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559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摄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多片镜片的广角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镜头的发展和视场需求的推动,手机镜头逐渐向大视场和高角分辨发展。而大视场需求广角镜头,高分辨率需求长焦镜头。而向两者兼顾,则需要双摄技术中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搭配来实现图像融合。基于此市场需求推动背景,对适用于双摄的广角镜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小型化紧凑化,还需保证低的像差水平,高的成像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小型化、高成像品质的广角摄像镜头。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凸面;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凸面;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凹面;以及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分别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21之间可满足:1<DT11/DT21<1.5,例如:1.346≤DT11/DT21≤1.4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可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多个后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以及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分别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所述有效焦距f1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f1/f<-3。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1<R1/R5<1.5,例如,1.296≤R1/R5≤1.449。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f6/f<-0.5,例如,-0.641≤f6/f≤-0.574。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六透镜物侧面为凹面;其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之间满足:-1.2<R1/R11<-0.7,例如,-1.125≤R1/R11≤-0.867。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8,例如,TTL/ImgH≤1.728。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0.3<DT11/ImgH<0.6,例如,0.397≤DT11/ImgH≤0.421。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0<f1/f3<-5,例如,-8.568≤f1/f3≤-6.476。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满足:0.6<CT1/CT2<1.2,例如,0.717≤CT1/CT2≤1.03。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8<CT3/CT5<1.3,例如,0.924≤CT3/CT5≤1.214。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像侧面为凹面,而第三透镜像侧面为凸面。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之间满足:0.5<T45/T56<1,例如,0.803≤T45/T56≤0.902。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之间满足:0.8<T12/T45<1.3,例如,0.994≤T12/T45≤1.214。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六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使摄像镜头具有以下至少一个优点:缩短镜头总长度;保证镜头的有效通光直径和小型化;保证系统的像高和整体光焦度;保证系统紧凑,视场角较大;校正了各类像差;以及提高镜头成像品质。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以上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旨在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但应理解各部件的尺寸不由附图限制,而是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此外,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第一透镜是最靠近物体的透镜而第六透镜是最靠近感光元件的透镜。在本文中,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可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该摄像镜头可具有有效焦距f。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凸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凹面。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可具有光焦度。可选地,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可选地,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可选地,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像侧面为凸面。通过合理的分配光焦度和透镜面型,使得系统的初级像差较为合理,并且将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设置为凹面有利于缩短摄像镜头的整体长度,减小摄像镜头的体积,从而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在应用中,可以对各透镜的光焦度进行合理有效分配,来进行初级像差及系统垂轴色差和轴向色差的有效控制,有效的提升摄像镜头的成像性能,同时保证镜头紧凑,且视场角较大。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6<f1/f<-3,更具体地,可满足-5.145≤f1/f≤-3.828。又例如,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10<f1/f3<-5,更具体地,可满足-8.568≤f1/f3≤-6.476。将第一透镜的光焦度控制在上述合理的区间,能有效的控制系统的球差和慧差。再例如,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1<f6/f<-0.5,更具体地,可满足-0.641≤f6/f≤-0.574。第六透镜的合理焦度配置,能有效的保证系统的整体光焦度和像高。在应用中,可以对各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进行优化。对摄像镜头中各透镜的尺寸结构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控制摄像镜头的色球差,使摄像镜头的畸变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同时还可实现镜头横向尺寸的压缩,从而保证镜头的紧凑性和小型化。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可满足:0.6<CT1/CT2<1.2,更具体地,可满足0.717≤CT1/CT2≤1.03。通过对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与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的合理分配,可有效的控制摄像镜头的色球差。