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三框曝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636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三框曝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线路板的加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防焊曝光加工的曝光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线路板(PCB/FPC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其加工制造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常,线路板曝光是线路板制造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分为内层曝光、外层曝光及防焊曝光三种情况。目前,对线路板进行曝光通常在曝光机中实现,曝光机一包括有CCD机构、对位机构和光源机构,CCD机构和对位机构配合完成线路板的对位,光源机构完成曝光。传统技术中,半自动防焊曝光机采用双框交替进出的模式,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于,由于防焊曝光制程需要能量较高,曝光时间较长,当曝光区产品曝光未完成时,操作员已经做好放框准备,需要等待,不仅会降低生产效率、影响产能,而且需耗费较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更高、可提高产能、单位能耗更低的自动三框曝光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三框曝光机,包括机身、电源机构、控制机构、用于线路板精确对位的CCD机构及对位机构、用于曝光的光源机构和用于放置线路板且可移动的台框,其中,CCD机构和对位机构位于对位区,且CCD机构位于台框移动通道的上方,对位机构位于台框移动通道的下方,光源机构位于曝光区中并悬于台框驻停位的上方,台框载着线路板在对位区完成对位,并进入曝光区进行曝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框具有三组,按位置分为上框、中框和下框,均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机身中安装有上、中、下三组导轨,一组导轨对应一组台框,每组台框活动安装在其对应的导轨上,且每组台框均连接有驱动机构;三组导轨均从对位区穿过通向曝光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三组电机和三组传动皮带,每组传动皮带的两端分别安连接一主动轮和一从动轮,每一电机连接一主动轮;上框、中框和下框分别与其位置对接的传动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在机身中安装有两处固定板,三组导轨分别对称安装于两固定板的内侧面;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则安装于其中一固定板的外侧面,而三组电机一起安装于一电机安装板上,电机安装板连接于该侧固定板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中设有三道滑槽,三组台框各自对应一道滑槽;每一台框分别通过滑座活动安装于导轨上,靠近传动皮带一侧的其中一滑座上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从滑槽中伸出与传动皮带的底面连接。电机通过主动轮带动传动皮带运动,传动皮带拖动连接板移动,从而带动台框移动。

进一步地,三组导轨均为水平设置,在对位区的前方还设有用于台框驻停的放板区,三组导轨均延伸至该放板区,在放板区可由操作员完成初步的人工对位操作,以便于后续的精确对位。

工作过程:首先,上框在其电机的带动下沿上部导轨移动,移动到对位区后驻停通过对位机构和CCD机构进行精确对位,此时,放板区的中框在操作员的操作下进行放板和初步人工对位。上框完成精确对位后继续移动,同时中框也开始向对位区移动。上框移动到曝光区后由光源机构进行曝光,此时,中框移动到对位区进行精确对位,下框在操作员的操作下进行放板和初步人工对位。上框完成曝光后开始返回,中框向曝光区移动,下框向对位区移动,待中框和下框移动到位后,上框返回到放板区再次进行放板和初步人工对位。如此交错进行,周而复始。

本发明通过三组台框交替进行放板、对位和曝光操作,从而可以避免操作员的等待过程,在原先的等待期间可以对另一台框进行放板工作,如此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降低单位能耗,以一台总功率为16KW的设备计算,传统两框式曝光机的生产效率为2PCL/min,而本发明则可以达到4PCL/min,效率提高一倍,而维护成本和用电量却基本相同。另外,传统两框曝光机如果有一框发生故障,则必须整体停机检修,而本发明即使下框发生故障,另两框还可以继续工作,避免对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图中,1为机身,2为放板区,3为对位区,4为曝光区,5为上框,6为中框,7为下框,8为CCD机构,9为对位机构,10为光源机构,11为固定板,12为导轨,13为电机安装板,14为主动轮,15为从动轮,16为滑槽,17为滑座,18为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自动三框曝光机,包括机身1、电源机构(未图示)、控制机构(未图示)、用于线路板精确对位的CCD机构8及对位机构9、用于曝光的光源机构10和用于放置线路板且可移动的台框,其中,CCD机构8和对位机构9位于对位区3,且CCD机构8位于台框移动通道的上方,对位机构9位于台框移动通道的下方,光源机构10位于曝光区4中并悬于台框驻停位的上方;所述台框具有三组,按位置分为上框5、中框6和下框7,均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机身中安装有上、中、下三组导轨12,一组导轨12对应一组台框,每组台框活动安装在其对应的导轨12上,且每组台框均连接有驱动机构;三组导轨12均从对位区3穿过通向曝光区4。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三组电机和三组传动皮带(未图示),每组传动皮带的两端分别安连接一主动轮14和一从动轮15,每一电机连接一主动轮14;上框5、中框6和下框7分别与其位置对接的传动皮带连接。

在机身1中安装有两处固定板11,三组导轨12分别对称安装于两固定板11的内侧面;所述主动轮14和所述从动轮15则安装于其中一固定板11的外侧面,而三组电机一起安装于一电机安装板13上,电机安装板13连接于该侧固定板11的端部。

固定板11中设有三道滑槽16,三组台框各自对应一道滑槽16;每一台框分别通过滑座17活动安装于导轨12上,靠近传动皮带一侧的其中一滑座上安装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从滑槽16中伸出与传动皮带底面连接。电机通过主动轮14带动传动皮带运动,传动皮带拖动连接板18移动,从而带动台框移动。

三组导轨12均为水平设置,在对位区3的前方还设有用于台框驻停的放板区2,三组导轨12均延伸至该放板区2,在放板区2可由操作员完成初步的人工对位操作,以便于后续的精确对位。

工作过程:参照图1和图4,首先,上框5在其电机的带动下沿上部导轨12移动,移动到对位区3后驻停通过对位机构9和CCD机构8进行精确对位,此时,放板区2的中框6在操作员的操作下进行放板和初步人工对位。上框5完成精确对位后继续移动,同时中框6也开始沿中间的导轨12向对位区4移动。上框5移动到曝光区4后由光源机构10进行曝光,此时,中框6移动到对位区4进行精确对位,下框7在操作员的操作下进行放板和初步人工对位。上框5完成曝光后开始返回,中框6向曝光区移动,下框7沿下部的导轨12向对位区移动,待中框6和下框7移动到位后,上框5返回到放板区2再次进行放板和初步人工对位。如此交错进行,周而复始。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