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947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鱼眼镜头只能与30万像素的标清CCD或CMOS摄像机适配,图像的细节采集不完全,对于实际图像无法进行完全的还原,在日常视频对话以及图像证据采集时,无法满足视觉需求。

随着高分辨率CCD、CMOS图像传感器的不断出现和发展,并在网络摄像机、监控、车载等领域逐渐开始应用,视频摄像系统的性能已经由以前的简单图像记录到现在的细节识别,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不断提高。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使得视频摄像系统的清晰度提高,更好的还原现实场景,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视频摄像系统的清晰度提高,更好的还原现实场景,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以及第二透镜组;

所述第一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八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组焦距为-2.5mm~-4.9mm,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为3.9mm~7.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所述第一透镜的凹面朝向像侧,所述第二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所述第二透镜的凹面朝向像侧,所述第三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所述第三透镜的凹面朝向像侧。

优选地,所述第六透镜的凸面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凸面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八透镜的凸面朝向物侧。

优选地,所述第六透镜为胶合透镜,所述第六透镜包括有第九透镜以及第十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七透镜为胶合透镜,所述第七透镜包括有第十一透镜以及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十二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与所述第十一透镜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十透镜为弯月负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弯月负透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以后,本实用新型各透镜构成的镜头,可以有效的修正系统像差,降低透镜系统的敏感度,以获得较高的解像力,可与1200万像素的芯片良好适配,同时提高了图像的清晰程度以及周边画质的均匀性,更好的还原现实场景,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其中,1-第一透镜组、2-第二透镜组、11-第一透镜、12-第二透镜、13-第三透镜、14-第四透镜、21-第五透镜、22-光阑、23-第六透镜、231-第九透镜、232-第十透镜、24-第七透镜、241-第十一透镜、242-第十二透镜、25-第八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视频摄像系统的清晰度提高,更好的还原现实场景,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1200万像素鱼眼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1、第二透镜组2、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第四透镜14、第五透镜21、光阑22、第六透镜23、第九透镜231、第十透镜232、第七透镜24、第十一透镜241、第十二透镜242、第八透镜25。

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组1以及第二透镜组2;

第一透镜组1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以及第四透镜14,第一透镜11为弯月负透镜,第二透镜12为弯月负透镜,第三透镜13为弯月负透镜,第四透镜14为正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11的凸面朝向物侧、第一透镜11的凹面朝向像侧,第二透镜12的凸面朝向物侧、第二透镜12的凹面朝向像侧,第三透镜13的凸面朝向物侧、第三透镜13的凹面朝向像侧。第一透镜组1焦距为-2.5mm~-4.9mm。上述第一透镜组1的光学设置,能够实现光线的快速收缩,有效降低成像时产生的虚化现象,进而提高整体系统的清晰度;

第二透镜组2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五透镜21、光阑22、第六透镜23、第七透镜24、第八透镜25,第五透镜21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六透镜23为正光焦度透镜,第七透镜24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八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六透镜23的凸面与第七透镜24的凸面相邻设置。第八透镜25的凸面朝向物侧。第二透镜组2的焦距为3.9mm~7.6m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其改进指出在于将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改进为胶合透镜,具体为:

第六透镜23为胶合透镜,第六透镜23包括有第九透镜231以及第十透镜232,第九透镜231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十透镜232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七透镜24为胶合透镜,第七透镜24包括有第十一透镜241以及第十二透镜242,第十一透镜241为负光焦度透镜,第十二透镜242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十透镜232与所述第十一透镜241相邻设置。基于上述设计,可以有效的校正色差,提高系统的整体清晰度。

作为优选,第十透镜232为弯月负透镜,第十一透镜241为弯月负透镜。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