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用外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3582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LCD用外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显示屏领域,尤其是一种LCD用外框。



背景技术:

LCD显示屏因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显示性能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等家电中。目前工业生产中,LCD背光组件需要固定在一个外框中,该外框包括一个铁框和一个胶框,在传统生产工艺中,采用铁框上开有扣窗、胶框上设有凸块的结构,先将铁框和胶框分别成型,然后再经人工组装扣合固定在一起。采用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扣合过程中胶框易受强力挤压变形,进而影响其他LCD背光组件的平整;同时在量产时需要单独设置装配岗位,人工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胶框和铁框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但出于模具复杂度和成本等原因,现有技术中的一体成型结构通常比较简单,不利于后续LCD背光组件的装配。因此,如何使一体注塑成型外框结构更平整牢固、更便利后续背光组件的装配也是行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CD用外框,既能够克服分体式胶铁框成本高的缺陷,又能够使外框结构更平整牢固、更便利后续背光组件的装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CD用外框,包括铁框和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框包括底壁、侧壁和多个注塑孔,所述多个注塑孔等距离地排列在所述铁框上,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一体成型并收容所述底壁,所述胶框包括:

胶框主体,固定在所述铁框内侧,所述胶框主体的侧面紧贴所述侧壁,所述胶框主体的底面紧贴所述底壁,所述胶框主体的顶面高出所述侧壁顶面;

凸缘,位于所述胶框主体的顶端外侧并与所述胶框主体一体成型,所述凸缘的底面紧贴所述侧壁的顶面,所述凸缘的外缘与所述侧壁的外缘平齐;

多个凸块,固定在所述胶框主体上,并插入所述注塑孔中,所述凸块与所述注塑孔紧密配合;

所述胶框与所述铁框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孔位于所述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孔延伸至所述底壁,所述注塑孔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还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胶框和所述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还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胶框和所述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还包括侧槽,所述侧槽与第二通孔相通并贯穿所述胶框。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还包括凸台框,所述凸台框固定在所述胶框主体内侧而紧贴所述胶框主体,所述凸台框的顶面低于所述胶框主体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还包括卡爪部,所述卡爪部固定在所述胶框主体的顶端,所述卡爪部向所述胶框主体的内侧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外框所包括的铁框和胶框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相比传统的分体式胶铁框结构,既避免了扣合时胶框受强力变形而引起的后续背光组件装配不平整的问题,又省去了人工扣合胶铁框的工序,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减少扣合工序带入的灰尘和杂质,提高无尘度。

2.本实用新型外框的铁框上等距离排列的注塑孔与胶框上的凸块紧密配合,形成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卯榫结合部,使胶框和铁框整体上结合牢固,在外框意外跌落时,各个卯榫结合部均匀分散所受外力,进而避免了单一凸块受力过大而导致松动脱落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外框的胶框还包括一个位于胶框本体顶端的凸缘,所述凸缘不但增加了胶框和铁框的结合面,使胶框与铁框的结合进一步加固,而且所述凸缘的底面紧贴所述侧壁的顶面,胶质凸缘完全覆盖了铁质侧壁的顶面,使外框具有了一个胶质的顶面,这样的胶质顶面能克服铁框表面批锋造成的与装配用贴纸贴合力差的问题,进而便利了后续背光模组的装配。

