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14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学成像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监控成像系统或车载成像系统,尤其是前置成像系统,采用的光学成像系统多为折射成像。在实际成像时,一个物点所成的发出的光经折射成像系统的光学镜头折射成像得到的物像会受到多种可能导致像差的因素,如球面像差、彗形像差、像散、像场弯曲和畸变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得到大孔径、高像素、畸变小的成像效果,需要消色差透镜来帮助减小色差。常见的消色差透镜一般包括两个组合在一起的色差性质相反的单片透镜,如胶合透镜和双分离透镜。但是,当成像用光学系统仅采用单个消色差透镜来实现成像时,难以减小其它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且单个消色差透镜要实现良好成像,需要使用超低色散镜片(ED镜片),如萤石制成的镜片。然而,萤石的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昂和生产过程中会带来环境污染。此外,萤石易碎,导致整个光学镜头不适合在复杂和恶劣环境下使用。此外,随着汽车工业主动安全的发展,对车载前视镜头要求不断提高。畸变小、小型化、百万像素、大孔径镜头已是此类镜头的必备条件。并且要求低成本、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目前市面上的广角室内监控和车载相机镜头还不能满足在低成本、小型化的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成像。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该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均可由常规光学制造材料,如玻璃或塑料制成,其生产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该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制造材料的制造对环境更加友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使用该光学镜头的成像系统所得到的物像具有较小的像场弯曲和畸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该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可被小型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该光学镜头的能够实现大孔径和高像素清晰成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该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均可由玻璃材质制成,从而使得整个光学镜头能够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如在-40℃-85℃温度范围内均能清晰和稳定成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进一步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能够利用较大波长范围的光实现大孔径、高像素、小畸变的良好成像,从而使其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进一步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前提条件下,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实现大孔径、高像素、小畸变,的良好成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其提供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其中该光学镜头不需要精密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依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第一透镜,其中该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一个第二透镜,其中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一个第三透镜;一个第四透镜,其中该第三透镜和该第四透镜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和一个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五透镜具有两个表面,且所述第五透镜的所述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镜头,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仍保持完美的成像,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前透镜群组、光阑元件、具有正光焦度的后透镜群组;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组成一个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且第五透镜的形状为两个凹面朝向相同的弯月形。其中,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为双凸形状,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为双凹形状,所述第五透镜的两个凹面朝向物方。其中,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且为双凹形状,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为双凸形状,所述第五透镜的两个凹面朝向像方。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满足以下公式:Nd(1)≤1.8,Vd(1)≥40其中,Nd(1)是第一透镜的材料的折射率,Vd(1)是第一透镜的材料的阿贝常数。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满足以下范围:Nd(1)≤1.65,Vd(1)≥55其中,所述第一透镜满足以下公式:-0.9≥F1/F≥-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其中,所述第二透镜满足以下公式:Nd(2)≥1.73,Vd(2)≥40其中,Nd(2)是第二透镜的材料的折射率,Vd(2)是第二透镜的材料的阿贝常数。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后透镜群组的焦距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满足以下公式:4.5≥F(前)/F≥1.3和5≥F(后)/F≥1.5,进一步的,2.5≥F(前)/F≥1.3,3≥F(后)/F≥1.5其中,F(前)是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后)表示后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其中,所述第五透镜满足以下公式:|r9-r10|<2,且F5/F>2其中,r9是第五透镜物侧方向的半径值,r10是第五透镜像侧方向的半径值,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长度满足以下条件:TTL/F≤6.5,进一步的,TTL/F≤4.5其中,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长度,即所述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物方侧最外点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焦平面的距离,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以下公式:FNO≤1.8所述光学镜头的总视场角FOV满足以下公式:80°≥FOV≥40°所述第一透镜的最大通光口径和对应的成像像高与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满足以下公式:D/h/FOV≤0.025其中,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第一透镜朝向物方的凹面的最大通光口径,h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成像像高。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均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五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镜片。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为塑料非球面镜片。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可通过采用5片镜片结构、以及非球面镜片的设计,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高通光性能且符合高清晰度要求以及有效矫正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能够保证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仍保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3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图。图4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7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图。图8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9是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11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图。图12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13是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15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象散曲线图。图16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其中在图1至图16中: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光阑元件;L7-滤色片;L8-成像面;S1、S2-第一透镜的两面;S3、S4-第二透镜的两面;S5–光阑元件面;S6、S7-第三透镜的两面;S7、S8-第四透镜的两面;S9、S10-第五透镜的两面;S11、S12-滤色片的两面。图17是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19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图20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21是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23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图24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25是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27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图28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29是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31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图32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33是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35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图36是依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实用新型。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用新型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1至图4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更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1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1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和该后透镜组的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或该第四透镜L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为F,则-0.9≥F1/F≥-2,如表1和表2所示。