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向膜印刷装置及其印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2495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配向膜印刷装置以及基于该配向膜印刷装置的配向膜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其中配向膜的制程一般是通过配向膜印刷机(picoater,pic)利用印刷原理在玻璃基板上依设计区域均匀地涂布一层配向膜液体,一般为聚酰亚胺溶液(简称pi液),再经过加热板加热以加速pi液中溶剂挥发,进而初步形成用于液晶分子配向的薄膜。

目前,配向膜的工艺制程具体为:pic利用配向版(简称apr版)转印的方式涂布pi液,利用压力将pi液通过喷嘴滴在转印轮(aniloxroll,即a轮)上,刮片将a轮上的pi液整平,apr版上的圆形突出物将a轮的凹槽内的pi液挤压出来并带走,然后将apr版上的pi液均匀转印到玻璃基板上,由此实现了pi的涂布,并通过热处理等最终形成配向膜。但是,在现有工艺制程中,a轮在将pi液转印到apr版上时,鉴于上述转印过程,会有大量的pi液掉落到位于a轮下方的盛液盘中,从而被排入废液桶中直接废弃掉。初步核算每天废液桶中会产生10kg左右的pi废液,由此每月将损失200多万,由此造成了材料极大的成本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向膜印刷装置,以及基于该配向膜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该配向膜印刷装置通过设置一次回收系统,并将该一次回收系统与二次排放系统配合使用,以减少pi液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配向膜印刷装置,包括相互咬合设置的转印轮和配向版;所述转印轮和所述配向轮下方设置有盛液盘,所述盛液盘用于盛放在所述转印轮向所述配向版转印过程中滴落的配向膜液体;所述盛液盘分别连通有通过切换阀择一开通的一次回收系统和二次排放系统;所述盛液盘上方设置有择一开通的一次注入系统和二次注入系统,以将所述配向膜液体涂覆在所述转印轮表面;其中,所述一次注入系统中的一次配向膜液体经所述转印轮转印滴落形成一次废液,所述一次废液在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中经纯化处理形成二次配向膜液体,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回流至所述二次注入系统中,所述二次注入系统中的二次配向膜液体经所述转印轮转印滴落形成二次废液,所述二次排放系统用于排放所述二次废液。

进一步地,所述盛液盘与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盛液盘与所述二次排放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并且,所述盛液盘中设有满溢传感器,以对滴落至所述盛液盘中的一次废液或二次废液的量进行监控,以使所述一次废液通过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流入所述一次回收系统内,或使所述二次废液通过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流入所述二次排放系统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中设有纯化检测器,所述纯化检测器用于监控流入所述一次回收系统内的一次废液的量,以使所述一次废液在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中达到预定存放量后进行纯化处理,并产生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与所述二次注入系统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回流至所述二次注入系统中。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中还设有排放阀,用以排放所述一次废液经纯化处理后产生的纯化后废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阀门为电磁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如上任一所述的配向膜印刷装置的配向膜印刷方法,包括步骤:

s1、将存放在所述一次注入系统内的一次配向膜液体涂覆在所述转印轮上,并向所述配向版转印,部分所述一次配向膜液体滴落至所述盛液盘内形成所述一次废液;

s2、所述一次废液流至所述一次回收系统,经纯化处理形成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回流并存放在所述二次注入系统中;

s3、将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涂覆在所述转印轮上,并向所述配向版转印,部分所述二次配向膜液体滴落至所述盛液盘内形成所述二次废液;

s4、所述二次废液流至所述二次排放系统并排放;

s5、重复所述步骤s1~s2或所述步骤s3~s4。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盛液盘中的满溢传感器检测到滴落在所述盛液盘中的第一废液达到满溢量时,开启设置在所述盛液盘与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之间的第一阀门,以使所述第一废液流至所述一次回收系统内;在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满溢传感器检测到滴落在所述盛液盘中的第二废液达到满溢量时,开启设置在所述盛液盘与所述二次排放系统之间的第二阀门,以使所述二次废液流至所述二次排放系统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当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中的纯化检测器检测到流至所述一次回收系统中的一次废液达到预定存放量时,所述一次回收系统对所述一次废液进行纯化处理。

本发明通过在配向膜印刷装置中设置择一开通的一次回收系统和二次排放系统,并分别对应设置择一开通的一次注入系统和二次注入系统,以使一次回收系统对经由一次注入系统注入并产生的一次废液进行回收纯化,并将产生的二次配向膜液体回流至二次注入系统内,以根据生产需要对这部分二次配向膜液体进行再利用,从而通过阀门与流通管路的简单切换即对一次废液实现了回收再利用,减少了pi液的浪费,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从而大幅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向膜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且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向膜印刷装置,该配向膜印刷装置适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用以制作配向膜。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配向膜印刷装置包括相互咬合设置的转印轮11和配向版12,转印轮11和配向轮12下方设置有盛液盘2,盛液盘2用于盛放在转印轮11向配向版12转印过程中滴落的配向膜液体,盛液盘2分别连通有一次回收系统31和二次排放系统32,盛液盘2上方设置有一次注入系统41和二次注入系统42。

