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524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摄像模组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由原来的低像素定焦,发展到使用音圈马达的高像素对焦,再到带有闭环反馈功能和ois防抖功能,以及多摄像模组等等,但是,手机摄像模组一直难以实现光学变焦功能。(可以实现,目前的手机全部有光学变焦功能,只是光学变焦倍数少,难以实现高倍数光学变焦。vcm就是驱动镜头移动实现光学变焦。本专利相当于在光学变焦的基础上,增加或者减少增倍镜)本专利是运用于潜望式模组,棱镜后面的镜头也是可以实现变焦的,可以沿光轴移动的。

光学变焦功能一般通过驱动镜头里的光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实现,这种光学变焦方案仅适用于数码相机、单反相机等,不适用于追求轻薄的手机、平板等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其可实现不同焦距的变换,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轻薄化等优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包括成像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的进光方向上的可旋转的反射棱镜,被摄物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棱镜反射后投射至所述成像单元上进行成像;所述反射棱镜包括用于光线射入的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用于光线射出的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以及用于光线反射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入射面和第二入射面的焦距不同,和/或,所述第一出射面和第二出射面的焦距不同;在所述反射棱镜在旋转前,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射入,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射面射出;在所述反射棱镜在旋转后,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射面射入,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面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棱镜在旋转前,其第一入射面朝向被摄物,第一出射面朝向所述成像单元;所述反射棱镜在旋转后,其第二入射面朝向被摄物,第二出射面朝向所述成像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棱镜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射面、第二入射面、第一出射面或第二出射面为平面、凸面或凹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射面、第一出射面、第二入射面和第二出射面中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增透层。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单元为摄像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单元为感光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感光芯片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光学透镜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反射棱镜旋转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反射棱镜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通过旋转所述反射棱镜,切换所述反射棱镜朝向被摄物的入射面和朝向所述成像单元的出射面,所述反射棱镜在旋转前后对光线的聚焦能力不同,会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上形成的图像呈现出不同的焦距效果,实现光学变焦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轻薄化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手机、平板等轻薄型的电子产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一的示例一;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一的示例二;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二的示例一;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二的示例二;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三的示例一;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三的示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包括成像单元1和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1的进光方向上的可旋转的反射棱镜2,被摄物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棱镜2反射后投射至所述成像单元1上进行成像;所述反射棱镜2包括用于光线射入的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用于光线射出的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以及用于光线反射的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的焦距不同。

如图1所示,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前,其第一入射面21朝向被摄物,第一出射面23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21射入,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面25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射面23射出;如图2所示,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后,其第二入射面22朝向被摄物,第二出射面24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射面22射入,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面26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面24射出。

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在所述成像单元1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反射棱镜2,通过旋转所述反射棱镜2,切换所述反射棱镜2朝向所述被摄物的入射面,而所述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具有不同的焦距,即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前后对光线的聚焦能力不同,会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1上形成的图像呈现出不同的焦距效果,即被摄物的图像大小不同,实现光学变焦功能。

与现有的通过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光学透镜的变焦方案相比,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反射棱镜2在翻转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小,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轻薄化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手机、平板等轻薄型的电子产品中。

所述反射棱镜2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所述中心轴即为该反射棱镜2上同时与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二入射面22、第一出射面23、第二出射面24、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相垂直的横截面的中心点所在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射面21为平面,所述第二入射面22为凸面,如图2所示,当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以所述第二入射面22朝向被摄物时,所述第二入射面22相当于放大镜,可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1上形成的图像变大。

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入射面21也可以为凸面,并且,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的凸出高度可根据不同的变焦倍数而设置为不同的值;当然,若有特殊的变焦需求,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中的至少一面也可以为凹面,且凹陷深度可根据不同的变焦倍数而设置为不同的值。

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二入射面22、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中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增透层,以使被摄物的光线在经过所述反射棱镜2时的反射率下降和透过率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1为感光芯片,且在所述感光芯片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光学透镜组3。在实际使用时,所述成像单元1也可以为摄像镜头。

此外,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反射棱镜2旋转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可采用伺服马达控制,也可采用转动组件控制,以使所述反射棱镜2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以及恢复至原位。当然,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反射棱镜2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比如采用凸块或挡块等。

实施例二

如图3和4所示,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包括成像单元1和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1的进光方向上的可旋转的反射棱镜2,被摄物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棱镜2反射后投射至所述成像单元1上进行成像;所述反射棱镜2包括用于光线射入的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用于光线射出的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以及用于光线反射的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所述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的焦距不同。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前,其第一入射面21朝向被摄物,第一出射面23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21射入,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面25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射面23射出;如图4所示,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后,其第二入射面22朝向被摄物,第二出射面24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射面22射入,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面26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面24射出。

