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0759发布日期:2019-07-06 10:4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中间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转印带及具备该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例如如下操作:将形成于图像担载体(感光体)上的潜像利用调色剂进行显影,使得到的调色剂图像暂时保持在环形带状的中间转印带上,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纸等图像支持体上。

作为使采用了这样的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高图像质量化的手段,提出了使用如下的中间转印带,即在基材上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弹性层,且通过提高与凹凸纸的密合性而提高转印性的中间转印带。

然而,露出了弹性层的中间转印带由于其表面由橡胶等柔软的物质构成,因此存在耐磨损性低,在使用时表面会存在被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弹性层上形成用于保护其的表面层(参照专利文献1~4)。

作为表面层,提出了使用例如将多官能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通过聚合反应而固化的交联型树脂形成的表面层(参照专利文献5)。

但是,由多官能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构成的交联型树脂形成的表面层,其对弹性层的随动性低,因此,在使中间转印带循环运动来使用时,在弯曲部会产生开裂等损伤。

另一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提高表面层的对弹性层的随动性而由柔软的材料形成该表面层时,表面层会由于与机内部件或纸(图像支持体)发生摩擦、或应力导致的塑性变形而被磨损,由于表面的不均匀性而导致在形成的可视图像上产生浓度不均等,图像质量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69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61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572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1492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624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及具备该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中间转印带可得到对弹性层的随动性,得到对凹凸纸的优异的转印性,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而且可得到充分的耐开裂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装备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中,

在基材上依次叠层弹性层及表面层而成,

所述表面层由根据JIS K7161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的弹性极限的伸长率为5%以上,且应力为5MPa以上。

本发明的在中间转印带中,优选所述弹性层的弹性恢复率为70%以上。

本发明的在中间转印带中,优选所述表面层包含聚氨酯丙烯酸酯和该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外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形成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将静电形成在图像担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于循环运动的中间转印带的一次转印装置、以及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于图像支持体的二次转印装置,其中,

中间转印带由上述的中间转印带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表面层的弹性极限的伸长率及应力被规定在特定范围,因此,可得到对弹性层的随动性,得到对凹凸纸的优异的转印性,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而且可得到充分的耐开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用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说明用剖面图。

标记说明

2 基材

3 弹性层

4 表面层

10 中间转印部

11Y、11M、11C、11Bk 感光体

12 清洁机构

13Y、13M、13C、13Bk 一次转印辊

13A 二次转印辊

16 中间转印带

16a~16d 支撑辊

20Y、20M、20C、20Bk 图像形成单元

21Y、21M、21C、21Bk 显影机构

22Y、22M、22C、22Bk 曝光机构

23Y、23M、23C、23Bk 带电机构

25Y、25M、25C、25Bk 清洁机构

30 定影装置

41 送纸盒

42 纸张输送装置

44a、44b、44c、44d 中间辊

46 阻挡辊

P 图像支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中间转印带]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为装备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例如环形带状的中间转印带,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基材2上形成弹性层3,在该弹性层3上形成表面层4而成。

[基材2]

构成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基材2例如为环形带状的基材,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作为基材2的构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聚酰亚胺树脂(PI)、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聚苯硫醚树脂(PPS)、聚醚醚酮树脂(PEEK)等具有高强度及高耐久性的材料。

另外,基材2优选为使导电性填料分散于如上所述的树脂中从而具有导电性的基材。

作为导电性填料,可以使用碳黑、碳纳米管等。

考虑机械强度、图像质量等,基材2的层厚优选为50~250μm。

[弹性层3]

构成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弹性层3由弹性体构成,作为其构成材料,可举出例如橡胶、弹性体、树脂等。特别是从硬度及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列举例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等。

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弹性层3的弹性恢复率优选为70%以上。

弹性层3的弹性恢复率低于70%时,不能有效地发挥上述的效果。另外,弹性层有可能发生塑性变形,其结果,有时产生清洁不良,所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低。

弹性层3的弹性恢复率如下测定和求得:对形成表面层之前的在基材2上形成有弹性层3的材料,使用“HM100”(fischer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经30秒在该弹性层3上施加2.0mN的荷重,测定保持5秒后的位移量(Wt),经30秒除荷,再测定5秒后的位移量(Wr),按照式:弹性恢复率(We)=(Wt-Wr)/Wt求出。

弹性层3的硬度优选根据JIS K3601(旧JIS)测定的JIS A硬度为60~70。

考虑机械强度、图像质量等,弹性层3的层厚优选为200~500μm。

[表面层4]

