部;一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且具有一第二镜面对该第一镜面;该第二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凹部,且该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时,该凹部与该凸部结合。其中,该凸部的高度大于该凹部的深度。其中,该凸部的高度小于该凹部的深度。其中,该凸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60 90度。其中,该凸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75 85度。其中,该凹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90 120度。[0014]其中,该凹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95 105度。其中,该第一镜面为一凹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凹面。其中,该第一镜面为一凸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凹面。其中,该第一镜面为一凹面;该第二镜 面为一凸面。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凸部与凹部对位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得组装时,对位更加简单与准确,且对位后亦不易有组装偏移的现象产生。

图I为公知结合式镜片组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式镜片组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凸部与凹部的夹角示意图。图4揭示凸部的高度大于凹部的深度。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结合式镜片组,10第一镜片,11第一镜面,12凸部,Θ I夹角,H高度,20第二镜片,21第二镜面,22凹部,Θ2夹角,T深度,SI黏合胶层,2结合式镜片组,30第一镜片,31第一镜面,32平面,40第二镜片,41第二镜面,42平面,S2黏合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合式镜片组,包含有一第一镜片以及一第二镜片,其中,该第一镜片具有一第一镜面,且该第一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凸部;该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且具有一第二镜面对该第一镜面;该第二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凹部,且该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时,该凹部与该凸部结合。依据上述构思,该凸部的高度大于该凹部的深度。依据上述构思,该凸部的高度小于该凹部的深度。依据上述构思,该凸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60 90度,而其中又以75 85度为佳。依据上述构思,该凹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90 120度,而其中又以95 105度为佳。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镜面为一凹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凹面。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镜面为一凸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凹面。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镜面为一凹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凸面。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合式镜片组I包含有一第一镜片10以及一第二镜片20。其中该第一镜片10具有一呈凹面的第一镜面11,且该第一镜片10于该第一镜面11周围具有一个呈环型且环绕该第一镜面11的凸部12。该第二镜片20与该第一镜片10连接,且具有一连接后正对该第一镜面11且呈凹面的第二镜面21。另外,该第二镜面21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呈环型且环绕该第二镜面21的凹部22。[0037]由此,该第二镜片20与该第一镜片10连接时,该凹部22将与该凸部12结合。另夕卜,为使该第二镜片20可顺利装设于该第一镜片10上,请参阅图3,该第一镜片10凸部12侧壁121与水平线的夹角Θ i介于60 90度,其中又以75 85度为佳,而该第二镜片20凹部22侧壁221与水平线的夹角θ2介于90 120度,其中又以95 105度为佳,以使得该些夹角θρ θ2相加后的角度等于或趋近于180度,并通过上述角度的设计,将可提升该凸部12与凹部22结合时的速度与准确度,且结合后,该第二镜片20亦不会有滑动或偏移的情形产生。另外,请参阅图 4,于本实施例中,设计该凸部12的高度H大于该凹部22的深度Τ,而使得该凸部12与该凹部22结合后,该凸部12与该凹部22之间将可留有间隙供黏合胶层SI设置,以达到黏合该第一镜片10与该第二镜片20的目的。当然在结构上,亦可设计凸部的高度小于凹部的深度来达到相同的目的。由此,通过上述该凸部12与该凹部22的设计,操作者便可在组装机台的周围设置位置传感器,在组装该结合式镜片组I时,若第二镜片20未对准该第一镜片10,其该凹部22无法与该凸部21结合,将使得位置传感器测得该第二镜片20有偏斜或是高度不平均现象产生,此时,便可设定该第二镜片20重新与该第一镜片10进行定位,而可达到提升对位准确度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该第一镜面11与该第二镜12除同时使用凹面外,亦可是第一镜面为凹面、而第二镜面为凸面,或是第一镜面为凸面、而第二镜面为凹面的设计。另外,该凸部与凹部的数量与形状亦不以单一环型为限,只要是能达到结合固定的效果,亦可为柱状、椎状或是其它形状与数量的结构代替。再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合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镜片,具有一第一镜面,且该第一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凸部; 一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且具有一第二镜面对该第一镜面;该第二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凹部,且该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时,该凹部与该凸部结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凸部的高度大于该凹部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凸部的高度小于该凹部的深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凸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60 90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凸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75 85度。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凹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90 120 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凹部的侧壁与水平线的夹角介于95 105 度。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第一镜面为一凹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凹面。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第一镜面为一凸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凹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结合式镜片组,其中,该第一镜面为一凹面;该第二镜面为一凸面。
专利摘要一种结合式镜片组,包含有一第一镜片以及一第二镜片,其中,该第一镜片具有一第一镜面,且该第一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凸部;该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且具有一第二镜面对该第一镜面;该第二镜面周围具有至少一个凹部,且该第二镜片与该第一镜片连接时,该凹部与该凸部结合。
文档编号G02B7/02GK202533641SQ20122010277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杨青山, 王武利 申请人:全球微型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