具体来讲,一次回收系统31中存放有一次配向膜液体,即用于涂覆在转印轮11表面、并经配向版12转印最终形成在玻璃基板(图中未示出)上以形成配向膜的pi液;该一次配向膜液体首先涂覆在转印轮11表面,当转印轮11向配向版12进行转印的过程中,会有部分一次配向膜液体滴落至盛液盘2中,并由此形成了一次废液;该一次废液会流至一次回收系统31中以进行纯化处理形成二次配向膜液体,该二次配向膜液体可回流至二次注入系统42中。

与上述一次废液形成过程相类似的,二次配向膜液体涂覆在转印轮11表面后,当转印轮11向配向版12转印的过程中,会有部分二次配向膜液体滴落至盛液盘2中,并由此形成了二次废液;该二次废液经二次排放系统32进行排放。

值得说明的是,根据工艺需要,将择一选择使用一次配向液体或二次配向膜液体涂覆在转印轮11的表面,不可将二者相混合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一次回收系统31和二次排放系统32是两个通过切换阀51择一开通的液体管路;同时,一次注入系统41和二次注入系统42也是两个择一开通的配向膜液体存放系统。

更为具体地,为了更好地对一次废液或二次废液进行管理,在盛液盘2与一次回收系统31之间设有第一阀门52,在盛液盘2与二次排放系统32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3;并且,盛液盘2中还设有满溢传感器21,以对滴落至该盛液盘2中的一次废液或二次废液进行监控,当存放在盛液盘2中的一次废液达到满溢标准时,则开通第一阀门52使盛液盘2中的一次废液流入一次回收系统31内,或当存放在盛液盘2中的二次废液达到满溢标准时,则开通第二阀门53使盛液盘2中的二次废液流入二次排放系统32内。

在本实施例中,二次排放系统32具体包括二次废液桶321以及厂务端322两条排放管路,第二阀门53可对二次废液的具体排放路径进行选择,或者将其排放至二次废液桶321中,和/或排放至厂务端322以直接进行处理。

为了使得一次废液在一次回收系统31中获得更好地纯化效果,并节约简化工艺程序,优选在一次回收系统31与二次注入系统42之间设置第三阀门54,并且一次回收系统31中设有纯化检测器311,以使一次废液在一次回收系统31中达到预定存放量后才开始进行纯化处理,而纯化处理后的液体经检验合格后即形成二次配向膜液体,这些二次配向膜液体通过第三阀门54控制回流至二次注入系统42中。

优选地,第一阀门52和/或第二阀门53和/或第三阀门54为电磁阀,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一次回收系统31在对一次废液进行纯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纯化后废液,包括纯化过程产生的废液以及经检测不符合的废液;由此,该一次回收系统31还包括排放阀312,以使纯化后废液得以排放;排放路径优选为厂务端322。当然,基于二次废液和纯化后废液均通过连接厂务端322的方式来排放,因此可通过设置阀门等方式来起到对二者进行控制的目的,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在图1中,盛液盘2与一次回收系统31、二次排放系统32之间,包括二次排放系统32内部二次废液流至二次废液桶321中和/或排放至厂务端322,一次回收系统31与二次注入系统42之间,以及一次回收系统31与厂务端322之间均通过管路得以连通,用以保障一次废液、二次废液、二次配向膜液体以及纯化后废液在不同系统中的流动。

由此,根据本实施例的配向膜印刷装置通过对转印轮11向配向版12转印过程中滴落的一次配向膜液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避免了这部分配向膜液体的浪费,大大减少了配向膜印刷制程中的材料成本,继而将该配向膜印刷装置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技术领域中时,大幅度降低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的了基于上述配向膜印刷装置的印刷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将存放在一次注入系统41内的一次配向膜液体涂覆在转印轮11上,并向配向版12进行转印,部分一次配向膜液体滴落至盛液盘2内形成一次废液。

步骤s2、一次废液流至一次回收系统31,经纯化处理形成二次配向膜液体,二次配向膜液体回流并存放在二次注入系统42中。

具体来讲,当盛液盘2中的满溢传感器21检测到滴落在盛液盘2中的第一废液达到满溢量时,开启第一阀门52使第一废液流至一次回收系统31内。

更为具体地,当一次回收系统31中的纯化检测器311检测到流至一次回收系统31中的一次废液达到预定存放量时,一次回收系统31即开始对这部分一次废液进行纯化处理,并于处理后开启第三阀门54使产生的二次配向膜液体回流至二次注入系统42中。

由此,即对转印轮11向配向版12转印过程中滴落的一次配向膜液体实现了回收,产生二次配向膜液体,这部分回收的二次配向膜液体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再利用:

步骤q1、将二次配向膜液体涂覆在转印轮11上,并向配向版12进行转印,部分二次配向膜液体滴落至盛液盘2内形成二次废液。

步骤q2、二次废液流至二次排放系统32并排放。

具体来讲,当满溢传感器21检测到滴落在盛液盘2中的第二废液达到满溢量时,开启第一阀门52使二次废液流至二次排放系统32内。

值得说明的是,当一次注入系统41及二次注入系统42中均存放有配向膜液体时,则根据工艺需要选择使用一次配向膜液体或二次配向膜液体;也就是说,重复上述步骤s1~s2或步骤q1~q2。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