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眼3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7910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裸眼3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裸眼3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绝大多数都只能显示二维画面,并不能给人以深度感,人们已经越发不能满足2D显示画面带来的观感刺激与享受,亟需一种新兴的技术来改变传统2D画面的视觉疲惫,3D显示技术因此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市场上大多数3D产品需要用户佩戴特殊的眼镜或者头盔等辅助设备才能体验到三维立体效果,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的舒适性,制约了3D显示产品的普及,新兴的裸眼3D技术很好地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掀起移动终端领域一场新的技术变革,裸眼3D技术主要分为光屏障式、柱状透镜式、指向光源式和多层式,其中,光屏障式裸眼3D技术最为常用,光屏障式裸眼3D技术利用光栅屏障将显示器的图像进行分光,使人左右眼接收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实现绝佳的3D显示效果。

然而,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裸眼3D技术——光屏障式裸眼3D技术,多数是在上偏光片10与防护盖板20之间或者背光源和下偏光片之间设置光栅屏障30,上偏光片10设于显示模组40和防护盖板20之间,狭缝光栅显示器通过在显示模组40与防护盖板20之间放置一个参数合适的光栅屏障30,对显示的内容进行遮挡,在经过一定距离后,到达人眼的光线便被分开,双眼接收到两幅含有视差的图像,实现3D显示。这种设计将会增加产品的厚度,降低产品的透光率,同时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影响产品的显示性能,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面板,其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并提高显示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并提高显示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裸眼3D显示面板,包括透明盖板、偏光片和显示模组,所述偏光片设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透明盖板靠近所述偏光片的一侧面设有金属光栅层,所述偏光片的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裸眼3D显示面板的线路模块的胶框。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光栅层为铝金属光栅层或银金属光栅层。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和所述透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贴合胶层,所述第一贴合胶层的两面分别与所述偏光片和所述透明盖板相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的显示区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贴合胶层,所述第二贴合胶层的两面分别与所述偏光片的显示区和所述显示模组相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合胶层的厚度为50-150um,所述第二贴合胶层的厚度为50-100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合胶层为液态光学胶,所述第二贴合胶层为压敏胶或光学透明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裸眼3D显示面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的裸眼3D显示面板,由于在透明盖板靠近偏光片的一侧面设有金属光栅层,偏光片的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裸眼3D显示面板的线路模块的胶框,将胶框贴合在上偏光片的非显示区域,充当透明盖板的遮挡层,用于遮挡裸眼3D显示面板的线路模块,避免了直接在透明盖板50表面制作遮挡层例如油墨遮挡层所形成的台阶,导致贴合效果欠佳,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而且无需单独制作一层光栅屏障,即可实现裸眼3D的显示功能,有效降低了裸眼3D显示面板的厚度,提高了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裸眼3D显示面板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面板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裸眼3D显示面板的透明盖板示意图。

图中:10、上偏光片;20、防护盖板;30、光栅屏障;40、显示模组;50、透明盖板;51、金属光栅层;60、偏光片;70、胶框;80、第一贴合胶层;90、第二贴合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面板,包括透明盖板50、偏光片60和显示模组40,偏光片60设于透明盖板50和显示模组40之间,透明盖板50靠近偏光片60的一侧面设有金属光栅层51,偏光片60的非显示区和显示模组40之间设有用于遮挡裸眼3D显示面板的线路模块的胶框70。

具体地,胶框70为黑色不透光的胶框,胶框70的大小与偏光片60的非显示区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面板,由于在透明盖板50靠近偏光片60的一侧面设有金属光栅层51,偏光片60的非显示区和所述显示模组40之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裸眼3D显示面板的线路模块的胶框70,将胶框70贴合在上偏光片60的非显示区域,充当透明盖板50的遮挡层,用于遮挡裸眼3D显示面板的线路模块,避免了直接在透明盖板50表面制作遮挡层例如油墨遮挡层所形成的台阶,导致贴合效果欠佳,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而且无需单独制作一层光栅屏障,即可实现裸眼3D的显示功能,有效降低了裸眼3D显示面板的厚度,提高了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透明盖板50靠近偏光片60的一侧面蒸镀反射率大于90%的金属层,在蒸镀的金属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层并曝光、显影并蚀刻光栅结构,再将光刻胶层去除,即得到金属光栅层51。金属层的反射率大于90%,例如在此范围内的92%,93%,95%。金属层的厚度为20-40nm,例如在该范围内的20nm、30nm或40nm。金属层为铝金属层或银金属层,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金属层,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光刻胶层的厚度为1.6-2.1um,例如在该范围内的1.6um、1.8um或2.1um;曝光量150-180mj/c㎡,例如在此范围内的150mj/c㎡、165mj/c㎡或180mj/c㎡,显影液采用0.4%的NAOH或0.7%的KOH。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偏光片60和透明盖板50之间设置有第一贴合胶层80,第一贴合胶层80的两面分别与偏光片60和透明盖板50相粘接。偏光片60的显示区和显示模组40之间设置有第二贴合胶层90,第二贴合胶层90的两面分别与偏光片60的显示区和显示模组40相粘接。第一贴合胶层80的厚度为50-150um,第二贴合胶层90的厚度为50-100um。第一贴合胶层80为液态光学胶,也可以是其他同等功能的光学胶。第二贴合胶层90为压敏胶或光学透明胶,也可以是其他同等功能的光学胶。显示模组40可以是液晶显示模组,也可以是OLED显示模组。透明盖板50厚度为0.5-2mm,例如在此厚度范围内的0.5mm、1.25mm或2mm,其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陶瓷、PMMA或塑料等,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金属光栅层51对显示模组40的显示内容进行遮挡,在经过一定距离后,到达人眼的光线便被分开,双眼接收到两幅含有视差的图像,实现3D显示,有效降低了裸眼3D显示面板的厚度,提高了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裸眼3D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并提高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