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717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安装在便携式终端装置中的小型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相机模块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中。相机模块包括光学系统和图像传感器。光学系统包括多个透镜,图像传感器包括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多个传感器装置。

为了改善相机模块的性能,需要光学系统和图像传感器的优化性能。然而,在安装于便携式终端中的相机模块中,由于便携式终端的空间限制,导致不容易改善光学系统和图像传感器的性能。例如,难以增加相机模块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以生产高分辨率的相机模块。因此,期望开发用于制造高分辨率的相机模块的具有宽视场角并具有2.0或更小的F数的光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本发明内容用于以简化形式介绍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发明构思的选择。本发明内容并不意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技术特征,也不意在用于帮助决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实施例,一种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和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的拐点,其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70°<FOV,其中,FOV是所述光学系统的视场角。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SD/f<0.6,其中,SD是光阑的孔径,f是光学系统 的总焦距。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10<|V1-V4|,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4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r7-r8)/(r7+r8)<0,其中,r7是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8是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TTL/f<1.3,其中,TT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f是光学系统的总焦距。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10<V1-V5,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0.5≤SD/f,其中,SD是光阑的孔径,f是光学系统的总焦距。

所述光学系统可满足|V4-V5|<10,其中,V4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呈凸面的像方表面;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呈凹面的物方表面;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呈凹面的物方表面和呈凹面的像方表面;第六透镜,具有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呈凹面的像方表面上的拐点。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可是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可具有物方表面是凸面的弯月形。

第三透镜的像方表面可是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可具有像方表面是凸面的弯月形。

所述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可是凸面。

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根据又一实施例,一种光学系统包括:多个透镜,从物方朝着像方顺序地设置;所述多个透镜中的第四透镜,具有呈凸面的像方表面;所述多个透镜中的第五透镜,具有包括拐点的像方表面和呈凹面的物方表面,其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并具有负屈光力。

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所述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可大于70°。

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与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可小于10。

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与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可大于10。

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的距离与光学系统的总焦距之间的比值可小于1.3。

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相邻地设置的光阑,其中,光阑的孔径与光学系统的总焦距的比值大于等于0.5且小于0.6。

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与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之间的差值可大于10。

根据实施例,一种光学系统包括:多个透镜,从物方朝向像方顺序地设置;所述多个透镜中的第四透镜,具有呈凸面的像方表面并具有负屈光力;所述多个透镜中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和形成在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的拐点,其中,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与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之间的差与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与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的之间和的比值小于零。

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屈光力。

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可大于70°。

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且更容易领会,附图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示图;

图2包括了具有代表图1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曲线图;

图3是代表图1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示图;

图5包括了具有代表图4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曲线图;

图6是代表图4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示图;

图8包括了具有代表图7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曲线图;

图9是代表图7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示图;

图11包括了具有代表图10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的曲线的曲线图;

图12是代表图10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特性的表格。

在所有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相同的附图标号将被理解为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楚、说明及简洁起见,可夸大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作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变换。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自始至终用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是等比例的,且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起见,可放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将不被解释为被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所限制。更确切的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将把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将被理解的是,尽管可在这里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个透镜,但这些透镜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透镜与另一个透镜相区分。这些术语并不一定意味着透镜的特定顺序或布置。因此,在不脱离各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以下讨论的第一透镜可描述为第二透镜。

此外,根据实施例,第一透镜指最接近从其捕捉图像的物的透镜。而第六透镜是最接近图像传感器或成像面的透镜。在实施例中,除非另外描述,否则以毫米(mm)为单位来表示半径、厚度/距离、TTL等的全部数值。相 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可使用其他测量单位。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毫米(mm)为单位来表示透镜的曲率半径、厚度、OAL(从第一透镜的第一表面至图像传感器的光轴距离(OAL))、光阑与图像传感器之间在光轴上的距离(SL)、图像高度(IMGH,image height)和后焦距(BFL,back focus length)、光学系统的总焦距以及每个透镜的焦距。此外,透镜的厚度、透镜之间的间距、OAL和SL均是基于透镜的光轴测量的。