如附图之图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1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1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凸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两个凹面S7、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凸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两个凹面S7、S8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凸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的凹面S7相重合,因此,该表面S7可被认为是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也可以是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应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1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7朝向物方,该凹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四透镜L4是一个双凹透镜。如附图之图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为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例如该第五透镜L5的表面S9为凹面,表面S10为凸面。如附图之图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为具有一个折射率Nd(1)≤1.8。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6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1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65时,效果较佳。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由的阿贝常数Vd(1)≥40的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由阿贝常数Vd(1)≥55的材料制成,如表1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且Nd(2)≥1.73,如表1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73。此外,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Vd(2),且Vd(2)≥40。优选地,65≥Vd(2)≥40,以有效矫正成像的轴向色像差,如表1和表2所示。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如附图之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前透镜群组、光阑元件L6、具有正光焦度的后透镜群组、滤色片L7、成像面L8,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所述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且第五透镜L5的形状为两个凹面朝向相同的弯月形。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第五透镜L5采用塑料材质,可以减轻所述光学镜头的重量,并且降低成本。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且为双凸形状,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且为双凹形状,所述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凹面朝向物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Nd(1)≤1.65,Vd(1)≥55其中,N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V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较低的折射率可以避免由物方过来的光线经过如第五透镜这样的双凹(或月牙)透镜后光线的发散过大。同时,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0.9≥F1/F≥-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L1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由此,能够使得第一透镜L1的外形尺寸及整个光学镜头系统的像差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L2满足以下公式:Nd(2)≥1.73,Vd(2)≥40其中,N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V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阿贝常数。使用高折射率的第二镜片,进一步实现物方过来的光线可以平稳的过渡到后透镜群组,并保证所述光学镜头的大孔径性能,Vd(2)≥40能够有效的矫正光学镜头系统的轴向色像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后透镜群组的焦距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满足以下公式:2.5≥F(前)/F≥1.3,3≥F(后)/F≥1.5其中,F(前)是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后)表示后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通过对前透镜群组、后透镜群组的光焦度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控制光学镜头前端的有效口径及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消除光学镜头系统的高级像差及畸变像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L5满足以下公式:|r9-r10|<2,且F5/F>2其中,r9是第五透镜L5物侧方向的半径值,r10是第五透镜L5像侧方向的半径值,F5是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通过在光学镜头的光路中最后一个镜片即第五透镜L5采用接近同心圆的镜片,并且是非球面,同时控制该镜片为低光焦度(焦距长),使得光线在最后可以有效平稳的汇聚,纠正系统的像差,特别是控制了镜头的畸变。同时因为该镜片已经做成了非球面,不存在传统的球面同心圆加工难的问题。所述第五透镜L5的非球面镜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长度满足以下条件:TTL/F≤4.5其中,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长度,即所述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L1的物方侧最外点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焦平面的距离,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以下公式:FNO≤1.8所述光学镜头的总视场角FOV满足以下公式:80°≥FOV≥40°所述第一透镜L1的最大通光口径和对应的成像像高与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满足以下公式:D/h/FOV≤0.025其中,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朝向物方的凹面的最大通光口径,h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成像像高。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均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图2-图4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性能曲线图。其中,图2是图1中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3是图1中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由常用的三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单位为mm;图4是图1中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表示不同视场角情况下归一化后的畸变大小值,单位为%。由图2-图4可知,体现出了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如下表1和表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为F,光圈值为FNO,视场角为FOV,镜头总长为TTL,F=4.8mm,FNO=1.8,FOV=58°,TTL=18.3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镜的两面为S1、S2,第二透镜的两面为S3、S4,光阑元件面为S5,第三透镜的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的两面为S7、S8,第五透镜的两面为S9、S10,滤色片的两面为S11、S12;所述S1-S12与下表中的面序号一一对应,其中,IMA表示成像面L8的像面。下表1为本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的系统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有效口径D1-13.110.81.516864.176.2124.082.912075.2238.684.531.804046.575.544-8.990.34.735Infinity-0.254.0566.942.91.804046.574.057-4.20.61.846623.833.5387.951.1420213.339-3.91.81.511956.293.4810-2.670.14.3711Infinity0.551.516864.174.5312Infinity3.1683524.58IMAInfinity5.10下表2列出的是非球面系数K、A、B、C、D、E: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公式的数值如下:|r9-r10|=1.23,F5/F=2.35,F(前)/F=1.84,F(后)/F=2.4,TTL/F=3.8,D/h/FOV=0.02。如表1和表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组具体的示例参数,采用该参数的光学镜头,能够达到更好的光学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通过采用5片镜片结构、以及非球面镜片的设计,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高通光性能且符合高清晰度要求以及有效矫正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能够保证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仍保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5至图8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如图5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可被设置为球面玻璃镜片,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可被设置为塑料非球面镜片。更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5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5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该后透镜组可由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和该后透镜组的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或该第四透镜L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为F,则-0.9≥F1/F≥-2,如表3和表4所示。