又例如,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0.8<CT3/CT5<1.3,更具体地,可满足0.924≤CT3/CT5≤1.214。通过对第三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厚度的合理分配,能有效的将摄像镜头的畸变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在应用中,通过合理地配置曲率半径和镜片形状,能够提升相对照度,有利于修正像差,从而使得摄像镜头具有高成像品质。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物侧面径R1与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之间可满足:-1.2<R1/R11<-0.7,更具体地,可满足-1.125≤R1/R11≤-0.867。通过对第一透镜曲率和第六透镜曲率区间的控制,能有效的控制摄像镜头的象散量。又例如,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可满足:1<R1/R5<1.5,更具体地,可满足1.296≤R1/R5≤1.449。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物侧面曲率和第三透镜物侧面曲率,来实现低阶像差的有效平衡和像质的有效提升。为了确保摄像镜头在组装过程中的结构定位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定位口径差所造成的弯曲变形。可以将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21配置成可满足:1<DT11/DT21<1.5,更具体地,可满足1.346≤DT11/DT21≤1.411。通过对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半径的约束,可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小型化,以此减轻系统的重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8,更具体地,可满足TTL/ImgH≤1.728。通过TTL与像高的比例的约束,能有效的控制系统的紧凑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0.3<DT11/ImgH<0.6,更具体地,可满足0.397≤DT11/ImgH≤0.421。通过优化第一透镜的口径,能有效地减小光学摄像镜头的前端面开孔直径,使得该摄像镜头应用于手机前摄的时候,可有效的提升前端面的美观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之间满足:0.8<T12/T45<1.3,更具体地,可满足0.994≤T12/T45≤1.214。通过控制第一二块透镜的间距和第四五块透镜间距的比例,能有效的控制摄像镜头的五阶球差的贡献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摄像镜头的感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之间满足:0.5<T45/T56<1,更具体地,可满足0.803≤T45/T56≤0.902。通过控制第四五透镜和第五六透镜的间距在上述范围内,能有效的控制摄像镜头的场曲。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在本申请中采用6片,但应理解这只是示例而非限制。通过合理设置各透镜的光焦度、中心厚度、面型、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提供一种高亮度、高解像力的紧凑型摄像镜头。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有一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能够使得视野变得更大而真实。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镜头的构成数量,来获得下面描述的各种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描述中采用由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实施例1。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摄像镜头的实施例1沿着光轴包括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排列的六个透镜L1-L6。第一透镜L1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五透镜L5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以及第六透镜L6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且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且其像侧面S12为凹面;以及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分别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该摄像镜头还可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的滤光片L7。在本实施例的摄像镜头中,还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设置有光圈STO以调节进光量。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下表1中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摄像镜头的光圈数Fno以及摄像透镜的总长度TTL。表1参照表1,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之间满足f1/f3=-8.137。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f1/f=-0.605。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f6/f=-0.605。表2示出了该实施例1中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和圆锥系数。表2参照表2,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之间满足R1/R11=-1。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之间满足CT1/CT2=0.717。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之间满足T12/T45=1.026。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之间满足R1/R5=1.296。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之间满足CT3/CT5=1.04。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45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之间满足T45/T56=0.864。本实施例采用了6片透镜作为示例,通过合理分配6个镜片的焦距与面型,有效扩大镜头的孔径,缩短镜头总长度,保证镜头的大孔径与小型化;同时校正各类像差,提高了镜头的解析度与成像品质。各非球面面型x由以下公式限定: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2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上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3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1中的各透镜的各球面或非球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3参照表1至表3,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21之间满足DT11/DT21=1.346。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TTL/ImgH=1.728。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DT11与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DT11/ImgH=0.397。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2A至图2D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在保证紧凑、小型化的情况下可获得高成像品质的广角成像效果。