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59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转换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转换器。



背景技术:

光纤,由于体积小、稳定性好,且在被用作光信号传输时,具有抗电磁干扰、抗震动等优点,而被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主要是用红光作为光源,通过光纤进行光信号传输,由于红光的光衰较大,光纤传输过程中光损耗较多,使得红光在光纤中的最远传输距离也就在100米左右,这大大地限制的光纤的使用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损耗较少,能有效提高光纤对光传输距离的光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转换器,包括密封状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纳置有光波长为430~560nm的光源,在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光纤的插接孔,所述光源的发光中心与所述插接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光转换器,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插接孔之间的聚光透镜。

所述光转换器,其中,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反射膜或发射涂层。

所述光转换器,其中,所述光源选自光波长为430nm紫光二极管、470nm蓝光二极管、520nm蓝绿光二极管或者560nm绿光二极管。

所述光转换器,其中,所述光源选自光波长为430nm紫光激光、470nm蓝光激光、520nm蓝绿光激光或者560nm绿光激光

所述光转换器,其中,在所述插接孔中设有光纤连接端子,并在所述光纤连接端子上设有用于固定光纤的卡子。

所述光转换器,其中,所述插接孔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光发射孔,另一个为光接收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转换器,利用波长为430~560nm的光在光纤传输过程中的光损耗较少的优点,来提升了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200m。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光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光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转换器,包括密封状的外壳100,在外壳100的内腔110中纳置有光波长为430~560nm的光源120,在外壳100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安装光纤200的插接孔130,光源120的发光中心与插接孔130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也就是光源120的发光中心与光纤的200入光端面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中,光纤采用商用的PMMA塑料光纤,这种光纤,对红光650nm波长的光损耗为150dB/km左右,而对于光波长为430~560nm的光损耗为70dB/km~100dB/km左右。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转换器,利用波长为430~560nm的光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光损耗少的优点,来提升了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200m。

如图2所示,为了降低光源的光散射,提升聚光作用,所述光转换器中还包括设置在光源120与插接孔130之间的聚光透镜140;在聚光透镜140设置在外壳100的内腔中。

如图2所示,为了尽可能汇聚发散光线,在外壳100的内部设有反射膜或 发射涂层150。

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固定光纤200,在插接孔130中设有光纤连接端子131,并在光纤连接端子131上设有用于固定光纤200的卡子132,防止光纤200松脱。。

上述光转换器中,光源120选自光波长为430nm紫光二极管、470nm蓝光二极管、520nm蓝绿光二极管或者560nm绿光二极管;或者,

上述光转换器中,所述光源选自光波长为430nm紫光激光、470nm蓝光激光、520nm蓝绿光激光或者560nm绿光激光

上述所述光源,优选为光波长为470nm蓝光二极管,或者470nm蓝光激光。

上述光转换器中,插接孔2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光发射孔,另一个为光接收孔(图中未示出),且光发射孔与光接收孔呈水平排列设置;或者,插接孔200的数量为一个,在插接孔200中插接两个水平排列的光纤连接端子131,分别用于卡接两个光纤200,分别为入射光纤与出射光纤。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表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