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灯变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288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摄影灯变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用的摄影灯变光装置。
背景技术
摄影灯变光装置为摄影常用的变光工具,具有扩大光源面积、营造柔和光线等功能。现有的摄影灯变光装置较为常见的产品有柔光箱,其包括一个用于固定支撑杆的底座,多根支撑杆设于底座上,以及由多根支撑杆支撑且在一端开口的反光罩,在反光罩开口处设有正对底部光源的柔光布。上述结构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多根支撑杆将反光罩支撑后,体积大,携带很不方便。为了解决摄影灯变光装置携带方便的技术问题,业界采用了将多根支撑杆、底座、反光罩、柔光布设置成可拆卸部件,使用时将各个部件安装在一起,不使用时将各个部件拆卸下来,可将摄影灯变光装置体积缩小,方便携带。但是因摄影灯变光装置安装、拆卸的操作难度大,导致安装、拆卸的过程耗时很长,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将体积缩小的摄影灯变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摄影灯变光装置,包括底座、多根支撑杆和反光罩,底座上面连接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数目为3根以上,支撑杆支撑反光罩,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反光罩撑开时呈梯形状,且该梯形反光罩的上底靠近底座,多根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底座上,其中,所述的每根支撑杆对应一根折叠辅助支撑杆,折叠辅助支撑杆在整个装置撑开状态时对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折叠辅助支撑杆在整个装置收缩状态时对支撑杆起到收缩作用,该折叠辅助支撑杆由与底座相连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与支撑杆相连的第二辅助支撑杆组成。辅助支撑杆与支撑杆都与底座相连,若底座为圆形,辅助支撑杆位于更靠近圆心处,二者之间的距离大小与整个摄影灯变光装置相关联,其中当支撑杆的长度为I米时,二者之间在底座上连接处的距离以小于10厘米为佳,其中5厘米左右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还包括一柔光布,该柔光布用于遮盖在摄影灯变光装置的广口处,光线从摄影灯变光装置内发出经过柔光布后射出,柔光布与广口处的反光罩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粘合。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件相连或通过铰接相连。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之间、折叠辅助支撑杆与底座之间和折叠辅助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都是通过转轴件进行连接。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轴件为由两个夹片、两个夹片中间的一个活动片和把两个夹片与其中间的活动片连接起来的一个轴组成。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连接处附近有一突起。该突起方便在撑起或收缩整个变光装置时外力作用在折叠辅助支撑杆上,折叠辅助支撑杆对支撑杆起支持作用,支撑杆把反光罩支撑起来。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突起位于第二辅助支撑杆上,且为片状半圆形或圆柱形。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杆和与其相连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叠辅助支撑杆的折叠运动也在此平面内进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会省力,同时也可以使连接部位的使用寿命更长。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对其连接的支撑杆处于完全支持状态时,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形成的朝向支撑杆的夹角,其角度大于等于180度,小于等于210度。收缩状态时该角度小于180度,也可能会小于90度,当该角度为180度时折叠辅助支撑杆成为一个直杆,此时就能达到对支撑杆比较好的支撑效果;收缩状态时所述角度小于180度,当该角度大于180度时,在反光罩、支撑杆的张力的作用下使扩大该角度趋势的力量较大,此时要求折叠辅助支撑杆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的连接处的限位结构能承受得住这些外力,如果要收缩该变光装置,需要有足够大的相反的力作用下才可以实现,需要的相反力在上述角度达到180度这个理论上的临界点,当小于180度后使整个装置自身产生收缩的力就成增大趋势,所以该角度大于180度时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比较稳定。作为上述摄影灯变光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上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件相连,该转轴件的两个夹片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支撑杆的宽度,且两个夹片的前端靠近支撑杆的一侧有一段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在折叠辅助支撑杆处于对支撑杆完全支持状态时可以把支撑杆纳入此延伸范围内。不采用此结构也已经是非常好的支撑结构,若采用这样支撑结构可能会更稳定,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而使整个支撑结构变形;此时如果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形成的朝向支撑杆的夹角大于180度,其支撑效果更好。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多根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每根支撑杆还对应有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折叠辅助支撑杆,折叠辅助支撑杆的特点是可以折叠,通过折叠辅助支撑杆的折叠或支撑,支撑杆可以达到对其上面覆盖的反光罩折叠或支撑,折叠时可将多根支撑杆及由多根支撑杆支撑的反光罩收拢在一起,这样的摄影灯变光装置的体积大大缩小,方便携带,使用时,将折叠辅助支撑杆处于支撑状态,对其连接的支撑杆成支持状态,多跟支撑杆的折叠辅助支撑杆都处于支持状态时由多根支撑杆支撑的反光罩撑开,这样整个装置的支撑或收缩操作简单,且整个装置收起时占用空间小。


