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可换式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301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镜头可换式投影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可换式投影机。



背景技术:

一般,镜头可换式投影机具有:镜头卡口,安装有可换镜头;操作部,接受输入操作,输出表示该操作内容的指示信号;以及控制部,根据指示信号对可换镜头和投影机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可换镜头具有聚焦镜头或变焦镜头等可动镜头、使该可动镜头在预定的方向上进行往返移动的镜头电动机。控制部能够根据指示信号驱动镜头电动机而使可动镜头移动。

例如,在更换了可换镜头时,有时投射图像不会成为最佳的大小、或者没有对上焦。此时,使用者使用操作部进行用于焦点调整和缩放调整的输入操作。控制部根据表示该输入操作内容的指示信号,驱动镜头电动机而使可动镜头移动。由此,能够使投射图像成为最佳的大小,能够使焦点对准。

在近年来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还存在搭载了对表示可动镜头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的信息进行存储的镜头记忆功能的投影机。在带有该镜头记忆功能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使用具有根据可动镜头的移动量输出脉冲序列信号(以下,称为脉冲信号。)的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

控制部,根据指示信号驱动镜头电动机而使可动镜头移动,并且对从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从而随时监视针对基准位置的可动镜头的位置。

作为具有上述镜头记忆功能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安装了具有电动机旋转检测器的可换镜头的图像投射装置。电动机旋转检测器在驱动可动镜头的电动机每旋转一定角度时输出脉冲。对从电动机旋转检测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从而控制部确定从基准位置开始的可动镜头的移动量。

一般,带有镜头记忆功能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不仅安装有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还能够安装不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在屏幕显示菜单中存在镜头控制系统的设定项目,能够指定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用的镜头控制系统、不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用的镜头控制系统中的任意一个。以下,将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用的镜头控制系统称为镜头控制系统A,将不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用的镜头控制系统称为镜头控制系统B。

在将可换镜头安装到投影机时,使用者对投影机进行操作而使屏幕显示菜单的图像进行投射,使用屏幕显示菜单而手动地设定与所安装的可换镜头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通常,作为默认,设定镜头控制系统A,在将不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安装到投影机时,使用屏幕显示菜单设定镜头控制系统B。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38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上述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需要根据旋转编码器的有无,通过手动设定镜头控制系统。这种通过手动的设定操作,对于使用者而言是繁琐的、是负担。

此外,在设定了镜头控制系统A的状态(默认状态)的投影机中,在安装了不具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时,产生以下的问题。

在默认状态的投影机中,控制部在没有得到脉冲信号时,不能正确地识别可动镜头的位置,使镜头电动机停止。此时,即使进行用于焦点调整和缩放调整的输入操作,控制部也不会接受这些输入,维持使镜头电动机停止的状态。因此,在没有对准焦点的状态下投射了屏幕显示菜单的图像时,使用者不能正确地识别屏幕显示菜单,镜头控制系统的设定变得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用屏幕显示菜单而能够进行镜头控制系统的切换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提供一种镜头可换式投影机,具有:镜头卡口,安装有可换镜头,该可换镜头具有使用镜头电动机在预定的方向上往返移动的可动镜头;以及镜头控制部,通过所述镜头卡口与所述可换镜头电连接,对所述镜头电动机的旋转动作进行控制,所述镜头卡口能够安装具有编码器的第1可换镜头和不具有所述编码器的第2可换镜头来作为所述可换镜头,所述编码器输出与所述可动镜头的移动量对应的移动量信号,所述镜头控制部根据表示镜头控制系统的切换的指示信号,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旋转,当在该镜头电动机的旋转动作的期间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与所述第1可换镜头对应的第1镜头控制系统,当在所述期间没有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与所述第2可换镜头对应的第2镜头控制系统。

也可以是所述镜头控制部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正转,之后使所述镜头电动机反转,在该镜头电动机的反转动作的期间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1镜头控制系统,在所述反转动作的期间没有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2镜头控制系统。

也可以是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正转的期间的长度与所述反转动作的期间的长度相同,或者比所述反转动作的期间的长度长。

也可以是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正转的期间的长度相当于将所述可动镜头从可动范围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也可以是所述镜头控制部在预定的期间驱动所述镜头电动机,在所述预定的期间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1镜头控制系统,在所述预定的期间没有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2镜头控制系统。