实施例2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本申请的上述摄像镜头的实施例2。除了摄像镜头的各镜片的参数之外,例如除了各镜片的曲率半径、厚度、圆锥系数、有效焦距、轴上间距、各镜面的高次项系数等之外,在本实施例2及以下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摄像镜头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摄像镜头的布置结构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包括分别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的第一至第六透镜L1-L6。下表4中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摄像镜头的光圈数Fno以及摄像镜头的总长度TTL。表4表5示出了该实施例2中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和圆锥系数。表5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1非球面2.56810.24001.546/56.112.4138S2非球面1.90960.45841.3428S3非球面-4.37690.31301.645/23.53-30.4628S4非球面-4.55570.0500-2.1756STO球面无穷0.0500S5非球面1.93950.77731.546/56.11-5.3719S6非球面-1.87670.05000.9001S7非球面-86.81250.24001.645/23.5395.0000S8非球面2.24770.4326-1.6134S9非球面21.08000.84161.536/55.80-78.0788S10非球面-1.56280.4795-1.2123S11非球面-2.28200.35001.546/56.110.8884S12非球面1.89570.3055-10.7510S13球面无穷0.21201.517/64.17S14球面无穷0.4002S15球面无穷表6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2中的各透镜的各球面或非球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6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1.1642E-02-7.0369E-021.4637E-01-3.3647E-015.3238E-01-5.1232E-012.9708E-01-9.6613E-021.3500E-02S24.8545E-02-2.1424E-011.0676E+00-4.0897E+009.9054E+00-1.4792E+011.3315E+01-6.5273E+001.3040E+00S33.9667E-02-9.7466E-02-5.9280E-013.5095E+00-1.0366E+011.8874E+01-2.1001E+011.3073E+01-3.4802E+00S41.2814E-01-7.0902E-012.4830E+00-7.3340E+001.5803E+01-2.0484E+011.1792E+011.9451E+00-3.8766E+00S51.3716E-01-4.7482E-017.2357E-012.4458E+00-1.9600E+015.9726E+01-9.9302E+018.8438E+01-3.3048E+01S6-7.4363E-024.3769E-01-1.6540E+003.4640E+00-3.3290E+00-1.0028E+006.3430E+00-6.3637E+002.2091E+00S7-2.4623E-018.6369E-01-2.8945E+007.0631E+00-1.2135E+011.4821E+01-1.2222E+016.0471E+00-1.3578E+00S8-1.4904E-014.6674E-01-9.2363E-011.4222E+00-1.6098E+001.3941E+00-9.2171E-014.0505E-01-8.5077E-02S9-5.7055E-021.5452E-026.0964E-03-3.1315E-026.7240E-02-6.9021E-024.4062E-02-1.6713E-022.7410E-03S10-1.0163E-02-1.0738E-012.5265E-01-4.1720E-014.9905E-01-4.0703E-012.1407E-01-6.3055E-027.7016E-03S11-3.1047E-012.1264E-015.0478E-02-2.0406E-011.8904E-01-9.4437E-022.8147E-02-4.8600E-033.8599E-04S12-1.9348E-011.7833E-01-1.1779E-015.4773E-02-1.7875E-023.9914E-03-5.8021E-044.9504E-05-1.8843E-06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4A至图4D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在保证紧凑、小型化的情况下可获得高成像品质的广角成像效果。实施例3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本申请的上述摄像镜头的实施例3。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包括分别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的第一至第六透镜L1-L6。下表7中示出了实施例3中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摄像镜头的光圈数Fno以及摄像透镜的总长度TTL。表7表8示出了该实施例3中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和圆锥系数。表8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1非球面2.63190.27061.546/56.112.8511S2非球面1.86200.43130.2140S3非球面-3.56080.26261.645/23.53-39.6415S4非球面-4.56410.050214.1000STO球面无穷-0.0260S5非球面1.81580.87751.546/56.11-8.9746S6非球面-1.95460.07652.2254S7非球面869.01320.28001.645/23.53-88.8929S8非球面2.49850.4086-3.3519S9非球面-13.50410.72711.536/55.80-46.9022S10非球面-1.32450.5023-1.7766S11非球面-3.03660.36661.536/55.801.3000S12非球面1.73070.3608-5.8828S13球面无穷0.21201.517/64.17S14球面无穷0.4000S15球面无穷表9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3中的各透镜的各球面或非球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9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6A至图6D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在保证紧凑、小型化的情况下可获得高成像品质的广角成像效果。实施例4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本申请的上述摄像镜头的实施例4。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包括分别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的第一至第六透镜L1-L6。下表10中示出了实施例4中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摄像镜头的光圈数Fno以及摄像透镜的总长度TTL。表10表11示出了该实施例4中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和圆锥系数。