此外,就透镜的形状而言,相对于透镜的光轴来描述这些形状。透镜的表面是凸面意味着对应表面的光轴部分凸出,透镜的表面是凹面意味着对应表面的光轴部分凹入。因此,在透镜的一个表面被描述为凸面的构造中,透镜的边缘部分可能凹入。类似地,在透镜一个表面被描述为是凹面的构造中,透镜的边缘部分可能凸出。换句话说,透镜的近轴区可凸出,而透镜的在近轴区之外的剩余部分凸出、凹入或平坦。此外,透镜的近轴区可凹入,而透镜的在近轴区之外的剩余部分凸出、凹入或平坦。

此外,在实施例中,关于对应透镜的光轴来测量透镜的厚度和曲率半径。

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包括六个透镜。作为示例,光学系统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不脱离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镜头模块可包括四个透镜至六个透镜。根据示例性示例,描述的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包括包括具有屈光力的六个透镜。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在实现下文描述的各种结果和效果时,可改变光学系统中透镜的数量(例如,两个透镜至六个透镜)。此外,尽管每个透镜被描述为具有特定的屈光力,但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可采用不同的屈光力以获得期望的结果。

第一透镜具有屈光力。作为示例,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具有非球面。作为示例,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二者均是非球面。第一透镜由塑料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然而,第一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所述材料可包括玻璃。

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作为示例,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呈物方表面是凸面的弯月形。在可选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的第一表面或物方表面是平坦的或基本平坦的,且第二表面或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二透镜具有非球面。作为示例,第二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二者均是非球面。第二透镜由塑料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然而,第二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所 述材料可包括玻璃。

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作为示例,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是凹面。第三透镜具有非球面。作为示例,第三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二者均是非球面。第三透镜可由塑料或聚氨酯材料形成。然而,第三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所述材料可包括玻璃。

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作为示例,第四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呈像方表面是凸面的弯月形。第四透镜具有非球面。作为示例,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二者均是非球面。第四透镜由塑料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然而,第四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所述材料可包括玻璃。在一个示例中,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在近轴区凹入,且在其边缘部分逐渐变得平坦。在另一实施例中,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在近轴区凸出。

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力。作为示例,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的两个表面均是凹面。第五透镜具有非球面。作为示例,第五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二者均是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拐点。作为示例,一个或更多个拐点可形成在第五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第五透镜由塑料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然而,第五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例如,所述材料可包括玻璃。

第六透镜具有屈光力。作为示例,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是凹面。第六透镜可具有非球面。作为示例,第六透镜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二者均可是非球面。第六透镜可具有拐点。作为示例,一个或更多个拐点可形成在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上。第六透镜可由塑料形成。然而,第六透镜的材料不限于塑料或聚氨酯材料。例如,所述材料可包括玻璃。在实施例中,第六透镜的像方表面在近轴区凹入,并朝着其边缘部分逐渐弯曲变为凸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领会,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每个可被构造为与上述构造相反的屈光力。例如,在可选构造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光学系统包括滤光器和图像传感器。滤光器设置在第六透镜和图像传感器之间。滤光器可从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折射的入射光中滤除红外分量。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滤光器后面,并将通过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折射的入射光转换为电信号。

光学系统包括光阑。光阑可调节入射到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的光的量。作为示例,光阑设置为接近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以调整入射到第一透镜的光的量。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1:

[条件表达式1]SD/f<0.6。

在一个示例中,SD是光阑的孔径,f是光学系统的总焦距。上面的条件表达式1示出了限制光阑的孔径相对于光学系统的总焦距的数值条件。作为示例,在SD/f超出上面条件表达式1的上限值的光学系统中,大量的光入射到图像传感器,因此,会难以在白天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2:

[条件表达式2]10<|V1-V4|。

在示例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4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条件表达式2示出限制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相对于第一透镜的材料特性的条件。作为示例,在|V1-V4|低于条件表达式2的下限值的情况下,第四透镜具有低折射率,因此,造成难以设计第四透镜。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3:

[条件表达式3]70°<FOV。

在示例中,FOV是光学系统的视场角。条件表达式3指示实现具有视场角的光学系统的条件。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4:

[条件表达式4](r7-r8)/(r7+r8)<0。

在示例中,r7是第四透镜的物方表面的曲率半径,r8是第四透镜的像方表面的曲率半径。条件表达式4是第四透镜的光学设计的数值条件。作为示例,在满足条件表达式4的情况下,可容易地制造第四透镜。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5:

[条件表达式5]TTL/f<1.3。

在示例中,TTL是从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距离,f是光学系统的总焦距。条件表达式5是使光学系统小型化的数值条件。作为示例,在TTL/f超过条件表达式5的上限值的情况下,会难以在便携式终端中安装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6:

[条件表达式6]|V4-V5|<10。

在一个示例中,V4是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条件表达式6指示限制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材料特性的条件。作为示例,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或可具有相同的折射率,使得|V4-V5|不在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值之上。

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7:

[条件表达式7]0.5≤SD/f。

在一个示例中,SD是光阑的孔径,f是光学系统的总焦距。条件表达式7指示限制光阑的孔径相对于光学系统的总焦距的数值条件。作为示例,在SD/f低于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值的光学系统中,少量的光入射到图像传感器上,因此,会难以在夜晚拍摄清晰的图像。

所述光学系统还可满足下面的条件表达式:

10<V1-V5,

其中,V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5是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系统具有宽视场角和低F数。作为示例,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具有2.0或更小的F数。

接着,将描述多个实施例。

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学系统。

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包括第一透镜110至第六透镜160。从物方朝向成像面顺序地设置第一透镜110至第六透镜160。

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11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11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一透镜11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一透镜11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11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一透镜110的焦距是2.560mm。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12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二透镜12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二透镜12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二透镜12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120由具有1.6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二透镜120的焦距是-5.080mm。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13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三透镜13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三透镜13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三透镜13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三透 镜13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三透镜130的焦距是11.330mm。

第四透镜140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14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四透镜14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四透镜14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四透镜14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四透镜140由具有1.649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四透镜140的焦距是-738.79mm。

第五透镜150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15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五透镜15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五透镜1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五透镜15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五透镜150的像方表面上形成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五透镜15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150由具有1.649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五透镜150的焦距是-5.130mm。

第六透镜160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16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六透镜16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六透镜1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六透镜16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六透镜1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六透镜16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六透镜160由具有1.5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六透镜160的焦距是10.960mm。

光学系统100包括滤光器170和图像传感器180。

滤光器170与第六透镜160的像方表面相邻地设置。滤光器170具有基本上平坦的板。滤光器170从由第六透镜160折射的光中滤除红外光。

图像传感器180设置在滤光器170的后面。图像传感器180具有预定的尺寸。作为示例,从图像传感器180的成像面与光轴之间的交点到图像传感器180的对角线拐角的距离(ImgH)可是3.0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包括光阑ST。在示例中,光阑ST与第一透镜110的物方表面相邻地设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光阑ST可设置在透镜110至160中的两个透镜之间。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系统100可表现如图2所示的像差特性和图3所示的光学特性。作为示例,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的F数是1.90,总长度(TTL)(从光学系统100的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的距离)是4.47mm,光学系统100的总焦距是3.680mm。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示图。

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00包括第一透镜210至第六透镜260。从物方朝着成像面顺序地设置第一透镜210至第六透镜260。

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21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210的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21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一透镜21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一透镜21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21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一透镜210的焦距是2.560mm。

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22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二透镜22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二透镜22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二透镜22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220由具有1.6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二透镜220的焦距是-5.080mm。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23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三透镜23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三透镜23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三透镜23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三透镜23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三透镜230的焦距是11.390mm。

第四透镜240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24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四透镜24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四透镜24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四透镜24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四透镜240由具有1.649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四透镜240的焦距是-2316.64mm。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25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五透镜25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五透镜2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五透镜25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五透镜250的像方表面上形成了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五透镜25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250由具有1.649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五透镜250的焦距是-5.130mm。

第六透镜260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26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六透镜26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六透镜2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六透镜26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六透镜2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六透镜26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六透镜260由具有1.5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六透镜260的焦距是10.950mm。

光学系统200包括光阑270和图像传感器280。

滤光器270与第六透镜260的像方表面相邻地设置。滤光器270具有基本上平坦的板。在一个示例中,滤光器270从由第六透镜260折射的光中滤除红外线。

图像传感器280设置在滤光器270后面。图像传感器280具有预定的尺寸。作为示例,从图像传感器280的成像面与光轴之间的交点到图像传感器280的对角线拐角的距离(ImgH)可是3.03mm。

光学系统200包括光阑ST。在示例中,光阑ST与第一透镜210的物方表面相邻地设置。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系统200可表现如图5所示的像差特性和图6所示的光学特性。作为示例,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200的F数是1.99,总长度(TTL)(从光学系统200的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光学系统200的成像面的距离)是4.47mm,光学系统200的总焦距是3.680mm。

