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体视显微镜的旋转导线夹具。
背景技术:
体视显微镜是观察导线表面有无细微裂纹、腐蚀状况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绞线的各股单线长期扭曲,造成单线试样形状弯曲,观察某些部位时不能将导线单线放置在显微镜观测台上,需手持单线进行观察,并对导线进行旋转,但手持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抖动,造成视野模糊、对焦困难,旋转过程会造成视线偏离,需重新对焦,延长了观察时间,并给显微镜成像带来很大困难,但目前无针对体视显微镜观察导线时的专用夹具,可以起到固定和旋转导线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体视显微镜的旋转导线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体视显微镜的旋转导线夹具,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直固装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的上部制有穿孔,在穿孔中固装塑胶材质的环状手轮阻尼套,在固定支架的左侧置有转动手轮,转动手轮的手轮转杆穿过与其阻尼配合的手轮阻尼套中孔后,在手轮转杆的右端固装安装盘,在安装盘的右侧面固装半圆形上夹具,在半圆形上夹具的下方通过两根双侧弹簧连接有半圆形下夹具,半圆形上夹具与半圆形下夹具共同构成的圆心与手轮转杆轴向位置对应,在安装盘的下部制有凸轮孔洞,在凸轮孔洞内固装塑胶材质的环状凸轮阻尼套,凸轮转杆与凸轮阻尼套阻尼配合穿装,在凸轮转杆的右端固装凸轮,在凸轮的右侧面边缘固装凸轮手柄,凸轮的上部边缘与半圆形下夹具的下部边缘相抵,通过凸轮的转动调节半圆形上夹具与半圆形下夹具之间的距离。
而且,在所述塑胶材质的环状手轮阻尼套及塑胶材质的环状凸轮阻尼套内孔上均制有突起的阻尼棱,在所述手轮转杆及凸轮转杆上均制有与阻尼棱相配合的防滑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使用体视显微镜观测导线表面裂纹和腐蚀状况,发明了适用于体视显微镜的旋转导线夹具,夹具体积小、重量轻,对导线进行固定和旋转方便快捷,增加观测精度, 减少了观测时间,不需辅助人力配合就能完成观测工作,给使用体视显微镜观测导线表面状况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环状手轮阻尼套或环状凸轮阻尼套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它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适用于体视显微镜的旋转导线夹具,如图1或2所示,包括底座13,在底座的左侧竖直固装有固定支架2,在固定支架的上部制有穿孔,在穿孔中固装塑胶材质的环状手轮阻尼套3,在固定支架的左侧置有转动手轮1,转动手轮的手轮转杆4穿过与其阻尼配合的手轮阻尼套中孔后,在手轮转杆的右端固装圆形安装盘5,在安装盘的右侧面固装半圆形上夹具6,在半圆形上夹具的下方通过两根双侧弹簧7连接有半圆形下夹具8,半圆形上夹具与半圆形下夹具共同构成的圆心与转杆轴向位置对应,通过转动手轮转动转杆,半圆形上夹具与半圆形下夹具构成的圆心位置相对不变,也就是安装盘转动时,夹在上下夹具之间的导线14保持相对静止,在安装盘的下部制有凸轮孔洞,在凸轮孔洞内固装塑胶材质的环状凸轮阻尼套9,凸轮转杆11与凸轮阻尼套阻尼配合穿装,在凸轮转杆的右端固装凸轮10,在凸轮的右侧面边缘固装凸轮手柄12,凸轮的上部边缘与半圆形下夹具的下部边缘相抵,通过凸轮的转动调节半圆形上夹具与半圆形下夹具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塑胶材质的环状手轮阻尼套及塑胶材质的环状凸轮阻尼套内孔上均制有突起的阻尼棱15,在所述手轮转杆及凸轮转杆上均制有与阻尼棱相配合的防滑棱,这种结构的阻尼配合装配方式即保障了转杆在大扭矩下的转动,又保障了转杆固定后的相对稳定。
工作原理
转动凸轮手柄,调整夹具的开合尺寸,将被检测单线固定牢固,由单线顶部使用显微镜观察单线截面,需要从不同角度观察时,转动手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