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480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光纤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创作系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含有殻体、基座、插芯以及回复件。该插芯插置于该基座之第一表面,回复件系设置于腔室,且藉由固定件固定于该基座。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系改变了基座之结构,当该基座于腔室内移动时,藉由该基座之第一表面抵靠该壳体内之止挡部以限制该基座之位置,其中,该基座设置于该壳体之腔室,其至少一侧边系为平面,对应设置于该腔室之任一内表面,以避免该基座于该腔室内转动。藉此,解决了习知技术中,因为基座于腔室内转动而卡住,造成基座无法回复定位的问题。
【专利说明】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创作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资讯的传输方式已逐渐以光纤取代铜金属传输线。光纤系一种将讯息从某一端点载送到另一端点的媒介,利用一条玻璃或塑胶纤维,来让讯息通过的传输媒介质。由于光纤由非金属介质之材料所制而成,且具有相当强大之抗电磁讯号干扰的能力,以及传输保密性良好的优点,故各厂商均致力于光纤传输的发展,使光纤已有逐渐取代传统金属传输线路的趋势。目前对于光纤大致可分为FC型、SC型、ST型以及LC型光纤等。
[0003]请参阅图1,为现有LC型(Lucent Connector)光纤连接器之结构示意图。现有光纤连接器I之结构包括壳体10、基座11、插芯12以及弹簧13。
[0004]壳体10具有开口 101以及与该开口 101相连通之腔室102。基座11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102,并于基座11之第一表面111结合有插芯12,且插芯12部分外露于开口 101之外,而基座11之第二表面112系形成有固定件113。弹簧13套设并固定于固定件113,用以当基座11于壳体10内移动时,可藉由弹簧13回复至定位。
[0005]在腔室102之内表面系形成有止挡部103,用以当基座11于腔室102移动时,辅助基座11定位。
[0006]请一并参阅图2,为现有光纤连接器之动作示意图。从图1及图2可以看出,习知的LC型光纤连接器I的基座11系为六边形,其六边形的设计系考量两条LC型光纤连接器I在相互对接时,由于插芯12端部略呈弧状,因此,两条光纤连接器I之插芯12在对接时会有光衰减的情形。因此,将基座11设计为六边形,可供使用者调整以获得较佳之连接效果。详言之,当两条LC型光纤连接器I相互对接时,系以两条LC型光纤连接器I之插芯12相互顶制,此时,插芯12会因为顶制的力量而朝着壳体10之腔室102的底面方向移动,连带的带动基座11以相反于开口 101方向移动。而在对接过程中,使用者可以转动插芯12以获得连接时之较佳效能。
[0007]当插芯12转动的同时,基座11连带的随着插芯12转动,此时,弹簧13持续提供回复力,以使基座11朝着开口 101方向移动。当弹簧13提供的回复力大于插芯12的顶制力时,基座11朝开口 101方向移动,而由于基座11于腔室102内转动,此时,会产生基座11的六个边所形成的夹角抵靠于止挡部103之情形。
[0008]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基座11系为六边形,因此,止挡部103之外形系适配于基座11之外形,以在基座11回复定位时得以接触于止挡部103而定位。
[0009]但是,现在的光纤连接器I的连接技术较先前成熟,在两个光纤连接器I对接时所产生光衰减的情形已经大幅降低,而基座11依然系为六边形结构。此一结构会造成在两个光纤连接器I的插芯12的连接过程中,基座11因为插芯12的相互顶制而以相反于开口101方向移动,当插芯12于对接时产生晃动或转动,可能产生基座11的各个侧边所连接的边抵靠于止挡部103之侧边,造成基座11无法顺利回复定位的非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错误。
[0010]另一方面,习知的六角形基座11系由六个斜面所组成,在零件加工制程上对于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斜角的部份让施工厂商在精度上很难控制,也因此经常造成凸出的尺寸上的不稳定。
[0011]然而,现今的光纤技术已逐渐成熟,在光纤连接器I的连接过程中,无论是以何种角度连接,所获得的效率的差异并不大,无需再藉由旋转的方式调整连接效率。因此,如何克服上述习知技术中,因为光纤连接器I的连接过中的角度改变,使得基座11无法回复以及施工精度不稳定的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12]本创作之目的系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系改变基座之结构,以解决习知基座无法回复的问题。
[0013]本创作所提供之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基座、插芯、以及回复件。壳体之端部具有开口,且该壳体内部具有连通于该开口之腔室,该腔室与该开口之间具有至少一止挡部;基座系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之腔室,该基座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系形成有固定件,当该基座移动时系藉由该第一表面抵靠该止挡部以限制该基座之位置,该基座之至少一侧边系为平面且该侧边系对应设置于该腔室之任一内表面,以避免该基座于该腔室内转动;插芯之一端系结合该基座之第一表面,另一端系外露于该开口 ;回复件系设置于该腔室内并套合于该固定件,该回复件之一端系与该基座之第二表面相接触,其另一端系与该腔室的底面相接触,用以当该基座受力而朝该腔室的底面方向移动时,提供该基座朝该开口方向之回复力。
[0014]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改变了习知基座之外形,舍去了习知所使用的六角形斜面,使基座之至少一侧面为平面,系对应于腔室之任一内表面地设置于腔室内,当该基座于腔室内移动时,该平面之边缘可抵靠该腔室之内表面,以避免基座于腔室内转动,藉此解决了习知技术中,因为六角形基座于腔室内转动使基座的斜角卡住止挡部,造成基座无法回复定位的问题。
[0015]而且,由于本创作系将基座侧面以平面取代习知的斜角,不但有效提升了加工制程上的精度要求,也大幅降低了施工的困难度,解决了习知零件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习知光纤连接器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习知光纤连接器之作动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分解图。
[0019]图4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组合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作动示意图。
[0021]图6A为本创作之基座与壳体分离示意图。