构成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层4采用由根据JIS K7161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的弹性极限的伸长率(以下,也称为“弹性极限伸长率”)为5%以上,且由该应力-应变曲线得到的弹性极限的应力(以下,也称为“弹性极限应力”)为5MPa以上的表面层。

表面层4的弹性极限伸长率为5%以上时,可以抑制该表面层4的塑性变形(应力引起的变形),可以得到优异的耐磨损性。另外,弹性极限应力为5MPa以上时,可以抑制该表面层4的塑性变形,可以提高耐磨损性,同时,即使在使中间转印带进行循环运动时的弯曲部中,也能够抑制开裂的产生。

表面层4的弹性模量优选设为200MPa以上1,500MPa以下。

表面层4的弹性模量在上述的范围时,可以进一步抑制摩擦引起的磨损,可以形成高图像质量的图像。表面层的弹性模量越高,越可以抑制摩擦引起的磨损,但从维持对弹性层的随动性并确保对图像支持体的转印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弹性模量设为1,500MPa以下。

表面层4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极限应力以及弹性模量均通过依据JIS K7161对形成为单层膜的膜材料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极限得到,弹性极限是指通过施加应力而产生的应变(伸长)如果除荷则返回到原来的尺寸的应力极限值,弹性模量是弹性极限应力和弹性极限伸长率之间的比例常数。

表面层4由树脂构成,该树脂只要可以将表面层4的弹性极限伸长率设为5%以上、且将弹性极限应力设为5MPa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显现该性能的优选的树脂,可举出包含(A)聚氨酯丙烯酸酯和(B)该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外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以下,也称为“(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形成的共聚物(以下,也称为“特定共聚物”)的树脂。

[(A)聚氨酯丙烯酸酯]

作为(A)聚氨酯丙烯酸酯,只要是具有氨酯键、且1分子中具有1个以上的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

作为(A)聚氨酯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使用在主链具有氨酯键、1个以上的丙烯酰氧基键合于主链的末端或侧链的低聚物或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作为(A)聚氨酯丙烯酸酯,优选使用在结构中导入有提高分子间凝聚力的官能团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通过使用这样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使表面层4形成为弹性极限伸长率大的表面层。

作为提高分子间凝聚力的官能团,具体而言,可举出苯基、萘基、环己基等具有环状结构的基团。

作为用于导入提高分子间凝聚力的官能团且能够形成(A)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单体,可举出间苯二甲酸、4,4’-联苯二羧酸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提高分子间凝聚力的官能团向(A)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导入量及丙烯酰氧基的导入量,可以调整弹性极限伸长率及弹性极限应力。具体而言,使提高构成表面层的特定共聚物中的分子间凝聚力的官能团的含量变多时,表面层的弹性极限应力变低,可以提高弹性模量。

(A)聚氨酯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上2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3,000以上10,000以下。

(A)聚氨酯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对特定共聚物可靠地赋予柔软性和拉伸性,另外,可以抑制强度降低。

(A)聚氨酯丙烯酸酯的重均分子量为利用凝胶浸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法所测定的值。

以上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

(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为在1分子中含有1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单体,优选使用含有丙烯酰氧基的单体,特别优选使用在1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的丙烯酰氧基的多官能丙烯酸酯。

作为多官能丙烯酸酯,可举出:双(2-丙烯酰氧基乙基)-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羟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等2官能的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PET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由多元醇与多元酸及丙烯酸所合成的酯化合物、例如由三羟甲基乙烷/琥珀酸/丙烯酸=2/1/4摩尔所合成的酯化合物等3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等。

以上的(B)具有特定的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中的丙烯酰氧基的量,可以调整弹性极限伸长率及弹性极限应力。具体而言,减少构成表面层的特定共聚物中的丙烯酰氧基的含量时,可以使该表面层的弹性模量变低。

如上所述的特定共聚物中的(A)聚氨酯丙烯酸酯及(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共聚比、即(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相对于(A)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优选为30/70~70/30的范围。

特定共聚物并不限定于仅由上述的(A)聚氨酯丙烯酸酯及(B)具有特定的不饱和双键的单体构成的共聚物,也可以是在不阻碍耐开裂性及耐磨损性等特性的少量范围内同时共聚其它聚合性成分而得到的共聚物。

在表面层4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有机溶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催化剂、着色剂、防带电剂、润滑剂、流平剂、消泡剂、聚合促进剂、防氧化剂、阻燃剂、红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剂等添加成分。