也可以是所述预定的期间的长度相当于从所述可动镜头到达可动范围的端部的时刻到所述镜头电动机空转为止的时间。

也可以是所述移动量信号为脉冲序列的信号,在所述第1镜头控制系统被设定时,所述镜头控制部对从所述编码器输出的所述脉冲序列的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而监视所述可动镜头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不使用屏幕显示菜单而自动地设定与可换镜头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因此能够减少使用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搭载了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B是示出没有搭载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通过图1所示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进行的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的一步骤的流程图。

图4A是示出使缩放圈从Min端旋转到Max端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4B是用于说明图4A所示的旋转动作时的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5A是示出经时间Td的期间而使缩放圈从Max端向Min端方向旋转的样子的示意图。

图5B是用于说明图5A所示的旋转动作时的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

图6A是示出可动镜头没有位于端部时的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与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关系的波形图。

图6B是示出即使可动镜头到达Min端之后驱动信号也被施加到镜头电动机时的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与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关系的波形图。

图6C是示出识别可动镜头位于Min端的状态的动作中的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与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关系的波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通过镜头可换式投影机进行的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的一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当参照图1时,投影机101为镜头可换式投影机,具有镜头卡口103、电动机驱动部104、电压监视部105、控制部106以及操作部107。电动机驱动部104、电压监视部105以及控制部106可以被称为镜头控制部。另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省略光源、显示元件、照明光学系统、合成光学系统等。

作为投射镜头的可换镜头102安装在镜头卡口103上。作为可换镜头102,能够使用搭载了编码器的第1可换镜头、没有搭载编码器的第2可换镜头。第1可换镜头包含使用镜头电动机在预定的方向上往返移动的可动镜头,编码器输出与可动镜头的移动量对应的移动量信号。移动量信号是表示可动镜头的移动量的信号或表示可动镜头移动的信号。作为编码器,能够使用旋转编码器。

在图2A中示出搭载了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的一例。当参照图2A时,可换镜头102a具有镜头镜筒110a、缩放圈111a、对焦环112a以及旋转编码器113a、114a。

在镜头镜筒110a内,组装有包含变焦镜头和聚焦镜头(focus lens)的镜头组、使变焦镜头在光轴方向上往返移动的第1镜头电动机、使聚焦镜头在光轴方向上往返移动的第2镜头电动机。第1镜头电动机使缩放圈111a旋转,伴随该缩放圈111a的旋转而变焦镜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第2镜头电动机使对焦环112a旋转,伴随该对焦环112a的旋转而聚焦镜头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旋转编码器113a根据缩放圈111a的旋转位移量而输出脉冲序列的信号(以下,称为脉冲信号。)。具体地讲,当缩放圈111a旋转时,旋转编码器113a对每个预定的旋转量输出正极性或负极性的脉冲。此处,在缩放圈111a向Max端方向旋转时,输出正极性脉冲,在缩放圈111a向Min端方向旋转时,输出负极性脉冲。脉冲信号的脉冲数与缩放圈111a的旋转位移量(变焦镜头的移动量)对应。

旋转编码器114a根据对焦环112a的旋转位移量而输出脉冲序列的信号(以下,称为脉冲信号。)。具体地讲,当对焦环112旋转时,旋转编码器114a对每个预定的旋转量输出正极性或负极性的脉冲。此处,在对焦环112a向Max端方向旋转时,输出正极性脉冲,在对焦环112a向Min端方向旋转时,输出负极性脉冲。脉冲信号的脉冲数与对焦环112a的旋转位移量(聚焦镜头的移动量)对应。

在镜头镜筒110a设置有用于在可换镜头102a与投影机101之间收发信息的端子部。该端子部包含供给第1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的端子、供给第2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的端子、输出旋转编码器113a的脉冲信号的端子、输出旋转编码器114a的脉冲信号的端子等。

在图2B中示出没有搭载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的一例。当参照图2B时,可换镜头102b具有镜头镜筒110b、缩放圈111b以及对焦环112b。镜头镜筒110b、缩放圈111b以及对焦环112b分别与图2A所示的镜头镜筒110a、缩放圈111a以及对焦环112a相同。