表11面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圆锥系数OBJ球面无穷无穷S1非球面2.59940.27001.546/56.112.5698S2非球面1.93950.48760.6754S3非球面-4.06250.3726EP6000-21.6225S4非球面-4.16680.05092.9514STO球面无穷-0.0232S5非球面1.95040.81901.546/56.11-5.9445S6非球面-1.90630.05001.8418S7非球面2000.00000.28001.645/23.53-94.8154S8非球面2.25850.4015-2.0058S9非球面-13.41860.67451.536/55.80-39.7783S10非球面-1.41680.5001-1.4683S11非球面-2.63230.38391.536/55.800.9137S12非球面1.86600.3210-8.1908S13球面无穷0.21201.517/64.17S14球面无穷0.4000S15球面无穷表12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4中的各透镜的各球面或非球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12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4.1108E-02-3.4107E-024.4438E-02-6.9935E-029.5203E-02-7.5272E-023.0301E-02-4.8431E-03-1.0120E-04S21.2054E-02-1.5108E-017.8724E-01-2.9058E+006.8987E+00-1.0158E+019.0752E+00-4.5167E+009.5979E-01S31.1804E-02-3.9168E-02-5.8792E-012.9446E+00-7.8459E+001.2888E+01-1.2955E+017.3602E+00-1.8166E+00S41.6652E-01-1.6263E+009.8493E+00-4.1636E+011.1974E+02-2.2664E+022.6929E+02-1.8134E+025.2676E+01S52.0542E-01-1.7908E+001.1060E+01-4.7821E+011.4081E+02-2.7516E+023.4018E+02-2.4008E+027.3547E+01S6-1.5700E-019.5938E-01-3.6528E+009.5336E+00-1.7475E+012.2568E+01-1.9161E+019.3921E+00-1.9678E+00S7-3.1423E-011.2513E+00-4.2705E+001.0340E+01-1.7867E+012.1971E+01-1.8000E+018.6533E+00-1.8304E+00S8-1.3682E-014.4699E-01-9.0127E-011.3718E+00-1.6220E+001.5601E+00-1.1219E+004.9868E-01-9.8810E-02S9-8.5715E-024.4397E-02-1.3147E-013.1429E-01-3.6523E-013.3441E-01-2.4323E-011.0740E-01-2.0291E-02S10-3.8811E-021.6079E-02-3.0824E-019.9777E-01-1.6307E+001.5644E+00-8.5051E-012.4111E-01-2.7765E-02S11-2.4680E-011.7334E-01-1.6064E-02-4.2035E-024.5077E-02-2.5473E-028.2071E-03-1.4052E-039.9670E-05S12-1.8621E-011.6405E-01-1.0958E-015.2904E-02-1.7954E-024.1224E-03-6.0651E-045.1472E-05-1.9138E-06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8A至图8D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在保证紧凑、小型化的情况下可获得高成像品质的广角成像效果。实施例5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本申请的上述摄像镜头的实施例5。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根据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包括分别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的第一至第六透镜L1-L6。下表13中示出了实施例5中的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HFOV、摄像镜头的光圈数Fno以及摄像透镜的总长度TTL。表13表14示出了该实施例5中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和圆锥系数。表14表15示出了可用于该实施例5中的各透镜的各球面或非球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表15面号A4A6A8A10A12A14A16A18A20S1-4.8479E-02-4.3679E-026.1802E-02-1.0562E-011.5614E-01-1.3407E-015.8608E-02-1.0173E-02-2.3084E-04S21.4056E-02-1.9023E-011.0703E+00-4.2661E+001.0937E+01-1.7389E+011.6776E+01-9.0158E+002.0688E+00S31.3106E-02-4.5824E-02-7.2477E-013.8250E+00-1.0739E+011.8588E+01-1.9689E+011.1786E+01-3.0653E+00S41.7464E-01-1.7466E+001.0832E+01-4.6894E+011.3811E+02-2.6769E+023.2573E+02-2.2463E+026.6820E+01S51.9280E-01-1.6283E+009.7424E+00-4.0809E+011.1641E+02-2.2038E+022.6395E+02-1.8047E+025.3560E+01S6-1.6485E-011.0323E+00-4.0276E+001.0772E+01-2.0233E+012.6775E+01-2.3295E+011.1700E+01-2.5120E+00S7-3.1677E-011.2665E+00-4.3399E+001.0551E+01-1.8304E+012.2599E+01-1.8590E+018.9729E+00-1.9057E+00S8-1.3448E-014.3555E-01-8.7065E-011.3138E+00-1.5400E+001.4685E+00-1.0470E+004.6136E-01-9.0629E-02S9-6.3908E-021.5052E-021.9535E-03-6.0844E-021.9465E-01-2.1696E-011.1728E-01-3.1029E-023.0681E-03S10-3.1291E-021.1640E-02-2.0036E-015.8237E-01-8.5462E-017.3618E-01-3.5937E-019.1479E-02-9.4588E-03S11-2.1251E-011.3850E-01-1.1910E-02-2.8920E-022.8778E-02-1.5090E-024.5116E-03-7.1679E-044.7178E-05S12-1.5122E-011.2006E-01-7.2273E-023.1444E-02-9.6164E-031.9898E-03-2.6382E-042.0177E-05-6.7605E-07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光学系统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摄像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综上所述并参照图10A至图10D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在保证紧凑、小型化的情况下可获得高成像品质的广角成像效果。综上所述,参照表1至表15,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各参数之间分别可满足下表16所示的关系。表16条件式\实施例12345f1/f3-8.137-8.317-7.086-8.568-6.476DT11/DT211.3461.3601.3781.4111.382R1/R51.2961.3241.4491.3331.417f1/f-4.858-4.879-4.269-5.145-3.828f6/f-0.605-0.574-0.641-0.621-0.634CT1/CT20.7170.7671.0300.7250.839CT3/CT51.0400.9241.2071.2141.148R1/R11-1.000-1.125-0.867-0.987-0.906TTL/ImgH1.7281.7281.7281.7281.728T12/T451.0261.0601.0561.2140.994T45/T560.8640.9020.8130.8030.885DT11/ImgH0.3970.3990.4060.4210.40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其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探测距离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探测距离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