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开天窗光缆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7462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及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开天窗光缆和一种易开天窗光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和相关通信部门对“宽带中国”战略的政策性支持,以及光纤到户快速发展,光纤网络中配线段和入户段光缆的使用量也随之迅速增加,对于配线段所使用光缆的光纤密度、占用空间资源、施工、敷设等具有较高要求。

常用的配线段光缆种类包括多芯蝶形光缆,多芯配线光缆、多芯分支光缆等,在进行楼宇布线需要对光缆进行开天窗时,由于各松套管构成的光纤子单元被外护套牢牢包裹,且松套管与外护套两者间紧密接触,无法准确掌握光缆开天窗的位置和深度,易割伤光缆内光纤,损坏光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开天窗光缆和一种易开天窗光缆的制造方法,有效提高电缆开剥时的准确性,避免损伤光纤。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中空以形成收容腔,且所述收容腔具有长端和短端;

内层,所述内层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且所述内层内设有光纤单元,且所述收容腔的长端与所述内层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且所述内层被所述外护套内壁夹持于所述短端处;同时,

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对沿外护套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标识线,且一对所述标识线的位置被设置成使得在光缆的横截面上,两个标识线之间且位于外护套表面的每一点到光缆缆心之间的连线均经过所述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收容腔的横截面为椭圆,所述收容腔的长端为收容腔横截面的长轴,所述收容腔的短端为收容腔横截面的短轴,所述内层外壁与收容腔横截面的两短轴顶点相接触,所述标识线为2对,且每对标识线靠近收容腔横截面的一个长轴顶点,每对标识线中两根标识线间连线与该对标识线所靠近的长轴顶点相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护套的外表面设有两对标识线,所述两对标识线分别为第一对标识线和第二对标识线,所述第一对标识线靠近收容腔横截面的一长轴顶点,且第一对标识线的两根标识线间的连线与该长轴顶点相切,所述第二对标识线靠近收容腔横截面的另一长轴顶点,且第二对标识线的两根标识线间的连线与该长轴顶点相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对标识线的颜色与所述外护套的颜色均不同,所述第一对标识线的两根标识线颜色相同,所述第二对标识线的两根标识线颜色相同,且所述第一对标识线的颜色与第二对标识线的颜色不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单元由内至外依次为:

中心加强件;

多根光纤松套管,所述多根光纤松套管均匀环绕分布于中心加强件四周,且每根光纤松套管内均包含多根着色光纤;以及

阻水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护套内设有两根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外护套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且两根加强件以中心加强件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光纤松套管内的着色光纤为12根,且12根着色光纤间填充有阻水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心加强件的材质为frp、芳纶纱加强frp、带垫层的frp或带垫层的kfrp,所述光纤松套管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所述外护套的材质为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聚氨酯弹性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松套管的外径为1.20~1.25mm,壁厚为0.10~0.12mm,着色光纤的直径为250μm,外护套的直径为8.0mm。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易开天窗光缆的制造方法,包括:

s1:调整光纤放线架的张力为150~180g,并使1~12根直径为250μm的着色光纤均匀通过光纤集线模;

s2:调节阻水纱放线架的张力为180~200g,并使阻水纱均匀通过阻水纱集线模;

s3:挤出机将熔融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通过分流锥,挤进成型挤管模具中,形成内含有阻水纱和1~12根着色光纤的干式光纤松套管;

s4:光纤松套管依次经过温度为60℃±5℃的第一节水槽、辅助牵引机和温度为15℃的第二节水槽冷却成型,制成成型的外径为1.20~1.25mm,壁厚为0.10~0.12mm的光纤松套管,并吹干光纤松套管表面;

s5:多根光纤松套管绕中心加强件单向绞和,并将绞和后的多根光纤松套管包于阻水带内,形成缆芯;

s6:调节加强件放线架的张力为1~2㎏,加强件放线架使两根加强件水平匀速通过并线模两边;

s7:控制缆芯的放线张力为2~3㎏,使缆芯匀速通过并线模的中心;

s8:主挤出机将熔融的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分流锥挤进主挤出机机头的成型模具中,形成外护套,且外护套的收容腔的横截面为椭圆,缆芯位于外护套收容腔内,且缆芯的外表面与外护套收容腔横截面的短轴顶点相切,两根加强件位于外护套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且两根加强件以缆芯的中心加强件为中心对称设置;

s9:两个辅助挤出机各在外护套外表面挤出一对色条,每对标识线靠近收容腔横截面的一个长轴顶点,且每对标识线中两根标识线间连线与该对标识线所靠近的长轴顶点相切,至此,形成光缆;

s10:将光缆依次经过温度为45℃±5℃的第一节水槽和温度为15℃的第二节水槽冷却定型,并吹干光缆表面;

s11:将光缆收于盘具上,至此,制备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对色条间的颜色不同,每对色条内的两根色条颜色相同,且每根色条的颜色均与外护套(6)的颜色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易开天窗光缆的优点在于:

