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25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仪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望远镜。



背景技术:

普通望远镜的指示照明,它的发射功率低,使用温度范围窄,且在负温度下很难工作。另外,普通的绿激光指示还存在以下不足:1、器件与激光出射口的距离偏长,影响产品的轴向长度,产品规格较大; 2、光轴调整方法采用凸凹球面滑动配合进行调节,能使激光器件的光轴产生万向偏移的效果,不能有效保证激光均匀的分布在望远镜的视场中,调整效率低,不利批量生产,此外,两种凸凹配合件加工成本高,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便于调整产品规格,又便于校正光轴出光位置的望远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望远镜,包括镜体,在所述镜体的中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端面设有出光孔,在所述套筒内设有可调节的绿激光装置,所述绿激光装置包括发光体,在所述发光体前、后端的侧面各对称设有两个压块,在该发光体的前端设有前压簧片,后端设有后压簧片,每个所述压簧片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调节螺栓,在所述套筒的底部对应调节螺栓位置处均设有一个固定孔,所述调节螺栓依次穿设过对应位置的压簧片和压块,并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螺接;在所述套筒底部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压簧,两个所述压簧的顶部均与发光体下端的对应位置抵接,当发光体发出的光轴不能从出光孔的中心发出时,调整对应位置调节螺栓的螺帽抵接压块的松紧程度,以便校正光轴在出光孔的发出位置;在该套筒前端的顶部设有防水套盖。

采用以上结构,发光体抵接放置在前、后两个压簧的上端面上,再把前压簧片和后压簧片分别放置在发光体前、后两端的对应位置处,接着,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栓依次穿设过对应的压簧片和压块,并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螺接连接,通过调整前、后两个压簧片左、右两端调节螺栓的松紧程度,以便校正发光体光轴在出光孔的出光位置;由于发光体发出的光轴没有经过折射调整,能够直接通过出光孔射出并能达到观测使用的要求,只需要进行光轴校正对中的调整即可,这样就能够大大缩短发光体与出光孔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小产品规格,便于携带,还能使产品规格多样化,以适应更多的使用人群需要;防水盖板能防止杂物或雨水落入套筒内,防止发光体受损,保证望远镜的正常使用,同时,在需要修理时,打开防水套盖即能调整校正光轴的偏移,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

为了保证偏移调整过程的平顺,作为优选,所述发光体的外壳呈圆形,所述前压簧片和后压簧片均为圆弧形,该圆弧形中部的下端面与发光体的上端面贴合。

为了使调节螺栓在松紧调整时,便于带动发光体同步移动,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压簧片的两端均设有一段平直段,每个所述平直段的下端面与对应位置压块的上端面贴合,所述调节螺栓从上往下依次穿设过对应位置的平直段和压块,并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螺接。

为了便于拆取和扣合防水套盖,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对应发光体位置处的顶端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卡夹,所述防水套盖下端面对应卡夹的位置处设有卡块,对应位置的所述卡块与卡夹卡接固定,在卡接固定状态下,该防水套盖的上端面高于套筒的上端面。

为了便于排水,同时为了不残留杂物,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套盖外沿的后端设有一段向后凸出的圆弧形,该圆弧形为前高后低的斜面结构,该防水套盖外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斜面段,该防水套盖外沿的前端为向前凸出的圆弧形,该圆弧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结构,所述斜面段和斜面结构的下端均与套筒上端面的对应位置贴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绿激光装置中的调节螺栓与发光体之间的松紧状态,来调整压簧片、压簧与发光体之间的抵接状态,调整并校正光轴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偏移,保证激光均匀的分布在望远镜的视场中,还能防水防尘,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防水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C-C和D-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镜体1等组成,在所述镜体1的中部设有套筒2,所述套筒的前端面设有出光孔。

