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60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优异的放大率且便于携带的放大镜,而且提供即便由女性使用也不会感到不谐调的很美观的放大镜。放大镜(10)的特征在于包括:放大镜主体(13),其具有抓持部(11)和固定于抓持部(11)的透镜部(12);可遮盖透镜部(12)的盖体部(14),透镜部(12)形成为细长板状且固定于抓持部(11)的前端面部(15),盖体部(14)卡合固定于抓持部(11)。
【专利说明】放大镜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大镜。
【背景技术】
[0002]以往所提供的放大镜除了 一般的凸透镜式放大镜之外,还有便携式放大镜,例如,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在预定形状的框架内嵌入有透镜的放大镜。
[0003]然而,这些放大镜由于透镜被嵌入于框架内,因而在放大书本、报纸、词典等的文字时,框架部分成为多余部分而碍事,尤其存在文字的放大率小且不方便等问题。
[0004]而且,对于以往所提供的放大镜,例如如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由于将用户锁定为男性或老人,因此外观设计并不优雅,尤其存在女性不愿意在他人面前使用的问题。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5-46015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8181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放大率的便于携带的放大镜。
[0008]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由女性使用也不会感到不谐调的很美观的放大镜。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课题根据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0]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特征在于包括:放大镜主体,具有抓持部和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透镜部;可遮盖所述透镜部的盖体部,所述透镜部形成为细长板状且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所述盖体部卡合固定于所述抓持部。
[0011]因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包括:放大镜主体,其具有抓持部和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透镜部;可遮盖所述透镜部的盖体部,所述透镜部形成为细长板状且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所述盖体部卡合固定于所述抓持部,据此通过用所述盖体部遮盖所述透镜部而能够使所述放大镜主体和所述盖体部实现一体化。
[0012]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双凸透镜形成为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厚度尺寸最大,而且越往两端部,厚度尺寸越小。
[001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由于所述透镜部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双凸透镜形成为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厚度尺寸最大,而且越往两端部,厚度尺寸越小,据此能够容易地目视观察到被透镜直径大的凸透镜放大的虚像。
[0014]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和所述盖体部形成为具有相同直径尺寸的开口端部的筒状。
[001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由于所述抓持部和所述盖体部形成为具有相同直径尺寸的开口端部的筒状,据此可使得所述放大镜主体和所述盖体部的卡合固定部分之间变成平滑的状态而消除阶梯差。
[0016]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具有连接设置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卡止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卡合于所述卡止部的卡合部,从而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嵌合于所述固定部。
[0017]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由于所述抓持部具有连接设置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卡止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卡合于所述卡止部的卡合部,从而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嵌合于所述固定部,据此可容易地将所述盖体部嵌合于所述固定部。
[0018]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具有连接设置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螺纹结合于所述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件,从而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螺纹结合于所述固定部。
[0019]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由于具有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螺纹结合于所述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件,从而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螺纹结合于所述固定部,据此能够将所述盖体部可靠且牢固地螺纹结合于所述固定部。
[0020]在本实用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包括:放大镜主体,具有抓持部和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透镜部;可遮盖所述透镜部的盖体部,所述透镜部形成为细长板状且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所述盖体部卡合固定于所述抓持部,据此通过用所述盖体部遮盖所述透镜部而能够使所述放大镜主体和所述盖体部实现一体化,因此可装入手提包等而易于携带,而且即便装入例如西服口袋或女性用化妆包等的小容量的容器内,体积也不会变大,而且携带时也不会感到重。
[0021]而且,通过用所述盖体部遮盖所述透镜部而能够使所述放大镜主体和所述盖体部实现一体化,因此用盖体部遮盖时,所述透镜部不会暴露于外部,且可防止损伤和附着污物
坐寸ο
[0022]而且,所述透镜部形成为细长板状,因此即便是例如沿横向或纵向细长地排列的较小的文字,也能够容易地读懂。
[002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镜部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双凸透镜形成为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厚度尺寸最大,而且越往两端部,厚度尺寸越小,据此能够容易地目视观察到被大透镜直径的凸透镜放大的虚像,因此,可作为具有优异的放大率的放大镜使用。
[00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抓持部和所述盖体部形成为具有相同直径尺寸的开口端部的筒状,据此可使得所述放大镜主体和所述盖体部的卡合固定部分之间变成平滑的状态而消除阶梯差,因此,可提供即便由女性使用也不会感到不谐调的很美观的放大镜。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抓持部具有连接设置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卡止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卡合于所述卡止部的卡合部,从而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嵌合于所述固定部,据此可容易地将所述盖体部嵌合于所述固定部,因此,可简便地进行所述盖体部的开闭操作。[0026]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螺纹结合于所述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件,从而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螺纹结合于所述固定部,据此能够将所述盖体部可靠且牢固地螺纹结合于所述固定部,因此,可防止所述盖体部的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一实施方式,且示出将盖体部结合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构成要素的放大镜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8]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一实施方式,且示出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构成要素的放大镜主体取下盖体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9]图3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一实施方式,且示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构成要素的放大镜主体的侧视图。
