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光纤放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5716发布日期:2018-09-11 22:11阅读:1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盒技术领域,是一种便携式光纤放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光纤,通常都是直接卷在卷轴上进行成卷出售;使用这样的光纤进行铺设操作时,必须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即一人放线一人布线,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即使始终有一人放线,也无法避免光纤乱线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由于每卷光纤长度普遍都在2千米左右,而每人每天实际铺设量仅在200米左右;在铺设完之后,剩余的光纤不易存放,一旦折断就无法使用,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光纤放线盒,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直接卷在卷轴上进行成卷出售的光纤,铺设时必须一人放线一人布线,存在操作十分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光纤放线盒,包括盒体,在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放线槽,在放线槽内置有阻尼放线胶垫;在阻尼放线胶垫上设有内径小于或等于光纤直径的通孔;在盒体的中部内设有卷轴定位立柱。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盒体可为能上下开合的四周圆角的方形分体式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与下盒体扣合安装在一起。

上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后端可铰接,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前端通过卡扣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卡扣组件包括锁扣片和卡块;在下盒体的前端中部固定有卡块;与卡块对应的上盒体的前端连接有活动的锁扣片,锁扣片上设有卡孔,锁扣片通过卡孔套在卡块上,在锁扣片前侧卡块底部固定有能将锁扣片限位的卡台。

上述上盒体的顶端中部可设有向上突起且呈圆形的上凸部,上凸部的顶面呈向其圆心倾斜的内凹状;下盒体中部底端设有向下突起且呈圆形的下凸部,下凸部的底面水平,上凸部与下凸部之间的盒体内形成用于安装光纤线卷的线卷安装腔,卷轴定位立柱同轴固定在下凸部的中心位置。

上述线卷安装腔可内置有线缆卷轴,线缆卷轴通过卷轴孔套在卷轴定位立柱上;上凸部与下凸部的最小纵向高度小于线缆卷轴的高度;上凸部与下凸部的最大纵向高度大于线缆卷轴的高度;与手动卷线窗口对应的线缆卷轴上设有卷线卡槽。

上述线缆卷轴采用200米线缆卷轴。

上述放线槽可为两个,分别位于上盒体的左后圆角段和右后圆角段;或,放线槽为两个,分别位于下盒体的左后圆角段和右后圆角段。

上述上凸部上可设有呈圆形的手动卷线窗口,手动卷线窗口与卷轴定位立柱同轴,且手动卷线窗口的直径大于卷轴定位立柱的外径。

上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可分别固定有呈L形的线托,线托的竖直段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并与盒体外壁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夹线槽;或/和,盒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悬挂盒体的挂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铺设光纤时,铺设人员能够将盒体悬挂于腰部,实现同时布线和放线操作;简化光缆的铺设操作,一人即可完成,节约人力;不仅如此,盒体能够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因光纤折损而带来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盒体打开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线缆卷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阻尼放线胶垫,2为卡孔,3为卷轴定位立柱,4为上盒体,5为下盒体,6为锁扣片,7为上凸部,8为下凸部,9为手动卷线窗口,10为线托,11为线缆卷轴,12为卷线卡槽,13为卡块,14为卡台,15为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中A向所指视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中A向所指视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便携式光纤放线盒包括盒体,在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放线槽,在放线槽内置有阻尼放线胶垫1;在阻尼放线胶垫1上设有内径小于或等于光纤直径的通孔;在盒体的中部内设有卷轴定位立柱3。使用时,光纤线卷装于盒体内卷轴定位立柱3上,光纤线卷的线头通过阻尼放线胶垫1上的通孔穿出至盒体外,向外拉动光纤,即可实现放线操作;其中,由于阻尼放线胶垫1上的通孔内径小于或等于光纤直径,光纤线与阻尼放线胶垫1之间形成摩擦阻尼将光纤卡住,在不拉线时有效避免跑线,乱线的情况发生;因此在铺设光纤时,铺设人员能够将盒体悬挂于腰部,实现同时布线和放线操作;简化光缆的铺设操作,一人即可完成,节约人力;不仅如此,盒体能够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因光纤折损而带来的浪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便携式光纤放线盒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盒体为能上下开合的四周圆角的方形分体式盒体,包括上盒体4和下盒体5;上盒体4与下盒体5扣合安装在一起。方形分体式盒体不仅便于光纤线卷的装入;而且方形结构较为规整,方便存放,节约空间;圆角的设计避免刮碰。