考虑机械强度、图像质量等,表面层4的层厚优选为0.5~10μm,更优选为0.5~5μm。

根据如上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弹性极限伸长率及弹性极限应力被规定在特定的范围,因此,可得到对弹性层的随动性,可得到对凹凸纸的优异的转印性,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而且可得到充分的耐开裂性。

[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例如,在基材2上涂布用于形成弹性层3的弹性层形成用涂布液而形成涂膜,通过使该涂膜干燥而形成弹性层3,在该弹性层3上涂布用于形成表面层4且包含含有(A)聚氨酯丙烯酸酯及(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聚合性成分和聚合引发剂的涂布液(以下,也称为“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而形成涂膜,对该涂膜照射活性能量线等而使聚合性成分聚合,由此形成表面层4。

作为基材2的制作方法,在使用聚酰亚胺树脂作为构成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现有的适当方法来进行,例如,通过将聚酰胺酸溶液浸渍于圆筒状模具的外周面的方式、在内周面涂布的方式或进一步进行离心的方式、或填充至注形模的方式等适当的方式将聚酰胺酸溶液展开成环状,将其展开层进行干燥制膜而成形为带形,对其成形物进行加热处理而将聚酰胺酸转化为酰亚胺,从模中回收的方法等(日本特开昭61-9536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4-2251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80309号公报等)。在制造环形带状的基体时,可以实施模的脱模处理或脱泡处理等适当的处理。

弹性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通过例如将形成弹性层的构成材料以固体成分浓度20~30质量%的比例添加于溶剂中而制备。

作为弹性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举出例如浸渍涂布等。

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的聚合引发剂只要可以利用光等活性能量线使聚合性成分聚合,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

作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使用苯乙酮类化合物、苯偶姻醚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硫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过氧化物化合物、氧化膦类化合物等光聚合引发剂。

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乙偶姻、丁偶姻、甲苯偶姻、苯偶酰、二苯甲酮、对甲氧基二苯甲酮、二乙氧基苯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甲基苯基乙醛酸酯、乙基苯基乙醛酸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等羰基化合物;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等硫化合物;偶氮双异丁腈、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等偶氮化合物;苯甲酰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等过氧化物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其中,从可得到光稳定性、光开裂的高效率性、表面固化性、与特定共聚物的相溶性、低挥发性及低臭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

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1~10质量%,从固化性优异、在得到的表面层中可得到充分的硬度、并且可得到对弹性层的高的密合性的理由出发,更优选为2~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6质量%。

从涂布性(操作性)变得良好的理由出发,优选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含有溶剂。

作为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乙醇、异丙醇、丁醇、甲苯、二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醋酸酯等。

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通过例如将含有(A)聚氨酯丙烯酸酯及(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聚合性成分及聚合引发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其它成分添加于溶剂而使其溶解或分散来制备。

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粘度优选为10~100cP。

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5~40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中,固体成分为含有(A)聚氨酯丙烯酸酯及(B)具有特定不饱和双键的单体的聚合性成分。

作为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举出例如浸渍涂布法或喷雾涂布法等。

作为聚合性成分的固化方法,可举出照射活性能量线的方法。

作为活性能量线,可以使用紫外线、电子束、γ射线等,特别是从操作简便且容易得到高能量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紫外线。作为紫外线的光源,只要是产生紫外线的光源,均可以使用,例如可以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等。另外,也可以使用ArF准分子激光、KrF准分子激光、准分子灯或同步加速辐射等。为了照射斑点状的活性能量线,优选使用紫外线激光。

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条件因各个活性能量线源不同而不同,但考虑固化不均、硬度、固化时间、固化速度等,照射光量优选为500mJ/cm2以上,更优选为0.5~5J/cm2,特别优选为1~3J/cm2

照射光量表示用UIT250(USHIO电机(株)制造)测定的值。

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时间优选为10秒~8分钟,从固化效率、操作效率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30秒~5分钟。

就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时的氛围而言,即使为空气氛围,也可以没有障碍地进行固化,但考虑固化不均、固化时间等时,优选氛围中的氧浓度设为1%以下、特别优选500ppm以下。为了设为这样的氛围,导入氮气等而形成照射时的氛围是有效的。