图1为本发明完全撑开状态的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部分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3为本发明收缩完毕状态的结构示意4为本发明收缩捆绑状态的结构示意5为本发明完全撑开遮盖柔光布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7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8为图4去除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支撑杆;3反光罩;4第一辅助支撑杆;5第二辅助支撑杆;6柔光布;10突起;11活动片;12夹片;13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基本构成。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摄影灯变光装置,包括底座1、多根支撑杆2和反光罩3,底座I上面连接多根支撑杆2,支撑杆2的数目为四根,多根支撑杆2上面覆盖着反光罩3,两根支撑杆2之间的反光罩3撑开时为梯形状,且该梯形反光罩3的上底靠近底座1,四根支撑杆2通过转轴件连接在底座I上,其中,每根支撑杆2对应一根折叠辅助支撑杆,该折叠辅助支撑杆由与底座I相连的第一辅助支撑杆4和与支撑杆2相连的第二辅助支撑杆5通过转轴件可折叠连接在一起组成。如图5所示,在完全撑开状态时摄影灯变光装置的广口处还可以遮挡一个柔光布6,光线从摄影灯变光装置内发出经过柔光布6后射出,柔光布与广口处的反光罩3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粘合,图5为加上柔光布的状态图。折叠辅助支撑杆在第一辅助支撑杆4和第二辅助支撑杆5连接处附近有一突起10,具体为片状半圆形突起10位于第二辅助支撑杆5上。支撑杆2和与其相连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叠辅助支撑杆的折叠运动也在此平面内进行,图1至图4中,体现了本发明使用中的四种状态,图1完全撑开状态;图2部分收缩状态;图3收缩完毕状态;图4捆绑好的状态。上述四种状态既能体现撑开状态过程图,也能体现收缩状态过程图。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从图6、图7中可以看出支撑杆2与底座I之间、支撑杆2与折叠辅助支撑杆之间、折叠辅助支撑杆与底座I之间和折叠辅助支撑杆内的第一辅助支撑杆4和第二辅助支撑杆5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转轴件活动连接的。每个转轴件的基本结构为由两个夹片12、两个夹片12中间的一个活动片11和把两个夹片12与其中间的活动片11连接起来的一个轴13组成。转轴件的两个夹片12之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支撑杆2的宽度,在折叠辅助支撑杆内的第一辅助支撑杆4和第二辅助支撑杆5之间的连接转轴件其两个夹片12的前端有一段延伸部分14,该延伸部分14在折叠辅助支撑杆处于对支撑杆完全支撑状态时可以把支撑杆纳入此延伸范围内。从图6中还可以看出,折叠辅助支撑杆在对其连接的支撑杆2处于完全支撑状态时,第一辅助支撑杆4和第二辅助支撑杆5形成一个朝向支撑杆2的夹角,其角度大于180度。图8为图4去除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影灯变光装置,包括底座、多根支撑杆和反光罩,底座上面连接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数目为3根以上,支撑杆支撑反光罩,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反光罩撑开时呈梯形状,且该梯形反光罩的上底靠近底座,多根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底座上,其中,所述的每根支撑杆对应一根折叠辅助支撑杆,折叠辅助支撑杆在整个装置撑开状态时对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折叠辅助支撑杆在整个装置收缩状态时对支撑杆起到收缩作用,该折叠辅助支撑杆由与底座相连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与支撑杆相连的第二辅助支撑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还包括一柔光布,该柔光布用于遮盖在摄影灯变光装置的广口处,光线从摄影灯变光装置内发出经过柔光布后射出,柔光布与广口处的反光罩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件相连或通过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之间、折叠辅助支撑杆与底座之间和折叠辅助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都是通过转轴件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件为由两个夹片、两个夹片中间的一个活动片和把两个夹片与其中间的活动片连接起来的一个轴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连接处附近有一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起位于第二辅助支撑杆上,且为片状半圆形或圆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和与其相连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叠辅助支撑杆的折叠运动也在此平面内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在对其连接的支撑杆处于完全支持状态时,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形成的朝向支撑杆的夹角,其角度大于等于180度,小于等于21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影灯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辅助支撑杆上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件相连,该转轴件的两个夹片间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支撑杆的宽度,且两个夹片的前端靠近支撑杆的一侧有一段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在折叠辅助支撑杆处于对支撑杆完全支持状态时可以把支撑杆纳入此延伸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灯变光装置,包括底座、多根支撑杆和反光罩,底座上面连接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数目为3根以上,支撑杆上面覆盖着反光罩,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反光罩撑开时为梯形状,且该梯形反光罩的上底靠近底座端,多根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底座上,其中,所述的每根支撑杆对应一根折叠辅助支撑杆,折叠辅助支撑杆在整个装置撑开状态时对支撑杆起到支撑作用,该折叠辅助支撑杆由与底座相连的第一辅助支撑杆和与支撑杆相连的第二辅助支撑杆组成。本发明的摄影灯变光装置方便将其撑开或收缩,体积可缩小、方便携带。
文档编号G03B15/06GK103149776SQ20131002192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何济仪 申请人:深圳市元科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