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60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特别涉及一种便携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于眼镜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调整近视使用,而开始对眼镜的其他特点包括其便利性和美观性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00309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眼镜,包括镜片、镜腿。镜片之间设置有鼻中梁,鼻中梁内侧设置有连接部和夹紧部。但是这种眼镜在将镜腿转动至与镜框抵接时,其厚度较大,不利于使用者携带眼镜,并且眼镜放在衣服中会出现凸起,影响衣着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眼镜。这种便携眼镜能够减小其厚度,方便使用者携带眼睛,将眼镜放在衣服中时不会影响衣着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眼镜,包括镜框、镜腿,以及将镜框与镜腿连接起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镜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镜腿铰接,所述镜腿相对应固定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固定块卡接的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固定块与镜腿的铰接可以使得镜腿可以围绕铰接柱上下转动。相比较于一般眼镜的左右转动使得镜腿与镜框抵接,这种眼镜上下转动从而使得镜腿不与镜框抵接,而是转动至与镜框平齐,从而使得这种眼镜在折叠时不会增加整个眼镜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镜腿包括第一镜腿、第二镜腿、第三镜腿,以及第一镜腿与第二镜腿之间的折叠机构、第二镜腿与第三镜腿之间的收纳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折叠机构将第一镜腿与第二镜腿之间横向折叠起来,使得镜腿部分与镜框部分的整体体积更小,方便携带。通过收纳结构将第三镜腿收纳进入第二镜腿中,充分利用了第二镜腿的内部空间,方便收纳,从而减小了整个眼镜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一镜腿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上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第二镜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转动固定板,使得固定板带动第二镜腿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镜腿转动至与第一镜腿垂直。这样设置后,由于第二镜腿与第一镜腿垂直而不重合,不会增加眼镜的厚度,但是可以减小整个眼镜的体积,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横杆,所述横杆与第二镜腿固定连接,所述横杆铰接有第三镜腿,所述第二镜腿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三镜腿相对与第二镜腿设置有相对应的斜面,所述第三镜腿于斜面的一端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转动第三镜腿至第三镜腿上的斜面与第二镜腿上的斜面抵接时,第三镜腿于斜面一端受到挤压从而发生变形。继续转动直到第三镜腿与第二镜腿斜面相契合时,此时第三镜腿处与第二镜腿紧紧抵接,达到固定第三镜腿位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结构还包括与第三镜腿形状相对应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设置于第二镜腿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需要将第三镜腿与第二镜腿分离时,反向实现上述步骤。第三镜腿可以继续反向转动至进入第二镜腿另一侧的收纳槽中,从而使得第三镜腿位于第二镜腿内部,使得眼镜的整体体积减小并且不会增加整个眼镜的厚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镜腿一侧设置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三镜腿处的圆角可以使得第三镜腿可以顺利的进入第二镜腿处,而不会使得第三镜腿与第二镜腿卡死而不能使得第二镜腿与第三镜腿的斜面抵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固定块与弹性片,使得与弹性片固定连接的镜腿可以相对应固定块转动。固定块转动使得镜腿可以转动至与镜框处于同一个平面,从而减小了整个眼镜的厚度;

2、通过设置折叠机构与收纳结构可以减小整个眼镜的体积,从而使得眼镜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为连接结构的另一个方向上一部分的爆炸视图;

图4为镜腿和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收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收纳结构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收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镜框;2、镜腿;3、连接结构;4、固定块;5、弹性片;6、第一镜腿;7、第二镜腿;8、第三镜腿;9、折叠机构;10、卡块;11、固定板;12、收纳结构;13、斜面;14、横杆;15、圆角;16、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2、3所示,一种便携眼镜,包括镜框1、镜腿2,以及将镜框1与镜腿2连接起来的连接结构3。连接结构3包括固定块4,固定块4与镜框1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块4为L形,其较长边的一侧与镜腿2铰接。镜腿2可以围绕固定块4上下转动。镜腿2一侧设置固定连接有弹性片5。当镜腿2转动至与镜框1所在的平面垂直时,弹性片5先转动至与固定块4抵接并在固定块4的作用下被挤压,然后继续转动镜腿2直到镜腿2与镜框1垂直,从而使得弹性片5一侧与固定块4一侧紧紧抵接。达到了固定镜腿2与镜框1的相对位置的目的。反向转动镜腿2可以使得镜腿2可以转动至与镜框1处于同一平面上,达到减小整个眼镜的厚度的目的。

如图3、4所示,镜腿2包括第一镜腿6、第二镜腿7、第三镜腿8,其中第一镜腿6与镜框1通过连接结构3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镜腿6与第二镜腿7之间连接有折叠机构9。折叠机构9包括卡块10,卡块10固定连接于第一镜腿6一侧。卡块10上铰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一端与第二镜腿7固定连接。当第二镜腿7与第一镜腿6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转动第二镜腿7时,第二镜腿7可以转动至与第一镜腿6相垂直,减小了镜腿2的长度,从而减小了整体眼镜的体积,方便使用者放入衣服内携带。

如图5、6所示,第二镜腿7与第三镜腿8之间连接有收纳结构12。收纳结构12包括斜面13,斜面13设置于第二镜腿7一侧,第三镜腿8与第二镜腿7抵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与上述相同的斜面13,第二镜腿7与第三镜腿8之间通过斜面13相契合并抵接,其中第三镜腿8于斜面13一端具有弹性。第二镜腿7一侧设置有横杆14,横杆14与第三镜腿8铰接,第三镜腿8上设置有圆角15。当第三镜腿8与第二镜腿7不抵接,转动第三镜腿8至第三镜腿8上的斜面13与第二镜腿7上的斜面13相接触时,此时第三镜腿8处的圆角15与第二镜腿7边缘处抵接。继续转动第三镜腿8,使得第三镜腿8上圆角15一侧沿着第二镜腿7的斜面13转动,且第三镜腿8具有弹性的一端被挤压。继续转动第三镜腿8直至第三镜腿8与第二镜腿7上的斜面13紧紧抵接,达到了固定第三镜腿8与第二镜腿7之间的位置的目的。第二镜腿7另一侧还设置有与第三镜腿8形状相对应的收纳槽16。当反向转动第三镜腿8直至第三镜腿8转动至进入收纳槽16,从而实现了第三镜腿8位于第二镜腿7内部,减小了镜腿2的长度并且使得眼镜的整体体积减小。

工作过程:

当需要将完全打开的眼镜收拢时,将第一镜腿6围绕固定块4转动,使得第一镜腿6向下转动至与镜框1位于同一平面上。将固定板11围绕这卡块10转动,使得固定板11带动第二镜腿7转动至与第一镜腿6垂直。最后,将第三镜腿8围绕这横杆14上的铰接柱转动至第三镜腿8完全进入收纳槽16,使得眼镜完全收拢,眼镜完全收拢之后的状态如图7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