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09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第一环件包括套环和由套环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一环件翼边,套环上卡套第二环件;第二环件包括螺纹连接环和由螺纹连接环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二环件翼边,第二环件经螺纹连接环卡套在第一环件的套环上,滤镜环经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连接在相机镜头上。第一环件内设有第一镜片,第一环件外侧卡接的第三环件内设有第二镜片,利用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和旋离相机镜头,以及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后滤镜环的第一环件相对相机镜头至少可以相对转动180度,便于实现滤镜的各种功能,整体厚度减薄,在使用短焦距的超广角镜头时,镜框边缘不会阻挡入射的光线,因而在画面中不会出现“暗角”,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相机镜头的滤镜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摄影滤镜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A、单一结构,单一镜片固定安装,不可转调;B、双叠结构,单镜片转调或二片镜片可对向转调;C、三叠结构,二片镜片对向转调也可同向转调,三叠结构的功能最佳,应用也最为广泛。三叠结构的滤镜由三个单结构卡接而成,在实际应用中,按现有技术的设计结构,即使将每一个单结构的厚度降至最低限度,其装配后的厚度,仍然会造成以下问题:当照相机使用16mm广角镜头拍摄时,前端加装的三叠结构滤镜会由于镜框边缘过高阻挡光线入射而产生画面“暗角”,而16-35_广角变焦镜头又是一款风光摄影常用镜头,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在不影响三叠结构滤镜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设计一款可以有效降低滤镜环厚度的新型结构,来解决多功能滤镜在广角摄影时出现“暗角”弊端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包括第一环件,所述第一环件包括套环和由套环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一环件翼边,套环上卡套第二环件;所述第二环件包括螺纹连接环和由螺纹连接环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二环件翼边,第二环件经螺纹连接环卡套在第一环件的套环上,所述滤镜环经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连接在相机镜头上;所述第一环件翼边的下平面与第二环件翼边的上平面相配合,其中第一环件翼边的下平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第二环件翼边的上平面上设有凸块,凸块的高度略小于环形凹槽的深度,凸块滑设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的跨度角α为10?190度,所述凸块的宽度W为0.5?2.0mm。当需要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时,手握第一环件顺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方向转动,待凸块触碰到环形凹槽的一端,第一环件带动第二环件一起转动将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旋进相机镜头,进而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反之,当需要将滤镜环旋离相机镜头时,手握第一环件逆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方向转动,待凸块触碰到环形凹槽的另一端,第一环件带动第二环件一起转动将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旋离相机镜头,进而将滤镜环旋离相机镜头。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件的螺纹连接环上端口内侧设有环形缺口,第一环件的套环上端口外侧设有环形卡凸,环形卡凸与环形缺口相配合将第二环件卡置在第一环件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件翼边的上平面上设有深度为0.3-0.8mm的环形沉槽,环形沉槽的宽度大于凸块的宽度,凸块设置在环形沉槽的内底上,这样减少了第一环件翼边下平面与第二环件翼边上平面间的接触面积,第一环件相对第二环件转动时两者间的摩擦力减小,使得两者相对转动的动作更加稳定可靠。
[0007]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环件内设有第一镜片,第一环件外侧卡接的第三环件内设有第二镜片,第二环件卡套在第一环件上,在两者翼边配合面上巧妙地设置凸块和环形凹槽相配合,利用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和旋离相机镜头,以及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后,滤镜环的第一环件相对相机镜头至少可以相对转动180度,便于实现滤镜的各种功能。本实用新型经过结构改进使得整体厚度减薄,在使用短焦距的超广角镜头时,镜框边缘不会阻挡入射的光线,因而在画面中不会出现“暗角”,非常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1]实施例:参看图1?2,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连接在相机镜头4上,其中第一环件2包括套环21和由套环21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一环件翼边23,套环21上卡套第二环件1,第二环件I包括螺纹连接环11和由螺纹连接环11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二环件翼边13,第二环件I经螺纹连接环11卡套在第一环件2的套环21上,滤镜环经螺纹连接环11的外螺纹连接在相机镜头4上,第二环件I的螺纹连接环上端口内侧设有环形缺口 15,第一环件2的套环上端口外侧设有环形卡凸25,环形卡凸25与环形缺口 15相配合将第二环件I卡置在第一环件2上。第一环件翼边23的下平面24与第二环件翼边13的上平面14相配合,其中第一环件翼边23的下平面24上设有环形凹槽22,第二环件翼边13的上平面14上设有凸块12,凸块12的高度略小于环形凹槽22的深度,凸块12滑设在环形凹槽22内,第二环件翼边13的上平面14上设有深度为0.3-0.8mm的环形沉槽16,环形沉槽16的宽度大于凸块12的宽度,凸块12设置在环形沉槽16的内底上,这样减少了第一环件翼边下平面与第二环件翼边上平面间的接触面积,第一环件相对第二环件转动时两者间的摩擦力减小,使得两者相对转动的动作更加稳定可靠。环形凹槽22的跨度角α为10?190度,凸块的宽度W为0.5?2.0mm,当需要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时,手握第一环件顺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方向转动,待凸块触碰到环形凹槽的一端,第一环件带动第二环件一起转动将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旋进相机镜头,进而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反之,当需要将滤镜环旋离相机镜头时,手握第一环件逆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方向转动,待凸块触碰到环形凹槽的另一端,第一环件带动第二环件一起转动将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旋离相机镜头,进而将滤镜环旋离相机镜头。
[001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环件2内设有第一镜片5,第一环件2外侧卡接的第三环件3内设有第二镜片6,第二环件卡套在第一环件上,并在两者翼边配合面上巧妙地设置凸块和环形凹槽相配合,利用第二环件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和旋离相机镜头,以及将滤镜环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后,滤镜环的第一环件相对相机镜头至少可以相对转动180度,便于实现滤镜的各种功能。本实用新型经过结构改进使得整体厚度减薄,在使用短焦距的超广角镜头时,镜框边缘不会阻挡入射的光线,因而在画面中不会出现“暗角”,非常方便。
[0013]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连接在相机镜头上,包括第一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件包括套环和由套环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一环件翼边,套环上卡套第二环件;所述第二环件包括螺纹连接环和由螺纹连接环基部延伸设置的第二环件翼边,第二环件经螺纹连接环卡套在第一环件的套环上,所述滤镜环经螺纹连接环的外螺纹连接在相机镜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件翼边的下平面与第二环件翼边的上平面相配合,其中第一环件翼边的下平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第二环件翼边的上平面上设有凸块,凸块的高度略小于环形凹槽的深度,凸块滑设在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凹槽的跨度角α为10?190度,所述凸块的宽度W为0.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件的螺纹连接环上端口内侧设有环形缺口,第一环件的套环上端口外侧设有环形卡凸,环形卡凸与环形缺口相配合将第二环件卡置在第一环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滤镜环的超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件翼边的上平面上设有深度为0.3-0.8mm的环形沉槽,环形沉槽的宽度大于凸块的宽度,凸块设置在环形沉槽的内底上。
【文档编号】G02B7/00GK203705785SQ20132079372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申屠炜 申请人:申屠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