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的MODF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0931发布日期:2018-06-01 03:4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总配线架,具体涉及一种走线互不干扰,可实现在线检测,大大提高了施工时效率及准确性,后期维护也变得快捷、准确的机房的MODF。



背景技术:

机房内多数MODF容量大,跳线密度高,施工及维护时,跳纤容易混乱、交叉、冗余跳纤无法合理安放。如何合理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

发生故障时,因为大多数纤产生了交叉,很难将故障光纤快速找出来,从而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体验。

现有技术在跳纤管理上不够成熟,跳纤路由比较混乱,且在跳纤存储区的跳线看上去长短不一,不仅对施工人员要求极高,同时加深了后期维护的难度。

现有技术大多是将一束纤扎在一起进行走线,其中一根纤出现故障时,不容易找到且很难进行更换,会给客户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线互不干扰,可实现在线检测,大大提高了施工时效率及准确性,后期维护也变得快捷、准确的机房的MODF。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机房的MODF,所述机房的MODF包括:架体,架体正面、架体背面、架体左侧面、架体右侧面:架体正面为线路测,架体背面为设备侧;架体正面包括固定在架体正面的光缆开剥装置、熔配一体化模块;光缆开剥装置位于熔配一体化模块的上方;架体的背面包括96芯终端面板、水平走线槽;96芯终端面板位于水平走线槽的上方,架体左侧面安装有架间跳纤走线通道和存纤盘;架间跳纤走线通道和存纤盘位于架体左侧面的左右两侧,架体右侧面为线路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96芯终端面板包括:96芯终端面板上增加的两个监测口组成98芯光单元模块,每一芯上安装一个适配器,还包括一个1分2的微型光分,所述一个1分2的微型光分固定在机柜中的96芯光单元模块的背面上,所述1分2的微型光分包括一个输入插头和两个输出插头,两个输出插头分别接两个监测口;输入插头接在需要监测的适配器上;

两个监测口的正面的一个监测口插入光源,另一个的正面监测口插入OTDR;

96芯光单元模块的每一芯上均连接有待检测光缆;

在使用时,光分入口插头插入光单元背面96个适配器端口上的任意一个需要检测的端口上,光分出口插入光单元背面的监测口上。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光源为手持的光源。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光时域反射仪为手持的光时域反射仪。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架间跳纤走线通道包括若干个走线单元,每一个走线单元包括一个弧形的进线通道和一排弧形的分线通道,一排弧形的分线通道竖直分布成上下结构,进线通道位于整个竖直分布成的上下结构的一侧。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的MODF,增加走线通道,本走线通道保证每一根纤有一个固定路径,实现所有跳线的走线路由固定,且所有跳纤走线互不干扰,在施工及维护时大大提高了效率及准确性,后期维护也变得快捷、准确。

本发明所有跳纤路由固定,所以每根跳纤的长度也容易计算出来,后期不会产生冗余跳纤问题。所有架间跳线只有唯一的走线路由,方便施工及后期维护,实现所有架间跳线只有唯一的走线路由。架体正面有光缆开剥装置及熔配一体化模块构成,架体的96芯终端面板将检测部分条件集成在每个光单元上,检测只需要采用简易的手持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光缆的检测。可实现在线检测,当光缆某处出问题时,可及时检测出具体位置并进行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背面示意图。

图5-1所示为96芯终端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2所示为96芯终端模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3所示为96芯终端模块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架间跳纤走线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左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背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如图1-4、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的MODF包括架体1,架体正面2;架体背面3为;架体左侧面4:架体右侧面5:架体正面2为线路测,架体背面3为设备侧;架体正面2包括固定在架体正面2的光缆开剥装置201、熔配一体化模块202;光缆开剥装置201位于熔配一体化模块202的上方;架体1的背面3包括96芯终端面板301、水平走线槽302;96芯终端面板301位于水平走线槽302的上方,架体左侧面4安装有架间跳纤走线通道401和存纤盘402;架间跳纤走线通道401和存纤盘402位于架体左侧面4的左右两侧,架体右侧面5为线路测。

图5-1所示为96芯终端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2所示为96芯终端模块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3所示为96芯终端模块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1、5-2、5-3所示96芯终端面板301包括:96芯终端面板上增加的两个监测口组成98芯光单元模块,每一芯上安装一个适配器10,还包括一个1分2的微型光分11,一个1分2的微型光分11固定在96芯终端面板301的背面上,1分2的微型光分11包括一个输入插头12和两个输出插头13、14,两个输出插头13、14分别接两个监测口15、16;输入插头12接在需要监测的适配器2上。

两个监测口15、16的正面的一个监测口15插入光源,另一个的正面监测口16插入OTDR。

96芯终端模块的每一芯上均连接有待检测光缆,在使用时,光分入口插头插入光单元背面96个适配器端口上的任意一个需要检测的端口上,光分出口插入光单元背面的监测口上。

本发明的光源一般选为手持的光源,本发明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为手持的光时域反射仪。

96芯终端面板301将检测部分条件集成在每个光单元上,检测只需要采用简易的手持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光缆的检测。可实现在线检测,当光缆某处出问题时,可及时检测出具体位置并进行修复。

图6为本发明的架间跳纤走线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架间跳纤走线通道401包括若干个走线单元,每一个走线单元包括一个弧形的进线通道4011和一排弧形的分线通道4012,一排弧形的分线通道4012竖直分布成上下结构,进线通道4011位于整个竖直分布成的上下结构的一侧。

本发明中的架间跳纤走线通道的结构光纤固定走线通道无光纤交叉,施工和维护时和其它光纤互不干扰;架间跳纤走线通道在存纤量特别大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光纤,为施工和维护以及更换提供了便利;架间跳纤走线通道道可以准确计算出光纤的长度,使架体内无冗余光纤。

本发明架间通道区域主要跳纤固定走纤通道及存纤盘构成,其中固定走纤通道将每一根跳纤路径固定,使得所有架间跳线走线路由固定。

本发明增加固定跳纤走线通道,每一根跳纤均有各自的唯一的走线通道。

本发明架间跳线通道内增加存储盘,进行跳纤的存储。

本发明增加走线通道,本走线通道保证每一根纤有一个固定路径,实现所有跳线的走线路由固定,且所有跳纤走线互不干扰,在施工及维护时大大提高了效率及准确性,后期维护也变得快捷、准确。本发明所有跳纤路由固定,所以每根跳纤的长度也容易计算出来,后期不会产生冗余跳纤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