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2347发布日期:2018-11-24 12:1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六片透镜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镜头普遍应用于车载辅助驾驶系统中,以辅助驾驶员驾驶或用于自动驾驶。随着车载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化,对配合使用的光学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光学镜头的图像真实还原力和图像反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用于车载辅助驾驶系统的光学镜头普遍存在周边畸变较大、照度较低、画面感较差等不足之处。因此,需要一种可适用于车载安装的满足小畸变、高照度要求的光学镜头。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可具有负光焦度,并且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凸面,像侧面均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胶合透镜中的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胶合透镜中的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并且其物侧面为凹面。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多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之间可满足arctan(sag/d)≥20°。上述光学镜头的多个后续透镜沿光轴从第二透镜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以及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胶合组成胶合透镜,并且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以及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之间可满足0.5≤(r4+d3)/r3≤1.2。上述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以及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上述光学镜头的至少一个后续透镜包括位于第五透镜与像侧之间的第六透镜,第六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凹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六透镜可为非球面透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可为非球面透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之间可满足arctan(sag/d)≥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之间可满足0.5≤(r4+d3)/r3≤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可满足0.04≤f/ttl≤0.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之间可满足bfl/ttl≥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之间可满足-6.5≤f2/f≤-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可满足fov≥85°。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六片)透镜,通过合理配置各透镜的焦距与面型,上述镜头可具有畸变小、解像高、照度提升、画面还原度高、视场角大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在使用中,通过上述配置的光学镜头可应用于广角镜头。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所作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以上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旨在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可具有例如六个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这六个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可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向物侧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将第一透镜配置为凸向物侧的弯月透镜,可使得镜头收集较大视场的光线,从而有效地扩大镜头的视场角。另外,考虑到车载镜头室外安装和使用的环境可能较为恶劣,将第一透镜的物侧面配置为凸面,有利于物侧面上的水滴的滑落,从而减小由于雨雪等恶劣天气对镜头成像品质的影响。第二透镜可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向物侧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在使用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参见图4所示)之间可满足arctan(sag/d)≥20°,例如,sag与d进一步可满足23.46°≤arctan(sag/d)≤50.94°,更进一步地,可满足26.46°≤arctan(sag/d)≤50.94°。满足arctan(sag/d)≥20°的第二透镜具有较大程度的弯曲,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光线在经过第二透镜之后具有较小的像差,从而有利于镜头整体畸变程度的降低;同时,这样的设置还能够使得周边大角度光线尽可能多地平稳过渡至后方光学系统,从而有利于镜头照度的提升。第三透镜可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将第三透镜配置为双凸透镜有利于会聚来自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光线,使发散的光线能够顺利进入后方光学系统。另外,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还可以平衡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引入的球差,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第四透镜可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并且其物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胶合在一起,组成胶合透镜。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胶合透镜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或消除色差。胶合透镜的使用能够改善像质,减少光能量的反射损失,从而提升成像的清晰度。在本申请中通过引入由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可有助于消除色差影响,减小系统的公差敏感度;同时胶合的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还可以残留部分色差以平衡光学系统的整体色差。另外,使用由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组成的胶合透镜还可简化镜头制造过程中的装配程序,有利于镜头的批量生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凹面。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因而,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以以多种配置方式进行胶合。例如,第四透镜可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而与第四透镜胶合的第五透镜可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又例如,第四透镜可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而与第四透镜胶合的第五透镜可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向像侧的弯月透镜。第六透镜可为具有正光焦度凸向像侧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可作为会聚透镜,将发散的光线会聚至后方光学系统,同时第六透镜可缩短周边光线到达成像面的光程,从而提升镜头的照度。另外,第六透镜还可以矫正系统的轴外点像差,优化畸变、cra等光学性能,使得周边光线可以通过第六透镜平缓地到达成像面,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能够使得视野变得更大而真实。