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21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R),是一种实时地将虚拟图像与现实场景进行结合展现的技术。虚拟现实(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也即AR/VR头戴显示设备,在AR/VR电子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包括光学镜片和镜架,其中,光学镜片主要通过点胶机点胶固定于镜架上。为了方便生产减轻重量,材质为塑料的光学镜片已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光学镜片的弧面与镜架的制程面为几乎完全拟合的面,当胶水涂在塑料光学镜片与镜架间的粘接面上之后,经常伴随着溢胶的问题出现,溢胶到塑料光学镜片上之后会造成光学镜片不良,从而引起光学测试失效问题的发生。

此外,在光学镜片与镜架结合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光学镜片进行额外的定位处理工序增加制作成本,以及,在点胶的过程中,光学镜片的位置也可能随着点胶的进行而发生一定的位移,从而需要对光学镜片做进一步地定位调整。这种定位调整不仅会增加制作成本,还会溢胶至光学镜片进一步造成光学镜片的不良发生。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光学镜片和结合固定在所述光学镜片边缘的第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底壁部,及由所述底壁部外侧边缘向上一体延伸出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光学镜片的侧壁面之间形成点胶槽,所述光学镜片的下表面边缘包括与所述底壁部上表面结合固定的第一结合面,沿所述底壁部周向方向,所述第一结合面与所述底壁部上表面之间包括有呈对应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上,该第一凸起部由第一结合面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部由所述底壁部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底壁部上表面上,该第一凸起部由所述底壁部上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部由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为连续的闭合结构或为分段结构。

优选地,所述光学镜片为对称的环形结构并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与第一支架结合固定的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顶壁部,及由所述顶壁部外侧边沿向外一体延伸出的连接部;所述光学镜片的上表面边缘包括与所述顶壁部下表面结合固定的第二结合面,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侧壁部的上表面结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顶壁部下表面之间包括有呈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凹槽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结合面上,该第二凸起部由第二结合面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部由所述顶壁部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顶壁部下表面上,该第二凸起部由所述顶壁部下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部由所述第二结合面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通过在其光学镜片上的第一结合面及底壁部上表面间设有对应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一方面通过第一凸起部的隔挡作用,防止了点胶时胶水溢至光学镜片可视区的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槽部实现了组装时对光学镜片的快速定位,可进一步防止光学镜片在点胶或其它组装过程中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示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光学镜片1和结合固定在所述光学镜片1边缘的第一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2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底壁部201,及由所述底壁部201外侧边缘向上一体延伸出的侧壁部202;所述侧壁部202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光学镜片1的侧壁面之间形成点胶槽3,所述光学镜片1的下表面边缘包括与所述底壁部201上表面结合固定的第一结合面101;沿所述底壁部201周向方向,所述第一结合面101与所述底壁部201上表面之间包括有呈对应的第一凸起部4和第一凹槽部5。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点胶槽3的结构为连续的闭合结构。点胶槽3的作用为点胶,通过点胶使得光学镜片1与第一侧壁部202通过胶粘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中,第一凸起部4可很好的隔档点胶时点胶槽3中胶水的外溢,尤其防止其溢至材质为塑料的光学镜片1的可视区内,从而保证产品的良率;同时,对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4和第一凹槽部5对光学镜片1还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使光学镜片1与第一支架2间更易于结合固定,同时还能避免点胶时光学镜片1发生位移,实现了光学镜片1与第一支架2有效地固定配合,且减少了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示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4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面101上,该第一凸起部4由第一结合面101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4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部5由所述底壁部201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其中,对于第一凸起部4和第一凹槽部5的形成方式没有特定的限定,能形成所需结构即可。例如,当所述光学镜片1的材质为塑料时,可通过注塑的方式在第一结合面101上形成所述第一凸起部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示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可位于所述底壁部上表面上,且该第一凸起部可由所述底壁部上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的,第一凹槽部由所述第一结合面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AR/VR头戴显示设备中,所述第一凸起部4为连续的闭合结构或为分段结构。可以理解,当第一凸起部4为连续的闭合结构时,对应的第一凹槽部5自然也为连续的闭合结构。凸起部4为连续的闭合结构一方面能更好的对光学镜片1进行定位和固定,另一方面能最大程度的阻隔胶水,防止溢胶至光学镜片1的可视区内的情况发生;当第一凸起部4为分段结构时,通过控制相邻两第一凸起部4之间的间距,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学镜片的结构以符合人体眼部佩戴为佳,优选地,所述光学镜片1为对称的环形结构并呈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示例中,所述设备还可进一步包括与第一支架结合固定的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顶壁部,及由所述顶壁部外侧边沿向外一体延伸出的连接部;所述光学镜片的上表面边缘包括与所述顶壁部下表面结合固定的第二结合面,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侧壁部的上表面结合固定。此时,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相互配合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一凹槽部的结合更牢固,对光学镜片的定位、固定及防溢胶作用更优。

为了更利于光学镜片的定位及固定,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顶壁部下表面之间包括有呈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部和第二凹槽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结合面上,且该第二凸起部可由第二结合面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部由所述顶壁部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可位于所述顶壁部下表面上,且第二凸起部由所述顶壁部下表面向外凸起形成;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部由所述第二结合面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具有好的结构稳定性以及高的制作良率,可为能实现相应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效果的例如AR/VR眼镜、面罩等产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