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5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5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凹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两个凸面S7、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凹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两个凸面S7、S8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凹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凸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的凸面S7相重合,因此,该表面S7可被认为是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也可以是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相应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5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6朝向物方,该凹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四透镜L4是一个双凸透镜。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为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例如该第五透镜L5的表面S9为凸面,表面S10为凹面。如附图之图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Nd(1),且Nd(1)≤1.8。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6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3和表4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65。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该第一透镜L1由阿贝常数Vd(1)≥40的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由阿贝常数Vd(1)≥55的材料制成,如表3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73,如表3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73。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由阿贝常数Vd(1)≥40的材料制成。优选地,4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的轴向色像差,如表3和表4所示。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如附图之图5至图8,和表3至表4所示,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后透镜群组中的胶合透镜结构不同、以及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凹面朝向不同。附图之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前透镜群组、光阑元件L6、具有正光焦度的后透镜群组、滤色片L7、成像面L8;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所述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且第五透镜L5的形状为两个凹面朝向相同的弯月形。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第五透镜L5采用塑料材质,可以减轻所述光学镜头的重量,并且降低成本。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且为双凹形状,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且为双凸形状,所述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凹面朝向像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Nd(1)≤1.65,Vd(1)≥55其中,N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V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较低的折射率可以避免由物方过来的光线经过如第五透镜这样的双凹(或月牙)透镜后光线的发散过大。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0.9≥F1/F≥-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L1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由此,能够使得第一透镜L1的外形尺寸及整个光学镜头系统的像差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所述第二透镜L2满足以下公式:Nd(2)≥1.73,Vd(2)≥40其中,N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V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阿贝常数。使用高折射率的第二镜片,进一步实现物方过来的光线可以平稳的过渡到后透镜群组,并保证所述光学镜头的大孔径性能,Vd(2)≥40能够有效的矫正光学镜头系统的轴向色像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后透镜群组的焦距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满足以下公式:2.5≥F(前)/F≥1.3,3≥F(后)/F≥1.5其中,F(前)是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后)表示后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通过对前透镜群组、后透镜群组的光焦度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控制光学镜头前端的有效口径及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消除光学镜头系统的高级像差及畸变像差。所述第五透镜L5满足以下公式:|r9-r10|<2,且F5/F>2其中,r9是第五透镜L5物侧方向的半径值,r10是第五透镜L5像侧方向的半径值,F5是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通过在光学镜头的光路中最后一个镜片即第五透镜L5采用接近同心圆的镜片,并且是非球面,同时控制该镜片为低光焦度(焦距长),使得光线在最后可以有效平稳的汇聚,纠正系统的像差,特别是控制了镜头的畸变。同时因为该镜片已经做成了非球面,不存在传统的球面同心圆加工难的问题。所述第五透镜L5的非球面镜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长度满足以下条件:TTL/F≤4.5其中,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长度,即所述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L1的物方侧最外点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焦平面的距离,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圈数FNO满足以下公式:FNO≤1.8所述光学镜头的总视场角FOV满足以下公式:80°≥FOV≥40°所述第一透镜L1的最大通光口径和对应的成像像高与所述光学镜头的视场角满足以下公式:D/h/FOV≤0.025其中,FOV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朝向物方的凹面的最大通光口径,h表示最大FOV所对应的成像像高。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图6-图8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性能曲线图。其中,图6是图5中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7是图5中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由常用的三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单位为mm;图8是图5中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表示不同视场角情况下归一化后的畸变大小值,单位为%。由图6-图8可知,体现出了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如下表3和表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为F,光圈值为FNO,视场角为FOV,镜头总长为TTL,F=4.68mm,FNO=1.8,FOV=58°,TTL=19.87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镜的两面为S1、S2,第二透镜的两面为S3、S4,光阑元件面为S5,第三透镜的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的两面为S7、S8,第五透镜的两面为S9、S10,滤色片的两面为S11、S12,所述S1-S12与下表中的面序号一一对应,其中,IMA表示成像面L8的像面。下表3为本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的系统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有效口径D1-19.38081.01.516864.20624.26273.7135.9536.31012.81.804046.575.954-21.60382.28055.955Infinity0.51653.266-4.55640.61.582530.153.3272.08012.16731.534355.314.448-3.13040.14.7495.25122.81.511656.824.94106.29990.54.711Infinity0.551.516864.174.812Infinity2.83774.8IMAInfinity4.8下表4列出的是非球面系数K、A、B、C、D、E: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公式的数值如下:|r9-r10|=1,F5/F=7,F(前)/F=1.63,F(后)/F=2.08,TTL/F=4.2,D/h/FOV=0.022。如表3和表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组具体的示例参数,采用该参数的光学镜头,能够达到更好的光学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通过采用5片镜片结构、以及非球面镜片的设计,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高通光性能且符合高清晰度要求以及有效矫正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能够保证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仍保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9至图1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9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9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和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如附图之图9所示。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或该第四透镜L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为F,则-0.9≥F1/F≥-2,如表5和表6所示。如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9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9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凸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两个凹面S7、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凸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两个凹面S7、S8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凸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的凹面S7相重合,因此,该表面S7可被认为是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也可以是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应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9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7朝向物方,该凹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四透镜L4是一个双凹透镜。