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纤转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7321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纤转换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TOSLINK光纤线与TOSLINK光纤线的传统对接方式主要为两个插头之间用一个塑胶直通头对插对接,这种对接方式在静止使用时并无大碍,但是如果在运动或者振动的环境下使用时,就有可能会导致光纤线松脱,进而造成信号传输中断,给生活或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光纤转换头,该实用新型借用螺母与螺柱的原理,将传统的TOSLINK光纤插头改用铜材车床加工成圆柱,尾部车内螺纹牙以用于铆压卡紧光纤线,一头光纤插头外套螺柱,另一头光纤插头外套螺母。两条光纤线对接时扭紧螺柱与螺母,这样无论在静止境况下还是在运动或者振动的环境下使用时光纤线都不会发生松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改进:

一种新型光纤转换头,主要由光纤、光纤插头、螺柱和螺母三部分组成;所述的光纤主要包括光纤线a、光纤线b和保护套三部分,保护套a和保护套b分别包围在光纤线a和光纤线b的外围,光纤线a的右端设置在保护套a的外侧,光纤线b的左端设置在保护套b的外侧;所述的光纤插头为柱体形状,光纤线a的右端和光纤线b的左端的光纤分别通过铆压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光纤插头a和光纤插头b的柱体的中空位置处;所述的螺柱和螺母均为中空形状的柱体结构,光纤插头a和光纤插头b分别设置在螺柱和螺母内侧的柱体中空位置处,光纤线a左端和光纤线b右端设置在螺柱和螺母的外侧。

所述的光纤线a、保护套a和光纤插头a分别与光纤线b、保护套b和光纤插头b的形状、大小相同。

所述的螺柱和螺母为相互配合结构。

所述的光纤插头上与保护套相交位置处设置成棘齿形状。

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技术改进,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借用螺母与螺柱的原理,将传统的TOSLINK光纤插头改用铜材车床加工成圆柱,尾部车内螺纹牙以用于铆压卡紧光纤线,一头光纤插头外套螺柱,另一头光纤插头外套螺母。两条光纤线对接时扭紧螺柱与螺母,这样无论在静止境况下还是在运动或者振动的环境下使用时光纤线都不会发生松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中, 保护套a-1, 螺柱-2, 棘齿-3, 光纤插头b-4, 螺母-5, 光纤线b-6, 光纤线a-7, 光纤插头a-8, 保护套b-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纤转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光纤转换头,主要由光纤、光纤插头、螺柱和螺母四部分组成;所述的光纤主要包括光纤线a7、光纤线b6和保护套三部分,保护套a1和保护套b9分别包围在光纤线a7和光纤线b6的外围,光纤线a7的右端设置在保护套a1的外侧,光纤线b6的左端设置在保护套b9的外侧;所述的光纤插头为柱体形状,光纤线a7的右端和光纤线b6的左端的光纤分别通过铆压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光纤插头a8和光纤插头b4的柱体的中空位置处;所述的螺柱2和螺母5均为中空形状的柱体结构,光纤插头a8和光纤插头b4分别设置在螺柱2和螺母5内侧的柱体中空位置处,光纤线a7左端和光纤线b6右端设置在螺柱2和螺母5的外侧。

所述的光纤线a7、保护套a1和光纤插头a8分别与光纤线b6、保护套b9和光纤插头b4的形状、大小相同。

所述的螺柱2和螺母5为相互配合结构,能够使光纤线对接的更紧密且无缝隙。

所述的光纤插头上与保护套相交位置处设置成棘齿3形状,进而增加接触位置的摩擦力,固定住保护套,避免了保护套松落的现象发生。

该实用新型借用螺母与螺柱的原理,将传统的TOSLINK光纤插头改用铜材车床加工成圆柱,尾部车内螺纹牙以用于铆压卡紧光纤线,一头光纤插头外套螺柱,另一头光纤插头外套螺母。两条光纤线对接时扭紧螺柱与螺母,这样无论在静止境况下还是在运动或者振动的环境下使用时光纤线都不会发生松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除上述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