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学系统。

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300包括第一透镜310至第六透镜360。从物方朝着成像面顺序地设置第一透镜310至第六透镜360。

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31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的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31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一透镜31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一透镜31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31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一透镜310的焦距是2.530mm。

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32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二透镜32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二透镜32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二透镜32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320由具有1.6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二透镜320的焦距是-4.700mm。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33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三透镜33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三透镜33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三透镜33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三透镜33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三透镜330的焦距是10.900mm。

第四透镜340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34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四透镜34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四透镜340的物方 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四透镜34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四透镜340由具有1.6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四透镜340的焦距是-151.35mm。

第五透镜350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35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五透镜35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五透镜3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五透镜35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五透镜350的像方表面上形成了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五透镜35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350由具有1.6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五透镜350的焦距是-5.120mm。

第六透镜360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36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六透镜36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六透镜3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六透镜36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六透镜3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六透镜36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六透镜360由具有1.53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六透镜360的焦距是9.060mm。

光学系统300包括滤光器370和图像传感器380。

滤光器370与第六透镜360的像方表面相邻地设置。滤光器370具有基本上平坦的板。在一个示例中,滤光器370从由第六透镜360折射的光中滤除红外线。

图像传感器380设置在滤光器370后面。图像传感器380具有预定的尺寸。作为示例,从图像传感器380的成像面与光轴之间的交点到图像传感器380的对角线拐角的距离(ImgH)可是3.04mm。

光学系统300包括光阑ST。在示例中,光阑ST与第一透镜310的物方表面相邻地设置。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系统300可表现如图8所示的像差特性和图9所示的光学特性。作为示例,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300的F数是1.99,总长度(TTL)(从光学系统300的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光学系统300的成像面的距离)是4.47mm,光学系统300的总焦距是3.690mm。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

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400包括第一透镜410至第六透镜460。从物方朝着成像面顺序地设置第一透镜410至第六透镜460。

第一透镜410具有正屈光力。第一透镜41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 镜的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一透镜41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一透镜41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一透镜41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一透镜41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一透镜410的焦距是2.880mm。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光力。第二透镜42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二透镜42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二透镜42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二透镜42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二透镜420由具有1.650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二透镜420的焦距是-4.950mm。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43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三透镜43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三透镜43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三透镜43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三透镜43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三透镜430的焦距是20.700mm。

第四透镜440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44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凸面。第四透镜44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四透镜44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第四透镜44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四透镜440由具有1.650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四透镜440的焦距是-74.30mm。

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450的物方表面是凹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五透镜45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五透镜45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五透镜45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五透镜450的像方表面上形成了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五透镜45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五透镜450由具有1.650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五透镜450的焦距是-12.40mm。

第六透镜460具有正屈光力。第六透镜460的物方表面是凸面,其像方表面是凹面。第六透镜460呈非球面形状。作为示例,第六透镜4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均是非球面。在第六透镜460上形成有拐点。作为示例,在第六透镜460的物方表面和像方表面上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拐点。第六透镜460由塑料制成。作为示例,第六透镜460由具有1.544的折射率的塑料制成。第六透镜460的焦距是25.660mm。

光学系统400包括滤光器470和图像传感器480。

滤光器470与第六透镜460的像方表面相邻地设置。滤光器470具有基本上平坦的板。在一个示例中,滤光器470从由第六透镜460折射的光中滤 除红外线。

图像传感器480设置在滤光器470后面。图像传感器480具有预定的尺寸。作为示例,从图像传感器480的成像面与光轴之间的交点到图像传感器480的对角线拐角的距离(ImgH)可是3.42mm。

光学系统400包括光阑ST。在示例中,光阑ST与第一透镜410的物方表面相邻地设置。

如上所述构造的光学系统400可表现如图11所示的像差特性和图12所示的光学特性。作为示例,根据实施例的光学系统400的F数是1.90,总长度(TTL)(从光学系统400的第一透镜的物方表面到光学系统400的成像面的距离)是5.30mm,光学系统400的总焦距是4.40mm。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满足条件表达式1至条件表达式7,图表1所示:

[表1]

如上阐述,根据各种实施例,实现了具有宽视场角并制造更明亮的图像的光学系统。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在这些实施例中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仅被理解为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理解为可适用于其他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形式组合和/或通过其他组件或他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并 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换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