在镜头镜筒110b中设置有用于在可换镜头102b与投影机101之间收发信息的端子部。该端子部包含供给第1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的端子、供给第2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的端子等,但是没有设置有输出旋转编码器的脉冲信号的端子。

再次参照图1。镜头卡口103具有用于进行投影机101与可换镜头102之间的信息传递的端子部。在将可换镜头102安装到镜头卡口103上的状态下,可换镜头102的端子部与镜头卡口103的端子部电连接。

镜头卡口103的端子部构成为与各种可换镜头的端子部对应。此处,作为可换镜头102使用可换镜头102a、102b,因此镜头卡口103的端子部构成为与这些可换镜头102a、102b的端子部对应。

具体地讲,镜头卡口103的端子部包含第1至第4端子。第1镜头电动机用的驱动信号从第1端子输出,第2镜头电动机用的驱动信号从第2端子输出。旋转编码器113a的脉冲信号供给到第3端子,旋转编码器114a的脉冲信号供给到第4端子。

电动机驱动部104在可换镜头102安装到镜头卡口103的状态下,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驱动控制信号驱动可换镜头102的镜头电动机。例如,在可换镜头102a安装到镜头卡口103的情况下,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分别用于驱动第1和第2镜头电动机的第1和第2驱动信号。

第1和第2驱动信号经由镜头卡口103而供给到可换镜头102a,在可换镜头102a中,第1镜头电动机根据第1驱动信号而工作,第2镜头电动机根据第2驱动信号而工作。与此同样,在可换镜头102b安装到镜头卡口103时,第1和第2驱动信号也经由镜头卡口103而供给到可换镜头102b,第1镜头电动机根据第1驱动信号而工作,第2镜头电动机根据第2驱动信号而工作。

电压监视部105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电压监视指示信号,分别监视镜头卡口103的第3和第4端子的电压,将监视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例如,在可换镜头102a安装在镜头卡口103且第1和第2镜头电动机旋转时,旋转编码器113a、114a的输出脉冲信号分别供给到第3、第4端子。此时,电压监视部105将表示来自旋转编码器113a的脉冲信号供给到第3端子的第1检测结果、表示来自旋转编码器114a的脉冲信号供给到第4端子的第2检测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

另外,电压监视部105具有对供给到第3端子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的第1脉冲计数器、对供给到第4端子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的第2脉冲计数器。第1和第2脉冲计数器都构成为,当供给正极性脉冲时,对计数值加算1,当供给负极性脉冲时,从计数值减去1。电压监视部105将包含第1脉冲计数器的脉冲计数结果的第1检测结果和包含第2脉冲计数器的脉冲计数结果的第2检测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

另外,在可换镜头102b安装到镜头卡口103的情况下,在第3和第4端子中不供给脉冲信号。此时,电压监视部105将表示对第3和第4端子的任意一个中都不供给脉冲信号的监视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

操作部107接受使用者的输入操作,将表示输入操作内容的操作信号(也称为指示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06。例如,操作部107包含校准按钮、缩放操作部、对焦操作部等,将表示使用了这些按钮和操作部的输入操作内容的操作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06。操作信号包含表示镜头控制系统的切换的指示信号。该指示信号也可以是通过按下校准按钮而被输出的信号。

校准按钮是用于开始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的按钮。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是自动地设定与安装到镜头卡口103的可换镜头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的处理。也可以代替该校准按钮操作,而进行使用了触控板等的输入操作。

缩放操作部例如具有用于放大投射图像的放大按钮和用于缩小投射图像的缩小按钮。在按下放大按钮的期间,操作部107将表示放大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06。在按下缩小按钮的期间,操作部107将表示缩小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06。也可以代替这些按钮操作,而进行使用了触控板等的输入操作。代替这些按钮操作,能够应用使用了其他操作手段(例如,触控板或控制杆等)的操作。

对焦操作部例如具有前按钮和后按钮。在按下前按钮的期间,操作部107将表示前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06。在按下后按钮的期间,操作部107将表示后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供给到控制部106。代替这些按钮操作,能够应用使用了其他操作手段(例如,触控板或控制杆等)的操作。

