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35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组成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铰链结构是用来连接两部分结构,使两部分结构够绕一定角度和方向转动,最初用来适用于房屋门窗结构,随着3C(三种类型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现广泛的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结构,并逐渐扩展到智能穿戴领域。

智能眼镜的摄像头结构,具有摄像、视频播放等功能,在需要播放视频的时候需要停留在眼镜正前方,并与眼睛保持一定距离;在摄像的时候需要能够以任意角度停留,要求铰链能在所要求范围内以任意角度停留,并且不能超过限定角度,以免连接摄像部分和主体部分的线路在多次大角度折弯后发生断裂。随着微型化、精细化要求的提高,铰链部分的尺寸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求铰链结构尽量简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铰链结构所占有的空间,传统的适用于门窗结构、笔记本结构的铰链无法满足智能穿戴产品铰链的微型化和功能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本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可实现微型化。机构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同时机构自身还具备维持自身形状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单元件,所述单元件包括固接在一起的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上设有第一U型槽,任意相邻安装的两所述单元件中,一个所述单元件的所述上连接块转动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单元件中的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上连接块与所述第一U型槽是过盈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侧槽壁上相对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第二 孔,所述上连接块上设有第三孔,一转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孔、第三孔和第一孔将所述上连接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转轴为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由两段组成,分别为位于端部的螺纹段及位于所述螺纹段与螺帽之间的光滑柱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第一孔螺纹连接,所述光滑柱段与所述第三孔转动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槽壁内侧相对设有第二U型槽,所述上连接块的侧壁两侧分别设有卡块,相邻两所述单元件连接时,两所述卡块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二U型槽内并且随着两所述单元件的相对转动而与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侧壁分别发生限位性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上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U型槽开口相反的第三U型槽,两所述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三U型槽的两槽壁外侧,所述第三孔同时贯穿所述第三U型槽的两侧槽壁。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U型槽两侧槽口边棱为圆弧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设有用于避让所述上连接块与所述下连接块连接过渡部位的倒角斜面。

一种智能眼镜,包括镜框及安装在所述镜框上的镜片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镜框之间通过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连接,作为改进,所述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为前面技术方案中的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单元件,所述单元件包括固接在一起的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上设有第一U型槽,任意相邻安装的两所述单元件中,一个所述单元件的所述上连接块转动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单元件中的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上连接块与所述第一U型槽是过盈配合。装置为多个相同的部件首尾相连组成链状,一个单元件的上连接块安装在另一个单元件的第一U型槽内,以这样的方式,多个单元件连接成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的主体,位于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主体两端的单元件分别安装在待使用的产品上,从而实现其连接功能;上连接块与第一U型槽是过盈配 合,相邻安装的两单元件中,安装在第一U型槽内的上连接块会受到来自第一U型槽内侧壁的挤压力,挤压力会使得上连接块与第一U型槽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形成使得上连接块与第一U型槽保持相对位置的阻尼,在无外部施加的力的情况下,上述阻尼足以保持上述铰链机构以及智能眼镜的形状,只有外部施加的力大于阻尼力时,两相邻连接的单元件才会发生相对转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外力对正铰链机构的形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使用需求的目的,并且依靠铰链机构保持其调整后的形状,从而实现铰链结构的可调整性以及自身形状的维持功能。

由于一单元件中的上连接块通过第三孔与螺栓的转动配合实现其在另一单元件中的第一U型槽中的转动连接,螺栓连接在下连接块被第一U型槽隔断的两部分上,螺栓拧紧的过程中会驱使这两部分相向压靠,从而增大了相邻连接的两单元件中的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的阻尼,即通过调整螺栓的锁紧程度而调整整个铰链机构保持其形状的能力,使其具备保持形状能力的可调节性,使得铰链机构的使用更为广泛。

由于两单元件之间的阻尼来自于相连接的上连接块与第一U型槽之间的摩擦力,反复使用时,单元件会出现磨损,从而达不到上连接块与第一U型槽之间的过盈配合,螺栓对下连接块的夹紧作用可以减少部件磨损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在两相邻连接的单元件中,上连接块在第一U型槽内转动时,卡块会在第二U型槽内摆动,并且随着上连接块的转动方向而分别第二U型槽的侧壁发生接触,从而阻挡上连接块的进一步转动,从而将上连接块的转动范围限定在一个角度内,在铰链机构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连接单元件上,卡块与第二U型槽相接触而形成固定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了机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连接的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之间磨损严重时,卡块与第二U型槽的配合作用使得铰链机构依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形状范围内,而不是大角度的变形而丧失其功能。

由于第三U型槽存在,使得单元件整体的重量更加的轻便,另一方面开口分割的两部分存在着相向靠近的弹性趋势,便于两单元件连接时,上连接块在 第一U型槽内安装,第一U型槽侧壁挤压上连接块而使得上连接块向着第二U型槽收缩,从而减少了上连接块在第一U型槽内转动时的磨损,增加了零部件的寿命。