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另外,非球面透镜的使用可有效地减少光学系统中的透镜个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设置为非球面透镜,以矫正光学系统中的各类像差,从而提高镜头的解像力。作为一个示例,还可将第三透镜设置为非球面透镜,以进一步提高光学镜头的解像力。另外,光学镜头还可设置有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任意离散透镜之间。根据上述配置的光学镜头可具有诸如小畸变、高照度、高解像力以及高画面还原度等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之间可满足0.5≤(r4+d3)/r3≤1.2,例如,r4、d3和r3进一步可满足0.5≤(r4+d3)/r3≤1.18,更进一步地,可满足0.5≤(r4+d3)/r3≤0.75。通过对第二透镜各参数的合理配置,有利于降低系统整体的畸变程度。镜头的总焦距f与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之间可满足0.04≤f/ttl≤0.2,例如,f和ttl进一步可满足0.090≤f/ttl≤0.143,更进一步地,可满足0.096≤f/ttl≤0.127。通过合理配置总焦距f与光学总长度ttl,可保证镜头的小型化。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与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可满足bfl/ttl≥0.08,例如,bfl和ttl进一步可满足0.113≤bfl/ttl≤0.216,更进一步地,可满足0.188≤bfl/ttl≤0.216。通过合理配置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心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与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有利于改善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在应用中,还可对各透镜的焦距进行优化。例如,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与镜头的总焦距f之间可满足-6.5≤f2/f≤-1.5,例如,f2和f进一步可满足-5.99≤f2/f≤-2.72,更进一步地,可满足-3.21≤f2/f≤-2.32。通过对焦距的合理分配,可有效控制镜头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从而在保证该镜头的成像品质的同时尽可能地缩短镜头总长度。另外,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可满足fov≥85°,例如,fov进一步可满足89.6°≤fov≤160°,更进一步地,可满足89.6°≤fov≤120°。合理配置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从而实现光学镜头的广角化。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减小该镜头的畸变、提升镜头的照度、保证镜头的小型化以及镜头整体的解像力,从而使得该镜头更适用于诸如车载辅助驾驶系统的镜头。另外,通过上述方式配置的镜头还具有例如结构紧凑、重量轻抗震性好和消热差等性能,使得该镜头能够更好地符合车载要求。在使用中,通过上述配置的光学镜头可应用于广角镜头,也可应用于其他车载镜头。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包括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排列的六个透镜l1-l6。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8和像侧面s9均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六透镜l6为非球面透镜,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胶合形成胶合透镜。可选地,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的滤色片l7和/或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保护透镜l8。滤色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8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s17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还可在例如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有光阑sto用以调节进光量。本实施例中的光阑可为孔径光阑。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任意离散透镜之间,即,光阑的设置不应局限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面号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d阿贝数vds112.00000.79001.7949.60s25.00001.3300s36.00001.00001.5561.16s42.00003.8000s515.00003.00001.8146.57s6-15.00001.3000stoinfinity0.7000s88.00002.40001.5081.58s9-8.00000.60001.8623.79s10-30.00000.1000s11-30.00001.60001.6061.16s12-3.00000.1000s13infinity0.55001.5264.17s14infinity3.1574s15infinity0.40001.5264.17s16infinity0.3671s17infinity表1根据表1可得,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的中心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l2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的中心曲率半径r3满足(r4+d3)/r3=0.5。本实施例采用了六片透镜作为示例,通过合理分配各个透镜的焦距与面型,有效扩大镜头的视场角,缩短镜头总长度,保证镜头的小畸变与高照度;同时校正各类像差,提高镜头的解析度与成像品质。各非球面面型z由以下公式限定: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常数;a、b、c、d、e均为高次项系数。下表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11和s12的圆锥常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面号kabcdes30.50008.0000e-03-1.0000e-032.0000e-051.0000e-081.0000e-12s4-1.00001.6200e-02-1.0000e-03-5.0000e-046.0000e-05-2.0000e-06s1180.0000-3.5468e-03-3.0000e-042.0000e-04-3.0000e-054.0000e-06s12-0.10005.0000e-03-3.0000e-042.0000e-04-2.0000e-052.0000e-07表2以下所示出的表3给出实施例1中镜头的总焦距f、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光学总长度ttl、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以及最大视场角fov。参数ff2ttlbflfov数值2.03036-5.9636821.19464.574576116表3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得,在实施例1中,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与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满足f2/f=-2.94;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f/ttl=0.096;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bfl/ttl=0.216。另外,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满足arctan(sag/d)=26.46°。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包括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排列的六个透镜l1-l6。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8和像侧面s9均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六透镜l6均为非球面透镜,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胶合形成胶合透镜。