在所述套筒2内设有可调节的绿激光装置,所述绿激光装置包括发光体31,在所述发光体31前、后端的侧面各对称设有两个压块311,在该发光体31的前端设有前压簧片321,后端设有后压簧片322,所述发光体31的外壳呈圆形,所述前压簧片321和后压簧片322均为圆弧形,该圆弧形中部的下端面与发光体31的上端面贴合;每个所述压簧片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段平直段323,每个所述平直段323 的下端面与对应位置压块311的上端面贴合。每个所述平直段323各穿设有一个调节螺栓33,在所述套筒2的底部对应调节螺栓33位置处均设有一个固定孔34,所述调节螺栓33从上往下依次穿设过对应位置的平直段323和压块311,并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34螺接。

在所述套筒2底部的前、后端各设有一个压簧35,两个所述压簧35的顶部均与发光体31下端的对应位置抵接,当发光体31发出的光轴不能从出光孔的中心发出时,调整对应位置调节螺栓33的螺帽抵接压块311的松紧程度,利用压簧的弹性力,以便校正光轴在出光孔的发出位置。

所述套筒2对应发光体31位置处的顶端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内侧壁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卡夹41,所述防水套盖21下端面对应卡夹的位置处设有卡块42,对应位置的所述卡块42与卡夹41卡接固定,在卡接固定状态下,该防水套盖21的上端面高于套筒2的上端面;所述防水套盖21外沿的后端设有一段向后凸出的圆弧形,该圆弧形为前高后低的斜面结构,该防水套盖21外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斜面段211,该防水套盖21外沿的前端为向前凸出的圆弧形,该圆弧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结构,所述斜面段211和斜面结构的下端均与套筒2上端面的对应位置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由图1到图4所示,套筒2内侧的底部在前、后方向竖直设有两个压簧35,把发光体31水平抵接放置在前、后两个压簧35的上端面上,再把前压簧片321和后压簧片322分别放置在发光体31前、后两端的对应位置处,并使圆弧形的前压簧片321和后压簧片322 中部的下端面与发光体31的上端面贴合;接着,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栓33依次穿设过对应的平直段323和压块311,并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34螺接连接,通过调整前、后两个压簧片左、右两端调节螺栓的松紧程度,以便校正发光体31光轴在出光孔的出光位置。

由于发光体31发出的光轴没有经过折射调整,能够直接通过出光孔射出并能达到观测使用的要求,只需要进行光轴校正对中的调整即可,这样就能够大大缩短发光体与出光孔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小产品规格,便于携带,还能使产品规格多样化,以适应更多的使用人群需要。

在使用过程中,当光轴位置因为镜体1掉落或碰撞而发生偏移时,由于防水盖板21冒出套筒2的上端面,同时,防水盖板又是卡接在套筒2的开孔处,可以施力扳开防水套板21,并用螺丝刀对调节螺栓33进行微调,比如,当光轴位置偏向出光孔的左侧时,向下扭紧前压簧片321左端的调节螺栓33,使光轴位置校正到出光孔的中心处即可;当光轴位置偏向出光孔的右上方时,扭松后压簧片322 两侧的调节螺栓33,并使光轴位置返回到出光孔在水平方向的中部位置,再向下扭紧前压簧片321右端的调节螺栓33,使光轴位置校正到出光孔的中心处即可;光轴位置的其他偏移情况,依据上述调整方式,调整对应位置的调节螺栓33的松紧状态即可。调整完成后,再把防水套盖21扣合卡接在套筒2上即可。

防水盖板21外侧的边沿均设有斜面,其中,前端和后端的圆弧形位置处,液体会顺流而下,不会产生过多残留,就算有少许液体残留,也便于清扫;左、右两端的斜面段211也不易残留杂物,防止发光体受损,保证望远镜的正常使用,同时,卡块42和卡夹41 卡接固定,用手动或用工具扳开防水盖板21时,盖板端面的厚度较小,不会产生太多施力干涉,比较省力,卡接位置容易施力脱离,以便打开防水盖板21。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