氧浓度表示用氛围气体管理用氧浓度计“OX100”(横河电机(株)制造)测定的值。

将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于弹性层上之后,优选进行干燥。由此除去溶剂。

涂膜的干燥可以在聚合性成分进行聚合的前后、及其聚合过程中的任一时刻进行,可以将其组合而适当选择,具体而言,一次干燥至涂膜丧失流动性的程度之后,进行聚合性成分的聚合,其后,为了进一步使表面层中的挥发性物质的量成为规定量,优选进行二次干燥。

涂膜的干燥方法可以根据溶剂的种类、想要形成的表面层的层厚等而适当选择,但干燥温度优选为例如60~120℃,更优选为60~100℃。干燥时间例如优选为1~10分钟,更优选为5分钟左右。

[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如上所述的中间转印带。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制成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全彩色的图像形成装置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公知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一例的说明用剖面图。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Bk、将在这些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Bk中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于图像支持体P上的中间转印部10、以及一边加热一边加压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图像支持体P上的定影装置30。

在图像形成单元20Y中进行黄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20M中进行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20C中进行青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图像形成单元20Bk中进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

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Bk具备:作为图像担载体的感光体11Y、11M、11C、11Bk、对该感光体11Y、11M、11C、11Bk的表面赋予同样电位的带电机构23Y、23M、23C、23Bk、在同样地被带电的感光体11Y、11M、11C、11Bk上形成所期望的形状的静电潜像的曝光机构22Y、22M、22C、22Bk、将有彩色调色剂输送于感光体11Y、11M、11C、11Bk上而将静电潜像显像化的显影机构21Y、21M、21C、21Bk、在一次转印后回收残留于感光体11Y、11M、11C、11Bk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机构25Y、25M、25C、25Bk。

中间转印部10具有:循环运动的中间转印带16、将由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Bk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16的、作为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辊13Y、13M、13C、13Bk、将由一次转印辊13Y、13M、13C、13Bk形成(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6上的中间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于图像支持体P上的、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13A、和回收残留于中间转印带16上的残留调色剂的清洁机构12。

作为中间转印带16,可使用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

该中间转印带16为由多个支撑辊16a~16d拉设、可转动地被支撑的环形带状的中间转印带。

而且,中间转印带16具有在基材2的外周面形成弹性层3及含有特定共聚物的表面层4而成的结构。

由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Bk所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利用一次转印辊13Y、13M、13C、13Bk依次转印于转动的环形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被重叠的彩色像。收容于纸盒41内的图像支持体P由纸张输送装置42给纸,经过多个中间辊44a~44d、阻挡辊46,输送至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13A,将彩色图像一次性转印于图像支持体P上。

转印有彩色像的图像支持体P通过安装有热辊定影器的定影装置30进行定影处理,然后被排纸辊夹持而载置于机外的排纸托盘上。

另一方面,利用二次转印辊13A将彩色像转印于图像支持体P之后,对图像支持体P进行曲率分离后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16利用清洁机构12除去残留调色剂。

根据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具备上述的中间转印带,从而可得到对弹性层的随动性,得到对凹凸纸的优异的转印性,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而且可得到充分的耐开裂性。

[显影剂]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显影剂可以是利用磁性或非磁性的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也可以为混合有调色剂和载体的二组分显影剂。

作为构成显影剂的调色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公知的各种调色剂,但优选使用例如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3~9μm、通过聚合法而得到的所谓的聚合调色剂。通过使用聚合调色剂,在所形成的图像中可得到高的分辨率及稳定的图像浓度,同时极大程度地抑制图像灰雾的产生。

作为构成二组分显影剂时的载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公知的各种载体,但优选由例如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为30~65μm、磁化量为20~70emu/g的磁性粒子构成的铁氧体载体。使用体积基准的中位径低于30μm的载体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载体附着而产生漏白图像,另外,在使用体积基准的中位径比65μm大的载体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不能形成均匀的图像浓度的图像的情况。

[图像支持体]

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图像支持体P,可举出从薄纸至厚纸的普通纸、全化浆纸、铜版纸或涂布纸等被涂布的印刷用纸、市售的日本纸或名信片用纸、LEATHAC纸等凹凸纸、OHP用塑料膜、布等各种支持体,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特别是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带,因此,即使在使用LEATHAC纸等凹凸纸作为图像支持体P的情况下,也可得到优异的对凹凸纸的转印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例,可以加以各种变更。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例A]