(1)对本发明的电缆进行开天窗时,依据外护套表面的每对标识线,在每对标识线间进行开剥,相当于通过每对标识线,在光缆表面定义了一具体的开剥区间,降低工作人员寻找光缆开剥点的难度,提高工作人员确定光缆开剥点的准确度,同时,每对标识线中两根标识线间连线与该对标识线所靠近的长轴顶点为相切状态,相当于每对标识线中两根标识线间虚拟连线形成一深度标识,据此便能够恰好剥离外护套,有效控制和掌握光缆的开剥深度,避免损伤光纤。

(2)开剥时从外护套外表面的一对标识线之间进行开剥,而每对标识线靠近外护套收容腔一长轴顶点,且外护套收容腔长轴顶点与阻水层之间有空隙,即相当于光缆开剥点与缆芯间留有安全距离,因此,在对光缆进行开剥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因光缆开剥对光纤损伤事件的发生。

(3)光纤松套管围绕中心加强件设置,依靠光缆中心的中心加强件对光缆的光纤单元进行固定,在光缆架设或弯曲时,光缆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光缆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一种易开天窗光缆的制造方法的优点在于:

(1)光纤松套管在冷却时,经过辅助牵引机的拉伸作用,精确控制着色光纤在光纤松套管内的余长,且着色光纤在光纤松套管内的余长控制在0.01%。

(2)本发明所生产的光缆,最大直径不超过8.0mm,光纤松套管外径为1.20~1.25mm,壁厚为0.10~0.12mm,光纤松套管内部能够容纳12根普通250um光纤,整个光缆外径小,光纤密度高,容量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易开天窗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加强件,2-光纤松套管,3-着色光纤,4-阻水层,5-收容腔,6-外护套,7-标识线,8-第一对标识线,9-第二对标识线,10-加强件,11-内层,12-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易开天窗光缆,包括外护套6和内层11,外护套6内中空以形成收容腔5,且收容腔5具有长端和短端,内层11收容于收容腔5,且内层11内设有光纤单元,且收容腔5的长端与内层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间隙12,且内层11被外护套6内壁夹持于短端处,外护套6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对沿外护套6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标识线7,且一对标识线7的位置被设置成使得在光缆的横截面上,两个标识线7之间且位于外护套6表面的每一点到光缆缆心之间的连线均经过间隙12。

具体的,收容腔5的横截面为椭圆,收容腔5的长端为收容腔5横截面的长轴,收容腔5的短端为收容腔5横截面的短轴,内层11外壁与收容腔5横截面的两短轴顶点相接触,标识线7为2对,且每对标识线7靠近收容腔5横截面的一个长轴顶点,每对标识线7中两根标识线7间连线与该对标识线7所靠近的长轴顶点相切。

外护套6外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形,内层11的横截面为圆形,形成内层11外表面与外护套6的收容腔5横截面的短轴顶点相接触结构,但内层11外表面与外护套6收容腔5横截面的长轴顶点间隔一段距离的结构。

对于标识线7,具体的,外护套6的外表面设有两对标识线7,两对标识线7分别为第一对标识线8和第二对标识线9,第一对标识线8靠近收容腔5横截面的一长轴顶点,且第一对标识线8的两根标识线7间的连线与该长轴顶点相切,第二对标识线9靠近收容腔5横截面的另一长轴顶点,且第二对标识线9的两根标识线7间的连线与该长轴顶点相切。两对标识线7的颜色与外护套6的颜色均不同,第一对标识线8的两根标识线7颜色相同,第二对标识线9的两根标识线7颜色相同,且第一对标识线8的颜色与第二对标识线9的颜色不同。

光纤单元由内至外依次为中心加强件1、多根光纤松套管2、阻水层4和外护套6,多根光纤松套管2均匀环绕分布于中心加强件1四周,且每根光纤松套管2内均包含多根着色光纤3,光纤松套管2一般为6根,每根光纤松套管2内的着色光纤3为12根,12根着色光纤3间填充有阻水纱,6根光纤松套管2在中心加强件1四周采用环绕排列的方式设置,阻水层4将光纤松套管2和中心加强件1进行绕包,阻水层4采用阻水带构成。

