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夜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46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黑光夜视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光夜视仪,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红外摄像机成像效果较差;红曝现象严重;不适合用于需要隐蔽监控的环境中。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镜头的外边缘设置LED灯板作为补光光源,使镜头和LED灯板在一个平面上,在镜头孔外圈有补光孔,补光孔与LED灯板对应,在镜头的后面依次是摄像机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在机壳里固定支架,镜头、摄像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在机壳后面设有电缆接管。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在零照度环境中工作无红外光曝;成像清晰度极高;使用寿命长;隐蔽性好。
【专利说明】黑光夜视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光夜视仪。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可用于无光环境下拍摄视频图像的摄像机有以下几种:
[0003]红外摄像机:目前均采用850nm的红外灯进行补光,其缺陷是,在室外较复杂的环境下,例如草地、水面、煤炭等对红外光有强散射或吸收的环境,成像效果较差;其次红外灯在使用超过I万个小时后会产生严重衰减,夜视效果也无从谈起;再次红外摄像机红曝现象严重,影响监视效果;850nm的红外灯覆盖可见光频段,肉眼可见,不适合用于需要隐蔽监控的应用。
[0004]激光夜视仪:采用激光照明器进行补光,照射距离可达数公里远,但激光夜视仪存在着寿命短、画面分辨率低、激光视角小及画面出现手电筒效应等缺点,寿命一般在I万小时左右,超过I万小时需要更换激光器。
[0005]热成像仪:采用被动红外技术,通过感应物体产生的热量来实现成像,其观测距离可达到数公里,寿命在5万小时左右,但成像清晰度低且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强、隐蔽性好、清晰度高、高寿命的黑光夜视仪。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壳正面的中心有镜头孔及镜头,其特征是:在镜头孔和镜头之间设置镜头保护镜,在镜头的外边缘设置波长为940nm的LED灯板作为补光光源,使镜头和LED灯板在一个平面上,在镜头孔外圈有补光孔,补光孔与LED灯板对应,在镜头的后面依次是摄像机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在机壳里固定支架,镜头、摄像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在机壳后面设有电缆接管,夜视仪电源线通过电缆接管与外部电源连接,为夜视仪提供电源。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窄带滤光技术,可消除或过滤掉杂散光,确保在零照度、微光、强光等不同光照条件下摄取同样清晰的视频图像;在零照度环境中工作无红外光曝,使用安全可靠,可满足夜间隐蔽监视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夜视技术,集合最高新硬件与软件,成像清晰度极高;使用寿命长达10万小时;采用940nm波长的红外光束进行补光,特殊波段LED灯与可见光频段无交集,肉眼不可见,隐蔽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1]呈正方体或长方体机壳10正面的中心有镜头孔I及镜头5,在镜头孔和镜头之间设置钢化光学玻璃镜头保护镜2,在镜头和钢化光学玻璃之间设置光学滤光片,在镜头的外边缘设置波长为940nm的外方内圆形LED灯板4作为补光光源,使镜头和LED灯板在一个平面上,在镜头孔外圈有补光孔3,补光孔与LED灯板对应,在镜头的后面依次是摄像机机芯6、机芯控制板7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8,在机壳里固定支架11,镜头、摄像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在机壳后面设有电缆接管9,夜视仪电源线通过电缆接管与外部电源连接,为夜视仪提供电源。
【权利要求】
1.一种黑光夜视仪,在机壳正面的中心有镜头孔及镜头,其特征是:在镜头孔和镜头之间设置镜头保护镜,在镜头的外边缘设置波长为940nm的LED灯板作为补光光源,使镜头和LED灯板在一个平面上,在镜头孔外圈有补光孔,补光孔与LED灯板对应,在镜头的后面依次是摄像机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在机壳里固定支架,镜头、摄像机芯、机芯控制板和光电信号转换控制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上,在机壳后面设有电缆接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光夜视仪,其特征是:所说的机壳呈正方体或长方体,LED灯板呈外方内圆形。
【文档编号】G03B11/04GK203691536SQ20132085443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赵春雨, 刘显卫, 王刚, 刘肖 申请人:辽宁卓异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