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149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镜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及具有带成像功能的电子产品的兴起,光学成像镜头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产品中,并且一直在被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目前,镜头组件中的多个镜片之间多通过堆叠来组装在一起,镜片与镜片、镜片与镜筒之间相互抵靠,并利用胶合在镜筒内壁上的压环将镜片限制在镜筒内。

常规的镜片安装方法都是从镜筒的一端装入,为了使镜片组中有效径最大的镜片能够安装进镜筒,镜筒的尺寸都需要做的至少比所述最大的镜片的尺寸大,另外,有效径相差较大的镜片之间还需要设置垫圈,都不利于整个镜头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的镜头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组件,包括镜筒以及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所述镜筒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筒壁、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筒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的第三筒壁,所述第一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内径,所述第一镜片组从所述第一筒壁侧装入所述第一筒壁内,所述第二镜片组从所述第二筒壁侧装入所述第二筒壁内,所述第三筒壁和所述第一筒壁的连接处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凸出形成止挡部,所述第一镜片组承靠在所述止挡部上,所述第三筒壁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筒壁和所述第三筒壁连接处的承靠面,所述第二镜片组承靠在所述承靠面上。

优选的,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收容在所述镜筒内的压环,所述第一镜片组位于所述压环和所述止挡部之间,所述压环承靠在所述第一镜片组上并与所述第一筒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靠近所述止挡部的第一镜片以及靠近所述压环的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承靠在所述止挡部上,所述压环承靠在所述第二镜片上。

优选的,所述压环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抵接的第一表面以及自所述第一表面靠近物侧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筒壁之间形成点胶槽,所述点胶槽内设置有胶体,所述胶体将所述压环固定在所述第一筒壁上。

优选的,所述止挡部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组的第一平面、自所述第一平面的靠近光轴的一端向远离光轴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以及自所述第一斜面的靠近像侧的一端向远离光轴方向水平延伸至第三筒壁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镜片组与所述第一平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光轴。

优选的,所述止挡部呈中空环状。

优选的,所述承靠面垂直于光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片组包括多个镜片,每两个相邻的镜片之间设置有遮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组件将所述镜筒设置为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筒壁和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筒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壁和所述第二筒壁的第三筒壁,所述第一内径小于第二内径,所述第一筒壁适用于收容有效径较小的镜片形成第一镜片组,所述第二筒壁适用于收容有效径较大的镜片形成第二镜片组,所述第一镜片组从所述第一筒壁侧装入所述第一筒壁内,所述第二镜片组从所述第二筒壁侧装入所述第二筒壁内,所以第一筒壁可以做的较小,从而缩小了第一筒壁的尺寸,并且可以省去第一镜片组和第二镜片组之间的垫圈,有利于将镜头组件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组件100,其包括镜筒11,所述镜筒11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筒壁111、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筒壁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壁111和所述第二筒壁112的第三筒壁113,所述第一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内径。

所述镜头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筒壁111内的第一镜片组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筒壁112内的第二镜片组22,所述第一镜片组21从所述第一筒壁111侧装入所述第一筒壁111内,所述第二镜片组22从所述第二筒壁112侧装入所述第二筒壁112内。

所述第三筒壁113和所述第一筒壁111的连接处设置有止挡部31,所述止挡部31由所述第三筒壁113和所述第一筒壁111的连接处向靠近光轴O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镜片组21承靠在所述止挡部31上。

所述第三筒壁113包括靠近所述第二筒壁112和所述第三筒壁113连接处的承靠面113a,所述第二镜片组22承靠在所述承靠面113a上。

所述止挡部31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组21的并垂直于光轴O的第一平面311、自所述第一平面311的靠近光轴O的一端向远离光轴O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312以及自所述第一斜面312的靠近像侧的一端向远离光轴O方向水平延伸至第三筒壁113的第二平面313,所述第一镜片组21与所述第一平面311抵接,优选的,所述止挡部31呈中空环状。

所述承靠面113a优选设置为与所述光轴O垂直。

所述第一镜片组21承靠在所述止挡部31上,第二镜片组22承靠在所述承靠面113a上,可以省去原本设置在第一镜片组21和第二镜片组22之间的垫圈。

所述镜头组件100还包括收容在所述镜筒11内的压环51,所述第一镜片组21位于所述压环51和所述止挡部31之间,所述压环51承靠在所述第一镜片组21上并与所述第一筒壁111固定。

所述第一镜片组21包括多个镜片,每两个相邻的镜片之间设置有遮光片41,遮光片41可以有效的减少杂散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组21以3片镜片为例,包括靠近所述止挡部31的第一镜片211、靠近所述压环51的第二镜片212以及夹持在第一镜片211与第二镜片212之间的第三镜片213,所述第一镜片211承靠于所述止挡部31上,所述压环51收容于所述第一筒壁111内并承靠在所述第二镜片212上。

所述压环51包括与所述第一筒壁111抵接的第一表面511以及自所述第一表面511靠近物侧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光轴O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表面512,且所述第二表面512与所述第一筒壁111之间形成点胶槽61,所述点胶槽61内可以设置胶体,从而利用胶体将所述压环51固定在所述第一筒壁11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头组件100将所述镜筒11设置为具有第一内径的第一筒壁111和具有第二内径的第二筒壁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壁111和所述第二筒壁112的第三筒壁113,所述第一内径小于第二内径,所述第一筒壁111适用于收容有效径较小的镜片形成第一镜片组21,所述第二筒壁112适用于收容有效径较大的镜片形成第二镜片组22,所述第一镜片组21从所述第一筒壁111侧装入所述第一筒壁111内,所述第二镜片组22从所述第二筒壁112侧装入所述第二筒壁112内,所以第一筒壁111可以做的较小,从而缩小了第一筒壁111的尺寸,并且可以省去第一镜片组21和第二镜片组22之间的垫圈,有利于将镜头组件100小型化。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