如附图2所示,上盒体4和下盒体5的后端铰接,上盒体4与下盒体5的前端通过卡扣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既满足上盒体4和下盒体5能够开合的需求,又可避免在开合过程中,出现上盒体4或下盒体5丢失的情况,而且开合操作也更加方便。

如附图1、2所示,为方便上盒体4与下盒体5开合,卡扣组件包括锁扣片6和卡块13;在下盒体5的前端中部固定有卡块13;与卡块13对应的上盒体4的前端连接有活动的锁扣片6,锁扣片6上设有卡孔2,锁扣片6通过卡孔2套在卡块13上,在锁扣片6前侧卡块13底部固定有能将锁扣片6限位的卡台14。其中卡扣组件除上所述结构外,还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其他卡扣组件结构。

如附图1、2所示,上盒体4的顶端中部设有向上突起且呈圆形的上凸部7,上凸部7的顶面呈向其圆心倾斜的内凹状;下盒体5中部底端设有向下突起且呈圆形的下凸部8,下凸部8的底面水平,上凸部7与下凸部8之间的盒体内形成用于安装光纤线卷的线卷安装腔,卷轴定位立柱3同轴固定在下凸部8的中心位置。使用时,光纤线卷套在卷轴定位立柱3上,其下端坐在下凸部8上,其上端与上凸部7相抵,通过光纤线卷分别与下凸部8及上凸部7之间的接触摩擦,将光纤线卷能够卡在线卷安装腔,这样可避免光纤线卷在盒体内跑线的情况发生;同时又由于呈内凹状的上凸部7与光纤线卷的接触面窄,还能够保证在向光纤施加外部拉力的情况下,光纤线卷能够克服接触摩擦,实现旋转放线。

如附图2所示,放线槽为两个,分别位于上盒体4的左后圆角段和右后圆角段;或,放线槽为两个,分别位于下盒体5的左后圆角段和右后圆角段。考虑到铺设人员使用左右手的区别,将放线槽设置成左右的两个放线槽,使便携式光纤放线盒能够同时适用于左手操作和右手操作,更加实用。

如附图1、2所示,为了方便卷线,在上凸部7上设有呈圆形的手动卷线窗口9,手动卷线窗口9与卷轴定位立柱3同轴,且手动卷线窗口9的直径大于卷轴定位立柱3的外径。这样的手动卷线窗口9,能够使光纤线卷的上端露出,铺设人员能够直接接触到光纤线卷并转动光纤线卷,实现卷线操作;无需打开盒体,操作简单方便。

如附图2所示,在盒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呈L形的线托10,线托10的竖直段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并与盒体外壁之间形成上宽下窄的夹线槽。盒体外的光纤线头可挂在线托10上;由于夹线槽的宽度向下逐渐递减,光纤线头能够下拉至夹线槽的槽底将光纤线头夹紧固定;反之上提后解除夹固,操作简单方便。

如附图1、2所示,在盒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悬挂盒体的挂板15。

如附图3所示,在线卷安装腔内置有线缆卷轴11,线缆卷轴11通过卷轴孔套在卷轴定位立柱3上;上凸部7与下凸部8的最小纵向高度小于线缆卷轴11的高度;上凸部7与下凸部8的最大纵向高度大于线缆卷轴11的高度;与手动卷线窗口9对应的线缆卷轴11上设有卷线卡槽12。其中,线缆卷轴11用来缠光纤;卷线卡槽12可便于施力。

根据需要,线缆卷轴11采用200米线缆卷轴。这样能够满足一个工人一天的铺设量,避免余线浪费。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