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膜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2793发布日期:2019-07-06 10:5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膜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反射膜领域,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膜和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和电视等屏幕显示都在朝着大屏显示发展,市场的液晶显示屏需求量十分巨大,这些液晶显示屏(lcd)通过在内侧设置被称为背光源的面光源提供照射光,从而进行显示。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背光模组,三部分组成,反射膜在整个背光模组中有着重要的亮度增益作用。

在显示装备需求量剧增的同时,与此相对应,人们对画面的亮度化和精细化有更高的要求。

画面的亮度与反射片的亮度相对应,目前市场上大多反射膜的辉度不够强,因此需增加聚酯薄膜辉度。同时,由于制造液晶显示器及照明所用面板灯环境中含有大量灰尘或小颗粒尘埃,在组装过程时会将其卷入其中,导致亮度降低和顶白问题。为解决上述情况,需要提高反射膜的辉度兼抗吸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反射膜的辉度不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膜和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提高了现有反射膜的反射率和辉度,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还具有抗吸附能力。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非常适合应用于图像显示用的背光装置和照明用的反射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aba三层结构,所述b层包括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在b层形成泡孔。

所述无机粒子和不相容树脂在b层中都可以形成大量泡孔。

进一步的,b层中的无机粒子选自硫酸钡、碳酸钙、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粘土、高岭土、或硫酸锌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所述二氧化钛又称之为钛白粉;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又称之为金红石型钛白粉。

进一步的,所述b层还包括不相容树脂,所述不相容树脂在b层形成泡孔。

进一步的,泡孔内含有不相容树脂、无机粒子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不相容树脂的临界表面张力较小,所述b层中的不相容树脂选自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环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或聚甲基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不相容树脂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为90-150℃(tg,iso11375-1,-2,-3)。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不相容树脂选自聚甲基戊烯。

进一步的,所述b层的空隙率为25.5-44%。

进一步的,所述b层的空隙率优选为34-44%。

进一步的,所述b层的空隙率最优选为40%。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无机粒子的含量为13.3-43.3%。

所述含量是指b层中所有无机粒子的重量占b层材料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无机粒子的含量优选为31-39.5%。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无机粒子的含量最优选为31.5%。

进一步的,所述b层包括聚酯树脂、抗静电剂、无机粒子、不相容树脂、增韧剂、成核剂和分散剂。

进一步的,所述b层包括40.5-73.7%聚酯树脂、2.0%抗静电剂、13.3-43.3%无机粒子、5-20%不相容树脂、4%增韧剂、1%成核剂和1%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聚酯树脂选自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聚酯树脂优选为pet,所述pet的特性粘度为0.68dl/g。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无机粒子包括二氧化钛、硫酸钡和碳酸钙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无机粒子包括二氧化钛、硫酸钡和碳酸钙粒子,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为5-35%,硫酸钡粒子的含量为4.5-10%,碳酸钙粒子的含量为3.8-6%。所述含量是指所述无机粒子的重量占b层材料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无机粒子包括二氧化钛、硫酸钡和碳酸钙粒子,其中二氧化钛的含量优选为15-28%,硫酸钡粒子的含量优选为7.2%,碳酸钙粒子的含量优选为4.3%。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二氧化钛无机粒子的含量最优选为20%。

当b层中二氧化钛含量低于5%时,对于提高反射率效果不明显,当含量大于35%,成膜性能变差,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当b层中硫酸钡粒子含量低于4.5%,对于提高反射率不明显,当含量高于10%,反射率降低;当b层中碳酸钙粒子的含量低于3.8%时,对于提高聚酯膜反射率不明显,当含量高于6%时,成膜性能变差,容易破膜,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0.4μm,硫酸钡的平均粒径为0.5-2μm,碳酸钙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8-2μm。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2μm,硫酸钡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8μm,碳酸钙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

当b层中二氧化钛平均粒径小于0.1μm,二氧化钛粒子容易发生团聚、难以分散;当平均粒径大于0.4μm,则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有所下降。

当硫酸钡的平均粒径小于0.5μm时,硫酸钡粒子容易发生团聚、难以分散;当平均粒径大于2μm时,在熔融挤出时,容易堵塞过滤器。

当碳酸钙平均粒径小于0.8μm时,则碳酸钙粒子容易发生团聚、难以分散,当平均粒径大于2μm时,则在熔融挤出时,容易堵塞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a层包括无机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a层中无机粒子的含量为2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a层中的无机粒子用于调节反射膜表面的光泽度及挺度等。

进一步的,所述a层中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a层包括聚酯树脂、抗静电剂、无机粒子、抗氧剂和增韧剂。