控制部106根据来自操作部107的操作信号,控制投影机101的各构成部的动作。例如,控制部106根据表示按下了校准按钮的操作信号,执行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

在接收表示放大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的期间,控制部106将表示使变焦镜头向前方移动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第1镜头电动机正转的要旨的驱动控制信号)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此时,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用于使第1镜头电动机正转的第1驱动信号(正极性电压)。由此,进行使变焦镜头向前方移动的动作(使缩放圈111a向Max端侧旋转的动作)。

在接收表示缩小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变焦镜头向后方移动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第1镜头电动机反转的要旨的驱动控制信号)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此时,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用于使第1镜头电动机反转的第1驱动信号(负极性电压)。由此,进行使变焦镜头向后方移动的动作(使缩放圈111a向Min端侧旋转的动作)。

在接收表示前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的期间,控制部106将表示使聚焦镜头向前方移动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第2镜头电动机正转的要旨的驱动控制信号)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此时,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用于使第2镜头电动机正转的第2驱动信号(正极性电压)。由此,进行使聚焦镜头向前方移动的动作(使对焦环112a向Max端侧旋转的动作)。

在接收表示后按钮被按下的状态的操作信号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焦点向后方移动的驱动控制信号(使第2镜头电动机反转的要旨的驱动控制信号)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此时,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来自控制部106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用于使第2镜头电动机反转的第2驱动信号(负极性电压)。由此,进行使聚焦镜头向后方移动的动作(使对焦环112a向Min端侧旋转的动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01的动作进行具体说明。

使用者将搭载了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102a和没有搭载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102b中的任意一个安装到镜头卡口103并按下操作部107的校准按钮。

当校准按钮被按下时,控制部106执行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

图3示出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的一步骤。以下,参照图1~图3,对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中,在时间TL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缩放/对焦移动到Max端的驱动控制信号S1、S2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此处,使缩放/对焦移动到Max端意味着使缩放圈111a、对焦环112a分别旋转到Max端(使变焦镜头、聚焦镜头分别移动到前方端)。

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1输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2输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4。此处,时间TL是缩放圈111a和对焦环112a从Min端旋转到Max端所需的时间、即变焦镜头和聚焦镜头从后方端移动到前方端所需的时间。

图4A示意地示出使缩放圈111a从Min端旋转到Max端时的时间TL,图4B示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的波形。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时间TL的期间,将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供给到变焦镜头的第1镜头电动机。由此,缩放圈111a与其旋转位置无关而旋转到Max端。与此同样,在时间TL的期间,将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4供给到聚焦镜头的第2镜头电动机,从而能够使对焦环112a旋转到Max端。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缩放/对焦中,虽然使从Min端旋转到Max端所需的时间为时间TL,但是在缩放和对焦中也可以使时间TL的值不同。

例如,也可以将使缩放圈111a从Min端旋转到Max端所需的时间为TL1,将使聚焦镜头从Min端旋转到Max端所需的时间为TL2(≠TL1)。此时,在时间TL1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缩放圈111a向Max端方向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S1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而且,在时间TL2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对焦环112a向Max端方向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S2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

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1,在时间TL(TL1)的期间,输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并且,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2,在时间TL(TL2)的期间,输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4。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S4分别从镜头卡口103的第1、第2端子供给到可换镜头102。

在步骤S11中,可换镜头102的第1、第2镜头电动机分别根据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S4而工作。第1镜头电动机根据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而正转,由此,缩放圈111a旋转到Max端。第2镜头电动机根据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4而正转,由此,对焦环112a旋转到Max端。

在缩放/对焦移动到Max端之后,在步骤S12中,电压监视部105开始镜头卡口103的第3、第4端子的电压的监视。

在步骤S13中,在时间Td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缩放圈111a和对焦环112a向Min端方向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S5、S6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5输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6输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8。

时间Td是对于旋转编码器113a、114a各自检测脉冲信号所需的时间。例如,与旋转编码器113a有关的时间Td是从输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的时刻到将来自旋转编码器113a的脉冲信号供给到第3端子为止的时间。另外,与旋转编码器114a有关的时间Td是从输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8的时刻到将来自旋转编码器114a的脉冲信号供给到第4端子为止的时间。