如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为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例如该第五透镜L5的表面S9为凹面,表面S10为凸面。如附图之图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0,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5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表5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73,如表5和表6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73。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Vd(2)≥40。优选地,4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的轴向色像差,如表5和表6所示。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如附图之图9至图12,和表5至表6所示,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具体参数,尤其是该第一透镜L1有所不同。从而使得该第一透镜L1可由具有不同性能材料制成。如附图之图9至图12,和表5至表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前透镜群组、光阑元件L6、具有正光焦度的后透镜群组、滤色片L7、成像面L8;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所述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且第五透镜L5的形状为两个凹面朝向相同的弯月形。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第五透镜L5采用塑料材质,可以减轻所述光学镜头的重量,并且降低成本。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且为双凸形状,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光焦度且为双凹形状,所述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凹面朝向物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Nd(1)≤1.8,Vd(1)≥40其中,N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V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较低的折射率可以避免由物方过来的光线经过如第五透镜这样的双凹(或月牙)透镜后光线的发散过大。同时,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0.9≥F1/F≥-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L1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由此,能够使得第一透镜L1的外形尺寸及整个光学镜头系统的像差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L2满足以下公式:Nd(2)≥1.73,Vd(2)≥40其中,N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V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阿贝常数。使用高折射率的第二镜片,进一步实现物方过来的光线可以平稳的过渡到后透镜群组,并保证所述光学镜头的大孔径性能,Vd(2)≥40能够有效的矫正光学镜头系统的轴向色像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后透镜群组的焦距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满足以下公式:2.5≥F(前)/F≥1.3,3≥F(后)/F≥1.5其中,F(前)是前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后)表示后透镜群组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通过对前透镜群组、后透镜群组的光焦度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控制光学镜头前端的有效口径及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消除光学镜头系统的高级像差及畸变像差。所述第五透镜L5的非球面镜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均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图10-图12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性能曲线图。其中,图10是图9中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11是图9中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由常用的三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单位为mm;图12是图9中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表示不同视场角情况下归一化后的畸变大小值,单位为%。由图10-图12可知,体现出了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如下表5和表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为F,光圈值为FNO,视场角为FOV,镜头总长为TTL,F=3.9mm,FNO=2.0,FOV=60°,TTL=17.94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镜的两面为S1、S2,第二透镜的两面为S3、S4,光阑元件面为S5,第三透镜的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的两面为S7、S8,第五透镜的两面为S9、S10,滤色片的两面为S11、S12;所述S1-S12与下表中的面序号一一对应,其中,IMA表示成像面L8的像面。如下表5和表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48.335(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3.717(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71,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53.8;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5.95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7.57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80,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46.6,则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10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11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12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10至图12所示。下表5为本实施例的所述光学镜头的系统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1-48.3350.8001.7153.823.7172.75035.9504.4601.8046.64-7.5700.904STOInfinity-0.25065.6822.9301.8046.67-4.3700.6001.8523.885.2411.1039-6.3681.7501.5156.310-2.5640.10011Infinity0.9501.5264.212Infinity1.839IMAInfinity下表6列出的是非球面系数K、A、B、C、D、E:面序号KABCDE95.133-1.60000E-039.70883E-04-2.96888E-04-5.85596E-053.68100E-0610-3.22.04873E-03-1.39479E-034.74043E-04-7.24495E-056.32194E-06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以改善光学镜头整体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如表5和表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组具体的示例参数,采用该参数的光学镜头,能够达到更好的光学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采用5片镜片结构、以及非球面镜片的设计,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高通光性能且符合高清晰度要求以及有效矫正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能够保证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仍保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13至图1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13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13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和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1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1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或该第四透镜L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焦距为F,则-0.9≥F1/F≥-2,如表7和表8所示。如附图之图1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13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13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凹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两个凸面S7、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凹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两个凸面S7、S8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凹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凸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的凸面S7相重合,因此,该表面S7可被认为是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也可以是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相应地,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13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6朝向物方,该凹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四透镜L4是一个双凸透镜。如附图之图1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为一个凸面和一个凹面,例如该第五透镜L5的表面S9为凸面,表面S10为凹面。如附图之图1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7和表8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表7和表8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73,如表7和表8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73。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Vd(2)≥40,以有效矫正成像的轴向色像差,如表7和表8所示。