进一步的,所述a层包括72.7%的聚酯树脂、2.8%抗静电剂、20%无机粒子、0.5%抗氧剂和4%增韧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a层树脂选自pet。

进一步的,所述a层和b层中的抗静电剂为阴离子抗静电剂。

进一步的,所述a层和b层中的抗静电剂为磺酸对苯二甲酸乙二胺。

进一步的,所述a层和b层中的增韧剂选自mah(马来酸酐)接枝sebs(聚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接枝率≥0.5%。

进一步的,所述a层中的抗氧剂选自芳香胺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或辅助抗氧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a层中的芳香胺类抗氧剂选自二苯胺、对苯二胺、二氢喹啉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聚合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受阻酚类抗氧剂选自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辅助抗氧剂选自硫代二丙酸双酯。

进一步的,从抗氧化性能、聚酯层兼容性及分散性性能考虑,a层中的抗氧剂优选为受阻酚类抗氧剂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

抗静电剂具有耐热性能、着色少并且对树脂及薄膜的反射率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抗氧剂可阻止薄膜老化,延长使用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成核剂为有机类成核剂。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成核剂选自苯甲酸盐、乙二胺、乙烯基离聚物、苯烯基离聚物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成核剂为millad3988,所述millad3988来自milliken公司。

所述b层中的成核剂与聚酯树脂的兼容性较好、成核性能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分散剂选自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为5000-50000)、聚丙烯蜡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b层中的分散剂优选为peg(分子量为20000)。

进一步的,所述a层中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μm。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100-300μm,两个a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8-20%,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0-92%。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优选为225μm,其中,两个a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b层包括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在b层形成泡孔;所述b层还包括不相容树脂,所述不相容树脂在b层形成泡孔。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源的方式为侧入式和直下式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铸片: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将a层中的聚酯树脂、无机粒子、助剂等熔融挤出后经过滤器导入到t型模头口内;同时将b层中的聚酯树脂、不相容树脂、无机粒子、助剂等熔融挤出后经过滤器导入到t型模头口内;之后进行aba三层共挤而得到熔融片;

(2)拉伸成膜:将步骤(1)得到的熔融片先纵向拉伸2~5倍;然后横向拉伸3~5倍、热定型、收卷、分切和包装,得到反射膜。

进一步的,在步骤(2)的纵拉和横拉过程中,无机粒子和不相容树脂在b层中都可以形成大量泡孔。

当反射膜的表面电阻大于5.0×1012ω/□时,静电不足和防污性能不足,导致吸附灰尘或尘埃,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聚酯膜的表面电阻为5.0×1012ω/□以下,表面结构光滑,亮度高,反射率≥90%。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聚酯膜的表面电阻介于7.5×108ω/□-8.7×109ω/□之间时,都具有好的抗吸附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的密度为0.78-1.04g/cm3

进一步的,所述a层包括72.7%的聚酯树脂、2.8%抗静电剂、20%无机粒子、0.5%抗氧剂和4%增韧剂;所述b层包括40.5-57.8%的聚酯树脂、2.0%抗静电剂、15-28%二氧化钛粒子、7.2-10%硫酸钡粒子、3.8-6%碳酸钙粒子、10-20%不相容树脂、4%增韧剂、1%成核剂和1%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6-12、实施例16、实施例17和实施例18。

进一步的,所述a层包括72.7%的聚酯树脂、2.8%抗静电剂、20%无机粒子、0.5%抗氧剂和4%增韧剂;所述b层包括40.5-45.5%的聚酯树脂、2.0%抗静电剂、20%二氧化钛粒子、7.2%硫酸钡粒子、4.3%碳酸钙粒子、15-20%不相容树脂、4%增韧剂、1%成核剂和1%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b层重量百分比。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优选为225μm,其中,两个a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上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8-9。

与现有用于显示屏中背光源的反射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在保证高辉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吸附能力,非常适合于图像显示用的背光装置和照明用的反射片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膜,所述的反射膜为aba三层结构,其中a层聚酯薄膜含有无机粒子1,助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增韧剂;b层聚酯薄膜含有无机粒子2、无机粒子3和无机粒子4,泡孔5,不相容树脂6。

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铸片: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将a层中的聚酯树脂、无机粒子、助剂等熔融挤出后经过滤器导入到t型模头口内;同时将b层中的聚酯树脂、不相容树脂、无机粒子、助剂等熔融挤出后经过滤器导入到t型模头口内;之后进行aba三层共挤而得到熔融片;

(2)拉伸成膜:将步骤(1)得到的熔融片先纵向拉伸2~5倍;然后横向拉伸3~5倍、热定型、收卷、分切和包装,得到反射膜。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反射膜,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试:

反射率:按照gb/t3979-2008标准,采用colorquestxe分光测色仪(hunterlab公司制),在d65光源条件下,通过积分球d/8°结构测试其反射率,反射率数据为400-700nm每隔10nm波长的反射率的加权平均值,权值对应d65光源的能量分布曲线。

辉度测试:在32”d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组装膜片,进行辉度测试,所用仪器为日本拓普康(topcon)公司的bm-7a辉度计,测试平台的生产厂家为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fs-5500g,在500mm距离,1°视角下测试背光正常点亮时的9点辉度平均值;每次测试均裁取3张膜片,测试辉度后取平均值。

防吸附性能:测试上述反射膜的表面电阻,表面电阻越小,防吸附性能越好,其中用字母g表示吸附性能是合格的。

表面电阻:按照gb/410-89标准,使用simco表面阻抗测试仪,取样要求:要求试样平整,无皱折,无伤痕,表面无灰尘;环境要求:温度15℃~25℃,湿度60%湿度以下;测试时,需将待测物品放置于绝缘材质的桌面上。再者,表面固有电阻值优选7.5×108ω/□-8.9×109ω/□之间。

空隙率:空隙率=反射膜密度/原料密度×100%,本发明中所用原料的堆积密度为1.4g/cm3

密度测试方法:密度=膜质量/膜体积;

膜质量:取上述反射膜样品尺寸,100mm×100mm一张,试样平整,无皱纹,边缘应平滑,试样表面应无灰尘放在分析天平称重,记录数据。

膜体积:体积=长×宽×高(长:100mm,宽:100mm,高为千分尺测的膜厚度)。

为了更易理解本发明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为aba三层结构,所述b层包括无机粒子,所述无机粒子在b层形成泡孔;所述b层还包括不相容树脂,所述不相容树脂在b层形成泡孔。

a层包括72.7%pet、20%二氧化硅粒子,平均粒径为3μm、2.8%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0.5%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受阻酚类抗氧剂、4.0%mah接枝sebs(接枝率≥0.5%)。

b层包括73.7%pet,特性粘度为0.68dl/g、5%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4.5%平均粒径为0.5μm硫酸钡无机粒子、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73.7%pet,特性粘度为0.68dl/g、5%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4μm、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4.5%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如实施例2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68.7%pet,特性粘度为0.68dl/g、1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4.5%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4

如实施例3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3.7%pet,特性粘度为0.68dl/g、35%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4.5%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5

如实施例4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53.7%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0%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4.5%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6

如实施例5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3%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8%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0%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7

如实施例6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2.5%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8%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0%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4.3%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8

如实施例7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0.5%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20%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4.3%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9

如实施例8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5.5%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4.3%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8.2%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0%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10%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57.8%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0%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6%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6%pet,特性粘度为0.68dl/g、15%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10%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6%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6%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助剂为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4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6%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3.8%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5.5%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4μm、1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8μm、4.3%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助剂为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b层包括45.5%pet,特性粘度为0.68dl/g,20%金红石型钛白粉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0.2μm、15%聚甲基戊烯不相容树脂、7.2%硫酸钡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2μm、4.3%碳酸钙无机粒子,平均粒径为1μm、4%mah接枝sebs(接枝率≥0.5%)增韧剂、2.0%磺酸对苯甲酸乙二胺抗静电剂、1%millad3988(milliken公司)成核剂、1%peg(分子量20000)分散剂,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两个a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2%,b层厚度占总厚度的88%。所得的反射膜厚度为225μm,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7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所得的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a层厚度占总厚度8%,b层厚度占总厚度92%。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8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所得的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a层厚度占总厚度20%,b层厚度占总厚度80%。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9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所得的反射膜的总厚度为300μm。a层厚度占总厚度12%,b层厚度占总厚度88%。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20

如实施例9提供的反射膜,所得的反射膜的总厚度为150μm。a层厚度占总厚度12%,b层厚度占总厚度88%。相关性能见表1。

对比例1

对比例为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jx225,为常见的pet白色反射膜。对比例1提供的反射膜的相关性能见表1。

表1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提供的反射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上述表1所示的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在保证反射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吸附性能,完全可以适用于电视及面板灯组装环境,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中,实施例6-12、实施例16、实施例17和实施例19提供的反射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反射率至少为95.5%,相对平均辉度至少为97.5%,表面电阻率至多为4.2×109,密度为0.78-0.92g/cm3,空隙率为34-44%,具有较好的抗吸附能力。

特别的,实施例8-9提供的反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反射率至少为95.9%,相对平均辉度至少为99.5%,表面电阻率至多为7.9×108,密度为0.78-0.84g/cm3,空隙率为40-44%,且具有较好的抗吸附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