图5A示意地示出在时间Td的期间使缩放圈111a从Max端向Min端方向旋转的样子,图5B示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的波形。

如图5A和图5B所示,在时间Td的期间,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被供给到变焦镜头的第1镜头电动机。由此,缩放圈111a从Max端向Min端方向旋转。与此相同,在时间Td的期间,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8被供给到聚焦镜头的第2镜头电动机。由此,对焦环112a从Max端向Min端方向旋转。

另外,为了便于说明,虽然在缩放/对焦中使检测脉冲信号所需的时间都为时间Td,但是也可以在缩放和焦点中使时间Td的值不同。

例如,也可以将使缩放圈111a向Min端方向旋转的时间(期间)为Td1,将使对焦环112a向Min端方向旋转的时间(期间)为Td2(≠Td1)。此时,在时间Td1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缩放圈111a向Min端方向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S5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而且,在时间Td2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对焦环112a向Min端方向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S6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

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5,在时间Td(Td1)的期间,输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6,在时间Td(Td2)的期间,输出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8。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S8分别从镜头卡口103的第1、第2端子供给到可换镜头102。

在可换镜头102中,第1、第2镜头电动机分别根据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S8而工作。第1镜头电动机根据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7而反转,由此,缩放圈111a从Max端向Min端方向旋转。第2镜头电动机根据负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8而反转,由此,对焦环112a从Max端向Min端方向旋转。

在步骤S14中,电压监视部105将时间Td(Td1)期间中的第1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将时间Td(Td1)期间中的第2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并且,控制部106根据第1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和第2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判断脉冲计数的有无。此处,在第1和第2脉冲计数器都对脉冲进行计数时,判断为有脉冲计数,除此以外,判断为没有脉冲计数。

在有脉冲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控制部106判断为搭载有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102a安装在镜头卡口103上,设定与可换镜头102a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A。此处,镜头控制系统A是例如对脉冲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而随时监视可动镜头的位置的镜头控制系统。

在没有脉冲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控制部106判断为没有搭载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102b安装在镜头卡口103上,设定与可换镜头102b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B。此处,镜头控制系统B是例如与脉冲信号无关地根据使用了操作部107的输入操作驱动镜头电动机的镜头控制系统。

根据上述的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判别可换镜头的旋转编码器的有无,能够自动地设定适合安装在镜头卡口103上的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系统。由此,使用者无需手动进行镜头控制系统的设定,不用在意可换镜头的种类,而能够进行对焦和缩放的调整。

另外,控制部106当在步骤S15中设定了镜头控制系统A之后,执行用于使镜头记忆功能有效的校准处理。以下,简单说明校准处理。以下,将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称为可动镜头。

镜头记忆功能是如下功能:对脉冲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算出镜头电动机的旋转位移量(可动镜头的移动量),使可动镜头停止在目的位置。在校准处理中,为了使镜头记忆功能有效,首先,控制部106使可动镜头移动到作为基准位置的Min端。接着,控制部106使可动镜头从其基准位置移动到Max端,在该移动期间对从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正极性脉冲)数量进行计数。并且,控制部106将该脉冲计数值存储为可动镜头的可动范围(对焦和缩放的可动范围)。

由于使用镜头记忆功能时的基准位置为Min端,因此控制部106需要正确地识别可动镜头位于Min端的状态。

图6A示出可动镜头没有端部时的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与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关系。

如图6A所示,在可动镜头没有位于端部时,当驱动信号施加到镜头电动机时,镜头电动机旋转,从旋转编码器输出脉冲信号。在停止针对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的供给之后,在一定期间Tp输出脉冲。因此,在驱动信号被施加到镜头电动机的状态下,如果在期间Tp以上没有检测到脉冲信号,则控制部106能够判断为可动镜头到达Min端。

但是,在可动镜头到达Min端之后,当将驱动信号持续施加到镜头电动机时,旋转编码器处于输出正极性脉冲或负极性脉冲的不定状态。

图6B示出可动镜头到达Min端之后驱动信号也施加到镜头电动机时的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与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关系。

如图6B所示,在可动镜头到达Min端为止,旋转编码器根据镜头电动机的旋转而输出脉冲信号。当可动镜头到达Min端时,镜头电动机的旋转停止,其结果,从旋转编码器不输出脉冲信号。