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如附图之图13至图16,及表7和表8所示,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后透镜群组中的胶合透镜结构不同、以及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凹面朝向不同。附图之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前透镜群组、光阑元件L6、具有正光焦度的后透镜群组、滤色片L7、成像面L8;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所述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后透镜群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所述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胶合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非球面镜,且第五透镜L5的形状为两个凹面朝向相同的弯月形。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第五透镜L5采用塑料材质,可以减轻所述光学镜头的重量,并且降低成本。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三透镜L3具有负光焦度且为双凹形状,所述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L4具有正光焦度且为双凸形状,所述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凹面朝向像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Nd(1)≤1.8,Vd(1)≥40其中,N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Vd(1)是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较低的折射率可以避免由物方过来的光线经过如第五透镜这样的双凹(或月牙)透镜后光线的发散过大。所述第一透镜L1满足以下公式:-0.9≥F1/F≥-2.0其中,F1是第一透镜L1的焦距值,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由此,能够使得第一透镜L1的外形尺寸及整个光学镜头系统的像差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所述第二透镜L2满足以下公式:Nd(2)≥1.73,Vd(2)≥40其中,N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Vd(2)是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阿贝常数。使用高折射率的第二镜片,进一步实现物方过来的光线可以平稳的过渡到后透镜群组,并保证所述光学镜头的大孔径性能,Vd(2)≥40能够有效的矫正光学镜头系统的轴向色像差。所述第五透镜L5的非球面镜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图14-图16为本实施例的光学性能曲线图。其中,图14是图13中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图15是图13中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由常用的三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单位为mm;图16是图13中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表示不同视场角情况下归一化后的畸变大小值,单位为%。由图14-图16可知,体现出了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透镜的两面为S1、S2,第二透镜的两面为S3、S4,光阑元件面为S5,第三透镜的两面为S6、S7,第四透镜的两面为S7、S8,第五透镜的两面为S9、S10,滤色片的两面为S11、S12,所述S1-S12与下表中的面序号一一对应,其中,IMA表示成像面L8的像面。如下表7和表8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19.457(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4.28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75,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52.3;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6.313(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21.612(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80,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46.57,则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14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15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16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13至图16所示。下表7为实施例4的所述光学镜头的系统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1-19.4571.0041.7552.324.2802.71336.3132.8011.8046.574-21.6122.281STOInfinity0.5146-4.5770.6031.8442.774.0882.1761.7552.38-3.1430.10095.2782.8141.5156.82106.3321.00011Infinity0.7011.5264.1712Infinity2.358IMAInfinity下表8列出的是非球面系数K、A、B、C、D、E:面序号KABCDE61.894298-6.07712E-032.52228E-03-1.25428E-034.39495E-04-6.63308E-057-7.614993.19178E-02-1.13368E-021.49418E-031.18261E-04-3.21623E-058-0.117923.33277E-03-4.44728E-046.98934E-054.45825E-06-2.57041E-0790.517756-7.46451E-042.59083E-041.69566E-06-6.36868E-061.22806E-07104.531809-9.35661E-033.86409E-04-3.18205E-053.95945E-06-2.08549E-06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为非球面,以改善光学镜头整体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为球面玻璃镜片,所述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为塑料非球面镜片,如表7及表8所示。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如表7和表8所示,在第四较佳实施例中,作为一组具体的示例参数,采用该参数的光学镜头,能够达到更好的光学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采用5片镜片结构、以及非球面镜片的设计,能够在满足低成本、小型化的要求条件下,实现高像素、畸变小、大孔径、高通光性能且符合高清晰度要求以及有效矫正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能够保证在-40℃~+85℃的温度范围内仍保持较完美的成像清晰度,特别适用于兼顾日夜或者照明条件较差的监控和车载相机系统。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17至图20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17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17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和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1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1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如附图之图17所示。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或该第四透镜L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进入该第一透镜L1和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则-0.5≥F1/F≥-2,如表1A和表2A所示。如附图之图1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17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17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凸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一个凹面S7′和一个凸面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凸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凹面S7′朝向物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凸面S8朝向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凸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17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四透镜L4呈弯月形。如附图之图1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均为凸面。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平面。如附图之图17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1A和表2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5。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表1A和表2A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55,优选地,Nd(2)≥1.7,如表1A和表2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55。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2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的轴向色像差,如表1A和表2A所示。同时,由于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阿贝常数Vd(1)≥40,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2)≥1.55,优选地,Nd(2)≥1.7,阿贝常数20≤Vd(2)≤65,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被设置,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与该光学镜头的焦距F的比值能够满足:TTL/F≤7.5,其中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指的是自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至成像面的距离。如下表1A和表2A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7.693(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4.29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68,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54.9;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9.074(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9.148(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77,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49.6,则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18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19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20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18至图20所示。