[0022]图6B为本创作之基座与壳体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3]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创作之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创作之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图3系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分解图,图4系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组合示意图。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2包括壳体20、基座21、插芯22以及回复件23。其中,本创作虽以LC型(Lucent Connector)光纤连接器为本案代表实施例(光纤连接器2系为LC型(Lucent Connector)光纤连接器),然本创作之构思并不仅侷限应用在LC 型(Lucent Connector)光纤连接器。
[0025]壳体20之一端具有开口 201,该壳体20内部具有连通于该开口 201之腔室202,且该腔室202与该开口 201之间具有复数个用以限制基座21之位置之止挡部203。腔室202系用以容置基座21以及回复件23。
[0026]基座21系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202,且具有第一表面211以及第二表面212,该第二表面212系形成有用以固定回复件23之固定件213,基座21与固定件213系一体成型地由金属材料制成。当基座21于腔室202内移动时,藉由该第一表面211抵靠该复数个止挡部203,以限制基座21之位置。
[0027]插芯22系由陶瓷材料制成,其一端结合于基座21之第一表面211,另一端外露于该开口 201。其中,基座21之第一表面211具有插芯固定座214,该插芯22系插置于该插芯固定座214。
[0028]回复件23设置于腔室202,且套置于该固定件213,回复件23之一端系与基座21之第二表面212相接触,另一端系与该腔室202的底面相接处,用以当基座21于腔室202移动时,由该回复件23提供该基座21朝该开口 201方向之回复力。其中,该回复件23系为弹性元件,而在本实施例中系以弹簧作为实施方式之说明。
[0029]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创作光纤连接器之作动示意图。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2于连接时,系以插芯22顶制另一光纤连接器2 (图未示)之插芯22,当顶制的力大于回复件23提供该基座21朝该开口 201方向之回复力时,使得基座21挤压回复件23而朝腔室202底部移动,如图5所示。
[0030]在完成光纤连接器2的连接而停止顶制插芯22时,此时,基座21因为回复件23所提供的回复力而朝开口 201方向移动,直到基座21之第一表面211抵靠止挡部203而停止,由止挡部203限制该基座21之位置,而回复初始状态。
[0031]请同时参阅图6A及图6B,图6A系为本创作之基座与壳体分离示意图,图6B系为本创作之基座与壳体组合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创作之光纤连接器2系将基座21从习知的六角形结构改变为四边形结构,并且一并改变了腔室202之形状,使该腔室202之形状得以对应于基座21之形状。
[0032]由于改变了基座21之结构,当基座21于腔室202内移动的同时,若是光纤连接器2产生振动、晃动或转动造成基座21于腔室202内转动,则四边形基座21之四个侧边会与腔室202之内表面相接触,而限制基座21之转动。藉此解决了习知技术中,六角形的基座21于移动过程中产生转动,产生六角形基座21回复过程中,基座21的夹角抵靠于止挡部203之侧表面而停止,造成基座21无法回复的问题。
[0033]须说明者,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1系四边形结构,以限制基座21于腔室202内转动。惟,此一实施态样仅用以作为实施方式之说明,实际上,基座21亦可为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至少有一边为平面,可在基座21转动时抵靠腔室202之内表面即可。
[0034]此外,虽然在图6A及图6B中,系具有一止挡部203,形成于壳体20之腔室202的内表面,用以限制基座21之位置。但是,此一态样的止挡部203只是为了易于说明基座21于壳体20内部的作动关系,止挡部203当然也可以如同图3及图4所示,具有复数个止挡部203分布于壳体20之腔室202。
[0035]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创作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创作。任何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均可在不违背本创作之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变化。
[0036]符号说明
1、2光纤连接器
10、20壳体
101.201开口
102.202腔室
103.203止挡部
I1、21基座
II1、211第一表面
112.212第二表面
113.213固定件 214插芯固定座 12,22插芯
13弹簧 23回复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壳体,其一端具有开口,且该壳体内部具有连通于该开口之腔室,该腔室与该开口之间具有至少一止挡部; 基座,系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内部之腔室,该基座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系形成有固定件,当该基座移动时系藉由该第一表面抵靠该止挡部以限制该基座之位置,该基座之至少一侧边系为平面且该侧边系对应设置于该腔室之任一内表面,以避免该基座于该腔室内转动; 插芯,其一端系插置于该基座之第一表面,其另一端系外露于该开口 ;以及回复件,系设置于该腔室内并套合于该固定件,该回复件之一端系与该基座之第二表面相接触,其另一端系与该腔室的底面相接触,用以当该基座受力而朝该腔室的底面方向移动时,提供该基座朝该开口方向移动之回复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系为四边形,且该腔室之形状系对应于该基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之第一表面具有插芯固定座,且该插芯系插置于该插芯固定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件系为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系为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系为LC型光纤连接器。
【文档编号】G02B6/38GK103852829SQ20131072842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吴俊雄, 邱钦煌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