但是,当继续向镜头电动机施加驱动信号时,镜头电动机空转,旋转轴的齿轮被压入、或被推回。其结果,旋转编码器成为输出正极性脉冲或负极性脉冲的不定状态。

因此,为了正确地识别可动镜头位于Min端的状态,当使可动镜头到达Min端开始到镜头电动机空转为止的时间为To时,在期间Ts(Tp<Ts<To)中不得不停止向镜头电动机施加驱动信号。

图6C示出识别可动镜头位于Min端的状态的动作中的镜头电动机的驱动信号与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的关系。

如图6C所示,当可动镜头到达Min端时,镜头电动机的旋转停止,从旋转编码器不输出脉冲信号。控制部106在驱动信号施加到镜头电动机的状态下,如果在期间Ts(Tp<Ts<To)没有检测到脉冲信号,则识别为可动镜头位于端部,停止向镜头电动机供给驱动信号。

在镜头控制系统A中,根据上述的动作,进行对焦和缩放的调整。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一例,能够进行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时间Td设定为满足Td≤TL的关系。

另外,在第1和第2脉冲计数器都对脉冲进行计数时,判断为有脉冲计数,除此以外,判断为没有脉冲计数,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第1和第2脉冲计数器的一方对脉冲进行了计数时,判断为有脉冲计数,除此以外,判断为没有脉冲计数。

在投影机101中使用的可换镜头102a,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旋转编码器113a、114a中的任意一个。

(第2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虽然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但是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为了避免说明的重复,省略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结构和处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使用者也将可换镜头102a、102b中的任意一个安装到镜头卡口103,按下操作部107的校准按钮。当校准按钮被按下时,控制部106执行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

图7示出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的一步骤。以下,参照图1、图2以及图7,对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中,电压监视部105开始镜头卡口103的第3、第4端子的电压的监视。

在步骤S21中,在时间TK的期间,控制部106将用于使缩放圈111a、对焦环112a分别向Max端方向旋转的驱动控制信号S1、S2供给到电动机驱动部104。此处,时间TK是关于缩放圈111a和对焦环112a各自,比环到达Max端之后到镜头电动机空转为止的时间To(参照图6B)长的时间。

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1,在时间TK的期间,输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并且,电动机驱动部104根据驱动控制信号S2,在时间TK的期间,输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4。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S4分别从镜头卡口103的第1、第2端子供给到可换镜头102。

在可换镜头102中,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3被供给到变焦镜头的第1镜头电动机,正极性电压的驱动信号S4被供给到聚焦镜头的第2镜头电动机。

例如,在可换镜头102a安装到镜头卡口103时,可换镜头102a根据驱动信号S3、S4如以下方式工作。

如果缩放圈111a没有位于Max端,则第1镜头电动机根据驱动信号S3正转,缩放圈111a向Max端方向旋转。其结果,在时间TK的期间,旋转编码器113a输出正极性脉冲。

另外,即使在缩放圈111a已经位于Max端,在时间To后的不定状态中,第1镜头电动机也空转,旋转轴的齿轮被压入、或被推回。当旋转轴的齿轮被压入时,缩放圈111a向Max端方向旋转,旋转编码器113a输出正极性脉冲。当旋转轴的齿轮被推回时,缩放圈111a向Min端方向旋转,旋转编码器113a输出负极性脉冲。如上所述,旋转编码器113a以不定间隔输出正极性或负极性的脉冲。

同样,如果对焦环112a没有位于Max端,则在时间TK的期间,旋转编码器114a输出正极性脉冲。另外,即使对焦环112a已经位于Max端,在时间To后的不定状态中,旋转编码器113a也以不定间隔输出正极性或负极性的脉冲。

另一方面,在可换镜头102b安装到镜头卡口103时,可换镜头102b的第1和第2镜头电动机根据驱动信号S3、S4而被驱动,但是不输出脉冲信号。

因此,在时间TK的期间中,通过判别脉冲信号的有无,从而能够判断旋转编码器113a、114a的有无。

在步骤S22中,电压监视部105将时间TK的期间中的第1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将时间TK的期间中的第2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供给到控制部106。并且,控制部106根据第1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和第2脉冲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判断脉冲计数的有无。此处,在第1和第2脉冲计数器都对脉冲进行了计数时,判断为有脉冲计数,除此以外,判断为没有脉冲计数。

