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97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体整体内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无需焊接,无需紧固件连接的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由于其一般被安装在户外,自然环境对其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抵御剧变的气候环境、防雨淋、防箱内水汽凝结,还需要防止恶劣的天气,防尘,防虫防鼠等。另外,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对于后期光缆交接箱操作可靠性,维护更换的简易性提出了要求。

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问题:(1)产品生产效率:零件数量多,增加了生产工序及安装工序;(2)生产成本:由于加工的零件多,产生的废料较多,且废料形状各不相同,很难二次利用;(3)现场生产物料的管控难度:由于零件数量多,必然会增加半成品物料的现场把控难度;(4)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焊接和紧固件连接的内配组件,由于现场安装和长途运输等原因,会造成内配组件到施工现场时,松松散散,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5)现场施工的难度:通过焊接和紧固件连接的内配组件,到达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二次加固;(6)后期维护扩容的简易性:零件装配而成的内配,在后期需要维护扩容时,二次利用的成本较高,往往需要更换。

通过多个零件装配而成的内配钣金结构,累积误差不可避免,容易造成后期内配组件拼装时,空间过小装不进,过大容易掉等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20745380.7于2015年04月08日公开了一种光缆交接箱使用的整体式内构件,其技术要点是将所有的内配零件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它试图将通过焊接工艺,实现内配件整体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仍然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仍然增加一道焊接工序;第二,仍然解决不了由于加工零件多带来的成本浪费问题;第三,由于焊接工艺本身的难度和特点,直接会增加人工成本,拉低产品整体生产和装配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焊接,不需要装配的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它包括钣金件主体,所述钣金件主体的左部和右部之间切割有口,左部的两侧进行折弯后形成左立架,右部的两侧进行折弯后形成右立柱,所述钣金件主体顶部折弯形成上横梁,所述钣金件主体底部折弯形成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上方的钣金件主体上切割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上边缘弯折有安装条。

所述安装口处的下横梁和安装条上开有翻边螺纹孔。

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柱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左立架上还开有多个槽型通孔,所述左立架顶部的上横梁上开有过线桥安装孔。

所述左立架的左侧和右立柱的右侧的位置开有小孔,实现与左右隔热板连接。

所述左立架的右侧和右立柱的左侧的位置开有矩形通孔,实现装配六位导轨和两位导轨。

所述左立架的左侧和右立柱的右侧上部小孔处为上弯角件安装位,所述左立架的左侧和右立柱的右侧下部小孔处为下弯角件安装位,所述上横梁靠近过线桥安装孔处为弯角件安装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内配钣金结构由一块钢板通过开孔,折弯,切割三种方法加工而成,无需焊接及无需紧固件连接,成功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半成品物料现场管控难、产品质量不稳定、现场施工难、后期维护改造不便捷、装配累积误差大等问题,能够很好的达到光缆交接箱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展开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d位置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左立架,2、右立柱,3、上横梁,4、下横梁,5、过线桥安装孔,6、上弯角件安装位,7、下弯角件安装位,8、光缆固定板安装条,9、弯角件安装位,10、钣金件主体,11、口,12、安装口,13、安装条,14、缝隙;

101、翻边螺纹孔,102、槽型通孔,103、矩形通孔,104、螺纹孔,105、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光缆交接箱整体模块化内配钣金结构,它包括钣金件主体10,钣金件主体10的左部和右部之间切割有口11,左部的两侧进行折弯后形成左立架1,右部的两侧进行折弯后形成右立柱2,下横梁4上方的钣金件主体10上切割有安装口12,安装口12的上边缘弯折有安装条13,钣金件主体10顶部折弯形成上横梁3,钣金件主体10底部折弯形成下横梁4,左立架1顶部的上横梁3上开有过线桥安装孔5。

安装口12处的下横梁4和安装条13上开有翻边螺纹孔101。

左立架1和右立柱2上开有螺纹孔104,左立架1上还开有多个槽型通孔102,左立架1顶部的上横梁3上开有过线桥安装孔5。

上述内配钣金结构的制作工艺,(1)由一个钢板通过切割成型,如图2中钣金展开图形状;(2)a和g处通过切割成型,a1和g1处有缝隙,如图3和图4所示;(3)上横梁3上按照技术要求开孔,用作过线桥安装孔5;左立架1上根据技术要求开有槽型通孔102;在左立架1的右侧和右立柱的左侧的位置,根据技术要求,开有矩形通孔103;(4)在图2的b、c、d、e、f、h、i处折弯,使图2变成图1结构。

图2中在i和h处的折弯重叠与f和e处的折弯,i和h处的折弯在外。折弯处的角度均为90度,折弯闭合角缝隙距离控制在0.5mm内。

图3所示,钣金件主体10的左部和右部之间切割有口11,14处形成缝隙。图4所示,安装条13位置14处形成缝隙。

在左立架1的左侧和右立柱2的右侧的位置,根据技术要求,开有小孔105,实现与左右隔热板连接的目的。

在左立架1的右侧和右立柱的左侧的位置,根据技术要求,开有矩形通孔103,实现装配六位导轨和两位导轨的目的。

左立架1的左侧和右立柱2的右侧上部小孔处为上弯角件安装位6,左立架1的左侧和右立柱2的右侧下部小孔处为下弯角件安装位7,上横梁3靠近过线桥安装孔5处为弯角件安装位9。

图1中,左立架1中的螺纹孔104处留作安装绕线柱和线环,槽型通孔102处留作走纤;右立柱2中螺纹孔104处留作安装线环;过线桥安装孔5处留作安装线环;下横梁4和安装条13处留作安装光缆固定板或/和直熔单元;左立架1中折弯b处和右立柱2中折弯c处留作安装六位导轨和两位导轨;左立架1中折弯f处留作和左侧隔热板连接;右立柱2中折弯e处留作和右侧隔热板连接。

本发明的内配钣金结构由一块钢板通过开孔,折弯,切割三种方法加工而成,无需焊接及无需紧固件连接,成功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半成品物料现场管控难、产品质量不稳定、现场施工难、后期维护改造不便捷、装配累积误差大等问题,能够很好的达到光缆交接箱的技术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