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在所述成像单元1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反射棱镜2,通过旋转所述反射棱镜2,切换所述反射棱镜2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的出射面,而所述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具有不同的焦距,即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前后对光线的聚焦能力不同,会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1上形成的图像呈现出不同的焦距效果,即被摄物的图像大小不同,实现光学变焦功能。

与现有的通过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光学透镜的变焦方案相比,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反射棱镜2在翻转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小,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轻薄化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手机、平板等轻薄型的电子产品中。

所述反射棱镜2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所述中心轴即为该反射棱镜2上同时与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二入射面22、第一出射面23、第二出射面24、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相垂直的横截面的中心点所在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射面23为平面,所述第二出射面24为凸面,如图4所示,当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以所述第二出射面24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时,所述第二出射面24相当于放大镜,可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1上形成的图像变大。

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出射面23也可以为凸面,并且,所述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的凸出高度可根据不同的变焦倍数而设置为不同的值;当然,若有特殊的变焦需求,所述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中的至少一面也可以为凹面,且凹陷深度可根据不同的变焦倍数而设置为不同的值。

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二入射面22、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中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增透层,以使被摄物的光线在经过所述反射棱镜2时的反射率下降和透过率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1为感光芯片,且在所述感光芯片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光学透镜组3。在实际使用时,所述成像单元1也可以为摄像镜头。

此外,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反射棱镜2旋转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可采用伺服马达控制,也可采用转动组件控制,以使所述反射棱镜2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以及恢复至原位。当然,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反射棱镜2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比如采用凸块或挡块等。

实施例三

如图5和6所示,一种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包括成像单元1和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1的进光方向上的可旋转的反射棱镜2,被摄物的光线经过所述反射棱镜2反射后投射至所述成像单元1上进行成像;所述反射棱镜2包括用于光线射入的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用于光线射出的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以及用于光线反射的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的焦距不同,和,所述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的焦距不同。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前,其第一入射面21朝向被摄物,第一出射面23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射面21射入,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面25反射后,从所述第一出射面23射出;如图6所示,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后,其第二入射面22朝向被摄物,第二出射面24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射面22射入,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面26反射后,从所述第二出射面24射出。

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在所述成像单元1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可旋转的反射棱镜2,通过旋转所述反射棱镜2,切换所述反射棱镜2朝向被摄物的入射面和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的出射面,而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二入射面22具有不同的焦距,所述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也具有不同的焦距,即所述反射棱镜2在旋转前后对光线的聚焦能力不同,会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1上形成的图像呈现出不同的焦距效果,即被摄物的图像大小不同,实现光学变焦功能。

与现有的通过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光学透镜的变焦方案相比,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的反射棱镜2在翻转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小,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轻薄化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手机、平板等轻薄型的电子产品中。

所述反射棱镜2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所述中心轴即为该反射棱镜2上同时与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二入射面22、第一出射面23、第二出射面24、第一反射面25和第二反射面26相垂直的横截面的中心点所在的轴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一出射面23为平面,所述第二入射面22和第二出射面24为凸面,当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以所述第二入射面22朝向被摄物、所述第二出射面24朝向所述成像单元1时,所述第二入射面22和第二出射面24都相当于放大镜,可使被摄物的光线在所述成像单元1上形成的图像变大。

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入射面21和第一出射面23也可以为凸面,并且,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一出射面23、第二入射面22和第二出射面24的凸出高度可根据不同的变焦倍数而设置为不同的值;当然,若有特殊的变焦需求,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一出射面23、第二入射面22和第二出射面24中的至少一面也可以为凹面,且的凹陷深度可根据不同的变焦倍数而设置为不同的值。

所述第一入射面21、第二入射面22、第一出射面23和第二出射面24中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增透层,以使被摄物的光线在经过所述反射棱镜2时的反射率下降和透过率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1为感光芯片,且在所述感光芯片的进光方向上设置有光学透镜组3。在实际使用时,所述成像单元1也可以为摄像镜头。

此外,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反射棱镜2旋转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可采用伺服马达控制,也可采用转动组件控制,以使所述反射棱镜2绕其中心轴旋转180度以及恢复至原位。当然,该可变焦距摄像模组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反射棱镜2旋转角度的限位机构,比如采用凸块或挡块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