4.本实用新型外框的胶框和铁框相互契合,所述凸缘的外缘与所述侧壁的外缘平齐,而所述凸块与所述注塑孔紧密配合,这种结构的采用使外框整体非常平整、稳固又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A处断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框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B处第一通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外框包括包括铁框1和胶框2,所述铁框1包括底壁11、侧壁12和多个注塑孔13,所述多个注塑孔13如图3所示等距离地排列在所述铁框1上,所述侧壁12与所述底壁11一体成型并收容所述底壁11,底壁11和侧壁12组合不仅有收容其他背光组件的作用,而且能配合其他背光组件起到遮光作用。所述胶框2包括胶框主体21,胶框主体21固定在所述铁框1的内侧,所述胶框主体21的侧面紧贴所述侧壁12,具体地,所述铁框1优选为长方壳体,所述侧壁12由四块铁板构成,这四块铁板围绕所述底壁11一体成型为所述铁框1,所述胶框主体21由四块胶板构成,所述四块胶板位于铁框1内侧,并分别紧靠所述四块铁板,进而围绕构成长方胶框2。所述胶框主体21的底面紧贴所述底壁11,所述胶框主体21的顶面高出所述侧壁12顶面。如图2所示,所述胶框2还包括凸缘22,凸缘22位于所述胶框主体21的顶端外侧并与所述胶框主体21一体成型,所述凸缘22的底面紧贴所述侧壁12的顶面,所述凸缘22的外缘与所述侧壁12的外缘平齐。由于在后续装配背光组件时,需要在所述外框顶面贴一层贴纸,而铁框1表面通常会有难以除掉的披锋,造成贴纸和铁框1的贴合力不理想。采用了这个凸缘22结构后,胶质凸缘22覆盖了铁质侧壁12的顶面,外框就有了一个胶质的顶面,胶质凸缘22和贴纸能够更好地贴合,进而提高贴纸和外框的贴合力。

所述胶框2还包括多个凸块23,所述凸块23可以为长方块、圆柱块等实体,凸块23固定在所述胶框主体21上,并插入所述注塑孔13中,所述凸块23与所述注塑孔13紧密配合,所述凸块23的外缘与所述铁框1的外缘平齐,具体来说,所述凸块23正是注塑料通过所述注塑孔13后冷却成型的,注塑孔13是凸块23的成型模具。注塑孔13与凸块23紧密配合,形成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卯榫结合部,使胶框2和铁框1整体上结合牢固,在外框意外跌落时,各个卯榫结合部分散所受外力,进而避免了单一凸块23受力过大而导致松动脱落的情况。

所述胶框2与所述铁框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传统的分体式外框生产工艺为:先将铁框1和胶框2各自成型,再人工扣合胶框2和铁框1。而本实用新型外框的生产工艺为:先将铁框1加工成型,再将铁框1放入预设的模具,将胶框2在铁框1上一体注塑成型。胶框2和铁框1一体成型的工艺省去了人工扣合的工序,节省了成本;也避免了人工扣合时易发生的胶框2变形,降低了次品率;同时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引入的灰尘,这对于对无尘度有很高要求的LCD显示屏领域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胶框2和铁框1一体成型的结构还使外框整体更平整牢固、美观大方。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孔13位于所述侧壁12上,这使所述凸块23在上下前后四个方向限制了胶框2相对于铁框1的运动,而胶框2本身的张力限制了胶框2相对于铁框1的左右运动,胶框2因此而牢牢固定在铁框1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孔13延伸至所述底壁11,所述注塑孔13呈“L”型,L型注塑孔13促进形成L型凸块23,相比长方凸块23,L型凸块23与铁框1有更多接触面,更难从铁框1中松动脱离,因而能将胶框2和铁框1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还包括如图4所示的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贯穿所述侧壁12和所述胶框2,背光模组排线能够在安装后从所述第一通孔3顺直伸出,从而避免了排线弯折带来的损害。

进一步地,所述外框还包括第二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4贯穿所述胶框2和所述底壁11,所述胶框2还包括侧槽25,所述侧槽25与第二通孔4相通并贯穿所述胶框2,所述第二通孔4和侧槽25形成一个灯源安装空间,LED灯可收容在此处,通电时,LED灯通过所述侧槽25照亮胶框2所包围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2还包括凸台框24,所述凸台框24固定在所述胶框主体21内侧而紧贴胶框主体21,具体地,当所述胶框主体21优选为长方胶框主体21时,所述胶框主体21由四块胶板构成,所述凸台框24也由四块胶板围绕构成,所述凸台框24的四块胶板分别紧靠胶框主体21的四块胶板。所述凸台框24的顶面低于所述胶框主体21的顶面。采用了这种凸台框24结构后,可以对胶框2所包容的空间很好地进行分层,以满足不同的背光组件的不同的位置要求。当然,所述凸台框24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2还包括卡爪部26,所述卡爪部26固定在所述胶框主体21的顶端,所述卡爪部26向所述胶框主体21的内侧伸出。所述卡爪部26能够在装配背光组件时对LCD玻璃起到固定作用,使LCD玻璃不偏位,达到更好的安装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