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129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玻璃的价格越来越高,然而显示设备整机价格却一降再降,迫于成本压力,制造商只好通过各种方式降成本,比如减少灯条的灯珠颗数,或者减少膜片,加大电流等等。对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而言,最常见的降成本方法是减少灯珠数量,在灯珠数量减少后,灯条上的灯珠之间的距离就会加大,受灯珠发光角度的影响,相邻的灯珠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光照盲区,导致灯珠所在位置的偏亮,且相邻两灯珠之间的位置偏暗,从而形成了一暗一亮现象,即造成了模组入光侧灯影不良的现象,普称“侧入式背光灯影”。针对灯影现象,制造商一般通过加大或加密灯珠之间位置上的网点,减小灯珠所在位置上的网点,以及加大网点之间的距离而使得面光源得到均匀射出。该方式存在如下弊端:灯间补强对结构要求特别严格,但是结构间很难做到尺寸标准,都会有一定正负公差;如背板薄一点就可能变形的更为厉害,而且作业员贴灯条也不一定完全在同一点上,多个公差汇集后就会导致原本应该对应网点稀小位置的灯珠,错位地对准了网点大而密集的位置,这样就导致了导光板入光侧上亮的地方更加亮,暗的地方更加暗,使得灯影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导光板灯间补强制程比较麻烦,网版稍微偏一点就可能导致整版的灯影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因减少灯条的灯珠数量而产生灯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用于显示设备,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置于所述背板内侧面上的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内侧面之间的反射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的灯条,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的端面上覆盖有与所述灯条相正对的用于消除灯影的贴片。

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包括适配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端面轮廓的透明基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片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上的雾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雾化结构为并排设置于所述基片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上的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均匀间隔,且各所述凹槽均沿所述基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雾化结构为涂覆于所述基片的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上的扩散粒子层。

优选地,所述基片为PET塑料件。

进一步地,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外侧面上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的边缘与所述背板边缘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一体环绕于所述底板周围的围边。

进一步地,所述围边的边缘上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扩散片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伸入于所述定位槽内形成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包括正对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端面设置的基板,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多个灯珠,以及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灯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通过在导光板入光侧的端面上覆盖与灯条相正对的用于消除灯影的贴片,使得灯条朝导光板入光侧发出的光线经该贴片均匀化之后,再进入导光板内,保证了进入导光板的光线的均匀性,避免了因减少灯条的灯珠数量而产生侧入式背光灯影现象,从而保证了背光效果,提高了显示设备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扩散片与背板定位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显示设备的侧入式背光模组,该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导光板2、反射片3和灯条4,其中,导光板2铺设在背板1内侧面上,反射片3设置在导光板2与背板1内侧面之间,灯条4固定在背板1内,并位于导光板2的入光侧且两者相间隔。另外,在导光板2入光侧的端面上覆盖有用于消除灯影的贴片5,该贴片5与灯条4相正对。这样,通过在导光板3入光侧的端面上覆盖与灯条4相正对的贴片5,使得灯条4朝导光板2入光侧发出的光线经该贴片5均匀化之后,再进入导光板2内,保证了进入导光板2的光线的均匀性,避免了因减少灯条4的灯珠数量而产生侧入式背光灯影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背光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贴片5可包括雾化结构和透明的基片,其中,基片适配于上述导光板2入光侧的端面的轮廓,雾化结构设置在该基片的朝向导光板2的一侧表面上,此处,基片可透光,同时,雾化结构可将伸入其上的光线均匀化。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贴片5还可为其他形式构造,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雾化结构优选为多个凹槽,此处,多个凹槽并排设置在上述基片的朝向上述导光板2的一侧表面上,并且,多个凹槽均匀间隔分布,且各个凹槽均沿基片的长度方向延伸。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雾化结构还可为其他形式构造,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或者,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上述雾化结构优选为扩散粒子层,该扩散粒子层涂覆于上述基片的朝向上述导光板2的一侧表面上。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雾化结构还可为其他形式构造,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基片优选为PET塑料件,此处,PET即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基片还可为其他材质的透明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导光板2外侧面上的扩散片6,该扩散片6的边缘与上述背板1的边缘定位配合。具体地,背板1可包括底板11和围边12,该围边12包围于底板11的四周边缘,且围边12与底板11由一整块板件冲压成型。这里,围边12的顶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20,多个定位槽120在围边12的顶侧间隔分布。对应地,扩散片6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多个与定位槽120配合定位的定位块61。当进行模组装配时,定位块61伸入并容置于定位槽120内形成定位,如此,通过该定位配合,使得扩散片6避免了侧移,保证了模组结构的稳固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背板1还可为其他结构形式,另外,扩散片6与背板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定位配合,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灯条4包括基板41、多个灯珠42和插座(附图中未画出),其中,基板41设置在上述导光板2的入光侧并与其相间隔,且基板41正对于导光板2入光侧的端面,多个灯珠42均匀间隔分布在基板41上朝向导光板2入光侧的一侧表面上,另外,插座也固定在基板41上并与灯珠42电性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灯条4还可为其他结构形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当然,该显示设备还包括其他构件,此处不详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显示设备,通过采用上述侧入式背光模组,避免了灯影现象,提高了显示品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