当施工人员对本发明的电缆进行开天窗时,依据外护套6表面的标识线7,在每对标识线7间进行开剥,同时,每对标识线7中两根标识线7间连线与该对标识线7所靠近的长轴顶点为相切状态,相当于每对标识线7中两根标识线7间虚拟连线形成一深度标识,据此便能够恰好剥离外护套6,有效控制和掌握光缆的开剥深度,同时,因外护套6收容腔长轴顶点与阻水层4之间有空隙,即光缆开剥点与缆芯间留有安全距离,从而进一步降低因光缆开剥对光纤的损伤事件的发生。依据每对标识线7,在对光缆进行开剥时,更加容易采用平剥的方式,即沿着光缆纵向方向进行平剥。

光纤松套管2内为阻水纱,阻水层4为阻水带,属于全干式电缆,在对电缆进行施工接续时,相较于传统光缆,无需擦拭光纤松套管2表面和着色光纤3表面的油膏,方便快捷,且缆芯中光纤单元的固定依靠整个光缆中心的中心加强件1,使得光缆结构更加稳定。

为进一步提高光缆结构的稳定性,外护套6内设有两根加强件10,加强件10位于外护套6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且两根加强件10以中心加强件1为中心对称设置。

对于本发明光缆的材质,中心加强件1的材质为frp(fiberreinforcedpolyme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芳纶纱加强frp、带垫层的frp或带垫层的kfrp(芳纶纤维),光纤松套管2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外护套6的材质为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聚氨酯弹性体,阻燃且绿色环保。

对于本发明光缆的尺寸,光纤松套管2的外径为1.20~1.25mm,壁厚为0.10~0.12mm,着色光纤3的直径为250μm,外护套6的直径为8.0mm,整个光缆外径小,光纤密度高,容量大,适合在室内竖井、通风管道、线槽、地毯下、墙壁和屋顶天花板等多种环境下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上述易开天窗光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调整光纤放线架的张力为150~180g,并使1~12根直径为250μm的着色光纤3均匀通过光纤集线模;

s2:调节阻水纱放线架的张力为180~200g,并使阻水纱均匀通过阻水纱集线模;

s3:挤出机将熔融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聚丙烯通过分流锥,挤进成型挤管模具中,形成内含有阻水纱和1~12根着色光纤3的干式光纤松套管2;

s4:光纤松套管2依次经过温度为60℃±5℃的第一节水槽、辅助牵引机和温度为15℃的第二节水槽冷却成型,制成成型的外径为1.20~1.25mm,壁厚为0.10~0.12mm的光纤松套管2,并吹干光纤松套管2表面。通过水槽温度的逐级冷却和辅助牵引机的拉伸,经过辅助牵引机的拉伸作用,精确控制着色光纤3在光纤松套管2内的余长,且着色光纤3在光纤松套管2内的余长控制在0.01%。

s5:多根光纤松套管2绕中心加强件1单向绞和,并将绞和后的多根光纤松套管2包于阻水带内,形成缆芯;

s6:调节加强件10放线架的张力为1~2㎏,加强件10放线架使两根加强件10水平匀速通过并线模两边;

s7:控制缆芯的放线张力为2~3㎏,使缆芯匀速通过并线模的中心;

s8:主挤出机将熔融的聚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或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分流锥挤进主挤出机机头的成型模具中,形成外护套6,且外护套6的收容腔5的横截面为椭圆,缆芯位于外护套6收容腔内,且缆芯的外表面与外护套6收容腔5横截面的短轴顶点相切,两根加强件10位于外护套6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且两根加强件10以缆芯的中心加强件1为中心对称设置;

s9:两个辅助挤出机各在外护套6外表面挤出一对色条,每对标识线7靠近收容腔5横截面的一个长轴顶点,且每对标识线7中两根标识线7间连线与该对标识线7所靠近的长轴顶点相切,至此,形成光缆;

s10:将光缆依次经过温度为45℃±5℃的第一节水槽和温度为15℃的第二节水槽冷却定型,并吹干光缆表面。通过水槽温度的逐级冷却,光纤外护套6收缩,外护套6与加强件10间紧密接触,从而消除外护套6内应力,同时保持光缆的外形不变形,且外观平整光滑。

s11:将光缆收于盘具上,至此,制备完成。

其中,两对色条间的颜色不同,每对色条内的两根色条颜色相同,且每根色条的颜色均与外护套6的颜色不同,光缆内的光纤松套管2为6根,每根光纤松套管2内的着色光纤3为12根。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