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9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间隔设置的负光焦度镜片A、负光焦度镜片B和正光焦度镜片C,其中所述负光焦度镜片A和负光焦度镜片B之间的空气间隔是9.87mm,所述负光焦度镜片B和正光焦度镜片C之间的空气间隔是3.2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主体结构包括一主镜筒,所述负光焦度镜片A、负光焦度镜片B和正光焦度镜片C对应设置于主镜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主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负光焦度镜片A和负光焦度镜片B之间的AB隔圈和设置于负光焦度镜片B和正光焦度镜片C之间的BC隔圈,所述AB隔圈和BC隔圈分别固定于所述主镜筒内,并且所述AB隔圈两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负光焦度镜片A和负光焦度镜片B两端部相抵接的第一定位槽;所述BC隔圈两端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负光焦度镜片A和负光焦度镜片B两端部相抵接的第二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的外侧紧密套设有一外罩,所述外罩的左右端部处分别套接有与主镜筒外侧配合的前挡圈和后压圈,所述前挡圈外侧与外罩内侧经螺纹连接,所述后压圈呈L型,与主镜头右端的阶梯形台阶配合螺纹连接,并且所述后压圈还与正光焦度镜片C的端部相顶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外侧与前压圈内侧相接合位置处还沿周向开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套设有一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中部还向外延伸有一凸环,所述凸环外侧与外罩内侧相抵接,所述凸环与前挡圈之间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一将容腔分隔成内容腔和外容腔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左端向内延伸至主镜筒外侧形成一第一挡块;所述固定件的右端向外延伸至外罩内侧形成第二挡块,所述内容腔内设有一第一伸缩环,所述外容腔内设有第二伸缩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前挡圈和凸环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右侧还向右延伸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右侧与外罩内侧之间经一弹片相抵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15mm固定结构式无热化红外镜头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负光焦度镜片A、AB隔圈、负光焦度镜片B、BC隔圈和正光焦度镜片C沿光路的入射方向自左向右依次间隔内设于主镜筒内,并且与主镜筒内壁紧密抵合;

步骤S2:将弹片设置于延伸部的右侧壁上,并且将前挡圈和后压圈与主镜筒的左右两端配合连接,将固定件设置于前挡圈与凸环之间,将第一伸缩环和第二伸缩环分别设置于固定件的内外两侧,使得第一伸缩环在第一挡块和凸环之间移动,第二伸缩环在前挡圈和第二挡块之间移动;

步骤S3:将外罩套设与主镜筒外侧,并且外罩内侧与前挡圈和后压圈配合连接;

镜头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伸缩环和第二伸缩环随时温度变化在内容腔和外容腔内进行热胀冷缩,主镜筒相对外罩位移发生变化,同时通过弹片补偿主镜筒相对外罩产生的位移变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