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窗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58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新型智能窗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窗膜。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物联网技术重要应用之一的智能家居备受瞩目。从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到照明系统,原本“冷冰冰”或“静悄悄”的家居设备向着更加智能和人性化方向发展,而窗户、窗帘等原本简单传统的家装配件也纷纷涉足智能家居领域。针对窗户的智能化的一个方面,则是对于窗户透光程度的智能控制,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这种类型的新型电子控光产品,可通过控制电流改变膜的透明度,进而调整窗户或者玻璃是否透光。但是这类产品的交互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交互性好的能够控制窗户或者玻璃是否透光的窗户贴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窗膜,包括:窗膜主体和控制驱动板;

窗膜主体包括两层透明的导电膜,两层导电膜中间灌有液晶并通过透明粘合剂贴合;

两层导电膜的导电面设有不同方向的电容矩阵分布;

控制驱动板与所述窗膜主体电连接。

其中,导电膜为ito导电膜。

其中,两层所述ito导电膜的ito导电面设有不同方向的矩阵图形。

其中,所述控制驱动板,用于驱动所述ito导电膜和所述液晶。

其中,所述控制驱动板,用于感应所述窗膜主体受到外部压力下的电容变化,并根据所述电容变化控制液晶在透光和不透光两种状态下的切换。

其中,所述控制驱动板,还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多种画面。

其中,所述透明粘合剂为液态水胶。

其中,所述窗膜主体厚度为0.35-0.45毫米。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智能窗膜,两层导电膜中间灌有液晶且两层导电膜的导电面设有不同方向的电容矩阵分布;液晶的物理特性,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而本发明是将两层导电膜的导电面制作成不同方向的矩阵,即使增加电场后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只有在人体或者导体去触摸时候,给它施加一个电容,便可以控制智能膜的变化,实现液晶由雾态向透明态转化,即通过人体对本发明的智能窗户膜的轻触就可实现窗户的透光度设置,交互性好,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窗户膜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层ito矩阵图形;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下层ito矩阵图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窗膜。参见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窗膜主体和控制驱动板103。

窗膜主体包括两层透明的导电膜101,两层所述导电膜101中间灌有液晶102并通过透明粘合剂贴合。

两层导电膜101的导电面设有不同方向的电容矩阵分布。

控制驱动板103与窗膜主体电连接。

优选地,导电膜为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导电膜。两层ito导电膜的ito导电面设有不同方向的矩阵图形。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所示,上层ito导电面的矩阵图形如图2中所示,下层ito导电面的矩阵图形如图3所示。

控制驱动板,用于驱动所述ito导电膜和所述液晶。具体地,用于感应窗膜主体受到外部压力下的电容变化,并根据电容变化控制液晶在透光和不透光两种状态下的切换。

优选地,控制驱动板,还用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多种画面。

优选地,透明粘合剂为液态水胶。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窗膜主体厚度为0.35-0.45毫米。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窗户膜在两层导电膜中间灌入液晶后采用液态水胶贴合在一起,即形成智能窗膜的主体。优选地,采用ito(氧化铟锡)作为薄膜载体。两层导电膜的ito面不制作矩阵图案,则整体使用效果只有两个变化,一个未加入电场后,膜是很雾的;加入一个电场后膜就变成透明的。本发明是将两层ito导电膜的ito面制作成不同方向的矩阵图形,即使增加电场后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只有在人体或者导体去触摸时候,给它施加一个电容,便可以控制智能膜的变化。两层导电膜在不加电场的情况下,液晶颗粒散射入射光,薄膜呈不透明状态;在施加电场后,液晶可按照电场方向有序排列,光线透过薄膜,薄膜呈透明状态。它的应用前景广阔,既可充分采光,又能挡住热量,节省电耗。

同时,通过控制驱动板,给液晶驱动更多的画面,使得窗户变成一个巨大的手机界面。从技术上简单地说,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中间夹着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将液晶倒入一个经精良加工的开槽平面,液晶分子会顺着槽排列,所以假如那些槽非常平行,则各分子也是完全平行的。此部分采用液晶直接灌入两层导电膜之间,不再需要玻璃。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窗户贴膜,颠覆了传统的窗户设置,具有防水、易拆除和环保节能等特性,能在保证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室内的人和物品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其抗紫外线效果高达85%;同时还能通过反射红外线来降低室内温度,以节省致冷所耗费的电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窗膜,包括窗膜主体和控制驱动板;该窗膜主体包括两层透明的导电膜,两层导电膜中间灌有液晶并通过透明粘合剂贴合;两层导电膜的导电面设有不同方向的电容矩阵分布;控制驱动板与窗膜主体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智能窗膜,交互性好,操作方便,且具有防水、易拆除和环保节能等特性,能在保证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抗紫外线效果高达85%;同时还能通过反射红外线来降低室内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王雷;高美萍;杨洲;高智勇;苏晓华;盛厚丁;邓德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赛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4
技术公布日:2017.0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