在带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及空气注入管的反应容器中投入聚丙二醇(分子量:2,000)167g、丙烯酸2-羟基乙酯4.86g、间苯二甲酸5.79g、阻聚剂:对甲氧基苯酚0.5g、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g,一边使空气流通,一边升温至70℃,其后,一边在70~75℃下进行搅拌,一边用2小时均匀地滴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6.3g,并进行反应。滴加结束后,反应约5小时后,IR测定的结果,确认异氰酸酯的消失而结束反应,得到具有聚丙二醇、间苯二甲酸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重复单元、在两末端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例B]

在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例A中,除按照表1的配方以外,同样地操作,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B]。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例C]

在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例A中,除按照表1的配方以外,同样地操作,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C]。

【表1】

[实施例1:中间转印带的制造例1]

(1)基材的准备

准备“bizhub PRESS C11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中所使用的带作为基材。将其作为环形带状基材[1]。

(2)弹性层的形成

将碳黑与氯丁橡胶进行混炼,使其复合物溶解于甲苯中并分散,由此制备弹性层形成用涂布液[1]。

接着,用浸渍涂布法将该弹性层形成用涂布液[1]涂布在上述环形带状基材[1]的外周面,并进行干燥,形成干燥膜厚为200μm的弹性层[1]。

(3)表面层的形成

(3-1)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制备

将由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50质量份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A] 50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 4质量份

构成的单体组合物及聚合引发剂添加于溶剂并使其溶解,由此制备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1]。

(3-2)表面层的形成

利用使用了涂布装置的浸渍涂布法将表面层形成用涂布液[1]在上述弹性层[1]的外周面上形成涂膜并使得干燥膜厚为2μm,在下述照射条件下对该涂膜照射紫外线,由此将涂膜固化而形成表面层,由此得到中间转印带[1]。

-紫外线的照射条件-

光源的种类:高压水银灯“H04-L41”(EYE GRAPHICS公司制造)

从照射口至涂膜表面的距离:100mm

照射光量:1J/cm2

涂膜相对于固定光源的移动速度(周速度):60mm/秒

照射时间(使涂膜旋转的时间):240秒

[实施例2~4、比较例1、2:中间转印带的制造例2~6]

在中间转印带的制造例1中,将与形成表面层有关的单体组合物使用表2所示的单体组合物,此外,同样地操作,制作中间转印带[2]~[6]。

制作以上的中间转印带[1]~[6]的表面层的单膜,对其如上述那样测定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极限应力及弹性模量。将结果示于表2。

另外,制作中间转印带[1]~[6]的弹性层的单膜,对其如上述那样测定弹性恢复率。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1)耐磨损性的评价

将中间转印带[1]~[6]作为中间转印带分别搭载在图像形成装置“bizhub PRESS C11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中,进行形成100万张印字率10%的图像的耐久试验。在该耐久试验后,按照JIS B0601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测定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按照下述的评价基准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

-评价基准-

A: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低于1.0μm(合格)

B: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0μm以上(不合格)

如果该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低于1.0μm,则对图像质量没有实用上成为问题的影响。另一方面,表面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0μm以上时,在半色调图像部等低浓度部出现不均。

(2)耐开裂性的评价

统计上述耐久试验后各中间转印带中任意10处单位面积(1mm2)内的裂纹数,算出10处的平均值(平均裂纹数),按照下述的评价基准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

-评价基准-

A:平均裂纹数为0个(合格)

B:平均裂纹数多于0个且低于10个(合格)

C:平均裂纹数为10个以上(不合格)

(3)对凹凸纸的转印性的评价

在图像形成装置“bizhub PRESS C1100”(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中安装上述中间转印带[1]~[6],从而制备评价机,使用其在LEATHAC纸(凹凸纸)上输出调色剂浓度100%的实地图像各10张。

利用扫描仪将得到的各实地图像进行数字信息化,使用图像编集、加工软件“Photoshop”(Adobe Systems公司制造),通过图像处理求出各实地图像的图像浓度的平均值。而且,求出各实地图像中的该平均值的90%以下的区域的面积率,算出每个中间转印带的该面积率的平均值。将其设为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率。将其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

-评价基准-

A: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率为1%以下(合格)

B: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率为3%以下(合格)

C: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率大于3%且为5%以下(合格)

D:图像浓度90%以下的面积率大于5%(不合格)

【表3】

如表3所示,评价了具有本发明的结构的中间转印带[1]~[4]的实施例1~4,其全部的评价项目均为合格水平的结果。另一方面,评价了不具有本发明的构成的中间转印带[5]及[6]的比较例1、2,在评价项目中出现了不合格的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