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感测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77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感测模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影像感测模块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改善组装速度及精准度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影像感测模块的组装过程中,是将一载有发光组件的印刷电路板及一透镜依序组入一外罩壳体中,接着通过上述组件间的直接黏合或紧配合方式,完成整体影像感测模块的组装,惟其常发生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印刷电路板组入所述外罩壳体后,还需要进一步移动调整所述印刷电路板在所述外罩壳体中的相对位置才能完成定位,而无法一次到位,这在大量生产时,易使组装速度变慢与组装精度变差;特别是因为透镜、外罩壳体及印刷电路板等各组件皆是独立制作,容易因所述若干个组件间的公差造成组装偏移的问题,例如完成组装后,才发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发光组件的中心位置无法精确对准所述透镜的中心位置,而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产生偏折现象,所以还需对发光组件的中心位置进行校对如对焦微调,直到达成所要求的定位精度为止,但此过程繁复且费时,使生产效率无法有效提升。另外,当印刷电路板组入外罩壳体时,所述两组件间的直接紧配容易产生磨擦而有异物产生,造成产品不良。故,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改进印刷电路板组装时的定位精准度以及减少透镜与发光组件中心位移的定位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感测模块结构的技术方案,以改善影像感测模块的各组件的组装速度及精准度,特别是在各组件组装的同时能直接控制印刷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的中心位置与透镜中心位置间的直线性对准度。为获取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承载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的基板、一壳体用于设置一透镜于壳体的一第一端部中且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装入壳体时,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引导及定位所述基板,使所述基板的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的中心位置正对所述透镜的中心位置。所述基板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第一定位部相互卡挚,迅速使所述基板、壳体与透镜三者呈一纵向排列。所述至少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第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对应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中,其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具有一斜面弹性体,此斜面弹性体可引导所述基板顺势装入所述壳体中且同时完成定位,且在装入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的斜面弹性体结构会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壳体间形成的一沟道内,进而使所述基板与所述壳体间形成紧配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定位部,可提高所述影像感测模块组装时的定位精度、加快组装速度与减少组装时校对的麻烦。

图1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的底视立体图,其中显示所述第一定位部。图3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的底视图。图4A是绘示根据图3A-A’分割线的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4B是绘示根据图3B-B’分割线的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4C是绘示图3的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的第二定位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以优选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影像感测模块的爆炸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影像感测模块可应用于多功能喷墨打印机、多功能激光打印机、扫瞄器、复印机、数字相框等产品,或任何可增加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的印刷电路板与搭载光学成像机构壳体的组装方式上。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主要包括一透镜1、一壳体2及一基板3,其中所述 基板3搭载一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6,于本实施例中,此基板3可为一种印刷电路板。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2的顶端部8用于设置所述透镜1,如以埋入射出成型或接着剂黏接方式事先嵌入所述壳体2的顶端部8中,而所述透镜I可为T型、平版型、圆柱型或不规则形的线型透镜。如第I及2图所示,在所述壳体2中,对应所述顶端部8的底端部9的内部两端形成一对第一定位部4-1,以及所述基板3的两相对端形成一对第一定位孔4-2。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每一第一定位孔4-2可为一圆孔或一长条孔,而所述每一第一定位部4-1可为一种与所述壳体2 —体射出形成的突柱或一插销,藉此当所述基板3装入所述壳体2时,所述壳体2的第一定位部4-1可贯穿所述基板3的第一定位孔4-2并以紧配方式相互卡挚,使所述第一定位部4-1不需具有螺纹即可与所述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2契合,以达到纵向定位及固定所述基板3的目的。请参见图2及图3,所述壳体2的底端部9还形成至少一第二定位部5,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5为适量数量且分别位在底端部9的两边呈平行对称排列。请进一步参见图4B及图4C所示,所述每一第二定位部5为一具斜面的弹性体结构,所述斜面弹性体结构用于引导所述基板3由外部顺势装入所述壳体2的底端部9内且同时快速完成对所述基板3的定位。如图3及图4A所示,一旦所述基板3装入所述壳体2的底端部9内后,所述第二定位部5的斜面弹性体结构会受压于所述基板3与所述壳体2间形成的一沟道7内,进而如图3所示使所述基板3与所述壳体2间形成紧配合,进而达到横向定位及固定所述基板3的目的。如图3及图4B所示,通过上述所述第一定位部4-1与所述第二定位部5分别在纵向及横向上快速引导及定位所述基板3,不仅可降低所述基板3与所述壳体2间过大的组装公差的问题,同时可迅速使所述基板3、壳体2与透镜I三者呈纵向排列,进而直接控制所述基板3的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6的中心位置精确地对准所述壳体2的透镜I的中心位置(如图4B所示),使所述两者的中心位置呈直线性排列。此外,因为每一第二定位部5的斜面弹性体结构对所述基板3的接触面积较小,方便基板3组入顺利并减少组装时因摩差而产生的异物,因此通过上述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定位提高的组装精准度,亦可达到简化组装的过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无需通过现有的螺丝作固定,即可快速、正确无误地组装所述透镜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故可简化所述影像感测模块结构的组装流程与工时,用以进一步提升其整体良率,所以具有实用性及商业应用的潜力。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包含: 一基板,承载一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以及 一壳体,设置一透镜,且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 其中在所述基板装入所述壳体时,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引导及定位所述基板,使所述基板的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的中心位置正对所述透镜的中心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以埋入射出成型或接着剂黏接方式事先置入所述壳体的一第一端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进一步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第一定位部相互卡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孔为一圆孔或长条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对应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为具有一斜面的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的斜面弹性体结构可引导所述基板顺势装入所述壳体并同时定位,且在装入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的斜面弹性体结构会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壳体间形成的一沟道内,进而使所述基板与所述壳体间形成 紧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影像感测模块结构,用于改善影像感测模块的组装,其包含一基板用于承载一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以及一壳体用于设置一透镜且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其中在所述基板装入该壳体时,通过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与所述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分别在多个不同方向上引导及定位所述基板,使所述基板的发光二极管感测组件的中心位置正对所述透镜的中心位置,以达到简化组装过程及提高组装精准度的特性。
文档编号G02B6/42GK203149160SQ20132007174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杨嘉彬, 吴祖仁 申请人:亚泰影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