在有脉冲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控制部106判断为搭载了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102a安装到镜头卡口103,设定与可换镜头102a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A。镜头控制系统A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

在没有脉冲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控制部106判断为没有搭载旋转编码器的可换镜头102b安装到镜头卡口103,设定与可换镜头102b对应的镜头控制系统B。镜头控制系统B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

根据上述的镜头控制系统设定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判别可换镜头的旋转编码器的有无,能够自动地设定适合安装到镜头卡口103的可换镜头的镜头控制系统。由此,使用者无需手动进行镜头控制系统的设定,不用在意可换镜头的种类而能够进行对焦和缩放的调整。

在本实施方式的投影机中,也能够应用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变形。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例,能够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其结构和动作。

例如,在第1或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机中,可换镜头102a也可以是与镜头偏移对应的镜头。具体地讲,可换镜头102a也可以具有:至少使一部分的镜头(预定的镜头)向与光轴垂直的方向偏移的镜头电动机;以及根据该镜头电动机的旋转位移量而输出脉冲序列的信号的旋转编码器。此时,根据旋转编码器113a、114a的输出脉冲信号和镜头偏移用的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进行镜头控制系统的切换。例如,关于这三个旋转编码器中的至少一个旋转编码器,判断脉冲计数的有无,根据该判断结果,进行镜头控制系统A、B的选择设定。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虽然镜头电动机设置在可换镜头侧,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镜头电动机也可以设置在投影机101侧。

而且,在各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01也可以具有遥控器。此时,投影机101具有能够与遥控器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控制部106经由通信接口接受来自遥控器的指示信号。遥控器具有与操作部107相同的操作功能。

另外,投影机101也可以是固定设置在预定的地方的、例如吊顶吊挂式的投影机等。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应用于投影机,而且还能够应用于单反相机等的光学设备。

另外,本实用新型虽然具有如以下的附记1~14记载的方式,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附记1]

一种镜头可换式投影机,具有:

镜头卡口,安装有可换镜头,该可换镜头具有使用镜头电动机在预定的方向上往返移动的可动镜头;以及

镜头控制部,通过所述镜头卡口与所述可换镜头电连接,对所述镜头电动机的旋转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镜头卡口能够安装具有输出与所述可动镜头的移动量对应的移动量信号的编码器的第1可换镜头和不具有所述编码器的第2可换镜头来作为所述可换镜头,

所述镜头控制部根据表示镜头控制系统的切换的指示信号,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旋转,当在该镜头电动机的旋转动作的期间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与所述第1可换镜头对应的第1镜头控制系统,当在所述期间没有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与所述第2可换镜头对应的第2镜头控制系统。

[附记2]

在记载于附记1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

所述镜头控制部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正转,之后使所述镜头电动机反转,在该镜头电动机的反转动作的期间,在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1镜头控制系统,在所述反转动作的期间,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2镜头控制系统。

[附记3]

在记载于附记2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

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正转的期间的长度与所述反转动作的期间的长度相同,或者比所述反转动作的期间的长度长。

[附记4]

在记载于附记3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

使所述镜头电动机正转的期间的长度相当于将所述可动镜头从可动范围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附记5]

在记载于附记1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

所述镜头控制部在预定的期间驱动所述镜头电动机,在所述预定的期间,在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1镜头控制系统,在所述预定的期间,在没有检测到所述移动量信号时,设定所述第2镜头控制系统。

[附记6]

在记载于附记4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

所述预定的期间的长度相当于从所述可动镜头到达可动范围的端部的时刻到所述镜头电动机空转为止的时间。

[附记7]

在记载于附记1至6中的任意一项的镜头可换式投影机中,

所述移动量信号为脉冲序列的信号,

在所述第1镜头控制系统被设定时,所述镜头控制部对从所述编码器输出的所述脉冲序列的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而监视所述可动镜头的位置。

标号说明

101 投影机

102 可换镜头

103 镜头卡口

104 电动机驱动部

105 电压监视部

106 控制部

107 操作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