表1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S1-7.6930.8001.6854.9S24.2902.752STOInfinity0.000S49.0744.0001.7749.6S5-9.1480.300S611.1604.0001.581.6S7-6.7660.800S7′-6.7660.8001.7825.7S8-28.6940.180S97.0922.2001.5163.8S10-20.0000.500S11Infinity0.9501.5264.2S12Infinity4.860IMAInfinity表2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Nd(1)Vd(1)Nd(2)Vd(2)F1FTTLF1/FTTL/F1.6854.91.7749.6-3.943.7921.34-1.045.63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且该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该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其中上述公式涉及的各个参数如下表3A:表3ASurfKABCDE91.772565-7.84760E-042.03208E-04-4.79963E-057.10422E-06-4.01297E-0710-5.5113787.11871E-043.82934E-04-1.03112E-041.32688E-05-7.36120E-07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凸面中的至少一个凸面为非球面,以改善该光学镜头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21至图24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21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21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和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如附图之图17所示。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之间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进入该第一透镜L1和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则-0.5≥F1/F≥-2,如图20和图21所示。如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21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21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凸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一个凹面S7′和一个凸面S8,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一个凸面S9,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凸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凹面S7′朝向物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凸面S8朝向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凸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21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四透镜L4呈弯月形。如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均为凸面。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平面。如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如附图之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图20和图21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5。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图20和图21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55,优选的,Nd(2)≥1.7,如图20和图21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55。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2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光的轴向色像差,如图20和图21所示。同时,由于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阿贝常数Vd(1)≥40,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2)≥1.55,优选的,Nd(2)≥1.7,阿贝常数20≤Vd(2)≤65,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被设置,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与该光学镜头的焦距F的比值能够满足:TTL/F≤7.5,其中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指的是自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至成像面的距离。如下图20和图21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15.021(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3.59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77,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49.6;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11.646(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7.686(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75,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52.3,则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22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23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24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22至图24所示。表4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S1-15.0210.8001.7749.6S23.5903.062STOInfinity0.000S411.6464.8001.7552.3S5-7.6860.300S610.7444.6001.5961.6S7-4.6970.650S7′-4.6970.6501.7825.7S8-54.1350.180S96.8802.2001.5163.8S10-16.6270.500S11Infinity0.9501.5264.2S12Infinity4.620IMAInfinity表5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Nd(1)Vd(1)Nd(2)Vd(2)F1FTTLF1/FTTL/F1.7749.61.7552.3-3.663.2522.66-1.136.96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且该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该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其中上述公式涉及的各个参数如下表6A:表6ASurfKABCDE92.13737-6.14534E-042.77319E-04-6.04441E-055.28979E-06-3.07681E-0710-145.20985.80617E-034.65256E-04-9.58216E-051.27880E-05-5.53983E-07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凸面中的至少一个凸面为非球面,以改善光学镜头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25至图28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25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25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和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2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2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该光阑L6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如附图之图25所示。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或该第四透镜L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之间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进入该第一透镜L1和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则-0.5≥F1/F≥-2,如表7A和表8A所示。如附图之图2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25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25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凸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一个凹面S7′和一个凸面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凸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凹面S7′朝向物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凸面S8朝向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凸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25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四透镜L4呈弯月形。如附图之图2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均为凸面。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平面。如附图之图2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如附图之图25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7A和表8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5。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表7A和表8A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55,优选的,Nd(2)≥1.7,如表7A和表8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55。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2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光的轴向色像差,如表7A和表8A所示。同时,由于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阿贝常数Vd(1)≥40,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2)≥1.55,优选的,Nd(2)≥1.7,阿贝常数20≤Vd(2)≤65,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被设置,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与该光学镜头的焦距F的比值能够满足:TTL/F≤7.5,其中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指的是自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至成像面的距离。