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156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微镜,具体是一种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显微镜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在生物、医学领域广泛用于切片操作和显微外科手术,在工业领域则主要用于微小零件和集成电路的观测、装配、检查等工作。现有显微镜的上光源组一般包括灯箱、灯座以及固定在灯座上的光源,灯箱与灯座固定连接。上述结构的显微镜上光源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当所观察的标本面积较大时,显微镜的上光源组就无法对整个标本提供照明,若此时用户需要观察不在上光源组照明范围内的标本区域时,就只能通过移动标本的方式将需要观察的标本区域移动到上光源组的照明范围内,但是在移动标本的过程中,标本内部往往会发生变动,如标本为液体或粉状颗粒时,因此在移动完标本后,用户往往需要重新调节显微镜的物镜或目镜来寻找标本中的目标,这样的操作无疑是非常麻烦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上光源光照角度,从而大大方便用户使用显微镜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下结构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灯箱以及用于安装上光源的灯座,其中,灯箱与灯座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其中,灯箱与灯座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是指,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有一个O型密封圈,灯座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个环形凹槽,O型密封圈卡在环形凹槽内,灯箱下部设有可供灯座上部伸入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内侧壁为球面,O型密封圈外侧压紧在固定孔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其中,固定孔下端的灯箱上设有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其中,灯箱与灯座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是指,灯座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个环形的圆弧形凸台,灯箱下部设有可供灯座上部伸入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内侧壁为球面,圆弧形凸台外侧压紧在固定孔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其中,固定孔下端的灯箱上设有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其中,灯箱与灯座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是指,灯座上端中部设有突台,突台上端设有球头,灯箱下部设有可供灯座上部伸入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上端面中部设有球窝,球头卡紧在球窝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其中,固定孔的内侧壁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的灯箱与灯座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因此,当所观察的标本面积较大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灯箱与灯座之间的相对角度,以此来改变上光源的照射角度,从而使用户无需移动标本即可将上光源照射到需要观察的标本区域处,进而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显微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采用实施例1中方案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采用实施例2中方案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采用实施例3中方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灯箱1以及用于安装上光源的灯座2,灯箱1与灯座2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灯箱1与灯座2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是指,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有一个O型密封圈3,灯座2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个环形凹槽4,O型密封圈3卡在环形凹槽4内,灯箱1下部设有可供灯座2上部伸入的固定孔5,固定孔5的内侧壁为球面6,O型密封圈3外侧压紧在固定孔5的内侧壁上,也就是说,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通过O型密封圈3与固定孔5内侧壁之间的静摩擦力,灯座2与灯箱1之间能够相互锁定,即保持相对静止,而当用户需要调节上光源的光照角度时,只需稍微对灯座2施加一个较小的外力,即可使O型密封圈3在固定孔5内侧壁上发生相对滑动,固定孔5下端的灯箱1上设有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孔7,圆锥孔7的设置能够在转动灯座2时防止灯箱1对灯座2的干涉,从而大大增加灯座2的最大转动角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灯箱1以及用于安装上光源的灯座2,灯箱1与灯座2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灯箱1与灯座2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是指,灯座2上部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个环形的圆弧形凸台8,灯箱1下部设有可供灯座2上部伸入的固定孔5,固定孔5的内侧壁为球面6,圆弧形凸台8外侧压紧在固定孔5的内侧壁上,也就是说,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通过圆弧形凸台8与固定孔5内侧壁之间的静摩擦力,灯座2与灯箱1之间能够相互锁定,即保持相对静止,而当用户需要调节上光源的光照角度时,只需稍微对灯座2施加一个较小的外力,即可使圆弧形凸台8在固定孔5内侧壁上发生相对滑动,固定孔5下端的灯箱1上设有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孔7,圆锥孔7的设置能够在转动灯座2时防止灯箱1对灯座2的干涉,从而大大增加灯座2的最大转动角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显微镜上光源光照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灯箱1以及用于安装上光源的灯座2,灯箱1与灯座2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灯箱1与灯座2之间采用相互锁定式的万向转动连接是指,灯座2上端中部设有突台9,突台9上端设有球头10,灯箱1下部设有可供灯座2上部伸入的固定孔5,固定孔5的内壁上端面中部设有球窝11,球头10卡紧在球窝11内,也就是说,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通过球头10与球窝11内侧壁之间的静摩擦力,灯座2与灯箱1之间能够相互锁定,即保持相对静止,而当用户需要调节上光源的光照角度时,只需稍微对灯座2施加一个较小的外力,即可使球头10在球窝11内发生相对滑动,固定孔5的内侧壁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12,圆锥面12的设置能够在转动灯座2时防止灯箱1对灯座2的干涉,从而大大增加灯座2的最大转动角度。。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提到的上光源结构以及上光源与灯座2的连接结构均为现有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