由于第一U型槽的槽口边缘为圆弧结构,这样方便了在两单元件相安装时上连接块进入到第一U型槽内,另一方面圆弧结构的边棱使得人与其接触时的舒适度更高。

综上所述,本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机构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并且机构自身还具备维持自身形状的能力,其次本机构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可以延缓部件磨损所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的单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的单元件之间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的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5与图6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的卡块与第二U型槽在不同位置相接触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单元件、2-上连接块、3-下连接块、4-第一U型槽、5-第一孔、6-第二孔、7-螺纹段、8-光滑柱段、9-第三孔、10-第二U型槽,11-卡块、12-第三U型槽、13-转轴,14-螺帽,15-圆弧结构,16-倒角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单元件1,单元件1包括固接在一起的上连接块2与下连接块3,下连接块3上设有第一U型槽4;任意两相邻安装的单元件1中,一个单元件1的上连接块2转动安装在另一个单元件1中的第一U型槽4内。上连接块2与第一U型槽4是过盈配合装置为多个相同的部件首尾相连组成链状,单元件1主体由上连接块2与下连接 块3组成,上连接块2的底端与下连接块3的顶端固接在一起,相邻安装的两单元件1中,一个单元件1的上连接块2安装在另一个单元件1的第一U型槽4内,以这样的方式,多个单元件1连接成铰链机构的主体,位于铰链机构主体两端的单元件1分别安装在铰链机构使用的产品上,从而实现其连接功能。

由于上连接块2与第一U型槽4是过盈配合,固相邻安装的两单元件1中,安装在第一U型槽4内的上连接块2会受到来自第一U型槽4内侧壁的挤压力,挤压力会使得上连接块2与第一U型槽4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形成使得上连接块2与第一U型槽4保持相对位置的阻尼,在无外部施加的力的情况下,上述阻尼足以保持上述铰链机构的形状,只有外部施加的力大于阻尼力时,两相邻连接的单元件1才会发生相对转动。

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外力对正铰链机构的形状进行调整来达到使用需求的目的,并且依靠铰链机构保持其调整后的形状,从而实现铰链结构的可调整性以及自身形状的维持功能。

如图1和图4共同所示,第一U型槽4的两侧槽壁上相对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孔5、第二孔6,上连接块上设有第三孔9,一转轴13依次穿过第二孔6、第三孔9和第一孔5将上连接块转动安装在第一U型槽4中。转轴13为螺栓,螺栓的螺杆由两段组成,分别为位于端部的螺纹段7及位于螺纹段7与螺帽14之间的光滑柱段8,螺纹段7与第一孔螺纹连接,光滑柱段8与第三孔转动配合。相邻连接的两单元件1中,一单元件1中的上连接块2通过第三孔9与螺栓的转动配合实现其在另一单元件1中的第一U型槽4中的转动连接,下连接块3上,被第一U型槽4局部隔断成两部分,螺栓连接在下连接块3被上述两部分上,螺栓拧紧的过程中会驱使这两部分相向压靠,从而增大了相邻连接的两单元件1中的上连接块2与下连接块3之间的阻尼,即通过调整螺栓的锁紧程度而调整铰链机构保持其形状的能力,使得铰链机构的使用更为广泛。

由于两单元件1之间的阻尼来自于相连接的上连接块2与第一U型槽4之间的摩擦力,反复使用时,单元件1会出现磨损,从而达不到上连接块2与第一U型槽4之间的过盈配合,螺栓对下连接块3的夹紧作用可以减少部件磨损 所带来的影响。

如图3、图5与图6共同所示,第一U型槽4的两槽壁内侧相对设有第二U型槽10,上连接块2的侧壁两侧分别设有卡块11,相邻两单元件1连接时,两卡块11分别位于两第二U型槽10内并且随着两单元件1的相对转动而与第二U型槽10的两侧壁分别发生限位性接触。卡块11位于第二U型槽10内,在两相邻连接的单元件1中,上连接块2在第一U型槽4内转动时,卡块11会在第二U型槽10内摆动,并且随着上连接块2的转动方向而分别第二U型槽10的侧壁发生接触,继而阻挡上连接块2的进一步转动,从而将上连接块2的转动范围限定在一个角度内。

在铰链机构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连接单元件1上,卡块11与第二U型槽10相接触而形成固定的支撑,从而增强了机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连接的上连接块2与下连接块3之间磨损严重时,卡块11与第二U型槽10的配合作用使得铰链机构依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形状范围内,而不是大角度的变形而丧失其功能。

如图1所示,上连接块2上设有与第一U型槽4开口相反的第三U型槽12,两卡块11分别位于第三U型槽12的两槽壁外侧,第三孔9同时贯穿第三U型槽12的两侧槽壁。第三U型槽12使得单元件1整体的重量更加的轻便,另一方面开口分割的两部分存在着相向靠近的弹性趋势,便于两单元件1连接时,上连接块2在第一U型槽4内安装,第一U型槽4侧壁挤压上连接块2而使得上连接块2向着第二U型槽10收缩,从而减少了上连接块2在第一U型槽4内转动时的磨损,增加了零部件的寿命。

如图1至3共同所示,第一U型槽4两侧槽口边棱为圆弧结构15。圆弧结构15的槽口边缘方便了在两单元件1相安装时上连接块2进入到第一U型槽4内,另一方面圆弧结构15的边棱使得人与其接触时的舒适度更高。

如图1所示,第一U型槽4的两侧槽壁的端部设有用于避让上连接块2与下连接块3连接过渡部位的倒角斜面16。

实施例2:一种智能眼镜,包括镜框及安装在镜框上的镜片和摄像头,摄像 头与镜框之间通过铰链机构连接,铰链机构为实施例1中的铰链机构。在智能眼镜的摄像头与镜框之间通过实施例1中的铰链机构连接,可以达到调整摄像头拍摄角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