如下表7A和表8A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9.622(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3.94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84,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42.7;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10.331(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7.412(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80,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46.6,则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26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27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28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26至图28所示。表7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S1-9.6220.8001.8442.7S23.9402.111STOInfinity0.000S410.3314.5001.8046.6S5-7.4120.300S68.1984.8001.5081.6S7-4.4300.650S7′-4.4300.6501.7825.7S8-50.9700.180S96.8912.2001.6260.3S10-17.2810.500S11Infinity0.9501.5264.2S12Infinity4.052IMAInfinity表8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Nd(1)Vd(1)Nd(2)Vd(2)F1FTTLF1/FTTL/F1.8442.71.846.6-3.243.5621.04-0.915.91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且该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该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其中上述公式涉及的各个参数如下表9A:表9ASurfKABCDE92.076894-6.25822E-044.99231E-04-1.33350E-041.61843E-05-6.49550E-0710-100.20983.44509E-04-1.27920E-051.56858E-05-7.10819E-071.15656E-07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凸面中的至少一个凸面为非球面,以改善该光学镜头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29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29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29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和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2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2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光阑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如附图之图29所示。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与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进一步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进入该第一透镜L1和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则-0.5≥F1/F≥-2,如表10A和表11A所示。如附图之图2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29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29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一个凸面S6和一个凹面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两个凸面S7′、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6朝向物方,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凸面S7′朝向物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凸面S8朝向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凹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凸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其中该第三透镜L3呈弯月形。如附图之图29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弯月形透镜,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一个双凸透镜。如附图之图2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均为凸面。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平面。如附图之图2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优选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凹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凸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如附图之图29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10A和表11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5。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表10A和表11A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55,优选地,Nd(2)≥1.7,如表10A和表11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55。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2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光的轴向色像差,如表10A和表11A所示。同时,由于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阿贝常数Vd(1)≥40,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2)≥1.55,阿贝常数20≤Vd(2)≤65,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被设置,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与该光学镜头的焦距F的比值能够满足:TTL/F≤7.5,其中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指的是自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至成像面的距离。如下表10A和表11A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6.255(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4.004(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70,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55.5;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6.831(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12.69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80,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46.6,则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30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31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32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30至图32所示。表10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S1-6.2550.8001.7055.5S24.0041.633STOInfinity0.000S46.8313.8001.8046.6S5-12.6900.300S65.8600.6501.7825.7S73.0702.400S7′3.0702.4001.5081.6S8-8.3190.807S921.4031.5001.5163.8S10-29.4430.500S11Infinity0.9501.5264.2S12Infinity4.837IMAInfinity表11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Nd(1)Vd(1)Nd(2)Vd(2)F1FTTLF1/FTTL/F1.755.51.846.6-3.384.4018.18-0.774.13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且该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该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其中上述公式涉及的各个参数如下表12A:表12ASurfKABCDE9-48.00451-5.33681E-038.77024E-05-1.02961E-041.11426E-05-5.61961E-0710-100-5.22017E-032.55546E-05-8.01754E-051.09726E-05-6.66770E-07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凸面中的至少一个凸面为非球面,以改善该光学镜头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参考本实用新型附图之图33至图36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被阐明,其中该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透镜L1、至少一个第二透镜L2、一个第三透镜L3、一个第四透镜L4和一个第五透镜L5,其中该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组成一个消色差透镜组,该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且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非球面镜。优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非球面镜,以提高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可选地,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或该第四透镜L4为球面镜。如附图之图33所示,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一个前透镜组和一个后透镜组,其中该前透镜组至少包括第一透镜L1,该后透镜组至少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其中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换句话说,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也可以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其中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当该前透镜组由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形成时,该后透镜组包括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如附图之图33所示,该前透镜组可由该第一透镜L1形成,该后透镜组由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形成。