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7591发布日期:2018-06-23 00:4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VR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智能佩戴设备的快速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获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各种BR虚拟现实设备快速的推向了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设备体积小,和传统的电子设备一样,散热成为了电子设备发展的一大技术难题,散热不好直接会导致设备频繁卡死,给用户使用带来了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包括VR外壳、面部接触板和散热风扇,所述面部接触端面与VR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面部接触板上设置有透视镜槽,所述面部接触板的端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垫,所述VR外壳内部设置有手机卡槽,所述VR外壳内部对应手机卡槽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散热腔内部,所述VR外壳对应散热腔的端部设置检修盖板,所述检修盖板内部通过卡边与VR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VR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并通过支撑垫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和支撑垫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孔。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通过安装槽孔安装支撑架对其支撑设置,避免使用者用手支撑或者头部佩戴时的不适感。

优选的,所述面部接触板呈弧状设置,且面部接触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植绒布,所述植绒布对面部接触板包覆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时面部与面部接触板上的植绒布接触,提高面部与面部接触板接触时的舒适度,并避免在寒冷的冬季使用时触感冰凉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面部接触板对应透视镜槽之间设置有鼻垫,所述鼻垫呈突起状设置。使用者与面部接触板接触时,鼻部与鼻垫接触,鼻垫对使用者的鼻部支撑,使面部接触板不会影响鼻部的呼吸。

优选的,所述VR外壳对应手机卡槽的内壁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

槽的末端连接有散热通槽,且散热通槽的末端与散热腔相通连接。手机在

VR外壳内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槽排入散热通槽内部,并在散热

风扇运行产生的吸力将热量通过散热通槽抽取,并排出VR外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的输入端连接有通电端口,且通电端口设置在VR外壳内部,所述通电端口对应手机卡槽内部设置。手机在卡装入手机卡槽内部时,将通电端口连接电源,或者与手机的充电口连接,对散热风扇提供电源,使散热风扇正常运行对VR外壳内部的热量排出,对VR外壳内部显示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散热处理,避免显示设备因为热量过大出现卡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手机卡装入手机卡槽内部时,将通电端口连接电源,或者与手机的充电口连接,对散热风扇提供电源,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通过安装槽孔安装支撑架对其支撑设置,使用者使用时眼部与透视镜槽接触,通过VR外壳内部对手机显示内容查看,使用者的鼻部与鼻垫接触,鼻垫对使用者的鼻部支撑,使面部接触板不会影响鼻部的呼吸,面部与面部接触板上的植绒布接触,并通过面部接触板两侧的海绵垫对使用者面部两侧接触,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手机在VR外壳内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槽排入散热通槽内部,并在散热风扇运行产生的吸力将热量通过散热通槽抽取,并排出VR外壳内部,对VR外壳内部显示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散热处理,避免显示设备因为热量过大出现卡顿的现象。该VR眼镜散热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VR设备在使用时的散热效果,提高使用者使用额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的面部接触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VR外壳;11支撑垫;12固定块;121安装槽孔;13手机卡槽;131散热槽;132散热通槽;2面部接触板;21透视镜槽;211鼻垫;22海绵垫;221植绒布;3散热风扇;31散热腔;32检修盖板;321卡边;33通电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图3,一种VR眼镜散热设备,包括VR外壳1、面部接触板2和散热风扇3,所述面部接触端面2与VR外壳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VR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11,并通过支撑垫11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和支撑垫11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孔121。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通过安装槽孔121安装支撑架对其支撑设置,避免使用者用手支撑或者头部佩戴时的不适感。所述面部接触板2上设置有透视镜槽21,所述面部接触板2的端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海绵垫22,所述面部接触板2呈弧状设置,且面部接触板2的端面上设置有植绒布221,所述植绒布221对面部接触板2包覆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时面部与面部接触板2上的植绒布221接触,提高面部与面部接触板2接触时的舒适度,并避免在寒冷的冬季使用时触感冰凉的现象。所述面部接触板2对应透视镜槽21之间设置有鼻垫211,所述鼻垫211呈突起状设置。使用者与面部接触板接触时,鼻部与鼻垫211接触,鼻垫211对使用者的鼻部支撑,使面部接触板2不会影响鼻部的呼吸。所述VR外壳1内部设置有手机卡槽13,所述VR外壳1内部对应手机卡槽13设置有散热腔31,所述散热风扇3固定安装在散热腔31内部,所述VR外壳1对应散热腔31的端部设置检修盖板32, 所述检修盖板32内部通过卡边321与VR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VR外壳1对应手机卡槽13的内壁设置有散热槽131,所述散热槽131的末端连接有散热通槽132,且散热通槽132的末端与散热腔31相通连接。手机在VR外壳1内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槽131排入散热通槽132内部,并在散热风扇3运行产生的吸力将热量通过散热通槽132抽取,并排出VR外壳1内部。所述散热风扇3的输入端连接有通电端口33,且通电端口33设置在VR外壳1内部,所述通电端口33对应手机卡槽13内部设置。手机在卡装入手机卡槽13内部时,将通电端口33连接电源,或者与手机的充电口连接,对散热风扇3提供电源,使散热风扇3正常运行对VR外壳1内部的热量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手机卡装入手机卡槽13内部时,将通电端口33连接电源,或者与手机的充电口连接,对散热风扇3提供电源,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通过安装槽孔121安装支撑架对其支撑设置,使用者使用时眼部与透视镜槽21接触,通过VR外壳1内部对手机显示内容查看,使用者的鼻部与鼻垫211接触,鼻垫211对使用者的鼻部支撑,使面部接触板2不会影响鼻部的呼吸,面部与面部接触板2上的植绒布221接触,并通过面部接触板2两侧的海绵垫对使用者面部两侧接触,提高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手机在VR外壳1内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槽131排入散热通槽132内部,并在散热风扇3运行产生的吸力将热量通过散热通槽132抽取,并排出VR外壳1内部,对VR外壳1内部显示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散热处理,避免显示设备因为热量过大出现卡顿的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