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罗型望远镜悬挂式棱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5624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罗型望远镜悬挂式棱镜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望远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罗型望远镜悬挂式棱镜组。



背景技术:

保罗型望远镜也就是安装有保罗棱镜的望远镜,保罗棱镜又叫普罗棱镜,是光学上使用于光学仪器中,用来修改影像取向的一种折射式三棱镜,他以发明者意大利的光学工程师伊纳济欧普罗来命名。 保罗棱镜是由玻璃块塑造成的等腰直角三棱镜,末端平面对着直角。在使用上,光线由三棱镜中最大的长方形面进入,经过斜面的两次全反射,再穿透原来的入射平面射出。因为光线只是以正常的状态进出,三棱镜并未发生色散的作用。但是经过保罗棱镜的影像会被翻转180°,并且会向原来进入的方向行进,也就是保罗棱镜行进的方向也改变了180°。保罗棱镜最常被以双保罗棱镜的组合来成对使用。让光线穿越这样安置的两片三棱镜,棱镜系统的净效应是入射的光线被平行的改变行进方向,影像被旋转180°,偏手性依然没有变化。

望远镜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与相机配合进行画面的拍摄,为了突出拍摄主题、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往往还需要增设滤光片对光线进行过滤。现有的望远镜往往是在物镜端增设一个滤光镜片,但当滤光要求较高时,往往还需要在光路上设置多个滤光镜片,构成滤光组;或者更换滤光效果更好的滤光镜片。这就要求使用者不得不携带较多不同型号的滤光镜片,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滤光镜片配合使用的保罗型望远镜悬挂式棱镜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罗型望远镜悬挂式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和滤光镜片,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通过棱镜支架悬挂在望远镜壳体内;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设置滤光镜片;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与滤光镜片相配合的开口,壳体内表面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凸棱,所述凸棱上设置与滤光镜片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滤光镜片由开口处穿入壳体内且边沿卡接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开口和凹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棱镜支架包括紧箍在第一棱镜或第二棱镜外的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内设置螺纹孔并适配有螺栓,连接柱通过螺栓与壳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充分利用保罗棱镜多次反射的特性,将滤光镜片设置在棱镜之间,能够极大的提升滤光的效果,使用非常方便。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滤光镜片由开口处插入壳体内,光线在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反射的过程中,穿过滤光镜片实现滤光。在针对不同强度的滤光需求时,只需要通过抽拉滤光镜片,调整滤光镜片在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之间的位置,从而改变光线穿过滤光镜片的次数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且结构简单已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结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结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保罗型望远镜悬挂式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1、第二棱镜2和滤光镜片4,所述第一棱镜1和第二棱镜2通过棱镜支架悬挂在望远镜壳体3内,所述的棱镜支架可以是多根支杆,通过多根支杆顶住棱镜的各个表面,实现对棱镜的限位和固定。为了提高固定的稳定性、简化结构,更好的做法是,所述棱镜支架包括紧箍在第一棱镜1或第二棱镜2外的边框7,所述边框7上设置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内设置螺纹孔并适配有螺栓9,连接柱8通过螺栓9与壳体3固定。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更好的做法是,连接柱8和螺栓9沿望远镜壳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图1中也就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由于壳体3的侧面较容易受到碰撞,因此将螺栓9设置呈壳体3长度方向延伸可有效的降低受到碰撞的风险,避免棱镜受到碰撞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望远镜光轴的稳定性。当然,采用其他的棱镜支架对棱镜进行固定也是可行的。

所述第一棱镜1和第二棱镜2之间设置滤光镜片4。所述壳体3的一侧设置与滤光镜片4相配合的开口,壳体3内表面与开口相对的位置设置凸棱5。如图1所示,开口位于壳体3的右侧,则壳体3前侧、后侧及左侧 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凸棱5,所述凸棱5上设置与滤光镜片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滤光镜片4由开口处穿入壳体3内且边沿卡接在凹槽内。为了对滤光镜片4进行保护,更好的做法是,所述开口和凹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硅胶层。柔性的硅胶层一方面起到保护滤光镜片4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受到挤压后,也能避免滤光镜片4在调整到位后发生位置移动,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滤光镜片4由开口处插入壳体3内,光线在第一棱镜1和第二棱镜2之间反射的过程中,穿过滤光镜片4实现滤光。在针对不同强度的滤光需求时,只需要通过抽拉滤光镜片4,调整滤光镜片4在第一棱镜1和第二棱镜2之间的位置,从而改变光线穿过滤光镜片4的次数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且结构简单已与推广。如图1-3所示,光线分别三次、两次、一次穿过滤光镜片4,其滤光效果逐渐变弱,可适应不同的滤光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