可选地,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的滤色片l7和/或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保护透镜l8。滤色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8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s17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还可包括用于调节进光量的光阑sto。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表5示出了实施例2中可用于各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5、s6、s11和s12的圆锥常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表6示出了实施例2中镜头的总焦距f、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光学总长度ttl、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以及最大视场角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d阿贝数vds122.00001.10001.8049.61s25.00001.9003s36.00002.50001.6361.16s42.00003.4090s57.00003.40001.7449.34s6-13.00001.1220stoinfinity-0.2000s85.00003.60001.5581.59s9-3.00000.60001.8022.70s10-30.00000.2000s11-75.00001.96001.5323.41s12-5.00000.1000s13infinity0.55001.5264.17s14infinity1.0000s15infinity0.40001.5264.17s16infinity2.4743s17infinity表4面号kabcdes3-0.20003.3025e-03-2.2231e-045.1602e-06-4.7439e-071.1734e-08s4-1.00009.7071e-03-9.0072e-04-1.8152e-042.0654e-05-6.3829e-07s50.80003.7649e-043.7476e-05-8.7016e-063.1967e-07-1.5225e-08s6-2.00003.8751e-041.6367e-041.1601e-05-1.3466e-051.6470e-06s11-70.0000-5.5645e-03-5.4713e-049.7621e-05-8.4258e-061.0211e-06s12-2.00003.6125e-03-8.1457e-047.6660e-05-7.5420e-066.7444e-07表5参数ff2ttlbflfov数值2.69753-6.2589224.11554.52426689.2表6结合表4至表6可得,在实施例2中,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的中心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l2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的中心曲率半径r3满足(r4+d3)/r3=0.75;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与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满足f2/f=-2.32;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f/ttl=0.1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bfl/ttl=0.188;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满足arctan(sag/d)=31.75°。实施例3以下参照图3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包括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排列的六个透镜l1-l6。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均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8和像侧面s9均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凹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六透镜l6为非球面透镜,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胶合形成胶合透镜。可选地,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的滤色片l7和/或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的保护透镜l8。滤色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8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s17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还可包括用于调节进光量的光阑sto。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表8示出了实施例3中可用于各非球面透镜表面s3、s4、s11和s12的圆锥常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表9示出了实施例3中镜头的总焦距f、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光学总长度ttl、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以及最大视场角fov。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面号曲率半径r厚度d折射率nd阿贝数vds130.00000.95001.7949.61s24.00000.8000s38.00001.60001.5058.00s42.80005.0000s512.00003.00001.8046.57s6-9.00000.0000stoinfinity2.2000s88.00002.30001.6059.00s9-5.00000.60001.8826.00s1018.00000.5000s11-180.00001.50001.5931.00s12-5.20000.2000s13infinity0.55001.5264.21s14infinity2.0000s15infinity0.40001.5264.21s16infinity1.7543s17infinity表7面号kabcde3-7.00001.0000e-02-5.0000e-045.0000e-05-3.0000e-065.0000e-084-1.00008.0000e-031.0000e-042.0000e-05-6.0000e-061.0000e-0711100.0000-6.0000e-04-1.2100e-033.0000e-04-2.6000e-051.0000e-0612-1.00003.5000e-04-3.0000e-042.4000e-058.0000e-07-8.0000e-08表8参数ff2ttlbflfov数值2.97602-9.5636823.35434.904322120表9结合表7至表9可得,在实施例3中,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的中心曲率半径r4、第二透镜l2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的中心曲率半径r3满足(r4+d3)/r3=0.55;第二透镜l2的焦距f2与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满足f2/f=-3.21;光学镜头的总焦距f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f/ttl=0.127;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bfl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7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bfl/ttl=0.210;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朝向物侧的最大通光口径的半口径d与其所对应的sg值sag满足arctan(sag/d)=50.94°。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分别满足以下表10所示的关系。公式\实施例123arctan(sag/d)26.45514731.74530550.936504(r4+d3)/r30.50.750.55f2/f-2.93725-2.32024-3.21358f/ttl0.0957960.1118590.127429bfl/ttl0.2158370.1876080.209997fov11689.6120表10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