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像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081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结像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结像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结像镜片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结像镜片系统组具有六枚非黏合且具有屈折力的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有助于结像镜片系统组的组装并降低其公差敏感度。
【专利说明】结像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结像镜片系统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 小型化结像镜片系统组。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系统的需求日渐提高。 一般光学系统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稱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互补性 氧化金属半导体兀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 CMOS Sensor) 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光学系统逐渐往高像 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0003] 传统搭载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光学系统多采用四片或五片式透镜结构为主,但 由于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与平板电脑(Tablet PC)等高规格移动装置的盛行,带动光 学系统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迅速攀升,习知的光学系统将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系统。
[0004] 目前虽有进一步发展六片式光学系统,但因其中的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的距离 配置较易造成组装上的问题,且其具有主要屈折力的透镜配置集中于近物侧端,容易因较 大公差敏感度,而导致成像品质不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的距离适当,可避免 透镜间过小的间隔距离导致组装上的干涉。再者,其具有主要屈折力的透镜配置靠近像侧 端,可有效减缓屈折力过度施于物侧端,以降低结像镜片系统组公差敏感度。
[0006]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像镜片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 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 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 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表 面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结像镜片系统组具有六 枚非黏合且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 ,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五透镜物 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于光 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其满足下列条件:

【权利要求】
1. 一种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 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离轴处具有至少 一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其中该结像镜片系统组具有六枚非黏合且具有屈折力的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 Π ,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 的曲率半径为R10,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一透镜于光 轴上的厚度为CT1,其满足下列条件: 0<f3/fl<l. 1 ; R9/R10|〈3. 0 ;以及 0.90〈T12/CT1〈3. 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为凸面, 且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为凸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 该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物侧表面为凹面, 且其像侧表面为凸面。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 ,该第 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 0.20〈f3/fl〈0. 85。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于 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 1.20〈T12/CT2〈3. 0。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 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 R9/R10|〈l. 0。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 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该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 0· 60〈(V2+V4)/V6〈1.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 半径为R11,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 轴处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面。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光圈,设置于一被摄物与该第二透镜间,且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中至少三枚以 上的透镜为塑胶材质。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电子感光元件,其具有至少一千万以上的有效像素。
14. 一种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为凸面; 一第五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以及 一第六透镜,具有屈折力,其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像侧表面离轴处具有至少 一凸面,且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 其中该结像镜片系统组具有六枚非黏合且具有屈折力的透镜,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 Π ,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该第五透镜像侧表面 的曲率半径为R10,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 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 0<f3/fl<l. 1 ; R9/R10|〈3. 0 ;以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为凸 面,且该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为凸面。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且该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 率半径为R11,该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为 凸面,且其像侧表面为凹面。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 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12,该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其满足下列条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 ,该 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
22.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 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其满足下列条件:
23.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 中至少三枚以上的透镜为塑胶材质,且该结像镜片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结像镜片系统组中 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
24. -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结像镜片系统组;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连接于该结像镜片系统组。
【文档编号】G02B13/18GK104216095SQ201310277067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0日
【发明者】陈冠铭, 陈纬或 申请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