[0030]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其中(a)为示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构成要素的图2的抓持部的A-A截面图,(b)为对(a)的用圆圈围住的部分进行放大的局部截面图。
[0031]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一实施方式,且示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的构成要素的图2的盖体部的B-B截面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10:放大镜
[0034]11:抓持部
[0035]12:透镜部
[0036]13:放大镜主体
[0037]14:盖体部
[0038]15、19:前端面部
[0039]16:固定部
[0040]17:外周部
[0041]18:卡止凹部
[0042]20:开口部
[0043]21:内周部
[0044]22:卡合凸部
[0045]L1HL4:径向尺寸
[0046]L3:厚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在此,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各个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加以实施各种变更。
[0048]首先,对本实用型的放大镜1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放大镜10包括具有抓持部11和固定于抓持部11的透镜部12的放大镜主体13、能够遮盖透镜部12的盖体部14,且整体形成为轴向两端被封闭的筒状。
[0049]如图2和图3所示,抓持部11由ABS树脂(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和苯乙烯(Styrene)的共聚合成树脂)等的塑料材料制成,且形成为一端被封闭的圆筒状。
[0050]如图2至图4所示,在抓持部11的前端面部15连接有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固定部16,如图4的(a)所示,固定部16形成为使抓持部11的径向尺寸L2大于固定部16的径向尺寸LI,如图4的(b)所示,固定部16的外周部17设有卡止凹部18。
[0051]如图2和图3所示,透镜部12形成为细长板状,且由丙烯酸树脂等的塑料材料的双凸透镜构成,固定于固定部16的前端面部19,如图3所示,形成为透镜部12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厚度尺寸L3最大,且越往两端部,厚度尺寸越小。
[0052]如图2所示,盖体部14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等的塑料材料制成,且形成为一端被封闭的筒状。
[0053]如图2和图5所示,盖体部14的开口部20的内周部21设有卡合于固定部16的卡止凹部18的卡合凸部22,通过卡止凹部18和卡合凸部22结合,可将盖体部14可装卸地嵌合到固定部16,可以简便地执行盖体部14的开闭操作。
[0054]而且,如图1、图3以及图5所示,抓持部11和盖体部14形成为具有抓持部11的径向尺寸L2和盖体部14的径向尺寸L4为相同的直径尺寸的开口端部的筒状,因此可通过将盖体部14嵌合到固定部16,使放大镜主体13和盖体部14的卡合固定部分之间变成平滑的状态而消除阶梯差,从而可提供即便由女性使用也不会感到不谐调的很美观的放大镜10。
[0055]接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所示的盖体部14被卡合固定于抓持部11的状态下,握住并固定抓持部11,且握住盖体部14而朝脱离抓持部11的方向拽拉,则如图2所示,盖体部14从抓持部11被取下来而变成露出透镜部12的状态。
[0056]然后,将透镜部12隔着预定间隔而置于想要放大的文字列等之上时,能够目视观察到被放大的文字列等。
[0057]在此,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通过在盖体部14的开口部20的内周部21设置用于卡合到卡止凹部18的卡合凸部22,据此盖体部14可装卸地嵌合到固定部16的放大镜10,然而,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或放大镜的种类等而适宜地变更设计,例如设计成在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置用于螺纹结合于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据此盖体部可装卸地螺纹结合于固定部的放大镜等,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上述的作用以及效果。
[0058]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可以扩展为多种颜色,且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或放大镜的种类等而适宜地变更设计,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上述的作用以及效果。
[0059]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具备双凸透镜的放大镜10,然而可根据客户的需求或放大镜的种类等而适宜地变更设计成单凸透镜,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上述的作用以及效果。
[0060]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061]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可装入手提包等而易于携带,而且即便装入例如西服口袋或女性用化妆包等的小容量的用于容器内,体积也不会变大,而且携带时也不会感到重,其结果,作为放大镜极其有用,因此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放大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大镜主体,其具有抓持部和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透镜部; 可遮盖所述透镜部的盖体部, 所述透镜部形成为细长板状且固定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所述盖体部卡合固定于所述抓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部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双凸透镜形成为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厚度尺寸最大,而且越往两端部,厚度尺寸越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和所述盖体部形成为具有相同直径尺寸的开口端部的筒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具有连接设置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卡止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卡合于所述卡止部的卡合部,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嵌合于所述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具有连接设置于所述抓持部的前端面部且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抓持部的尺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部,而且所述盖体部的开口部的内周部设有用于螺纹结合于所述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件,所述盖体部可装卸地螺纹结合于所述固定部。
【文档编号】G02B25/00GK203519924SQ20132056306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1日
【发明者】小林大地 申请人:太阳星文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