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3271发布日期:2018-06-16 00:5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曲面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曲面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曲面液晶显示器具有超薄、质量轻、可弯曲、设计自由度高等特点,在可穿戴、手机通讯、电视、商业广告及军事应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曲面LCD面板在弯曲或折叠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导致显示区不同区域柱状的隔垫物(PS)压缩量不一致,中间区域的隔垫物对中间区域的液晶的应力较大,从而导致中间区域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扩散,导致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布不均,使得边缘区域的液晶层的长度大于中间区域的液晶层的长度,液晶层的长度差异会产生光程差,影响显示画面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能够降低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对液晶产生的应力,避免液晶向边缘区域扩散而出现液晶层的长度差异,改善了显示画面的质量。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CF基板、TFT基板、多个隔垫物、液晶层及密封层,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CF基板与所述TFT基板之间,所述多个隔垫物设于所述CF基板朝向所述TFT基板的一面,所述密封层位于所述CF基板与所述TFT基板之间并环绕所述液晶层的边缘设置,所述液晶层包括中间区域及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隔垫物对所述中间区域的液晶产生的应力小于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隔垫物对所述边缘区域的液晶产生的应力,以使得所述CF基板与所述TFT基板之间维持等间距。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两个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关于所述中间区域对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关于所述CF基板的中轴线对称。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的高度小于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的高度。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的高度沿着从所述中间区域到所述边缘区域的方向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的高度沿着从所述中间区域到所述边缘区域的方向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的密度小于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的密度。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的密度沿着从所述中间区域到所述边缘区域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和/或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的密度沿着从所述中间区域到所述边缘区域的方向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在沿与所述CF基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在沿与所述CF基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中的隔垫物在沿与所述CF基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所述中间区域到所述边缘区域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和/或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隔垫物在沿与所述CF基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所述中间区域到所述边缘区域的方向上依次递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装置,所述曲面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出的显示面板包括包括液晶层和多个隔垫物,所述多个隔垫物设于CF基板朝向TFT基板的一面,所述液晶层包括中间区域及位于所述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隔垫物对所述中间区域的液晶产生的应力小于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隔垫物对所述边缘区域的液晶产生的应力,从而可以避免中间区域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扩散而导致液晶层的长度差异,使得所述CF基板与所述TFT基板之间维持等间距,改善了显示画面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实施例1中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弯曲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显示面板弯曲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显示面板弯曲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显示面板弯曲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

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包括CF基板、TFT基板、多个隔垫物、液晶层及密封层,液晶层位于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多个隔垫物设于CF基板朝向TFT基板的一面,密封层位于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并环绕液晶层的边缘设置,液晶层包括中间区域及位于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位于中间区域的隔垫物对中间区域的液晶产生的应力小于位于边缘区域的隔垫物对边缘区域的液晶产生的应力,从而可以避免中间区域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扩散而导致液晶层的长度差异,使得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维持等间距,改善了显示画面的质量。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描述,当然,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仅仅作为示例示出,并不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2,显示面板1为曲面显示面板,背光模组2为柔性背光模组,背光模组2用于为显示面板1提供光源。具体地,显示面板1包括CF基板11、TFT基板12、多个隔垫物13、液晶层14及密封层15,液晶层14位于CF基板11与TFT基板12之间,多个隔垫物13设于CF基板11朝向TFT基板12的一面,密封层15位于CF基板11与TFT基板12之间并环绕液晶层14的边缘设置,液晶层14包括中间区域14a及位于中间区域两侧的两个边缘区域14b。

CF基板11与TFT基板12相对设置并与密封层15形成密封腔,多个隔垫物13位于该密封腔中,液晶层14的液晶填充于该密封腔中。具体地,位于两个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关于中间区域14a对称,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关于CF基板11的中轴线对称。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的隔垫物13为柱状,其材料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

在显示面板13弯折过程中,隔垫物13会发生形变,隔垫物13在自身弹性形变力的作用下会对液晶层14中的液晶产生一定的应力,由于CF基板11与TFT基板12与中间区域14a对应的部分受到的应力最大,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受到的挤压力也最大,因此,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会向两边的边缘区域14b中扩散,将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设置为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这样,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可以阻挡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14a中扩散,此外,由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大,其自身的弹性形变力也比较大,边缘区域14a中的液晶受到的应力也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阻止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14a中扩散。

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是等差值递增即任意相邻两列隔垫物13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可以是不等差值递增即任意相邻两列隔垫物13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等或不相等,此时,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的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是等差值递增即任意相邻两列隔垫物13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可以是不等差值递增即任意相邻两列隔垫物13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等或不相等,此时,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的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较佳地,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即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呈上升的阶梯式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显示面板1在弯折过程中不同区域应力的分布来设计不同高度的隔垫物13,通过不同位置的隔垫物13不同的弹性形变力分散液晶层14中液晶受到的应力,从而使得CF基板11与TFT基板12之间维持等间距,避免液晶层14不同区域的光程差产生差异,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画面的质量。

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以及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实施例2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相等,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的密度。

将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设置为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这样,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较大即数量较多可以阻挡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14a中扩散,此外,由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较大,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液晶受到的应力也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阻止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14a中扩散。

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是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的密度的增长值相等,也可以是不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的密度的增长值不完全相等或不相等,此时,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的密度可以完全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是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的密度的增长值相等,也可以是不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的密度的增长值不完全相等或不相等,此时,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的密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较佳地,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即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呈上升的阶梯式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显示面板1在弯折过程中不同区域应力的分布来设计隔垫物13的密度,通过不同位置的隔垫物13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弹性形变力分散液晶层14中液晶受到的应力,从而使得CF基板11与TFT基板12之间维持等间距,避免液晶层14不同区域的光程差产生差异,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画面的质量。

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以及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实施例3

参照图6、图7,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高度、密度均相等,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即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CF基板11上的投影面积比位于边缘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CF基板11上的投影面积小。较佳地,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小长度。例如,隔垫物13为圆柱体,则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底面直径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底面直径;隔垫物13为圆台,则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的顶面和底面直径均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顶面和底面直径。

将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设置为小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这样,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尺寸较大可以阻挡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14a中扩散,此外,由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的尺寸较大,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液晶受到的应力也较大,从而可以进一步阻止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液晶向两侧的边缘区域14a中扩散。

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是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增长值相等,也可以是不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增长值不完全相等或不相等,此时,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可以完全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可以是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增长值相等,也可以是不等差值递增即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增长值不完全相等或不相等,此时,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可以完全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较佳地,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沿着从中间区域14a到边缘区域14b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即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与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呈上升的阶梯式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显示面板1在弯折过程中不同区域应力的分布来设计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通过不同位置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弹性形变力分散液晶层14中液晶受到的应力,从而使得CF基板11与TFT基板12之间维持等间距,避免液晶层14不同区域的光程差产生差异,提升显示面板1的显示画面的质量。

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位于中间区域14a中的隔垫物13以及位于边缘区域14b中的隔垫物13在沿与CF基板11平行的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