优选地,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更优选地,该前透镜组的该第一透镜L1和该后透镜组的该第二透镜L2、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沿从物方到像方方向被依次设置。如附图之图3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如附图之图3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个光阑L6,其中前透镜组与后透镜组可被设置分别位于光阑两侧,其中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优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之间,如附图之图33所示。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后透镜组,且该光阑L6的光心与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该第四透镜L4和该第五透镜L5的光心共轴。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和该第五透镜L5之间。可选地,该光阑L6也可被设置在该消色差透镜组,如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前透镜组和该后透镜组之间。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使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具有一个较大孔径,以利于减小该光学镜头的前端镜片直径,从而满足小型化要求和降低成本。尤其是,当该光阑L6被设置在该第一透镜L1与该第二透镜L2时,该第一透镜L1的双凹形状允许更大角度范围内的成像光进入该第一透镜L1和通过该光阑L6。同时,该第二透镜L2具有正光焦度,从而利于汇聚前方发散的光线(指的是自该第一透镜L1射来的光线),以有利于像差的矫正。进一步地,该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则-0.5≥F1/F≥-2,如表13A和表14A所示。如附图之图3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具有两个凹面S1、S2,该第二透镜L2具有两个凸面S4、S5,其中该第一透镜L1的两个凹面S1、S2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两个凸面S4、S5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如附图之图33所示,该第一透镜L1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1朝向物方,该凹面S2朝向像方,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4朝向物方,该凸面S5朝向像方。如附图之图33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三透镜L3具有两个凸面S6、S7,该第四透镜L4具有两个凹面S7′、S8,其中该第三透镜L3的两个凸面S6、S7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凹面S7′朝向物方,该第四透镜L4的该凹面S8朝向像方,其中该第三透镜L3朝向像方的凸面S7与该第四透镜L4朝向物方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换句话说,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该第二透镜L2、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均为双面透镜。如附图之图33所示,该第三透镜L3被设置以使其凸面S6朝向物方,该凸面S7朝向像方,该第四透镜L4被设置以使其凹面S7′朝向物方,该凸面S8朝向像方。因此,该第一透镜L1是一个双凹透镜,该第二透镜L2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三透镜L3是一个双凸透镜,该第四透镜L4是一个双凹透镜。如附图之图3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五透镜L5具有两个表面S9、S10,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分别朝向物方和像方,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为双面透镜,且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一个表面S9朝向物方,另一个表面S10朝向像方。更优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凹面,其中该第五透镜L5的该凸面S9朝向物方,该第五透镜L5的该凹面S10朝向像方。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一个为凸面,另一个为平面。如附图之图33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消色差透镜组为胶合透镜。换句话说,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以形成该消色差透镜组。此时,由于该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被胶合在一起,因此,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相重合在一起。此时,该第三透镜L3的凸面S7和该第四透镜L4的凹面S7′被设置相面对面。可选地,该消色差透镜组也可以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消色差透镜组是双分离型消色差透镜组时,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相分离地被设置,则该光阑L6可被设置在该第三透镜L3和该第四透镜L4之间。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一透镜L1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它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过高时,则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会被发散过大,以致后续透镜,如第二透镜L2不得不被设置以具有一个高折射率、大口径和/或较大厚度以汇聚光线。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以避免成像光过于发散,如表13A和表14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大于1.85。此外,为了避免成像光通过该第一透镜L1后的像差过大,限定该第一透镜L1的材料的阿贝常数Vd(1)≥40,如表13A和表14A所示。为了汇聚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和抑制成像光的进一步发散,以使通过该第一透镜L1的成像光被平稳地传输至该后透镜组,则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因此,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Nd(2),则Nd(2)≥1.55,如表13A和表14A所示。换句话说,制成该第二透镜L2的材料的折射率不小于1.55。此外,该第二透镜L2被设置具有阿贝常数Vd(2),则20≤Vd(2)≤65,以有效矫正成像光的轴向色像差,如表13A和表14A所示。同时,由于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Nd(1)≤1.85,阿贝常数Vd(1)≥40,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Nd(2)≥1.55,阿贝常数20≤Vd(2)≤65,因此该第一透镜L1和该第二透镜L2均可由较便宜的玻璃材料制成。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被设置,从而使得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与该光学镜头的焦距F的比值能够满足:TTL/F≤7.5,其中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TTL指的是自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至成像面的距离。如下表13A和表14A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为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物方的凹面S1的曲率半径为-13.627(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朝向像方的凹面S2的曲率半径为3.363(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一透镜L1的折射率为1.64,该第一透镜L1的阿贝常数为55.6;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物方的凸面S4的曲率半径为6.667(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朝向像方的凸面S5的曲率半径为-7.310(从物方至像方),该第二透镜L2的折射率为1.59,该第二透镜L2的阿贝常数为60.6,则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MTF解像曲线如图34所示,该光学镜头的像散曲线图如图35所示,该光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如图36所示。因此,该光学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如附图之图34至图36所示。表13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S1-13.6270.8001.6455.6S23.3632.721STOInfinity0.000S46.6674.4001.5960.6S5-7.3100.300S64.0813.6001.5081.6S7-4.5010.650S7′-4.5010.6501.7552.3S858.2600.180S96.9832.0001.5163.8S109.8230.500S11Infinity0.9501.5264.2S12Infinity1.763IMAInfinity表14A: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参数Nd(1)Vd(1)Nd(2)Vd(2)F1FTTLF1/FTTL/F1.6455.61.5960.6-4.133.8817.86-1.064.60可选地,该第五透镜L5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且该非球面满足以下公式:其中,Z(h)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该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表示非球面镜面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其中上述公式涉及的各个参数如下表15A:表15A换句话说,该第五透镜L5的两个表面S9、S10中的至少一个表面(S9或S10)为非球面,以改善该第五透镜L5的解像和成像性能,从而使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适于被小型化和具有更好的成像性能。综上所述,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能够在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光学镜头的小型化,以使其适于被用在车载领域。此外,依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各个透镜的参数设置,可使其被设置采用温度变化不敏感的材料,如玻璃材料制成,以使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第九较佳实施例的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具有最少五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以实现高像素、小畸变、高清晰度成像,且该光学镜头可被设置小型化和能够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成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不是限制。由此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目的可被充分有效完成。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功能和结构原理的该实施例已被充分说明和描述,且本实用新型不受基于这些实施例原理基础上的改变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涵盖在附属权利要求书要求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修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