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可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714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出瞳距调节机构及头戴可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瞳距调节机构及一种头戴可视设备。



背景技术:

出瞳距是指从光学系统最后一面顶点到出瞳平面与光轴交点的距离。在头戴可视设备中可以认为是从眼睛到透镜的距离。人在佩戴可视设备时,如果长时间出瞳距不合适,则会出现眼疲劳,眩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眼睛健康和可视设备的体验效果。目前的头戴可视设备的可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距(或者焦距、物距)调节,即调节显示终端的屏幕与光学器件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对焦;二是瞳距调节,即调节两个光学器件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人的瞳距;三是对中调节,即通过终端夹持装置的同步扩张来实现不同尺寸终端的对中。目前绝大多数头戴可视设备中并没有出瞳距调节机构,而是直接将后头带部分戴到头上,前头戴部分贴在眼睛周围。

现有技术中在前头戴部分会设置弹性体,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出现出瞳距的差别,但是在调节后头戴部分的松紧程度后,出瞳距仍然是固定的,后头戴部分的松紧是否合适与出瞳距是否合适相互矛盾,这种做法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点:不能根据不同的人脸来调节合适的出瞳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出瞳距调节问题,使头戴可视设备能够适合不同的人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瞳距调节机构,包括:滑筒,所述滑筒的侧壁具有滑槽,所述滑槽一端与所述滑筒的开口贯通,另一端封闭,所述滑筒的顶面具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贯穿至所述滑筒内部的通孔;滑板,所述滑板具有主体部分和翼部,所述主体部分的表面具有多个球窝;滑筒盖;所述滑板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滑筒内部,所述滑板的翼部从所述滑槽伸出,所述滑筒盖封闭所述滑筒的开口,所述通孔内设有弹球和弹性件,所述滑板相对所述滑筒滑动过程中,所述弹性件施加给所述弹球朝向所述球窝的力,以使得所述弹球与所述球窝配合定位。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圆台形。

优选地,上述出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几字形的压紧盖,所述凸台上开有安装槽,所述压紧盖的侧臂插入所述安装槽后紧固,所述压紧盖将所述弹球和所述弹性件限定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压紧盖具有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弹性件的内径。

优选地,存在两排所述球窝。

优选地,所述滑筒和/或所述滑板采用碳纤维材料。

优选地,所述滑板的主体部分为中空的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可视设备,包括:前头戴部分、后头戴部分和如上所述的出瞳距调节机构,所述前头戴部分与所述滑筒连接,所述后头戴部分与所述滑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滑板与滑筒的滑动配合实现出瞳距的调节,利用弹球与球窝的配合实现出瞳距调节后的定位,从而出瞳距的调节与后头戴的松紧程度的调节分开,在实现根据人脸来调节合适的出瞳距离的同时兼顾了佩戴舒适性,并且调节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地,滑板的中空盒形结构使得滑板具有较好的柔性,在佩戴者调整出瞳距时,即使无法观察到出瞳距调节结构也不会使调节结构损坏。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筒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板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筒盖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压紧盖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瞳距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瞳距调节机构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瞳距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头戴可视设备的轴测图。

上图中标记说明:

1、滑筒,2、滑板,3、滑筒盖,4、压紧盖,5、弹性件,6、弹球,7、螺栓,8、螺栓,9、前头戴部分,10、后头戴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滑筒1为具有开口105的中空盒形结构,其侧壁101具有滑槽102。滑槽102的第一端103与滑筒1的开口105贯通,第二端104封闭。滑筒1的顶面106具有凸台107,凸台107具有贯穿至滑筒1内部的通孔108。凸台107为圆台形,其上开有安装槽109,圆台形状使得凸台107在开孔和槽后仍然具备足够强度。

参考图2,滑板2具有主体部分201和从主体部分201的两侧伸出的翼部203。主体部分201同样为空心盒形结构,其表面具有多个球窝202。更具体地,球窝202为两排,每排均存在多个球窝202。

参考图3,滑筒盖3的两侧具有导轨301。

参考图4,压紧盖4的顶部402与两侧的侧臂401形成几字形。顶部402下方具有筒状部403。

参考图5,装配出瞳距调节机构时,将滑板2的主体部分201从开口105处沿着滑槽102滑入滑筒1内部,然后滑筒盖3的导轨301滑入滑槽102,然后以螺栓7将滑筒盖3紧固到滑筒1上,使得滑筒盖3封闭滑筒1的开口105,从而将滑板2限定在滑槽102内。滑板2的球窝202朝向凸台107。在通孔108内装入弹球6、弹性件5,将压紧盖4的侧臂401插入凸台107的安装槽109后以螺栓8紧固,从而将弹球6和弹性件5限定在通孔108内。在实际组装时,压紧盖4也能够具有其它形状,通过焊接、热熔合等方式封闭通孔108。

弹性件5可选地为弹簧或弹片。此外,弹性件5也可通过其它方式限定在通孔108内。例如,通孔108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对弹性件5限位的限位凸起。又例如,通过通孔108内径的变化将弹性件5限定在通孔108内。

参考图6,出瞳距调节机构组装完成后,滑板2的翼部203从滑槽102伸出,并且滑板2在滑筒1内具有最大滑动距离L。

参考图7,出瞳距调节机构组装完成后,滑板2相对滑筒1滑动过程中,弹球6上下运动,例如为弹簧的弹性件5被压缩或者释放,弹性件5压迫弹球6与球窝203配合实现滑筒1与滑板2之间的定位,相邻两个球窝202之间的中心距形成了最小滑动距离。筒状部403的外径小于例如为弹簧的弹性件5的内径,使弹性件5套在筒状部403上实现定位和导向。

滑筒1和/或滑板2能够采用碳纤维材料,满足质量轻强度高的要求。

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头戴可视设备包括前头戴部分9、后头戴部分10和如上所述的出瞳距调节机构。前头戴部分9用于容纳光学器件,其与滑筒1连接。后头戴部分10用于佩戴在佩戴者的头部,其与滑板2的翼部203连接。佩戴者将头戴可视设备佩戴在头部后,利用滑板2与滑筒1的滑动配合实现出瞳距的调节,利用弹球6与球窝202的配合实现出瞳距调节后的定位。后头戴部分10的松紧程度可独立调节,在实现根据人脸来调节合适的出瞳距离的同时兼顾了佩戴舒适性,并且调节简单、成本低。

一般佩戴者会在将后头戴部分10调节好后才调节出瞳距,此时佩戴者已经无法观察到出瞳距调节机构,无法沿着准确方向施力,因此滑板2采用盒形结构的优势在于,在佩戴者施力不准确时,滑板依靠其柔性能够产生变形,在不影响出瞳距调节的情况下更不容易损坏。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等效替换与修饰,均应落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